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邊當然不是真的想跑,也不是真的想去投靠北元。
北元如今成了沙國的馬前卒,他去投靠北元,就是馬前卒的馬前卒。
那是什麽樣的身份和處境?
說是奴隸,恐怕都不為過,所以北元並非他的棲身之所。
可薛定邊也不敢貿然投靠越國,他和越國的仇恨可不淺。
他之前一直都在和越國西境的兵馬戰鬥,他去投靠越國,幾乎可以說是虎入狼群。
虎入狼群的結果,那就是猛虎架不住群狼,最終也隻能是死路一條。
可康不為的說法,還是讓薛定邊極為心動。
他權衡之後,做出了一個決定,看天意!
看天意,說出來似乎有些可笑。
但他薛定邊這一生,豈非就是天公不作美嗎?
如果老天真的要讓他有一番作為,就讓越王派出使者來追他。
否之,他也隻能前往北元去做馬前卒。
這個時候,越國和薛定邊,可以說是雙向需要的。
隻是薛定邊和越國的關係,又頗為堅硬。
需要怎樣的君主,才能夠力排眾議,招納薛定邊,又重用薛定邊?
這個問題,薛定邊自己迴答不了,在他看來這世上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君主。
“將軍!”
“後方有三騎追來了。”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有一個親兵來報道。
“嗯?”
“是什麽人?”
薛定邊麵上露出疑惑的神色,不知道是怎麽迴事。
他這次出逃,雖然做了長久規劃,但還是有可能出岔子。
所以他的親眷在前麵先行,他率領三千親兵斷後。
三千親兵,是薛定邊從軍二十四年的全部家底,是他的命,是他的魂。
“天色太晚了,看不清。”
“不過從來的方向看,似乎是從越國方麵追來的人馬。”
親兵此言一出,薛定邊麵上不由露出了喜色。
“命令部隊列陣,本帥要在此看看這三人是什麽人。”
薛定邊心中有些激動,他隱隱覺得,這是越王派遣使者來邀請他了。
按理說,康不為碰壁後,越王應該不會這般做。
若是越王真的這般做了,那就說明越王當真是這個亂世中,非常了不得的君主。
“本王項庭,前方可是薛定邊大帥的軍陣?”
項庭帶著楚興霸還有上官靖一路追過來後,就看到遠處排開了一個約莫數千兵甲的軍陣。
“當真是越王殿下?”
薛定邊翻身下馬,拿著火把一路小跑的靠近。
從遠處過來,看清項庭的模樣後,薛定邊立刻單膝跪地行禮。
項庭同樣翻身下馬,迅速靠近。
他一把就將薛定邊扶了起來,說道:“安陽快快請起。”
項庭口中說的安陽,是薛定邊的字號。
在大晟天下,每個人除開名字之外,也是有字號的。
隻不過項庭很少叫別人的字號,越國上下,也很少使用字號。
大晟皇朝的將領則不同,這些人一般都會講究字號。
“安陽,還不譴人去追迴親眷,隨本王一同返迴越國。”
“越國如今四境開戰,西境兵馬大元帥一職,舍你其誰?”
項庭看了一圈,當即拍著薛定邊的肩膀說道。
“是!”
薛定邊這次決定賭一次大的。
他的賭注是一家老小的命,越王的賭注,同樣是自己的性命。
項庭敢三騎就來追他,顯然表現了足夠的誠意。
薛定邊心中,此刻頗為感慨。
他大半生漂泊無依,從來沒想到會有今日的光景。
越王項庭不僅親自來追他,更是三騎前來。
來的時候,無論是薛定邊還是項庭,心中都頗有幾分忐忑。
雖然康不為說的很清楚,越國和薛定邊雙方是相互需要。
但誰也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是會發生什麽意外。
好在到目前為止,都無事發生。
或許是越國時來運轉,或許是薛定邊時來運轉。
這次項庭和薛定邊的碰麵,竟然出奇的順利。
“薛將軍覺得,今後大晟和六國的天下會如何?”
