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邦拉占山穀的時候,所有士兵都能投去了尊敬的一瞥。
多年以前,就是這條山穀,血流成河。
那一輪皎潔的明月,見證了霸野之殤。
邦拉占山穀,幾乎和商君關一樣有名。
霸野國境內的邦拉占山穀,是霸野高原上所有邦國抗擊亞曆山大一世侵略的主戰場。
或者說,是最後的一個戰場。
多年前,亞曆山大一世率領維蘇威帝國的世界遠征軍,野心勃勃地開啟了他的遠征。
一路上,這位維蘇威的帝王勢如破竹,幾乎沒有什麽阻礙。
直到霸野高原。
直到邦拉占山穀。
在這裏,不可一世的維蘇威帝國遭遇了遠征以來最頑強的抵抗。
邦拉占,與其說是一段山穀,還不如說是一片叢林。
這裏地勢平坦,幾乎不能構建任何有威脅的埋伏。
而且,邦拉占的戰鬥,也完全不是一場伏擊戰。
這是一場陣地戰。
白刃戰。
路,並不窄。
但,霸野武士,個個都是勇者!
那一戰,從白天,打到黑夜。
從日中天,打到明月高懸。
那一天,是滿月。
但,對於霸野武士來說,結局並不完美。
他們,輸了。
因為,他們全部死在了那裏!
至死不退!
想過去,隻能踏著他們的屍體過去。
很多人,說過這樣的狠話。
但是,真正兌現承諾的,並不多。
霸野武士,視死如歸!
時光荏苒。
昔日的決戰之地,早已不見英雄之血。
然而,邦拉占的滿月,卻一次次照耀大地。
英雄,從未離開!
邁克.絕對贏從地上抓起來一把泥土。
他的眼眶濕潤。
他是霸野國的格鬥家!
他的前輩,都曾在戰鬥到最後一刻!
他們,捍衛腳下的土地。
他們,捍衛崇高的霸野高原!
但今天,他,邁克.絕對贏,將沿著英雄們的道路打出去!
這條複仇之路,滿載著邦拉占滿月下的英魂。
“邁克,他們是真正的戰士!”陳勝提著鐵鍬走了過來。
“陳王,這一戰,我們能打到維蘇威山脈嗎?”邁克問。
“當然!我們能打到維蘇威山脈,也必須打到維蘇威山脈!”陳勝握緊了鐵鍬,“東大陸,再也不是過去的東大陸了!”
邁克擦幹了眼淚。
他相信陳勝。
陳勝,是大秦帝國的一員悍將。
大秦帝國,人才輩出。
當年,霸野武士阻擊亞曆山大一世失敗。
但在商君關,大秦帝國的商君關,一位名叫蘭乘的男人,徹底終結了亞曆山大一世的野心。
蘭乘,不負眾望,斬落了暴君的頭顱!
蘭乘,不僅是大秦帝國的蘭將軍,還是霸野高原上所有邦國的蘭將軍。
這位大秦帝國的男人,完成了霸野武士的遺願。
亞曆山大一世這位野心家,這位窮兵黷武的屠夫,終於被大秦帝國打迴原形。
出來混,總要還的。
亞曆山大一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如今,大秦帝國領銜西盟77國,開啟複仇之路,就是要迴溯亞曆山大一世的罪惡之路,在源頭上消除罪惡。
有耕耘,必有收獲。
多年前,亞曆山大一世種下了惡因,多年後,維蘇威帝國將收獲結出的惡果。
能量守恆。
亞曆山大一世打出的每一拳,在今天都要反饋到維蘇威帝國身上。
世界想要知道,究竟是亞曆山大一世的世界遠征軍厲害,還是吳起統帥的西盟聯軍厲害?
雖然尚未發生實質性的對抗,但首先在兵力上,西盟聯軍就遠勝亞曆山大一世的世界遠征軍。
吳起統帥的西盟聯軍,在兵力上幾乎是當年亞曆山大一世世界遠征軍的一百倍!
