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西大陸的霸主是誰,那麽不會是地大物博的維蘇威帝國,也不會是武功很高的萊克王國,而是——
柯西王國。
柯西王國,柯西王朝。
柯皇五世,在有限的生命裏,指引柯西人從遙遠的東方跋山涉水而來,征服西大陸這塊平坦之地,最終將西大陸之人度化為柯西人,實現天下大同。
如果有先知的話、有預言家的話,能夠預料到這個位於麥克斯韋山脈之南的王國,有朝一日會征服西大陸嗎?
這個問題,不可能有答案。
不會有確切的答案。
因為事情的結果早已發生,再去討論所謂的預言,已經是過去式。
不過,我還是願意相信,有厲害的預言家,有這樣的人存在!
我相信!
因為我對於人的力量始終飽含敬畏。
我,也是人,知道人的力量有多麽神奇。
有人這樣問我,“吳起,你構建西盟,是想要打迴去嗎?”
打迴去?打哪去?
這個問題有些沒頭沒尾。
不過,西盟的人都清楚。
誰也不曾忘記那段恥辱的曆史。
不可一世的亞曆山大一世,實在是太囂張了!
居然狂妄到想打到世界邊緣!
真他媽逆天!
他一路刷著小怪而來,但最終也逃不過商君關外蘭乘的一劍!
我始終堅信,大秦帝國是正義的捍衛者,是狂徒的終結者。
囂張如亞曆山大一世,也未能越過商君關半步!
不能越商君關半步!
雖然他有煊赫的戰績,碾壓邦國無數,經驗積累豐富,但是,那又怎樣?
他依然不是大秦帝國的對手!
當年的商君關,真是風聲鶴唳。
然而,大秦帝國不缺少剛骨!
秦人硬骨,不可折腰。
即使在亞曆山大一世氣焰最盛之時,也沒有一個大秦帝國的士兵棄城逃跑。
害怕,每個人都會害怕。
但是,恐懼也會產生勇敢的選擇。
蘭乘,是個好小夥。
膽大心細。
麵對甚囂塵上的亞曆山大侵略軍,他鎮定自若!
那一劍,真是酷斃了!
我親眼見證了那一劍。
所以我有發言權。
亞曆山大一世雖然故作鎮定,但我能夠看得出來,他已經是外強中幹。
無論是帶兵作戰,還是單打獨鬥,亞曆山大一世都不是蘭乘的對手。
在所有亞曆山大一世所引以為豪的方麵,蘭乘都穩穩壓他一頭。
果然,大秦帝國的男人就是優秀!就是比不知名的亞曆山大優秀!
當時,我看到敵人不多,就準備指揮帶來的五萬精銳將其圍殲。
包圍網已經形成。
亞曆山大插翅難逃!
在我決定總攻的前一刻,蘭乘給我說:“裂天侯,殺雞焉用牛刀?這等貨色,某一人便可斬之!”
當時,我已經對這位小夥子的戰績略有耳聞,並且親眼見識過他的作戰風格。
可以這樣講,蘭乘是天生的將軍!
這一點,應該沒有人會反駁。
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能當將軍。
這需要天賦。
而蘭乘,就有這樣的天賦。
或許稱不上天賦異稟,但對付亞曆山大這種雜魚,也夠了。
要知道,蘭乘在那之前從未接受過任何作戰指揮的訓練,完全是初出茅廬。
然而,他卻打出了將帥的專業水準!
這沒有令我很吃驚。因為,大秦帝國,人才濟濟,隨便拎出一個,都出手不凡。
所以,當蘭乘申請與亞曆山大單挑的時候,我一點也不擔心。
或許,蘭乘這話說得有些囂張,或許吧,但我認為,這是蘭乘的自信。
亞曆山大的囂張,本質上也是一種自信。
可惜,愚蠢的亞曆山大囂張得過了頭,自不量力地認為他能打遍全世界。
真是太沒有見識了。
可憐的亞曆山大不過是一隻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罷了。
他以為他能打敗全世界,或許他認為他的連勝能繼續連續下去。
但是,那隻是他以為。
他之所以積累很多勝績,是因為他沒有遇到蘭乘,沒有遇到大秦帝國。
巍峨的大秦帝國,會讓那隻井底之蛙明白,什麽才是強大!什麽邦國才稱得上是世界一流邦國!
