劉百成和張騰博注釋完成了李洛能先生的形意拳論。對於劉百成來說,這次對拳論的注釋是他從學拳、練拳的實踐向拳理方麵轉化的一個開端,他要將已經幾近失傳的內家拳理論和習練方法等整理出來,以讓普通人看得明白,能夠達到看書即能習練內家拳的目的。他知道,在內家拳傳人很少的情況下,隻靠師父帶徒弟的方法傳承內家拳是不行的,在他之前,內家拳就是依靠師父帶徒弟的方法傳承的,結果就是真正習練出內家功夫的傳承人越來越少,所以才有了他今天獨木難支的尷尬。要想改變內家拳傳承的這種狀況,唯一的方法就是將內家拳的原理和習練方法向社會大眾公布出來,以達到全民都有可能習練的程度。所以,這讓劉百成越來越感覺到他編輯拳論的工作的重要性。
對於張騰博來說,雖然他還沒有正式開始習練內家拳,但是通過他看了前輩大師留下來的拳論,又幫助劉百成編輯了李洛能先生的拳論,再加上劉百成的功夫,這不得不讓他更加堅信這心腎交合水火相濟的五行之力是真實的,他要找出其中的科學原理,將人體科學進一步發展。
他央求劉百成先教他一些最基本的習練方法,無需太多,他先習練著,否則要等到將所有拳論都編輯一遍下來,得幾年的功夫。
劉百成說,那我就先教你站三體式吧。
三體式傳承到今天,已經被謬傳了。這三體式並非以站樁的方式習練,而是內家拳的接敵與習練時的常式,隻有當習練到煉神還虛的階段,才可以以站樁的方式站三體式,此時站三體式的目的是不用外部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配合,而僅僅以心力驅動五行之力周身運行,即站三體式習練的是五行之力。
在還沒有習練會心腎交合水火相濟的五行之力時,站三體式就是在傻站,練不出功夫的。身體裏的能量蓄發,在沒有習練會心腎交合水火相濟之前,隻能以動作的方式去蓄發能量,即隻能以打五行拳的外形動作去蓄發能量,站是永遠站不出來能量蓄發、能量運行的。
站,這個動作無法蓄發能量,即便是加入一些對於外形動作嚴格的要求,也依然是傻站,無法生成能量蓄發。比如說謬傳的三體式,要求一臂向前伸出,一臂放於腹前,扣肩含胸,頂頭,胯正身斜,雙腿站開大步,夾膝等等。即便是對三體式的外形動作作出如此嚴格的要求,也是無法蓄發能量的。能量不會無緣無故而生,必須要有蓄發能量的動作才能蓄發出能量,靜止的傻站,是永遠不會蓄發出能量的。
所以,要麽以打五行拳的方式蓄發能量,要麽以啟動心力的方式蓄發能量。如果以上兩個條件都不具備,那就是傻站,無論遂外形動作作出多麽嚴格的要求,也是傻站。
理解內家拳,切不可從外形動作去理解。內家拳的外形動作並不比外家拳或者格鬥術的外形動作高明、獨特。現在許多人以內家拳的外形動作去論拳,論拳的結果卻不能比其他格鬥術高明到哪裏去,從外形動作所論出的技擊方式,其他格鬥術也都有。
內家拳的外形動作,是專門為五行之力與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能量蓄發準備的,根本就不是為肌肉緊張發力準備的,所以,不用五行之力與周身整體壓縮旋轉打內家拳的外形動作,不但別扭,而且根本就練不出任何功夫,所以現在打一輩子五行拳卻依然沒有任何功夫,甚至不知道內家拳到底是何物!此種人大有人在,比比皆是。
傻站三體式的唯一結果就是腿部肌肉粗了,力量大了。但是如果僅僅以這個結果去衡量功夫,那麽專門習練起蹲或者跑跳半年,腿部力量就比練十年三體式還要強大!
這三體式,由人體三節及精氣神的生成部位而來,此式為內家拳的常式,無論是太極拳還是八卦掌,在其外形動作的任何一個瞬間停止下來,都是三體式或者是由三體式變化出來的萬變不離其宗的動作。
這三體式,也是內家拳的接敵之式,就如拳擊手接敵時的準備架勢一樣。
那種大開大合地以外形動作做要求的傻站的三體式是無法接敵的,因為那種大開大合的架勢是不能立即做出能量蓄發的,所以在接敵時還要把架勢縮小,這是何苦呢!