吳起軍團,首先贏取了氣勢。
但是,戰爭的結果並不是隻看兵力對比就夠。
僅僅憑借百倍與敵的兵力,並不能確保最後的勝利。
吳起軍團,雖然擁有一百六十餘萬士兵,但也不見得就比亞曆山大一世的幾萬世界遠征軍強。
要知道,亞曆山大一世是威武的維蘇威帝王,他手下的士兵也全都是維蘇威最勇猛善戰的勇士,精英中的精英。雖然他夢斷大秦帝國的商君關,但在此之前,他都是連戰連捷,無一敗績!
至於吳起,僅僅是東大陸兵家圈裏的兵聖。
吳起的主要活動範圍,也是在大秦帝國周邊。
最令人矚目的成就,就是帶領大秦帝國翻越了吳起山脈,將大秦帝國的觸角伸進了殷夏帝國和流雲帝國的勢力範圍。
當然,吳起的新軍事變革,更是讓大秦的戰力得到了質的提升!
吳起,很厲害!
這兩位統帥,可以說,都是作戰經驗豐富,勇略過人。
然而,吳起相比亞曆山大一世,有一個明顯的劣勢,那就是經驗欠缺。
這裏所說的經驗欠缺,並不是在量上,而是在經驗的廣度上。
眾所周知,亞曆山大一世從維蘇威帝國出發,一路向東,從西大陸跨入東大陸,沿途一眾邦國,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
如果不是遇到大秦帝國,如果不是遇到蘭乘,亞曆山大一世的戰績恐怕還要輝煌。
這裏就能發現,亞曆山大一世經曆的對手更多,更多樣。
比起吳起與殷夏、流雲等少數邦國掰手腕,亞曆山大一世接觸的邦國更多。
換句話說,亞曆山大一世擁有對陣不同風格對手的經驗,能夠適應多種作戰風格的邦國。
這一點,是吳起比不上的。
這,可以算作吳起不如亞曆山大一世的一個地方。
不過,這種成長性的經驗,吳起很快就能彌補。
隻要不斷向西大陸推進,吳起就能接觸、碾壓更多的不同風格的對手。
吳起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嬴政就說“吳起是麥克斯韋山脈的最高峰、拉格朗日峰。”
需要指出的是,維蘇威帝國之名,就是源自於維蘇威山脈。
維蘇威山脈,是西大陸最高大的山脈。
西大陸,主體是柯西平原,山峰較少,尤其是雄偉的山峰。
維蘇威山脈,宛如一位屹立在柯西平原上的巨人,俯視整個西大陸。
維蘇威帝國,也是想要擁有維蘇威山脈一樣的至高地位和權力。
不過,放眼更大的世界,維蘇威山脈,不是唯一的巨人。
在萊布尼茲大陸,就有巍峨的孟德斯鳩山脈,其中的阿伏伽德羅山,與維蘇威山脈的最高峰、卡文迪許山,幾乎齊名。
而在東大陸,同樣有一片巨大的山脈,比維蘇威山脈和孟德斯鳩山脈加起來還要龐大。
這就是著名的麥克斯韋山脈。
麥克斯韋山脈,位於麥克斯韋高原的邊緣。
其最高峰、拉格朗日峰,比卡文迪許山、阿伏伽德羅山,都要高!
正是由於麥克斯韋高原、麥克斯韋山脈的阻隔,才沒有使柯西王國與大秦帝國過早相遇。
柯皇五世或許沒有想到,在天的另一邊,還有一個不遜於柯西王國的另一個邦國——大秦帝國。
那個時期,無論是柯西王國,還是大秦帝國,包括其他分布在麥克斯韋山脈兩側的邦國,都把麥克斯韋山脈看作天界。
是的,麥克斯韋山脈,曾被無數人視為天地的極限。
不曾有人試圖翻越。
因為那個時候,麥克斯韋山脈在很多人心中,是極為神聖的存在。
即使有能力翻越,也被禁止。
正是這種敬畏,使得柯西帝國直至解體,都未能與大秦帝國往來。
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的確非常遺憾!