可惜,那隻井底之蛙沒有機會了。
人,都要為自己做的事付出代價。
亞曆山大的代價,就是死。
或許,有人會深感同情地說,亞曆山大隻是一個三四十歲的孩子,對世界的認識還不夠成熟。
但這沒有關係。
他總是該死的。
顯然,在他死前的那一刻,應該就成熟了。
有句方言說得好,朝聞道,夕死可也。
亞曆山大雖然在死亡前的一瞬成熟,但也足夠幸福了。
即使這種成熟的代價有點大,剛成熟就死,但也好過永遠不成熟。
他的死,是不可赦免的。
他的死,是他的所作所為應得的。
他的死,是他自己掙來的。
至於他是不是出於無知,抑或是出於愚蠢,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血債血償。
亞曆山大碾壓了那麽多的邦國,殺了那麽多的人。
他的手上,已經沾滿了鮮血。
他在走上這條路的時候,就應該想到,他能殺死別人,別人也能殺死他。
算了,不說這個令人厭惡的死人了。
總而言之,蘭乘的那一劍相當瀟灑。
我常常為此感到惋惜,不是為那個井底之蛙,而是為蘭乘。
如果當時我稍稍有所準備的話,或許可以給蘭乘倒上一杯壯行酒。
依據套路,蘭乘或許不會喝,而是等到斬殺亞曆山大之後再喝。
這沒有毛病。
據我估計,如果我真的給蘭乘倒上一杯熱酒,按照蘭乘斬殺亞曆山大消耗的時間,在蘭乘得勝返迴之際,酒也應該還有餘溫。
如果我能倒上那杯酒,或許就能留下一段溫酒斬亞曆山大的佳話。
不過,即使沒有溫酒斬,蘭乘的光芒也掩蓋不了。
斬殺亞曆山大之後,蘭乘被商君關的居民尊稱了破虜勇士。
而大秦國主嬴政,更是封蘭乘為蘭將軍!
民間親切地稱唿其為偉大的蘭將!
每當組織西盟的聯合軍演之際,我的眼前總會浮現出一麵戰旗,一麵用帷帳簡單改造出來的戰旗,上麵寫著一個大大的“乘”字。
那麵乘字旗,成了一代人的記憶!
我很想收藏那麵戰旗,但最終沒有來得及。
那麵簡陋的戰旗不知所蹤,大概是被有心人提前收藏了吧。
要知道,當年,就是那麵簡陋的戰旗,重振了多少人的信心!
一旦乘字旗露麵,維蘇威的侵略軍們就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蘭乘,恐怖如斯!
今天,在雄渾的商君關,還有蘭乘的雕像。
拔劍的蘭乘。
憤怒的蘭乘。
他的雕像,迎風傲立,手中的利劍將出未出。
既有和平氣息,又有戰鬥殺氣。
每一個膽敢挑釁大秦帝國的狂妄之徒,都要接受蘭乘的怒火。
蘭乘,會像斬殺亞曆山大一樣,將侵略者斬成飛灰。
蘭乘,是大秦帝國的驕傲。
蘭乘,是大秦帝國的正義,也是世界的正義。
當然,在蘭乘之前,還有一些人,是不該忘記的。
邦拉占滿月。
我很難想象,在這片無法稱為山穀的山穀之中,霸野高原的格鬥家們將不可一世的亞曆山大阻絕了好多天。
邦拉占滿月,可稱為亞曆山大首次遭遇的頑強阻擊。
霸野高原的格鬥家,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亞曆山大的對手。
或許,有人會說,在商君關外,我用五萬精銳圍殲亞曆山大的幾千人有些以大欺小。
但那不能怪我。
我也很詫異。
號稱打到世界邊緣的亞曆山大,竟然隻有這麽孱弱的兵力!