真正的三體式,雙腳稍微前後左右分開站立,後腳尖與前腳跟不可距離過大,腿稍微彎曲即可,上半身要完全坐在後腿胯上,前腿虛後腿實,這是一種最舒服、最靈活的站立體位,可以隨時進行能量蓄發或攻防轉換。兩肘護在肋部,一手立掌放於胸前,一手立掌稍微抬高前伸,離心不過尺餘,兩手掌前後上下相連,左腿在前則左手在前,右腿在前則右手在前。周身形順自然,不可使力,如平常與人站立聊天一樣。如果將雙手握拳,則如拳擊之接敵架勢。
此三體式,要有雞腿、龍身、虎背熊腰虎、虎豹頭、鷹捉手之像,此為外五行之像。
雞腿,要分清虛實,必要單重,後腿實前腿虛,步子過大,則為雙重也,無法單重。
龍身,身體左右相扭也。此身體左右相扭,並非故意側身,故意側身什麽也不是。身體左右相扭是因為靠後一側的身體在實腿之上壓縮旋轉而蓄積著能量,而另一側身體是虛的,無能量也。即身體左右相扭,實為虛實所致。形意拳之功夫,最終要體現在龍身之上,所以龍身是最後才能出現的表象。
虎背熊腰。心力下行到命門後會與周身整體壓縮旋轉之能量合一,此內外合一之能量經尾閭、會陰向丹田翻轉,進行河車運行。河車運行的能量翻轉猶如將一根拉直的皮筋在中間部位盤繞出一個圈子,uu看書 .uukanshu 這個盤繞的圈子將皮筋兩端向中部對拉。所以河車運行能量翻轉上拉玉枕、脊柱,下吸湧泉,將周身上下連成一體,生成三心歸聚的能量運行,實現周身一體。河車運行能量翻轉上拉脊柱,就使得脊柱彎曲,形成反弓,命門後凸,此為虎背。河車運行能量翻轉為尾閭壓縮、會陰旋轉所致,尾閭壓縮、會陰旋轉拉動腰胯部位生成腰腹折疊,此腰腹折疊,即為熊腰。
虎豹頭,上行能量壓縮玉枕,迫使百會旋轉,在頭部出現上行頂勁,此為虛靈頂勁也。虛靈頂勁使得內家拳的頭部上揚,如虎豹上揚之頭,此為虎豹頭。虛靈頂勁為上行能量所致,並非故意仰頭抻脖也。
鷹捉手,三心歸聚之力與挺齊四梢之力在手部對拉拔長,手心勞宮內扣,五指挺齊,為鷹捉手也。
以上三體式之五行之像,為內裏五行之力周身運行所致,絕非故意做出的外形動作也。故初學者站三體式之時,不可故意做出五行之像,隻需像我以上所說的動作就可,隨著能量五行之力增強,五行之像自然顯現。
這五行之像,為所有內家拳之外形表象,任何內家拳在任何一瞬間之外形表象,均為這五行之像也。功夫久練而成習慣,可將五行之像帶入日常生活之中,故從一個人的外形即可看出其功夫大小也。
習練形意拳開始時,可站一周三體式。站此一周三體式,不為其他,而為讓身體適應單重之能量蓄發也。站完一周或幾天,感覺身體適應了,就要開始打五行拳。
對於張騰博來說,雖然他還沒有正式開始習練內家拳,但是通過他看了前輩大師留下來的拳論,又幫助劉百成編輯了李洛能先生的拳論,再加上劉百成的功夫,這不得不讓他更加堅信這心腎交合水火相濟的五行之力是真實的,他要找出其中的科學原理,將人體科學進一步發展。
他央求劉百成先教他一些最基本的習練方法,無需太多,他先習練著,否則要等到將所有拳論都編輯一遍下來,得幾年的功夫。
劉百成說,那我就先教你站三體式吧。
三體式傳承到今天,已經被謬傳了。這三體式並非以站樁的方式習練,而是內家拳的接敵與習練時的常式,隻有當習練到煉神還虛的階段,才可以以站樁的方式站三體式,此時站三體式的目的是不用外部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配合,而僅僅以心力驅動五行之力周身運行,即站三體式習練的是五行之力。
在還沒有習練會心腎交合水火相濟的五行之力時,站三體式就是在傻站,練不出功夫的。身體裏的能量蓄發,在沒有習練會心腎交合水火相濟之前,隻能以動作的方式去蓄發能量,即隻能以打五行拳的外形動作去蓄發能量,站是永遠站不出來能量蓄發、能量運行的。
站,這個動作無法蓄發能量,即便是加入一些對於外形動作嚴格的要求,也依然是傻站,無法生成能量蓄發。比如說謬傳的三體式,要求一臂向前伸出,一臂放於腹前,扣肩含胸,頂頭,胯正身斜,雙腿站開大步,夾膝等等。即便是對三體式的外形動作作出如此嚴格的要求,也是無法蓄發能量的。能量不會無緣無故而生,必須要有蓄發能量的動作才能蓄發出能量,靜止的傻站,是永遠不會蓄發出能量的。
所以,要麽以打五行拳的方式蓄發能量,要麽以啟動心力的方式蓄發能量。如果以上兩個條件都不具備,那就是傻站,無論遂外形動作作出多麽嚴格的要求,也是傻站。
理解內家拳,切不可從外形動作去理解。內家拳的外形動作並不比外家拳或者格鬥術的外形動作高明、獨特。現在許多人以內家拳的外形動作去論拳,論拳的結果卻不能比其他格鬥術高明到哪裏去,從外形動作所論出的技擊方式,其他格鬥術也都有。
內家拳的外形動作,是專門為五行之力與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能量蓄發準備的,根本就不是為肌肉緊張發力準備的,所以,不用五行之力與周身整體壓縮旋轉打內家拳的外形動作,不但別扭,而且根本就練不出任何功夫,所以現在打一輩子五行拳卻依然沒有任何功夫,甚至不知道內家拳到底是何物!此種人大有人在,比比皆是。
傻站三體式的唯一結果就是腿部肌肉粗了,力量大了。但是如果僅僅以這個結果去衡量功夫,那麽專門習練起蹲或者跑跳半年,腿部力量就比練十年三體式還要強大!