如果在柯皇五世西征之前,就讓大秦帝國和柯西王國碰麵,會是個什麽情況?
沒有人知道。
但多年來,始終有人積極猜測兩強相遇的結果。
討論注定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真的是扯淡。
但就是有人,樂此不疲。
有人說,如果知曉大秦帝國的存在,柯皇五世很可能取消西征,轉而對付大秦帝國。
這是可能的。
據可靠資料,曆史上的柯西王國,不能算作是最強大的王國,但在它所處的圈子裏,它確實是霸主。而大秦帝國,在當時就已經是龐然大物,處處和其他大國掰手腕。
從硬實力上來說,柯西王國在大秦帝國麵前,還是有些不夠分量。
柯西王國很可能會因為忌憚大秦帝國,而把戰略中心北移,而不是大力西征。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柯皇五世會繼續西征。
原因是一樣的。
大秦帝國的硬實力超過了柯西王國。
那麽柯皇五世就需要盡快地增加邦國實力,而西征,就是最好的手段。
況且,有天險、麥克斯韋山脈阻隔,大秦帝國進攻柯西王國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而柯西王國想要打過去,也同樣困難。
更有可能,柯皇五十會與大秦帝國形成偉大的聯合,各自在麥克斯韋高原南北充當地區霸主。
這種聯合是不是持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符合兩邊的共同利益。
無論是柯西王國,還是大秦帝國,都不希望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他們各自是地區的強力王者,會有忌憚,但若真正打起來,誰也討不了好。
首先,有天界之稱的麥克斯韋山脈,就是最大的阻礙。
可以這麽說,麥克斯韋山脈的存在,成功地阻止了兩個最有實力的邦國開戰。
柯西王朝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借了麥克斯韋山脈的助力。
不僅僅是麥克斯韋山脈,還有楊輝山脈。
在麥克斯韋山脈以動,楊輝山脈像三股利劍,斜插在大地上。
如果把麥克斯韋山脈、麥克斯韋高原比作武器庫,那麽楊輝山脈,就是從武器庫中取出的三把利劍。
楊輝山脈,雖然沒有麥克斯韋山脈高大,但地形卻要比麥克斯韋山脈複雜一百倍!
麥克斯韋山脈是壘砌整齊的城牆,楊輝山脈則是傾倒成堆的寶石。
梅摘星自盡的高黎貢山,就位於楊輝山脈某處。
麥克斯韋高原、楊輝山脈,就像天然的分割線,隔絕了南北兩地的往來。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線,沒有誕生吳起這樣的戰神,否則,分割線再高,也會被翻越。
另外,萊布尼茲大陸上的歐拉叢林,在柯皇五世的時代,大部分是一片湖泊,始稱歐拉海。
但現在,歐拉海,已經變成了歐拉叢林。
滄海桑田。
曾經的柯西王朝輝煌不再。
曾經的歐拉海也幹涸為歐拉叢林。
吳起軍團的行動非常順利。
及至進入西大陸,還未發生一次成規模的戰鬥。
許多西大陸的邦國紛紛來投,表示願與西盟一道,懲治曆史的罪人、亞曆山大一世。
吳起將這些邦國,列為聯軍的第二梯隊,並且允許這些邦國加入西盟。
這些邦國,曾經也是亞曆山大一世遠征的受害者。
為了教維蘇威帝國做人,全世界有正義感的邦國擰成了一股繩。
“陳王,前麵就是傅裏葉城。”邁克.絕對贏指著一座不起眼的小城說道。
“哦,這就是傅裏葉城啊。”陳勝點了點頭。
看來,是要有場硬仗要打了。
西盟聯軍的這一路,由陳勝和邁克.絕對贏領銜。
他們這十幾萬人,已經開到了傅裏葉城下。
兵臨城下。
陳勝決定先禮後兵。
給傅裏葉城一個機會。
允許傅裏葉城和平解放。
然而,陳勝和邁克.絕對贏都心知肚明。
傅裏葉城,不可能乖乖投降。
稍有曆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傅裏葉城,從來沒有投降的傳統。
傅裏葉城,是維蘇威帝國東北部的傅裏葉王國首都。
這個邦國很小,卻幹得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傅裏葉之地,uu看書uukashu.c民風悍勇。
早在柯皇五世時期,傅裏葉城,就曾對抗不可一世的柯西王朝!
