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酒醒,周信欲傳拳,袁樹德三人跪地拜師,周信亦跪拜,堅決不受:“三位大哥是天下武宗,周信何敢稱師,隻為報救兒之恩,三位永遠是我大哥”


    董大濤道:“那我們四人結拜為兄弟,如何?”


    眾人拍掌叫好,當即立下案桌貢品,點香燃燭,四人結為義兄弟。袁樹德為長,勵誌為老二,周信老三,董大濤老四。


    結義後,周信開始傳拳:“這心意六合拳,名為拳,實為一種發力方式,習練會了這種發力方式,實戰時出手就是勁力,手到力到,從外形動作中看不出勁力的蓄發,無形無式。此拳不像其他拳種,不使用肌肉緊張發力,而是讓周身整體以統一方式蓄發能量和勁力。這個讓周身整體以統一的動作蓄發勁力的方式,就是外三合,即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手足、肘膝、肩胯,這六個部位是人體的大關節部位,各種動作均靠這六個部位完成,所以,這六合部位合了,周身整體就能夠以統一方式蓄發勁力了。當這六個部位合了,這時身體的動作方式就是:周身整體壓縮旋轉,即把周身整體練成像一根螺絲一樣,旋轉著向下壓縮。根據我教丐幫弟子的經驗,在習練時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外三合不是要求外形動作的整齊劃一,外形動作整齊劃一是很容易達到的,比如說走路、鋤地、織布、打鐵等,但這不是功夫。外三合是要求周身整體共同生成向下壓縮的能量”


    勵誌悟性極高,聽了周信的話,手舞足蹈地說:“大哥、三哥,二哥說的話不就是我們以前談論的解決肌肉緊張發力的弊端的答案嗎!”


    袁樹德等道:“請賢弟細說”


    勵誌道:“大哥參悟到肌肉緊張發力不能發出人體的極致勁力,就是因為每塊肌肉蓄發勁力的方向不同,但大哥沒有找到解決方法。二哥剛才的一番說教,讓周身整體以統一的壓縮旋轉的方式蓄發勁力,不就正好解決了這個難題了嗎,這樣就可以讓周身整體的肌肉向同一個方向蓄發勁力了。哦,也不對,即便是用周身整體壓縮旋轉蓄發勁力,那不還是用了肌肉緊張嗎,即用肌肉緊張的方式生成壓縮旋轉,難道結果會不同?”


    周信道:“我雖然沒有練到不使用肌肉緊張發力的程度,但是聽家父講過,打明勁時是使用肌肉緊張發力的,但是在打拳時要有壓縮旋轉之意,這樣就能逐漸從肌肉緊張發力過渡到不用肌肉緊張發力的,說白了,練心意六合拳其實就是在改變肌肉的使用方式,不是讓肌肉以緊張收縮的方式蓄發勁力,而是讓肌肉在不緊張收縮的狀態下蓄發勁力。這樣周身整體壓縮旋轉形成的勁力是整體向下的,類似於肌肉緊張發力的腳蹬地的勁力,隻不過心意六合拳用的是整個身體生成下行腳蹬地的能量,而肌肉緊張發力隻能夠用腿腳生成下行腳蹬地的能量,所以心意六合拳就能夠生成比肌肉緊張發力更加強大的勁力。因為下行腳蹬地的能量越大,身體獲得的地麵給予的上行反作用力的打擊能量就越大。這樣,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勁力蓄發方式就在體內形成了一股隻是上下運行的能量,此為家父所說的一氣之起落。”


    勵誌若有所思地說:“嗯,改變肌肉的使用方式,讓肌肉不再以緊張收縮的方式蓄發勁力,而是在不緊張收縮的狀態下以統一的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方式蓄發勁力,能辦到嗎,怎麽練?”