迴去的路上,項庭向薛定邊問道。
這個問題,項庭問過東伯虎,問道沈梅逸,寫信問過王安憶。
在帝師賈非文還在世時,他和賈非文的書信中,也有交談。
今天,項庭想看看這個被康不為推崇備至的薛定邊,有怎樣的真知灼見。
“先五分,後南北,最後戰沙國。”
“五分的意思是大晟天下以及原本的六大諸侯國,還有周圍的小國。”
“最後會誕生五位各自占據一定天時地利與人和的霸主。”
“這五家分別是孟國,北元,昀王,後金,越國。”
薛定邊的論斷,和其他人不同。
在其他人看來,今後的天下和孟國還有後金,可能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為何會如此?”
項庭繼續追問,他對薛定邊的這個迴答,有些興趣。
“大戎混戰的結果,最終隻能便宜了孟國。”
“孟國和大戎截然,事實上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大戎部落,和孟國融合。”
“雙方都是部落興致,追溯到最初,雙方甚至是一脈相承。”
“隻是一部分往東,成為了孟國。”
“另外一部分往西,成為了大戎。”
薛定邊對天下各方的情況都是了如指掌,如數家珍。
項庭無論詢問他什麽,他都可以對答如流。
薛定邊開口陳述的時候,項庭並未插話,而是耐心的等著薛定邊說。
“孟國和大戎,雙方本就同源,如今再次合並,並非什麽值得驚訝的事情。”
“隻不過對大戎感興趣的,不僅孟國一家,越國和北元,或者說北元身後的沙國都會分到好處。”
“後來的五霸中,孟國的情況大抵如此,至於北元,背靠沙國,其他並無可道之處。”
“剩下的昀王,後金,還有越國,隻是各有優勢。”
“昀王乃是大晟宗室正統,哪怕有傳言說他逼先帝退位。”
“但他昀王無論如何,都是大晟宗室正統。”
“相比起其他五家,天下人更認可這位皇帝。”
“後金可以看做一個諸部一統的大戎,起實力自然非同小可。”
“至於越國,勝在發展革新。”
薛定邊沒有因為即將投靠越國,就大肆鼓吹越國,而是給出了實事求是的評價。
北元如今成了沙國的馬前卒,他去投靠北元,就是馬前卒的馬前卒。
那是什麽樣的身份和處境?
說是奴隸,恐怕都不為過,所以北元並非他的棲身之所。
可薛定邊也不敢貿然投靠越國,他和越國的仇恨可不淺。
他之前一直都在和越國西境的兵馬戰鬥,他去投靠越國,幾乎可以說是虎入狼群。
虎入狼群的結果,那就是猛虎架不住群狼,最終也隻能是死路一條。
可康不為的說法,還是讓薛定邊極為心動。
他權衡之後,做出了一個決定,看天意!
看天意,說出來似乎有些可笑。
但他薛定邊這一生,豈非就是天公不作美嗎?
如果老天真的要讓他有一番作為,就讓越王派出使者來追他。
否之,他也隻能前往北元去做馬前卒。
這個時候,越國和薛定邊,可以說是雙向需要的。
隻是薛定邊和越國的關係,又頗為堅硬。
需要怎樣的君主,才能夠力排眾議,招納薛定邊,又重用薛定邊?
這個問題,薛定邊自己迴答不了,在他看來這世上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君主。
“將軍!”
“後方有三騎追來了。”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有一個親兵來報道。
“嗯?”
“是什麽人?”
薛定邊麵上露出疑惑的神色,不知道是怎麽迴事。
他這次出逃,雖然做了長久規劃,但還是有可能出岔子。
所以他的親眷在前麵先行,他率領三千親兵斷後。
三千親兵,是薛定邊從軍二十四年的全部家底,是他的命,是他的魂。
“天色太晚了,看不清。”
“不過從來的方向看,似乎是從越國方麵追來的人馬。”
親兵此言一出,薛定邊麵上不由露出了喜色。
“命令部隊列陣,本帥要在此看看這三人是什麽人。”
薛定邊心中有些激動,他隱隱覺得,這是越王派遣使者來邀請他了。
按理說,康不為碰壁後,越王應該不會這般做。
若是越王真的這般做了,那就說明越王當真是這個亂世中,非常了不得的君主。
“本王項庭,前方可是薛定邊大帥的軍陣?”