資料顯示,當時的傅裏葉城,擊敗來犯之敵一千五百人!威震天下!
偉大的柯皇五世也在這次失敗後不久死去。
嚴格來說,柯皇五世的死亡,與傅裏葉城的分庭抗禮並無半點關係。
當時,柯皇五世有多路開荒隊,積極拓展帝國版圖,輸贏都很正常。
傅裏葉之地,隻是無數開荒之地裏的一個。
傳說,柯皇五世死的時候,並沒有得知傅裏葉城的壯舉。
因為當時的柯皇五世已經大限將至,許多事情都已經是他的兒子柯皇六世在處理。
而柯皇六世,認為沒有必要報告帝國在傅裏葉之地的失利。他認為那場失利,微不足道。
但傅裏葉城的人卻記了下來。
似乎,就連柯皇五世的死亡,也被牽扯到了傅裏葉城的偉大保衛戰中……
而在這場偉大的保衛戰中,一把神劍,讓無數人銘記。
這把劍,鋒利無比!
連最堅固的鎧甲都能斬斷!
持有這把劍的人,是傅裏葉城最勇敢的英雄!
正是有了這把劍,以及令人仰望的執劍者,傅裏葉城才得以保全。
在不可一世的柯西王朝麵前,傅裏葉城,就像這把神劍一樣,屹立不倒。
這把劍的名字,叫做切比雪夫。
多年以前,就是這條山穀,血流成河。
那一輪皎潔的明月,見證了霸野之殤。
邦拉占山穀,幾乎和商君關一樣有名。
霸野國境內的邦拉占山穀,是霸野高原上所有邦國抗擊亞曆山大一世侵略的主戰場。
或者說,是最後的一個戰場。
多年前,亞曆山大一世率領維蘇威帝國的世界遠征軍,野心勃勃地開啟了他的遠征。
一路上,這位維蘇威的帝王勢如破竹,幾乎沒有什麽阻礙。
直到霸野高原。
直到邦拉占山穀。
在這裏,不可一世的維蘇威帝國遭遇了遠征以來最頑強的抵抗。
邦拉占,與其說是一段山穀,還不如說是一片叢林。
這裏地勢平坦,幾乎不能構建任何有威脅的埋伏。
而且,邦拉占的戰鬥,也完全不是一場伏擊戰。
這是一場陣地戰。
白刃戰。
路,並不窄。
但,霸野武士,個個都是勇者!
那一戰,從白天,打到黑夜。
從日中天,打到明月高懸。
那一天,是滿月。
但,對於霸野武士來說,結局並不完美。
他們,輸了。
因為,他們全部死在了那裏!
至死不退!
想過去,隻能踏著他們的屍體過去。
很多人,說過這樣的狠話。
但是,真正兌現承諾的,並不多。
霸野武士,視死如歸!
時光荏苒。
昔日的決戰之地,早已不見英雄之血。
然而,邦拉占的滿月,卻一次次照耀大地。
英雄,從未離開!
邁克.絕對贏從地上抓起來一把泥土。
他的眼眶濕潤。
他是霸野國的格鬥家!
他的前輩,都曾在戰鬥到最後一刻!
他們,捍衛腳下的土地。
他們,捍衛崇高的霸野高原!
但今天,他,邁克.絕對贏,將沿著英雄們的道路打出去!