而且,就是這區區一兩萬人,竟能連續碾壓多個邦國!
實在是匪夷所思。
果然,亞曆山大的囂張不是沒有理由的。
太多的菜鳥把亞曆山大養飄了。
不過,在邦拉占山穀,亞曆山大的確是兵力占優的。
他麵對霸野高原的格鬥家,完全是以多欺少。
但是,他卻沒有以摧枯拉朽的姿態取得勝利,而是取得了最艱難的一戰。
霸野武士,恐怖如斯!
我不知道那一戰究竟是怎樣的?
在這片開闊地(密林中),霸野武士如何以少敵多?
以少勝多的戰例雖然屢見不鮮,但是,這樣的好運氣沒有降臨到霸野武士的身上。
他們的這一戰,不是打仗,而是殉國、殉道。
當再無人能阻擋亞曆山大的魔爪,霸野高原的格鬥家挺身而出。
即使這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戰爭,他們也不甘落後。
格鬥家,有著自己的信念!
縱使亞曆山大非常逆天,霸野高原的格鬥家們也不甘示弱!
綜合以往的戰績,亞曆山大或許真的可以逆天,但是,能否逆霸野高原,還要打過才知道!
據說,當年的霸野武士,是在寫好遺書之後,再上戰場的。
他們義無反顧,他們一去不返!
或許,這就是男人。
這就是格鬥家。
這一戰,慘不慘烈,並無實質性的證據。
但所有人都知道,霸野的格鬥家與亞曆山大的侵略軍從白天打到夜晚!
他們在陽光下作戰,他們在月光下作戰!
至死不退……
想到這裏,我不禁閉上了雙眼,為邦拉占的滿月歎息。
但是,我羨慕他們!
他們為了自己的武道犧牲,他們是崇高的。
能夠想象,他們在放下生命之重的時候,就收獲了幸福。
即使死亡,也是幸福的。
邦拉占的滿月下,醉人的死亡。
雖然霸野武士沒有阻擋住亞曆山大的步伐,但他們已經被銘記。
即使他們沒有斬殺亞曆山大,也無法抹殺他們的功勞。
所有人都記得,在霸野高原,一個名叫邦拉占的山穀中,驍勇威猛的霸野武士打響了遏製亞曆山大的第一槍。
在此以前,還沒有什麽人能給亞曆山大設置阻礙。
但是,霸野武士、霸野高原的格鬥家們,做出了榜樣。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這個世界,亞曆山大不是不可阻擋。
隻要堅定信念,任何的侵略行徑都能夠被遏製。
除非信念堅定的人死了。
霸野的格鬥家真的做到了這一點。
在他們還沒有死絕的時候,亞曆山大在邦拉占山穀不能寸進。
但非常可惜的是,當時的霸野,並不具備邦國層麵上與亞曆山大一教高下的能力。
是故,那些霸野的格鬥家全部埋骨於邦拉占的密林中。
然而,他們的信念終究成真!
在更東麵的大秦帝國,在商君關,一位名叫蘭乘的男人,完成了霸野武士的夙願!
有人說,是霸野武士的英魂,在召喚蘭乘作戰。
我不這樣認為。
蘭乘,和霸野武士,本質上是同一種人。
他們之間,不存在誰召喚誰,最多就是英雄所見略同。
他們都認為,亞曆山大該死!
唯一的區別是,他們的背景不一樣。
霸野武士沒有強悍的邦國背景,他們孤膽作戰,沒有支持,沒有援兵。
蘭乘,幸運得多。
蘭乘的背後,是大秦帝國!
