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此言甚妙
我,楊再興從墳墓中爬了出來 作者:南派基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再興帶去的糧食雖然不多,但是他的名頭卻振奮了很多人。
血刀門說是一個門派不如說是一個山寨,自從金人肆虐之後,方圓幾百裏的村鎮自動把把糧食拉到血刀門存放。而他們僅需繳納半成的糧食作為保管費。
所以這兩年血刀門存儲了大量的糧食,再加上楊再興搶了黃世仁的糧食分出去了差不多一半給平民老百姓。
當初老百姓都不知道搶劫糧食的是楊再興,但是他們都知道金兵要來了。所以這群人大部分又拖家帶口的把糧食帶到了血刀門。
楊飛之所以讓運送糧食過去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招兵不僅沒有糧餉還要吃老百姓的糧食,心裏過意不去。
楊再興到了了解情況之後對於楊飛的行為大加讚賞。
“這個作風要保持,我們現在雖然沒有錢財發給他們,但是也不能剝削他們的糧食。”
“隻是義父,如果僅吃糧食沒有葷腥也不行啊!”
楊飛的話讓楊再興頗感頭疼。這年代葷腥隻有牛羊,養豬的人很少。他也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隻吃糧食沒有葷腥不僅體力跟不上,就連糧食也消耗的特別快。
“分批次出動人員一邊打獵一邊訓練吧,西北這邊狼很多。目前隻能將就著了!”
交代完楊飛,楊再興見到了晉郡郡守張宗昌。
張宗昌,徽宗年間的進士。出生寒門,奈何不應承童貫,被押在晉城做了十年郡守。
這邊是北宋邊軍西軍的大後方。種家軍、折家軍一手遮天,他隻能當個傀儡。稍微有點關係的都不願到這邊做官。
楊再興聽說之後隨著王誌的一個師弟,如今也是不良人的一員來到了救命營地。
站在遠處看著他和普通人一樣正在搬運石頭,加強防禦工事。完全沒有一點郡守的樣子。
“他一直如此嗎?”
“迴將軍,一直如此。如果不是有人認出來我們都不知道此人在此。”
楊再興點了點頭,讓他去忙。看著他欲言又止的樣子,楊再興以為遇上了什麽難事。
“要向門主匯報一聲嗎?”
楊再興拍了拍額頭,到了血刀門的地盤。理應拜會陳琦,隻是自己竟然忙忘了。
“你去和陳門主說一聲,我晚點過去。”
楊再興走到張宗昌附近,拎了一個稍微大點的石頭抱了起來。
張宗昌好奇的看了楊再興一眼。
楊再興衝他笑了笑。
“郡守大人身體不錯啊!”
張宗昌別憋紅著臉抱著石頭無法說話,直到走到半路實在沒有力氣了才放下休息。
“大人不是流民吧?”
楊再興輕鬆的放下石頭。
“楊再興見過郡守大人。”
“將軍好身手。”突然停頓下來指著楊再興半天才說道。
“你就是那個戰死沙場的楊再興?”
楊再興自嘲的說道“原來隻有死後才被世人知道啊!不虧。大人為何停留在此?”
這句話算是承認自己的身份了。
“國將不國為之奈何?能去哪裏呢?也去南下之時就是我人頭落地之時。”
楊再興意外的看了他一眼,這人聰明啊!一城一地父母官有守土之責,但是也要看人。上頭有人萬事大吉,上頭黑鍋蓋下人頭落地。
“晉地的守軍呢?”
“當初西軍北上勤王一戰而潰。之後哪有守軍?”
楊再興記起來了,當初的確有軍隊勤王,種家軍全部陣亡,折家軍則是投降了!
“張大人認為如今的血刀門能守得住這幾萬人的安危嗎?”
張宗昌搖了搖頭迷茫的看向遠方。
“守不住,金人隻需駐紮一支軍隊耗盡糧草。不費一兵一卒血刀門自然崩潰。除非嶽元帥率兵前來救援。”
楊再興大概明白他們為何都在這裏沒有逃跑了。都等著朝廷的軍隊救援呢,故土難離。逃到北邊之後用什麽養活自己,養活家人。
“你們等不到了,朝廷已經準備和金人議和了。金人的條件就是除掉嶽元帥,你覺得朝廷會不會答應?”