這條複仇之路,滿載著邦拉占滿月下的英魂。
“邁克,他們是真正的戰士!”陳勝提著鐵鍬走了過來。
“陳王,這一戰,我們能打到維蘇威山脈嗎?”邁克問。
“當然!我們能打到維蘇威山脈,也必須打到維蘇威山脈!”陳勝握緊了鐵鍬,“東大陸,再也不是過去的東大陸了!”
邁克擦幹了眼淚。
他相信陳勝。
陳勝,是大秦帝國的一員悍將。
大秦帝國,人才輩出。
當年,霸野武士阻擊亞曆山大一世失敗。
但在商君關,大秦帝國的商君關,一位名叫蘭乘的男人,徹底終結了亞曆山大一世的野心。
蘭乘,不負眾望,斬落了暴君的頭顱!
蘭乘,不僅是大秦帝國的蘭將軍,還是霸野高原上所有邦國的蘭將軍。
這位大秦帝國的男人,完成了霸野武士的遺願。
亞曆山大一世這位野心家,這位窮兵黷武的屠夫,終於被大秦帝國打迴原形。
出來混,總要還的。
亞曆山大一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如今,大秦帝國領銜西盟77國,開啟複仇之路,就是要迴溯亞曆山大一世的罪惡之路,在源頭上消除罪惡。
有耕耘,必有收獲。
多年前,亞曆山大一世種下了惡因,多年後,維蘇威帝國將收獲結出的惡果。
能量守恆。
亞曆山大一世打出的每一拳,在今天都要反饋到維蘇威帝國身上。
世界想要知道,究竟是亞曆山大一世的世界遠征軍厲害,還是吳起統帥的西盟聯軍厲害?
雖然尚未發生實質性的對抗,但首先在兵力上,西盟聯軍就遠勝亞曆山大一世的世界遠征軍。
吳起統帥的西盟聯軍,在兵力上幾乎是當年亞曆山大一世世界遠征軍的一百倍!
吳起軍團,首先贏取了氣勢。
但是,戰爭的結果並不是隻看兵力對比就夠。
僅僅憑借百倍與敵的兵力,並不能確保最後的勝利。
吳起軍團,雖然擁有一百六十餘萬士兵,但也不見得就比亞曆山大一世的幾萬世界遠征軍強。
要知道,亞曆山大一世是威武的維蘇威帝王,他手下的士兵也全都是維蘇威最勇猛善戰的勇士,精英中的精英。雖然他夢斷大秦帝國的商君關,但在此之前,他都是連戰連捷,無一敗績!
至於吳起,僅僅是東大陸兵家圈裏的兵聖。
吳起的主要活動範圍,也是在大秦帝國周邊。
最令人矚目的成就,就是帶領大秦帝國翻越了吳起山脈,將大秦帝國的觸角伸進了殷夏帝國和流雲帝國的勢力範圍。
當然,吳起的新軍事變革,更是讓大秦的戰力得到了質的提升!
吳起,很厲害!
