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老謀深算的大臣們
廢柴世子被退婚,美人排隊要嫁我 作者:紫辰星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明遠看著徐飛,如此自信,心下很是疑惑。
他想不通,如今老族長彭杜拒絕得斬釘截鐵,如何又會答應聯合他們呢?
“殿下,朝中派了三十萬大軍前來支援嗎?”
“為何屬下未曾聽聞?”
徐飛背負雙手,瀟灑一笑。
“朝廷定然會派兵,須知,雁門郡的守將可是淩大小姐和秦二公子。”
“隻不過,不會是三十萬,也不會從青州來。”
“而是,從雲州派來十萬即可。”
京城。
禦書房。
皇帝徐玄胤怒然拍案。
馮真連茶也不敢進奉了。
隻是端著茶壺,站在皇帝案下首。
“南越小國,竟敢策動蠻夷各族,進犯我大楚。”
“上官丞相,你可有退敵之策?”
上官如晦身為左丞相,又是皇後的兄長,皇帝向來首先征求上官如晦的意見。
上官如晦心中暗自得意。
他早已得到探報,此番蠻夷,隻是攻打雁門郡,無法搶奪些良田財寶。
他們絕非要與大楚爭個你死我活,
大楚向來未把他們當成一迴事。
如若不堪其擾,大戰一場,便給些財物良田,也可打發了。
而自己便可擔任和談使,借此發一筆橫財,繼續替太子積攢力量。
這第二個好處麽,自然是鎮守雁門郡的將軍是淩波之女。
而太守是秦恕這個老賊的愛子。
此番大戰,如若戰敗講和,兩個老家夥定然顏麵掃地。
秦恕暗中支持二皇子,此次正可削弱其勢力。
自己雖與淩波無仇,但這老家夥,恃才傲物,從不親附自己。
秦恕更是覬覦自己左丞相之位久矣。
此番正可借此打壓一下,他們囂張的氣焰。
好事呀,好事。
他正暗自竊喜,忽聽皇帝一聲輕喚,將他神思,拉了迴來。
“稟陛下,南越國早已不複當年之強盛,三十年前,敗給我國之後,便偏安一隅。”
“而蠻夷更是烏合之眾。”
“自當年與先秦大將軍衛白一戰之後,雖然戰勝五十萬大軍,此後卻隱退大澤,極少出現。”
“故此不足為懼。”
“臣以為,可從雲州調遣十萬大軍,再加上雁門郡十萬守城精兵,足以抵抗蠻夷九族二十萬草莽之徒。”
中丞秦恕聞言,咬牙切齒。
“秦愛卿,你的公子,正在雁門郡任太守,你可有退兵良策?”
徐玄胤自然是要挨個點名。
秦恕便是第二個。
“迴稟陛下,雁門守將乃是淩大將軍的愛女,淩若雪。將門之後,英勇無敵。”
“如今聽聞,七皇子帶領少將軍淩瀟的淩家軍,也已經趕往雁門郡。”
“此雁門郡之戰,犬子秦恕身為雁門郡太守,定然共同迎敵,守衛國門。”
站在一旁的淩波心中冷哼。
“這個老滑頭,竟敢將責任推卸給自己的女兒,老夫遲早要報這個仇。”
徐玄胤看著淩波鐵青的臉色,自然明白。
“不過上官丞相所言,從雲州調遣十萬精兵前去支援,臣另有異議。”
“雁門郡毗鄰青州和雲州,但雲州若是派兵,相隔甚遠。”
“老夫愚見,可從青州調遣三十萬大軍,七日內便可到達雁門郡。”
“如此一來,正可將南越豎子一舉殲滅,一勞永逸,不必再受其擾。”
徐玄胤聽完,並不做聲。
上官如晦上前道:“陛下,青州雖然離雁門郡比雲州近些,但兵力不足。”
“若是調遣三十萬兵力,恐怕一時難以籌集。”
“便是人馬齊備,其一,青州變成空城,無兵鎮守。”
“若是北部陰山那些賊寇,借此機會,入城滋擾百姓,恐怕會有大亂。”
“其二,三十萬大軍,糧草都成問題。”
“如果沒有糧草,到了雁門郡,恐怕不是幫忙,反倒是添亂。”
“望陛下明鑒。”
說到糧草,的確是徐玄胤的軟肋。
打仗,打得便是糧草。
作為馬上皇帝,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其中厲害。
十多年前,徐玄胤年輕氣盛,意氣風發。
帶領東征西討,南下北伐,終於征服周邊小國,震懾遠處大國。
但迴來京城,卻發覺,國庫空虛,百姓賦稅沉重,民生怨沸。
甚至爆發過一起頗具規模的農民起義。
後來雖被鎮壓,卻也讓徐玄胤頗為後怕。
“淩愛卿,你乃是我朝第一大將軍,對此可有籌謀?”