商君關的防禦雖然不強,但也不是亞曆山大能夠輕易撼動的。
更主要的,大秦帝國的人,皆是虎狼之師!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國主嬴政一聲令下,商君關的熱血人士便組織成了數萬大軍。
即使沒有係統化的訓練,但也足夠防禦了。
當我帶著五萬正規軍趕到時,乘字旗已經將亞曆山大驅逐數十裏。
蘭乘,不僅自己驍勇,還有背後的虎狼之師。
在蘭乘天生將才的加持下,熱血軍團直接將不可一世的亞曆山大兵團擊潰!
我不能居功。
商君關一戰,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蘭乘與當地的熱血軍團合力打出來的。
我隻做了一些次要的收尾工作。
我試圖找出亞曆山大狂妄的源頭。
究竟是什麽導致了亞曆山大這麽大的野心。
我把目光投向了廣袤的柯西平原。
西大陸的主體,就是柯西平原。
我想,這就是答案。
亞曆山大的野心,來自於柯西平原。
追本溯源。
柯西平原的背後,是強大的柯西王朝。
柯西王朝,從麥克斯韋山腳下出發,一路所向披靡,征服了柯西平原的邊邊角角。
這不能不說是非常有震撼力。
我想,亞曆山大估計就是追慕柯西王朝的榮光。
是柯西王朝的征服,開闊了亞曆山大的眼界,讓他知道,世界不隻是有柯西平原所構成。
在舒適的柯西平原之外,還有更廣闊的天地!
或許,u看書 ww.uuknshu.om這種國際化的視野,就是亞曆山大生發出野心的根源。
柯西王朝太過強大,以至於將東西大陸的世界格局深入人心。
既然柯西王朝能夠從東麵打過來,那麽亞曆山大也能從西麵打過去。
這種最簡單的反向思考,促使亞曆山大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但是,亞曆山大還是太嫩了。
他隻看到了柯西王朝征服柯西平原的表麵,卻始終沒有理解柯西王朝為什麽能夠稱霸西大陸。
稱霸,不僅要占得土地,還要占得人心,最終要占得正義。
柯皇五世的雄才大略,使得他的敵人全部皈依。
這,才是柯西王朝鑄就輝煌的秘密。
——裂天侯,吳起,西征隨筆。
柯西王國。
柯西王國,柯西王朝。
柯皇五世,在有限的生命裏,指引柯西人從遙遠的東方跋山涉水而來,征服西大陸這塊平坦之地,最終將西大陸之人度化為柯西人,實現天下大同。
如果有先知的話、有預言家的話,能夠預料到這個位於麥克斯韋山脈之南的王國,有朝一日會征服西大陸嗎?
這個問題,不可能有答案。
不會有確切的答案。
因為事情的結果早已發生,再去討論所謂的預言,已經是過去式。
不過,我還是願意相信,有厲害的預言家,有這樣的人存在!
我相信!
因為我對於人的力量始終飽含敬畏。
我,也是人,知道人的力量有多麽神奇。
有人這樣問我,“吳起,你構建西盟,是想要打迴去嗎?”
打迴去?打哪去?
這個問題有些沒頭沒尾。
不過,西盟的人都清楚。
誰也不曾忘記那段恥辱的曆史。
不可一世的亞曆山大一世,實在是太囂張了!
居然狂妄到想打到世界邊緣!
真他媽逆天!
他一路刷著小怪而來,但最終也逃不過商君關外蘭乘的一劍!
我始終堅信,大秦帝國是正義的捍衛者,是狂徒的終結者。
囂張如亞曆山大一世,也未能越過商君關半步!
不能越商君關半步!
雖然他有煊赫的戰績,碾壓邦國無數,經驗積累豐富,但是,那又怎樣?
他依然不是大秦帝國的對手!
當年的商君關,真是風聲鶴唳。
然而,大秦帝國不缺少剛骨!
秦人硬骨,不可折腰。
即使在亞曆山大一世氣焰最盛之時,也沒有一個大秦帝國的士兵棄城逃跑。
害怕,每個人都會害怕。
但是,恐懼也會產生勇敢的選擇。
蘭乘,是個好小夥。
膽大心細。
麵對甚囂塵上的亞曆山大侵略軍,他鎮定自若!
