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字是什麽?”


    項庭看到又有人來參加選拔,就隨手指了一個字。


    “這是璽,玉璽的璽。”


    白憶寒知書達理,這些字她當然是認識的。


    “這個字是什麽?”


    項庭看到白憶寒認識第一個字後,又指了一個字。


    “這是塵,和光同塵的塵。”


    白憶寒隨口說道。


    “過去吧,去參加第一場考核。”


    項庭沒有繼續詢問,能夠知曉這兩個字,其他字多半也知道。


    “是。”


    白憶寒拱手行禮,隨後前往了第一場考核的場地。


    第一場考核,在演武場上進行。


    這邊進行考核的時候,許多人都頗為好奇的前來觀望。


    負責這一場考核的,正是沈梅逸。


    “諸位。”


    “這一場考核,靠的是大家對兵法的了解。”


    “不過不是考諸位默寫兵法,而是運用兵法。”


    “考題隻有一道,答的最好的一百人,可以進入第二場考核。”


    “現在可以開始了。”


    沈梅逸說完,眾人也開始提筆作答。


    這次的考題時,倘若雲城有兩千馬賊,己方有五千兵馬。


    要如何在戰損最小的情況下,消滅馬賊,奪迴雲城。


    這道題,沈梅逸之前已經答過。


    項庭和沈梅逸帶著項字營禁軍來到雲城的時候,就遇到了這種情況。


    不過沈梅逸當時是如何用兵的,除開項庭和項字營鐵騎。


    其他人,都是無從知曉的。


    “如何用兵……”


    白憶寒看著竹簡上的問題,開始認真思忖。


    不僅是白憶寒,其他人也是這般。


    大部分作答的時候,都是按照兵法來。


    兵法上怎麽寫,他們就怎麽做。


    在眾人作答完成的時候,沈梅逸也開始閱覽。


    不僅沈梅逸在閱覽,項庭也走了過來。


    不過他並未幹預沈梅逸的判斷,而是在一旁看著。


    “此人的作答,似乎不錯。”


    沈梅逸看了許久,找出了一個勉勉強強的答案。


    這個勉勉強強的答案,就是白憶寒的作答。


    “他們都沒有上過戰場,確實缺乏變通,隻知照抄兵書。”


    項庭點頭,他一直都在旁邊看著。


    許多人的迴答,讓他覺得啼笑皆非。


    別說是勢均力敵的兩支兵馬,即便將項字營鐵騎給他們指揮。


    按照他們的打法,基本上也不可能成功。


    白憶寒的打法,則是有些狠辣。


    她要在雲城後方,圍河建壩。


    在蓄積大量水流後,用水攻的方法攻城。


    這個策略,當然是可行的。


    雲城地勢低窪,雲城後方還剛好有一條大河。


    不需要蓄水多久,就可以將雲城淹了。


    不過若是采用白憶寒的這個戰略,雲城的百姓也要遭殃。


    白憶寒也不準備將百姓都淹了,所以她還特意寫了要準備大量的小舟。


    這些小舟,都是用來救人的。


    “雖然是個餿主意。”


    “不過也隻有這樣做,能夠盡可能保全自身的同時,消滅敵人。”


    沈梅逸對白憶寒的戰術,做出了評價。


    這是一個有用的餿主意。


    基本達到了要求,但除非沒有辦法,否則不能這樣做。


    其他人的答案,基本上都無法做到盡可能的保全自身。


    倘若馬賊守城,無論如何攻城,都會出現不小的死傷。


    第一場考核,很快就結束。


    沈梅逸和項庭,接著就開始對眾人進行第二場考核。


    項庭和沈梅逸來到演武場的時候,眾人剛剛吃完飯。


    “第一場考核中,這一百人通過。”


    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項庭念出了一百個名字。


    “念到名字的人,開始第二場考核。”


    “這場考核,也是一道問題,考核大家處理城池問題的能力。”


    “現在開始作答。”


    項庭說完,眾多竹簡就來到了白憶寒眾人手上。


    這次考核的,依然隻是一道題。


    這道題說的是,有四個人做了一些事情。


    第一人想做一件好事,結果好心辦壞事,讓別人蒙受了損失。


    第二人則是想做壞人,但陰差陽錯之下,非但沒有做成壞事,反而還做了好事。


    第三人不想做好事,也不想做好事。


    但他無意之中,卻做了一件大好事。


    最後一人,他同樣不想做好事,也不想做壞事。


    可他無意之中,卻做了一件壞事。


    這四個人,哪些人應該得到獎勵,哪些人應該懲罰?


    在看到這道題的時候,許多人都十分愕然。


    這種事情,在治理城池的時候,確實可能會遇到。


    但要如何迴答,眾人還真的說不上來。


    白憶寒也認真思考了一番,才開始作答。


    她的迴答是,第三個人應該獎勵,其他三人應該不同程度的懲罰。


    倘若隻有兩場考核,白憶寒現在已經贏了。


    第一場考核,她是最符合要求的。


    雖然沈梅逸說她的計策,是個餿主意。


    第二場考核,她的迴答也是最正確的。


    “第一人雖然想做好事,但卻釀成大錯,要為自己的錯誤承擔罪責。”


    “第二人雖然陰差陽錯之下,做了好事。”


    “但他的本意是要去做壞事,但是沒有成功。”


    “要根據他想做的壞事,做出懲處。”


    “最後一人,雖然他沒有做壞事的想法,但卻不小心做了壞事。”


    “此人的情節,比前兩人輕一些,但依然要懲處。”


    “至於第三人,雖然沒有做好事的想法。”


    “但他無意之中做了好事,依然應該得到賞賜。”


    項庭看完白憶寒的迴答,也頗為滿意。


    沈梅逸出的這個考題,不是什麽腦筋急轉彎。


    這個考題,就是為了考察眾人明辨是非的能力。


    許多人都覺得,第三人無心做好事,所以也不用獎勵他。


    還有一些人則是認為,第一人和第四人有些冤枉。


    甚至有人覺得,第二人也不該懲罰。


    因為他非但沒有做壞事,反而還做了好事。


    這次完全答對的,隻有白憶寒一人。


    不過項庭和沈梅逸,還是將迴答的最好的十人選了出來。


    他們十人,將進行第三場考核。


    倘若隻會紙上談兵,那顯然是不行的。


    第三場考核,就是考察眾人的真才實學!


    “這次優勝的十人,將會進入山林實戰。”


    項庭將白憶寒十人的名字說出,就開始說第三場考核的規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晟第一莽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鯤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鯤鯤並收藏大晟第一莽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