“從雲州派出十萬兵馬便可。”
淩波聲音雄渾,語氣堅定。
徐玄胤、秦恕和上官如晦,幾乎以為自己耳朵出了問題。
“愛卿計策,是從雲州派出十萬兵馬?”
“正是。”
“雲州兵力,足以對抗蠻夷?”
徐玄胤問道。
“不足。”
淩波答道。
“那麽淩愛卿為何要讓朕派遣雲州軍去協同退敵?”
雲州是五皇子管轄,地處中原腹地,無爭無戰。
五皇子又是出了名的富貴王爺,擅長經營。
故此雲州極為富庶,但因為境內不與外國接壤,故此兵力不過是個花架子。
在場幾人,都料不到,淩波竟敢用雲州軍,去協助自己的女兒殺敵。
難道對自己的兒女如此有信心?
見徐玄胤不置可否。
淩波緩緩道:“陛下,雁門郡城中十萬守軍,七殿下又帶兵前往。”
“如今若是派青州大軍,必定輜重繁瑣,無法盡快達到。”
“雲州軍雖然戰力不及青州,但糧草豐厚。”
“蠻夷軍雖號稱三十萬,實則二十餘萬。”
“而且他們擅長閃電戰,快攻快跑,持久攻城,他們缺糧糧草,便無以為繼。”
“而如若雲州派兵支援,定會有源源不斷的糧草,進入雁門郡。”
“我們以逸待勞,糧草可持續供應,那麽時日一久,蠻夷攻城不下,必定慌亂。”
“慌亂,便會內亂。”
“一個月內,定然退兵。”
徐玄胤聽他一番分析,頓時眼前一亮。
困擾自己多日的事情,也迎刃而解。
薑,還是老的辣。
將,還是舊的香。
徐玄胤輕輕掃了一眼秦恕和上官如晦。
淩厲眼神,仿佛在說,看你們出得餿主意。
兩人同時背脊發涼。
秦恕笑容滿麵,連忙附和。
“淩老將軍,果然是天下第一大將軍,我朝第一大功臣。”
“有了老將軍的良策,定能一舉擊退那些蠻族匪類。”
但此時,秦恕心中一片光明。
他想不通,如今老族長彭杜拒絕得斬釘截鐵,如何又會答應聯合他們呢?
“殿下,朝中派了三十萬大軍前來支援嗎?”
“為何屬下未曾聽聞?”
徐飛背負雙手,瀟灑一笑。
“朝廷定然會派兵,須知,雁門郡的守將可是淩大小姐和秦二公子。”
“隻不過,不會是三十萬,也不會從青州來。”
“而是,從雲州派來十萬即可。”
京城。
禦書房。
皇帝徐玄胤怒然拍案。
馮真連茶也不敢進奉了。
隻是端著茶壺,站在皇帝案下首。
“南越小國,竟敢策動蠻夷各族,進犯我大楚。”
“上官丞相,你可有退敵之策?”
上官如晦身為左丞相,又是皇後的兄長,皇帝向來首先征求上官如晦的意見。
上官如晦心中暗自得意。
他早已得到探報,此番蠻夷,隻是攻打雁門郡,無法搶奪些良田財寶。
他們絕非要與大楚爭個你死我活,
大楚向來未把他們當成一迴事。
如若不堪其擾,大戰一場,便給些財物良田,也可打發了。
而自己便可擔任和談使,借此發一筆橫財,繼續替太子積攢力量。
這第二個好處麽,自然是鎮守雁門郡的將軍是淩波之女。
而太守是秦恕這個老賊的愛子。
此番大戰,如若戰敗講和,兩個老家夥定然顏麵掃地。
秦恕暗中支持二皇子,此次正可削弱其勢力。
自己雖與淩波無仇,但這老家夥,恃才傲物,從不親附自己。
秦恕更是覬覦自己左丞相之位久矣。
此番正可借此打壓一下,他們囂張的氣焰。
好事呀,好事。
他正暗自竊喜,忽聽皇帝一聲輕喚,將他神思,拉了迴來。
“稟陛下,南越國早已不複當年之強盛,三十年前,敗給我國之後,便偏安一隅。”
“而蠻夷更是烏合之眾。”
“自當年與先秦大將軍衛白一戰之後,雖然戰勝五十萬大軍,此後卻隱退大澤,極少出現。”
“故此不足為懼。”
“臣以為,可從雲州調遣十萬大軍,再加上雁門郡十萬守城精兵,足以抵抗蠻夷九族二十萬草莽之徒。”
中丞秦恕聞言,咬牙切齒。
“秦愛卿,你的公子,正在雁門郡任太守,你可有退兵良策?”