“不可能,怎麽可能議和呢?怎麽能答應呢?”
張宗昌像是受了什麽刺激一般瘋瘋癲癲的大吼大叫,直到最後流淚滿麵。
“如何做法,不怕背上千古罵名嗎?你告訴是假的是不是?”雙手緊緊抓住陳平的袖子,滿臉的祈求。
楊再興扶著他坐下長歎一聲。
“我也希望是假的。但是你知道嶽帥作戰已經犯了朝廷的忌諱。他不按照朝廷規定的行軍路線和時間。如今又立下這麽大的功勞。又在民間有如此大的聲譽。嶽帥的下場已經注定了。”
宋朝就是這樣,自從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害怕一群驕兵悍將掌權,就來了一個杯酒釋兵權。
但是遊牧民族不斷入侵總是要打仗啊。所以每次打仗不僅文官當統帥,還必須按照朝廷內一群不懂兵事的人規劃的路線和時間行軍。
這還不算,還搞一群太監監軍。稍有越池屠刀加身。
而名聲又是掌權者的大忌。嶽飛兩樣都犯了。隻是不能明說,所以最後安了個莫須有的罪名。
“氣數已盡啊,自掘墳墓啊!”張宗昌像是突然蒼老了很多。
“所以我想請大人出山,我欲組建一支軍隊驅除韃虜。奈何手下都是一群目不識丁的漢子。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張宗昌像是沒有聽到,自顧自的看著遠方。
“若兩年之內嶽帥不會遇害。我願交出兵權歸於嶽帥或你也可自行離去,我決不阻攔。若違此言天打雷劈!”
張宗昌悠悠的看著楊再興很久,直到他頭皮發麻的時候才起身。
“見過將軍,願聽從將軍號令。”
楊再興長出了一口氣。說實在的上馬打仗自己不怕,可是這樣的眼神盯著自己真的受不了。
“既然將軍願有一番作為。召集流民練兵何時才能形成戰鬥力?將軍何不書信一封遞於嶽帥。請他支援兵甲和部分人馬?”
“隻言為了庇護逃亡的百姓無暇分身即可。”
楊再興眼前一亮,妙啊!不僅能弄到一批老兵還能弄完一批武器。
“先生此言甚妙!”
血刀門說是一個門派不如說是一個山寨,自從金人肆虐之後,方圓幾百裏的村鎮自動把把糧食拉到血刀門存放。而他們僅需繳納半成的糧食作為保管費。
所以這兩年血刀門存儲了大量的糧食,再加上楊再興搶了黃世仁的糧食分出去了差不多一半給平民老百姓。
當初老百姓都不知道搶劫糧食的是楊再興,但是他們都知道金兵要來了。所以這群人大部分又拖家帶口的把糧食帶到了血刀門。
楊飛之所以讓運送糧食過去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招兵不僅沒有糧餉還要吃老百姓的糧食,心裏過意不去。
楊再興到了了解情況之後對於楊飛的行為大加讚賞。
“這個作風要保持,我們現在雖然沒有錢財發給他們,但是也不能剝削他們的糧食。”
“隻是義父,如果僅吃糧食沒有葷腥也不行啊!”
楊飛的話讓楊再興頗感頭疼。這年代葷腥隻有牛羊,養豬的人很少。他也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隻吃糧食沒有葷腥不僅體力跟不上,就連糧食也消耗的特別快。
“分批次出動人員一邊打獵一邊訓練吧,西北這邊狼很多。目前隻能將就著了!”
交代完楊飛,楊再興見到了晉郡郡守張宗昌。
張宗昌,徽宗年間的進士。出生寒門,奈何不應承童貫,被押在晉城做了十年郡守。
這邊是北宋邊軍西軍的大後方。種家軍、折家軍一手遮天,他隻能當個傀儡。稍微有點關係的都不願到這邊做官。
楊再興聽說之後隨著王誌的一個師弟,如今也是不良人的一員來到了救命營地。
站在遠處看著他和普通人一樣正在搬運石頭,加強防禦工事。完全沒有一點郡守的樣子。
“他一直如此嗎?”
“迴將軍,一直如此。如果不是有人認出來我們都不知道此人在此。”
楊再興點了點頭,讓他去忙。看著他欲言又止的樣子,楊再興以為遇上了什麽難事。
“要向門主匯報一聲嗎?”