那一劍,真是酷斃了!
我親眼見證了那一劍。
所以我有發言權。
亞曆山大一世雖然故作鎮定,但我能夠看得出來,他已經是外強中幹。
無論是帶兵作戰,還是單打獨鬥,亞曆山大一世都不是蘭乘的對手。
在所有亞曆山大一世所引以為豪的方麵,蘭乘都穩穩壓他一頭。
果然,大秦帝國的男人就是優秀!就是比不知名的亞曆山大優秀!
當時,我看到敵人不多,就準備指揮帶來的五萬精銳將其圍殲。
包圍網已經形成。
亞曆山大插翅難逃!
在我決定總攻的前一刻,蘭乘給我說:“裂天侯,殺雞焉用牛刀?這等貨色,某一人便可斬之!”
當時,我已經對這位小夥子的戰績略有耳聞,並且親眼見識過他的作戰風格。
可以這樣講,蘭乘是天生的將軍!
這一點,應該沒有人會反駁。
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能當將軍。
這需要天賦。
而蘭乘,就有這樣的天賦。
或許稱不上天賦異稟,但對付亞曆山大這種雜魚,也夠了。
要知道,蘭乘在那之前從未接受過任何作戰指揮的訓練,完全是初出茅廬。
然而,他卻打出了將帥的專業水準!
這沒有令我很吃驚。因為,大秦帝國,人才濟濟,隨便拎出一個,都出手不凡。
所以,當蘭乘申請與亞曆山大單挑的時候,我一點也不擔心。
或許,蘭乘這話說得有些囂張,或許吧,但我認為,這是蘭乘的自信。
亞曆山大的囂張,本質上也是一種自信。
可惜,愚蠢的亞曆山大囂張得過了頭,自不量力地認為他能打遍全世界。
真是太沒有見識了。
可憐的亞曆山大不過是一隻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罷了。
他以為他能打敗全世界,或許他認為他的連勝能繼續連續下去。
但是,那隻是他以為。
他之所以積累很多勝績,是因為他沒有遇到蘭乘,沒有遇到大秦帝國。
巍峨的大秦帝國,會讓那隻井底之蛙明白,什麽才是強大!什麽邦國才稱得上是世界一流邦國!
可惜,那隻井底之蛙沒有機會了。
人,都要為自己做的事付出代價。
亞曆山大的代價,就是死。
或許,有人會深感同情地說,亞曆山大隻是一個三四十歲的孩子,對世界的認識還不夠成熟。
但這沒有關係。
他總是該死的。
顯然,在他死前的那一刻,應該就成熟了。
有句方言說得好,朝聞道,夕死可也。
亞曆山大雖然在死亡前的一瞬成熟,但也足夠幸福了。
即使這種成熟的代價有點大,剛成熟就死,但也好過永遠不成熟。
他的死,是不可赦免的。
他的死,是他的所作所為應得的。
他的死,是他自己掙來的。
至於他是不是出於無知,抑或是出於愚蠢,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血債血償。
亞曆山大碾壓了那麽多的邦國,殺了那麽多的人。
他的手上,已經沾滿了鮮血。
他在走上這條路的時候,就應該想到,他能殺死別人,別人也能殺死他。
算了,不說這個令人厭惡的死人了。
總而言之,蘭乘的那一劍相當瀟灑。
我常常為此感到惋惜,不是為那個井底之蛙,而是為蘭乘。
如果當時我稍稍有所準備的話,或許可以給蘭乘倒上一杯壯行酒。
依據套路,蘭乘或許不會喝,而是等到斬殺亞曆山大之後再喝。
這沒有毛病。
據我估計,如果我真的給蘭乘倒上一杯熱酒,按照蘭乘斬殺亞曆山大消耗的時間,在蘭乘得勝返迴之際,酒也應該還有餘溫。
如果我能倒上那杯酒,或許就能留下一段溫酒斬亞曆山大的佳話。
不過,即使沒有溫酒斬,蘭乘的光芒也掩蓋不了。
斬殺亞曆山大之後,蘭乘被商君關的居民尊稱了破虜勇士。
而大秦國主嬴政,更是封蘭乘為蘭將軍!