徐玄胤自然是要挨個點名。
秦恕便是第二個。
“迴稟陛下,雁門守將乃是淩大將軍的愛女,淩若雪。將門之後,英勇無敵。”
“如今聽聞,七皇子帶領少將軍淩瀟的淩家軍,也已經趕往雁門郡。”
“此雁門郡之戰,犬子秦恕身為雁門郡太守,定然共同迎敵,守衛國門。”
站在一旁的淩波心中冷哼。
“這個老滑頭,竟敢將責任推卸給自己的女兒,老夫遲早要報這個仇。”
徐玄胤看著淩波鐵青的臉色,自然明白。
“不過上官丞相所言,從雲州調遣十萬精兵前去支援,臣另有異議。”
“雁門郡毗鄰青州和雲州,但雲州若是派兵,相隔甚遠。”
“老夫愚見,可從青州調遣三十萬大軍,七日內便可到達雁門郡。”
“如此一來,正可將南越豎子一舉殲滅,一勞永逸,不必再受其擾。”
徐玄胤聽完,並不做聲。
上官如晦上前道:“陛下,青州雖然離雁門郡比雲州近些,但兵力不足。”
“若是調遣三十萬兵力,恐怕一時難以籌集。”
“便是人馬齊備,其一,青州變成空城,無兵鎮守。”
“若是北部陰山那些賊寇,借此機會,入城滋擾百姓,恐怕會有大亂。”
“其二,三十萬大軍,糧草都成問題。”
“如果沒有糧草,到了雁門郡,恐怕不是幫忙,反倒是添亂。”
“望陛下明鑒。”
說到糧草,的確是徐玄胤的軟肋。
打仗,打得便是糧草。
作為馬上皇帝,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其中厲害。
十多年前,徐玄胤年輕氣盛,意氣風發。
帶領東征西討,南下北伐,終於征服周邊小國,震懾遠處大國。
但迴來京城,卻發覺,國庫空虛,百姓賦稅沉重,民生怨沸。
甚至爆發過一起頗具規模的農民起義。
後來雖被鎮壓,卻也讓徐玄胤頗為後怕。
“淩愛卿,你乃是我朝第一大將軍,對此可有籌謀?”
“從雲州派出十萬兵馬便可。”
淩波聲音雄渾,語氣堅定。
徐玄胤、秦恕和上官如晦,幾乎以為自己耳朵出了問題。
“愛卿計策,是從雲州派出十萬兵馬?”
“正是。”
“雲州兵力,足以對抗蠻夷?”
徐玄胤問道。
“不足。”
淩波答道。
“那麽淩愛卿為何要讓朕派遣雲州軍去協同退敵?”
雲州是五皇子管轄,地處中原腹地,無爭無戰。
五皇子又是出了名的富貴王爺,擅長經營。
故此雲州極為富庶,但因為境內不與外國接壤,故此兵力不過是個花架子。
在場幾人,都料不到,淩波竟敢用雲州軍,去協助自己的女兒殺敵。
難道對自己的兒女如此有信心?
見徐玄胤不置可否。
淩波緩緩道:“陛下,雁門郡城中十萬守軍,七殿下又帶兵前往。”
“如今若是派青州大軍,必定輜重繁瑣,無法盡快達到。”
“雲州軍雖然戰力不及青州,但糧草豐厚。”
“蠻夷軍雖號稱三十萬,實則二十餘萬。”
“而且他們擅長閃電戰,快攻快跑,持久攻城,他們缺糧糧草,便無以為繼。”
“而如若雲州派兵支援,定會有源源不斷的糧草,進入雁門郡。”
“我們以逸待勞,糧草可持續供應,那麽時日一久,蠻夷攻城不下,必定慌亂。”
“慌亂,便會內亂。”
“一個月內,定然退兵。”
徐玄胤聽他一番分析,頓時眼前一亮。
困擾自己多日的事情,也迎刃而解。
薑,還是老的辣。
將,還是舊的香。
徐玄胤輕輕掃了一眼秦恕和上官如晦。
淩厲眼神,仿佛在說,看你們出得餿主意。
兩人同時背脊發涼。
秦恕笑容滿麵,連忙附和。
“淩老將軍,果然是天下第一大將軍,我朝第一大功臣。”
“有了老將軍的良策,定能一舉擊退那些蠻族匪類。”
但此時,秦恕心中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