這三體式,由人體三節及精氣神的生成部位而來,此式為內家拳的常式,無論是太極拳還是八卦掌,在其外形動作的任何一個瞬間停止下來,都是三體式或者是由三體式變化出來的萬變不離其宗的動作。
這三體式,也是內家拳的接敵之式,就如拳擊手接敵時的準備架勢一樣。
那種大開大合地以外形動作做要求的傻站的三體式是無法接敵的,因為那種大開大合的架勢是不能立即做出能量蓄發的,所以在接敵時還要把架勢縮小,這是何苦呢!
真正的三體式,雙腳稍微前後左右分開站立,後腳尖與前腳跟不可距離過大,腿稍微彎曲即可,上半身要完全坐在後腿胯上,前腿虛後腿實,這是一種最舒服、最靈活的站立體位,可以隨時進行能量蓄發或攻防轉換。兩肘護在肋部,一手立掌放於胸前,一手立掌稍微抬高前伸,離心不過尺餘,兩手掌前後上下相連,左腿在前則左手在前,右腿在前則右手在前。周身形順自然,不可使力,如平常與人站立聊天一樣。如果將雙手握拳,則如拳擊之接敵架勢。
此三體式,要有雞腿、龍身、虎背熊腰虎、虎豹頭、鷹捉手之像,此為外五行之像。
雞腿,要分清虛實,必要單重,後腿實前腿虛,步子過大,則為雙重也,無法單重。
龍身,身體左右相扭也。此身體左右相扭,並非故意側身,故意側身什麽也不是。身體左右相扭是因為靠後一側的身體在實腿之上壓縮旋轉而蓄積著能量,而另一側身體是虛的,無能量也。即身體左右相扭,實為虛實所致。形意拳之功夫,最終要體現在龍身之上,所以龍身是最後才能出現的表象。
虎背熊腰。心力下行到命門後會與周身整體壓縮旋轉之能量合一,此內外合一之能量經尾閭、會陰向丹田翻轉,進行河車運行。河車運行的能量翻轉猶如將一根拉直的皮筋在中間部位盤繞出一個圈子,uu看書 .uukanshu 這個盤繞的圈子將皮筋兩端向中部對拉。所以河車運行能量翻轉上拉玉枕、脊柱,下吸湧泉,將周身上下連成一體,生成三心歸聚的能量運行,實現周身一體。河車運行能量翻轉上拉脊柱,就使得脊柱彎曲,形成反弓,命門後凸,此為虎背。河車運行能量翻轉為尾閭壓縮、會陰旋轉所致,尾閭壓縮、會陰旋轉拉動腰胯部位生成腰腹折疊,此腰腹折疊,即為熊腰。
虎豹頭,上行能量壓縮玉枕,迫使百會旋轉,在頭部出現上行頂勁,此為虛靈頂勁也。虛靈頂勁使得內家拳的頭部上揚,如虎豹上揚之頭,此為虎豹頭。虛靈頂勁為上行能量所致,並非故意仰頭抻脖也。
鷹捉手,三心歸聚之力與挺齊四梢之力在手部對拉拔長,手心勞宮內扣,五指挺齊,為鷹捉手也。
以上三體式之五行之像,為內裏五行之力周身運行所致,絕非故意做出的外形動作也。故初學者站三體式之時,不可故意做出五行之像,隻需像我以上所說的動作就可,隨著能量五行之力增強,五行之像自然顯現。
這五行之像,為所有內家拳之外形表象,任何內家拳在任何一瞬間之外形表象,均為這五行之像也。功夫久練而成習慣,可將五行之像帶入日常生活之中,故從一個人的外形即可看出其功夫大小也。
習練形意拳開始時,可站一周三體式。站此一周三體式,不為其他,而為讓身體適應單重之能量蓄發也。站完一周或幾天,感覺身體適應了,就要開始打五行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