民間親切地稱唿其為偉大的蘭將!
每當組織西盟的聯合軍演之際,我的眼前總會浮現出一麵戰旗,一麵用帷帳簡單改造出來的戰旗,上麵寫著一個大大的“乘”字。
那麵乘字旗,成了一代人的記憶!
我很想收藏那麵戰旗,但最終沒有來得及。
那麵簡陋的戰旗不知所蹤,大概是被有心人提前收藏了吧。
要知道,當年,就是那麵簡陋的戰旗,重振了多少人的信心!
一旦乘字旗露麵,維蘇威的侵略軍們就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蘭乘,恐怖如斯!
今天,在雄渾的商君關,還有蘭乘的雕像。
拔劍的蘭乘。
憤怒的蘭乘。
他的雕像,迎風傲立,手中的利劍將出未出。
既有和平氣息,又有戰鬥殺氣。
每一個膽敢挑釁大秦帝國的狂妄之徒,都要接受蘭乘的怒火。
蘭乘,會像斬殺亞曆山大一樣,將侵略者斬成飛灰。
蘭乘,是大秦帝國的驕傲。
蘭乘,是大秦帝國的正義,也是世界的正義。
當然,在蘭乘之前,還有一些人,是不該忘記的。
邦拉占滿月。
我很難想象,在這片無法稱為山穀的山穀之中,霸野高原的格鬥家們將不可一世的亞曆山大阻絕了好多天。
邦拉占滿月,可稱為亞曆山大首次遭遇的頑強阻擊。
霸野高原的格鬥家,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亞曆山大的對手。
或許,有人會說,在商君關外,我用五萬精銳圍殲亞曆山大的幾千人有些以大欺小。
但那不能怪我。
我也很詫異。
號稱打到世界邊緣的亞曆山大,竟然隻有這麽孱弱的兵力!
而且,就是這區區一兩萬人,竟能連續碾壓多個邦國!
實在是匪夷所思。
果然,亞曆山大的囂張不是沒有理由的。
太多的菜鳥把亞曆山大養飄了。
不過,在邦拉占山穀,亞曆山大的確是兵力占優的。
他麵對霸野高原的格鬥家,完全是以多欺少。
但是,他卻沒有以摧枯拉朽的姿態取得勝利,而是取得了最艱難的一戰。
霸野武士,恐怖如斯!
我不知道那一戰究竟是怎樣的?
在這片開闊地(密林中),霸野武士如何以少敵多?
以少勝多的戰例雖然屢見不鮮,但是,這樣的好運氣沒有降臨到霸野武士的身上。
他們的這一戰,不是打仗,而是殉國、殉道。
當再無人能阻擋亞曆山大的魔爪,霸野高原的格鬥家挺身而出。
即使這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戰爭,他們也不甘落後。
格鬥家,有著自己的信念!
縱使亞曆山大非常逆天,霸野高原的格鬥家們也不甘示弱!
綜合以往的戰績,亞曆山大或許真的可以逆天,但是,能否逆霸野高原,還要打過才知道!
據說,當年的霸野武士,是在寫好遺書之後,再上戰場的。
他們義無反顧,他們一去不返!
或許,這就是男人。
這就是格鬥家。
這一戰,慘不慘烈,並無實質性的證據。
但所有人都知道,霸野的格鬥家與亞曆山大的侵略軍從白天打到夜晚!
他們在陽光下作戰,他們在月光下作戰!
至死不退……
想到這裏,我不禁閉上了雙眼,為邦拉占的滿月歎息。
但是,我羨慕他們!