這兩位統帥,可以說,都是作戰經驗豐富,勇略過人。
然而,吳起相比亞曆山大一世,有一個明顯的劣勢,那就是經驗欠缺。
這裏所說的經驗欠缺,並不是在量上,而是在經驗的廣度上。
眾所周知,亞曆山大一世從維蘇威帝國出發,一路向東,從西大陸跨入東大陸,沿途一眾邦國,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
如果不是遇到大秦帝國,如果不是遇到蘭乘,亞曆山大一世的戰績恐怕還要輝煌。
這裏就能發現,亞曆山大一世經曆的對手更多,更多樣。
比起吳起與殷夏、流雲等少數邦國掰手腕,亞曆山大一世接觸的邦國更多。
換句話說,亞曆山大一世擁有對陣不同風格對手的經驗,能夠適應多種作戰風格的邦國。
這一點,是吳起比不上的。
這,可以算作吳起不如亞曆山大一世的一個地方。
不過,這種成長性的經驗,吳起很快就能彌補。
隻要不斷向西大陸推進,吳起就能接觸、碾壓更多的不同風格的對手。
吳起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嬴政就說“吳起是麥克斯韋山脈的最高峰、拉格朗日峰。”
需要指出的是,維蘇威帝國之名,就是源自於維蘇威山脈。
維蘇威山脈,是西大陸最高大的山脈。
西大陸,主體是柯西平原,山峰較少,尤其是雄偉的山峰。
維蘇威山脈,宛如一位屹立在柯西平原上的巨人,俯視整個西大陸。
維蘇威帝國,也是想要擁有維蘇威山脈一樣的至高地位和權力。
不過,放眼更大的世界,維蘇威山脈,不是唯一的巨人。
在萊布尼茲大陸,就有巍峨的孟德斯鳩山脈,其中的阿伏伽德羅山,與維蘇威山脈的最高峰、卡文迪許山,幾乎齊名。
而在東大陸,同樣有一片巨大的山脈,比維蘇威山脈和孟德斯鳩山脈加起來還要龐大。
這就是著名的麥克斯韋山脈。
麥克斯韋山脈,位於麥克斯韋高原的邊緣。
其最高峰、拉格朗日峰,比卡文迪許山、阿伏伽德羅山,都要高!
正是由於麥克斯韋高原、麥克斯韋山脈的阻隔,才沒有使柯西王國與大秦帝國過早相遇。
柯皇五世或許沒有想到,在天的另一邊,還有一個不遜於柯西王國的另一個邦國——大秦帝國。
那個時期,無論是柯西王國,還是大秦帝國,包括其他分布在麥克斯韋山脈兩側的邦國,都把麥克斯韋山脈看作天界。
是的,麥克斯韋山脈,曾被無數人視為天地的極限。
不曾有人試圖翻越。
因為那個時候,麥克斯韋山脈在很多人心中,是極為神聖的存在。
即使有能力翻越,也被禁止。
正是這種敬畏,使得柯西帝國直至解體,都未能與大秦帝國往來。
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的確非常遺憾!
如果在柯皇五世西征之前,就讓大秦帝國和柯西王國碰麵,會是個什麽情況?
沒有人知道。
但多年來,始終有人積極猜測兩強相遇的結果。
討論注定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真的是扯淡。
但就是有人,樂此不疲。
有人說,如果知曉大秦帝國的存在,柯皇五世很可能取消西征,轉而對付大秦帝國。
這是可能的。
據可靠資料,曆史上的柯西王國,不能算作是最強大的王國,但在它所處的圈子裏,它確實是霸主。而大秦帝國,在當時就已經是龐然大物,處處和其他大國掰手腕。
從硬實力上來說,柯西王國在大秦帝國麵前,還是有些不夠分量。
柯西王國很可能會因為忌憚大秦帝國,而把戰略中心北移,而不是大力西征。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柯皇五世會繼續西征。
原因是一樣的。
大秦帝國的硬實力超過了柯西王國。
那麽柯皇五世就需要盡快地增加邦國實力,而西征,就是最好的手段。
況且,有天險、麥克斯韋山脈阻隔,大秦帝國進攻柯西王國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而柯西王國想要打過去,也同樣困難。
更有可能,柯皇五十會與大秦帝國形成偉大的聯合,各自在麥克斯韋高原南北充當地區霸主。
這種聯合是不是持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符合兩邊的共同利益。
無論是柯西王國,還是大秦帝國,都不希望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他們各自是地區的強力王者,會有忌憚,但若真正打起來,誰也討不了好。
首先,有天界之稱的麥克斯韋山脈,就是最大的阻礙。
可以這麽說,麥克斯韋山脈的存在,成功地阻止了兩個最有實力的邦國開戰。
柯西王朝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借了麥克斯韋山脈的助力。
不僅僅是麥克斯韋山脈,還有楊輝山脈。
在麥克斯韋山脈以動,楊輝山脈像三股利劍,斜插在大地上。
如果把麥克斯韋山脈、麥克斯韋高原比作武器庫,那麽楊輝山脈,就是從武器庫中取出的三把利劍。
楊輝山脈,雖然沒有麥克斯韋山脈高大,但地形卻要比麥克斯韋山脈複雜一百倍!