楊再興拍了拍額頭,到了血刀門的地盤。理應拜會陳琦,隻是自己竟然忙忘了。
“你去和陳門主說一聲,我晚點過去。”
楊再興走到張宗昌附近,拎了一個稍微大點的石頭抱了起來。
張宗昌好奇的看了楊再興一眼。
楊再興衝他笑了笑。
“郡守大人身體不錯啊!”
張宗昌別憋紅著臉抱著石頭無法說話,直到走到半路實在沒有力氣了才放下休息。
“大人不是流民吧?”
楊再興輕鬆的放下石頭。
“楊再興見過郡守大人。”
“將軍好身手。”突然停頓下來指著楊再興半天才說道。
“你就是那個戰死沙場的楊再興?”
楊再興自嘲的說道“原來隻有死後才被世人知道啊!不虧。大人為何停留在此?”
這句話算是承認自己的身份了。
“國將不國為之奈何?能去哪裏呢?也去南下之時就是我人頭落地之時。”
楊再興意外的看了他一眼,這人聰明啊!一城一地父母官有守土之責,但是也要看人。上頭有人萬事大吉,上頭黑鍋蓋下人頭落地。
“晉地的守軍呢?”
“當初西軍北上勤王一戰而潰。之後哪有守軍?”
楊再興記起來了,當初的確有軍隊勤王,種家軍全部陣亡,折家軍則是投降了!
“張大人認為如今的血刀門能守得住這幾萬人的安危嗎?”
張宗昌搖了搖頭迷茫的看向遠方。
“守不住,金人隻需駐紮一支軍隊耗盡糧草。不費一兵一卒血刀門自然崩潰。除非嶽元帥率兵前來救援。”
楊再興大概明白他們為何都在這裏沒有逃跑了。都等著朝廷的軍隊救援呢,故土難離。逃到北邊之後用什麽養活自己,養活家人。
“你們等不到了,朝廷已經準備和金人議和了。金人的條件就是除掉嶽元帥,你覺得朝廷會不會答應?”
“不可能,怎麽可能議和呢?怎麽能答應呢?”
張宗昌像是受了什麽刺激一般瘋瘋癲癲的大吼大叫,直到最後流淚滿麵。
“如何做法,不怕背上千古罵名嗎?你告訴是假的是不是?”雙手緊緊抓住陳平的袖子,滿臉的祈求。
楊再興扶著他坐下長歎一聲。
“我也希望是假的。但是你知道嶽帥作戰已經犯了朝廷的忌諱。他不按照朝廷規定的行軍路線和時間。如今又立下這麽大的功勞。又在民間有如此大的聲譽。嶽帥的下場已經注定了。”
宋朝就是這樣,自從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害怕一群驕兵悍將掌權,就來了一個杯酒釋兵權。
但是遊牧民族不斷入侵總是要打仗啊。所以每次打仗不僅文官當統帥,還必須按照朝廷內一群不懂兵事的人規劃的路線和時間行軍。
這還不算,還搞一群太監監軍。稍有越池屠刀加身。
而名聲又是掌權者的大忌。嶽飛兩樣都犯了。隻是不能明說,所以最後安了個莫須有的罪名。
“氣數已盡啊,自掘墳墓啊!”張宗昌像是突然蒼老了很多。
“所以我想請大人出山,我欲組建一支軍隊驅除韃虜。奈何手下都是一群目不識丁的漢子。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張宗昌像是沒有聽到,自顧自的看著遠方。
“若兩年之內嶽帥不會遇害。我願交出兵權歸於嶽帥或你也可自行離去,我決不阻攔。若違此言天打雷劈!”
張宗昌悠悠的看著楊再興很久,直到他頭皮發麻的時候才起身。
“見過將軍,願聽從將軍號令。”
楊再興長出了一口氣。說實在的上馬打仗自己不怕,可是這樣的眼神盯著自己真的受不了。
“既然將軍願有一番作為。召集流民練兵何時才能形成戰鬥力?將軍何不書信一封遞於嶽帥。請他支援兵甲和部分人馬?”
“隻言為了庇護逃亡的百姓無暇分身即可。”
楊再興眼前一亮,妙啊!不僅能弄到一批老兵還能弄完一批武器。
“先生此言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