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策之後,是兵策。”


    “兵策有數說,王上與諸位,聽我一一道來。”


    相比起其他謀士,陳望的語言風格,更加通俗易懂。


    若是在以往,這樣的會議一定會將楚興霸聽的頭大如牛。


    這次卻不是那般,這個時候,楚興霸也麵露好奇的聽著。


    “在越國之內,越國行伍其實做的有些急躁了。”


    “因為戰事頻頻,越國持續不斷的征兵。”


    “讓越國很多地方,青壯的數量都非常少。”


    “想解決這個問題,也不困難,越國行伍隻需要進行簡單的改製就可。”


    “此事暫且按下,在下接著說其他方麵。”


    “因為相比起越國之內,對越國之外的用兵,問題反而更多。”


    “有的諸侯和勢力,自然是越國的敵人,必須消滅。”


    “有的勢力,卻儼然可以成為越國的一部分,至少也能成為越國的盟友。”


    “更多的,還是那些處於中立地位的勢力。”


    “這些勢力雖然不偏向越國,但也不和越國交惡。”


    “像這樣的勢力,要盡可能拉攏……”


    陳望侃侃而談,將民策,兵策,還有國策都深入淺出的說了一番。


    民策,就是治民之策,說了越國應該如何處理民生問題。


    兵策,就是用兵之策,這一策,陳望說了治軍和用兵兩個問題。


    最後一策國策,陳望談的問題比較多。


    但最重要的,就是越國如何成霸業,再成帝業。


    最後成為橫掃諸侯,並吞群雄的大越帝國。


    陳望說完,楚興霸眾人聽的如癡如醉。


    在他們看來,隻要按照陳望說的去做,越國就能發展成為一個比大晟皇朝更加鼎盛的皇朝。


    和楚興霸等將領不同,薛定邊,唐嵩,唐元直,康不為,康季,還有項庭幾人。


    他們看到的東西更多,想的也更多。


    陳望的本領,和元縉有些像,但又不完全一樣。


    簡單來說就是,元縉可以讓越國各方都高效的運轉起來。


    在元縉的帶領下,越國方方麵麵都在發生著改變。


    陳望的本事則是,抓大放小。


    他沒有像元縉一樣,方方麵麵都涉及。


    他隻管治民,治軍,治國三個方麵的大方向如何走。


    說的再形象一些便是,陳望和一群人,在越國這輛戰車前麵,控製方向。


    元縉則是和另外一群人,在越國這輛戰車後,推著戰車前行。


    陳望讓越國的道路不走偏,元縉則是讓越國這輛戰車能夠一直走,越來越快的走。


    “哈哈哈……”


    “好!好啊!”


    “這次返迴王都,陳望與我一同去見見元縉。”


    “你二人見麵後,必然有許多話交流。”


    在想明白元縉和陳望,各自承擔的任務後,項庭的心情變得非常好。


    他隱隱有一種感覺,在得到元縉,陳望之後。


    至少在謀士方麵,越國已經沒有問題了。


    越國接下來需要重視的,是武將和士兵,以及武器的事情。


    說到越國的謀士,當然避不開沈梅逸。


    如果說陳望是負責掌舵的,元縉是負責推車的。


    那沈梅逸這個家夥,就是負責抄近道的。


    沈梅逸的本領,似乎就是出人意料。


    他總能出奇謀,用最讓人無法揣度的手段,來達成目的。


    說道沈梅逸,項庭還真有些想去南境看望一二,他如今似乎也確實可以去西境走走。


    隨著薛定邊掛帥西境,西境的戰局已經相對穩定。


    項庭也沒有在西境過多停留,安排好唐垠眾人後,他就返迴了王都。


    返迴王都的路上,楚興霸,陳望,唐嵩,還有唐玉衡都和項庭同行。


    唐嵩很夠意思,他的家當和他麾下的人馬,已經陸續進入了越國行伍之中。


    不僅如此,這次項庭返迴越國王都,他也帶著唐玉衡和項庭一同前往王都。


    到這個時候,項庭對唐嵩,也算是真正放心了。


    在項庭返迴王都的路上,並未遇到什麽麻煩。


    越國邊關各處,確實是戰火紛飛,不過越國是安全的。


    返迴王都之後,項庭也帶著陳望眾人,見到了元縉等人。


    項庭沒有留下來和他們交談,而是去看望了已經辭官的前內閣首輔,裴參。


    裴參原本是越州人士,不過越國從越州遷都到如今的新王都時,裴參的家族也一柄遷徙而來了。


    “拜見王上。”


    看到越王登門,裴府眾人都是嚇了一跳。


    並非裴府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而是有些受寵若驚。


    “免禮免禮。”


    項庭十分隨意的說著,他這次來裴府,沒什麽事情,就是單純來看望一下裴參。


    帝師賈非文,相國裴參,戶堂李澄。


    這三位,是他承繼越王大位的從龍之臣。


    如今帝師賈非文已溘然長逝,李澄則是忘記初心,幾乎成了佞臣。


    能夠善始善終的,隻有裴參一人了。


    “王上今日駕臨,是否有要事?”


    在家人的攙扶下,裴參也來到項庭身前。


    “沒有。”


    “今日隻是來裴大人府上,討杯茶水喝。”


    看到越發蒼老的裴參,項庭心中頗為感慨。


    當真是韶華易逝,這些人的戎馬生涯間,時間竟然過的這般快。


    “王上,老臣有一事想說。”


    聽到項庭並沒有事情找他後,裴參反而有一件事情,要和項庭說。


    “裴大人請講。”


    雖然裴參早就辭官了,但項庭對他的稱唿,依舊是裴大人。


    項庭其實也有一件事情想做,那就是封爵。


    給裴參這些勞苦功高之臣,爵位和豐厚的待遇,但不封地,不賜名。


    簡單來說,就是給他們極高的榮譽身份,以及極高的退休工資。


    別說是越國,在大晟六大諸侯國,以及大晟天下,都不會這樣幹。


    畢竟即便是帝王,也不會嫌自己口袋裏銀子多了,一定要往外掏的。


    “王上,可曾留心宗廟社稷之事?”


    裴參說的比較含蓄,他真正想說的,是越王應該立一個王後。


    不僅應該立王後,還要抓緊時間生孩子。


    越國王室一脈,不能說人丁凋零。


    在項庭之後,還有他的好幾個兄弟,都是可以繼承王位的。


    當然,那些人比南王項遠都差遠了,顯然不是成為君王的合適人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晟第一莽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鯤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鯤鯤並收藏大晟第一莽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