他們為了自己的武道犧牲,他們是崇高的。
能夠想象,他們在放下生命之重的時候,就收獲了幸福。
即使死亡,也是幸福的。
邦拉占的滿月下,醉人的死亡。
雖然霸野武士沒有阻擋住亞曆山大的步伐,但他們已經被銘記。
即使他們沒有斬殺亞曆山大,也無法抹殺他們的功勞。
所有人都記得,在霸野高原,一個名叫邦拉占的山穀中,驍勇威猛的霸野武士打響了遏製亞曆山大的第一槍。
在此以前,還沒有什麽人能給亞曆山大設置阻礙。
但是,霸野武士、霸野高原的格鬥家們,做出了榜樣。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這個世界,亞曆山大不是不可阻擋。
隻要堅定信念,任何的侵略行徑都能夠被遏製。
除非信念堅定的人死了。
霸野的格鬥家真的做到了這一點。
在他們還沒有死絕的時候,亞曆山大在邦拉占山穀不能寸進。
但非常可惜的是,當時的霸野,並不具備邦國層麵上與亞曆山大一教高下的能力。
是故,那些霸野的格鬥家全部埋骨於邦拉占的密林中。
然而,他們的信念終究成真!
在更東麵的大秦帝國,在商君關,一位名叫蘭乘的男人,完成了霸野武士的夙願!
有人說,是霸野武士的英魂,在召喚蘭乘作戰。
我不這樣認為。
蘭乘,和霸野武士,本質上是同一種人。
他們之間,不存在誰召喚誰,最多就是英雄所見略同。
他們都認為,亞曆山大該死!
唯一的區別是,他們的背景不一樣。
霸野武士沒有強悍的邦國背景,他們孤膽作戰,沒有支持,沒有援兵。
蘭乘,幸運得多。
蘭乘的背後,是大秦帝國!
商君關的防禦雖然不強,但也不是亞曆山大能夠輕易撼動的。
更主要的,大秦帝國的人,皆是虎狼之師!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國主嬴政一聲令下,商君關的熱血人士便組織成了數萬大軍。
即使沒有係統化的訓練,但也足夠防禦了。
當我帶著五萬正規軍趕到時,乘字旗已經將亞曆山大驅逐數十裏。
蘭乘,不僅自己驍勇,還有背後的虎狼之師。
在蘭乘天生將才的加持下,熱血軍團直接將不可一世的亞曆山大兵團擊潰!
我不能居功。
商君關一戰,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蘭乘與當地的熱血軍團合力打出來的。
我隻做了一些次要的收尾工作。
我試圖找出亞曆山大狂妄的源頭。
究竟是什麽導致了亞曆山大這麽大的野心。
我把目光投向了廣袤的柯西平原。
西大陸的主體,就是柯西平原。
我想,這就是答案。
亞曆山大的野心,來自於柯西平原。
追本溯源。
柯西平原的背後,是強大的柯西王朝。
柯西王朝,從麥克斯韋山腳下出發,一路所向披靡,征服了柯西平原的邊邊角角。
這不能不說是非常有震撼力。
我想,亞曆山大估計就是追慕柯西王朝的榮光。
是柯西王朝的征服,開闊了亞曆山大的眼界,讓他知道,世界不隻是有柯西平原所構成。
在舒適的柯西平原之外,還有更廣闊的天地!
或許,u看書 ww.uuknshu.om這種國際化的視野,就是亞曆山大生發出野心的根源。
柯西王朝太過強大,以至於將東西大陸的世界格局深入人心。
既然柯西王朝能夠從東麵打過來,那麽亞曆山大也能從西麵打過去。
這種最簡單的反向思考,促使亞曆山大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但是,亞曆山大還是太嫩了。
他隻看到了柯西王朝征服柯西平原的表麵,卻始終沒有理解柯西王朝為什麽能夠稱霸西大陸。
稱霸,不僅要占得土地,還要占得人心,最終要占得正義。
柯皇五世的雄才大略,使得他的敵人全部皈依。
這,才是柯西王朝鑄就輝煌的秘密。
——裂天侯,吳起,西征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