項庭帶著楚興霸還有上官靖一路追過來後,就看到遠處排開了一個約莫數千兵甲的軍陣。
“當真是越王殿下?”
薛定邊翻身下馬,拿著火把一路小跑的靠近。
從遠處過來,看清項庭的模樣後,薛定邊立刻單膝跪地行禮。
項庭同樣翻身下馬,迅速靠近。
他一把就將薛定邊扶了起來,說道:“安陽快快請起。”
項庭口中說的安陽,是薛定邊的字號。
在大晟天下,每個人除開名字之外,也是有字號的。
隻不過項庭很少叫別人的字號,越國上下,也很少使用字號。
大晟皇朝的將領則不同,這些人一般都會講究字號。
“安陽,還不譴人去追迴親眷,隨本王一同返迴越國。”
“越國如今四境開戰,西境兵馬大元帥一職,舍你其誰?”
項庭看了一圈,當即拍著薛定邊的肩膀說道。
“是!”
薛定邊這次決定賭一次大的。
他的賭注是一家老小的命,越王的賭注,同樣是自己的性命。
項庭敢三騎就來追他,顯然表現了足夠的誠意。
薛定邊心中,此刻頗為感慨。
他大半生漂泊無依,從來沒想到會有今日的光景。
越王項庭不僅親自來追他,更是三騎前來。
來的時候,無論是薛定邊還是項庭,心中都頗有幾分忐忑。
雖然康不為說的很清楚,越國和薛定邊雙方是相互需要。
但誰也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是會發生什麽意外。
好在到目前為止,都無事發生。
或許是越國時來運轉,或許是薛定邊時來運轉。
這次項庭和薛定邊的碰麵,竟然出奇的順利。
“薛將軍覺得,今後大晟和六國的天下會如何?”
迴去的路上,項庭向薛定邊問道。
這個問題,項庭問過東伯虎,問道沈梅逸,寫信問過王安憶。
在帝師賈非文還在世時,他和賈非文的書信中,也有交談。
今天,項庭想看看這個被康不為推崇備至的薛定邊,有怎樣的真知灼見。
“先五分,後南北,最後戰沙國。”
“五分的意思是大晟天下以及原本的六大諸侯國,還有周圍的小國。”
“最後會誕生五位各自占據一定天時地利與人和的霸主。”
“這五家分別是孟國,北元,昀王,後金,越國。”
薛定邊的論斷,和其他人不同。
在其他人看來,今後的天下和孟國還有後金,可能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為何會如此?”
項庭繼續追問,他對薛定邊的這個迴答,有些興趣。
“大戎混戰的結果,最終隻能便宜了孟國。”
“孟國和大戎截然,事實上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大戎部落,和孟國融合。”
“雙方都是部落興致,追溯到最初,雙方甚至是一脈相承。”
“隻是一部分往東,成為了孟國。”
“另外一部分往西,成為了大戎。”
薛定邊對天下各方的情況都是了如指掌,如數家珍。
項庭無論詢問他什麽,他都可以對答如流。
薛定邊開口陳述的時候,項庭並未插話,而是耐心的等著薛定邊說。
“孟國和大戎,雙方本就同源,如今再次合並,並非什麽值得驚訝的事情。”
“隻不過對大戎感興趣的,不僅孟國一家,越國和北元,或者說北元身後的沙國都會分到好處。”
“後來的五霸中,孟國的情況大抵如此,至於北元,背靠沙國,其他並無可道之處。”
“剩下的昀王,後金,還有越國,隻是各有優勢。”
“昀王乃是大晟宗室正統,哪怕有傳言說他逼先帝退位。”
“但他昀王無論如何,都是大晟宗室正統。”
“相比起其他五家,天下人更認可這位皇帝。”
“後金可以看做一個諸部一統的大戎,起實力自然非同小可。”
“至於越國,勝在發展革新。”
薛定邊沒有因為即將投靠越國,就大肆鼓吹越國,而是給出了實事求是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