    周信興致上來:“來,我教大家打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拳就五個動作,又稱之為五行拳,這五個動作分別叫劈崩鑽炮橫拳,分別對應於五髒的肺肝腎心脾,至於為什麽這麽對應,我還不知端倪,隻是家父如此告知。打拳時,最重要的是要用意打拳,而不是用力。”


    袁樹德問道:“三弟,這意字,可是指的大腦意識,就是意念。用意不用力是不是指用大腦意識、意念打拳?我曾經聽過一個道人說,人的意念作用很大,比如說一個人如果不恐懼,在意念上敢於打拚,就能夠打敗一頭牛”


    周信道:“這個意字我不是太懂,但絕不是指的大腦意識或意念。意本屬於內三合的東西,現在我們練的是外三合,本牽涉不到意,但是家父說在外三合階段也應該有意。這個意是什麽呢?比如說,一個女人在織布時,可以一邊與別人聊天一邊織布,眼睛不看織布機也能織布,這就是意,即意不是大腦意識和意念,而是身體本身(不包括大腦)培養、訓練出來的一種條件反射,身體有了意,就不需要大腦控製,自己就能幹事。在實戰中,電光火石之間是沒有時間讓大腦控製身體的,全靠的是身體自然而本能的反應,身體的這種自然本能的反應,就是意,就是身體自己習練出來的意。”


    董大濤似有所悟道:“啊,我明白了,意是身體對勁力蓄發的感應,在電光火石之間身體就憑借意去打鬥,大腦無法時刻控製身體。其實,人體哪個動作不是在大腦意識和意念控製之下完成的啊,還用特別地練大腦意識和意念嗎!實戰時,大腦意識和意念隻能向身體發布‘打’的指令,然後大腦意識就不管了,身體就去靠意自己去打鬥。那麽,在習練五行拳時的意是什麽?”


    周信道:“二哥理解得正確!打五行拳時,外三合要求手足、肘膝、肩胯這六個部位以統一的壓縮旋轉的方式生成下行腳蹬地的能量,所以在打拳時,身體(不是大腦意識和意念,而是身體本身)一定要去感覺、體會和控製這六個部位共同作出壓縮旋轉,換句話說,這周身整體壓縮旋轉是身體自己做出來的,而不是用大腦意識和意念‘想’、‘意念’出來的,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目的是為了進行勁力蓄發,隻有通過外三合讓這六個部位都習練會壓縮旋轉了,才能夠生成勁力,否則,身體習練不會壓縮旋轉,僅僅憑大腦意識和意念,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生成勁力蓄發的!讓身體去感知、體會、控製手足、肘膝、肩胯共同壓縮旋轉,就是在用意打拳。這就是我對於意的理解,隻有這麽多了。至於到內三合時的心與意合是怎麽迴事,我就不知道了”


    董大濤何等聰明,接著說道:“大哥,我知道這心意六合拳為什麽能夠發出那麽大的勁力了,uu看書 .uuanshu.o 讓貴祖上都承受不住。我們練拳用肌肉緊張發力,隻能用腿腳生成下行腳蹬地的能量,上半身卻不能生成下行腳蹬地的能量。我們知道,下行腳蹬地的能量越大,身體獲得的上行打擊勁力就越大,心意六合拳通過外三合,讓上半身與下半身一樣也能夠生成下行腳蹬地的能量,所以身體就能夠獲得比肌肉緊張發力更加強大的打擊勁力了!”


    周信道:“對,這就是心意六合拳被發明出來的原因。來,我教你們五行拳的具體動作”


    四人在一起白日練拳,晚上暢飲抒懷,樂此不彼,轉眼月餘過去。


    袁樹德等三人已將五行拳學會,周信又教他們推手。周信道:“這推手,為的是試力。因為心意六合拳不用肌肉緊張發力,所以就要時常相互推手,試一試勁力,以檢驗自己習練的對不對。推手時,不要使用肌肉緊張發力的蠻力和拙力,而是相互用壓縮旋轉蓄發勁力,,勁力大小並不重要。不以勝負論,隻是一種習練方法而已,即在對練中體會周身整體壓縮旋轉”


    一個全新的天地在袁樹德、董大濤、勵誌麵前展開,給他們帶入了一個武學的全新領域!


    (注:五行拳的外形動作,與現在大家在公園中看到的人們練的五行拳是一樣的,就不在這裏介紹了。大家隻需注意,要用意打拳,打出外三合。外三合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外形動作整齊劃一,而是為了讓周身整體以壓縮旋轉的方式進行勁力和能量的蓄發。外三合是內家拳的基礎和根基,練不出外三合,就練不出內家功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內家拳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傳統太極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傳統太極拳並收藏內家拳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