麥克斯韋山脈是壘砌整齊的城牆,楊輝山脈則是傾倒成堆的寶石。
梅摘星自盡的高黎貢山,就位於楊輝山脈某處。
麥克斯韋高原、楊輝山脈,就像天然的分割線,隔絕了南北兩地的往來。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線,沒有誕生吳起這樣的戰神,否則,分割線再高,也會被翻越。
另外,萊布尼茲大陸上的歐拉叢林,在柯皇五世的時代,大部分是一片湖泊,始稱歐拉海。
但現在,歐拉海,已經變成了歐拉叢林。
滄海桑田。
曾經的柯西王朝輝煌不再。
曾經的歐拉海也幹涸為歐拉叢林。
吳起軍團的行動非常順利。
及至進入西大陸,還未發生一次成規模的戰鬥。
許多西大陸的邦國紛紛來投,表示願與西盟一道,懲治曆史的罪人、亞曆山大一世。
吳起將這些邦國,列為聯軍的第二梯隊,並且允許這些邦國加入西盟。
這些邦國,曾經也是亞曆山大一世遠征的受害者。
為了教維蘇威帝國做人,全世界有正義感的邦國擰成了一股繩。
“陳王,前麵就是傅裏葉城。”邁克.絕對贏指著一座不起眼的小城說道。
“哦,這就是傅裏葉城啊。”陳勝點了點頭。
看來,是要有場硬仗要打了。
西盟聯軍的這一路,由陳勝和邁克.絕對贏領銜。
他們這十幾萬人,已經開到了傅裏葉城下。
兵臨城下。
陳勝決定先禮後兵。
給傅裏葉城一個機會。
允許傅裏葉城和平解放。
然而,陳勝和邁克.絕對贏都心知肚明。
傅裏葉城,不可能乖乖投降。
稍有曆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傅裏葉城,從來沒有投降的傳統。
傅裏葉城,是維蘇威帝國東北部的傅裏葉王國首都。
這個邦國很小,卻幹得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傅裏葉之地,uu看書uukashu.c民風悍勇。
早在柯皇五世時期,傅裏葉城,就曾對抗不可一世的柯西王朝!
資料顯示,當時的傅裏葉城,擊敗來犯之敵一千五百人!威震天下!
偉大的柯皇五世也在這次失敗後不久死去。
嚴格來說,柯皇五世的死亡,與傅裏葉城的分庭抗禮並無半點關係。
當時,柯皇五世有多路開荒隊,積極拓展帝國版圖,輸贏都很正常。
傅裏葉之地,隻是無數開荒之地裏的一個。
傳說,柯皇五世死的時候,並沒有得知傅裏葉城的壯舉。
因為當時的柯皇五世已經大限將至,許多事情都已經是他的兒子柯皇六世在處理。
而柯皇六世,認為沒有必要報告帝國在傅裏葉之地的失利。他認為那場失利,微不足道。
但傅裏葉城的人卻記了下來。
似乎,就連柯皇五世的死亡,也被牽扯到了傅裏葉城的偉大保衛戰中……
而在這場偉大的保衛戰中,一把神劍,讓無數人銘記。
這把劍,鋒利無比!
連最堅固的鎧甲都能斬斷!
持有這把劍的人,是傅裏葉城最勇敢的英雄!
正是有了這把劍,以及令人仰望的執劍者,傅裏葉城才得以保全。
在不可一世的柯西王朝麵前,傅裏葉城,就像這把神劍一樣,屹立不倒。
這把劍的名字,叫做切比雪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