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軍鎮被妖族大軍攻陷了!
消息傳來,整個北方人族防線都被震撼住。
這座軍鎮位於大唐的最北方,堪稱人族與妖族對陣的大本營。
當年修建這座雲中城以及山河大陣,大唐傾盡了無數財力物力,為的就是能讓占據劣勢的人族能夠憑借山河之險、天地之力,與肉身強橫的妖族有一戰之力。
可以說,那座雄渾壯闊的雲中城不僅是一座大陣,更是一座戰爭基地,是人族與妖族廝殺決戰的橋頭堡、根據地。
這座軍鎮的建立,可以上溯到太宗時期。
當年妖族其實分為兩支,一支名為神聖妖國,一支名為冥夜妖國,雙方皆是強大無匹。大唐建國初期,由於九州戰亂,人族吃盡了妖族的苦頭,幾次都險遭滅族。
後來大唐立國之後,武聖李靖北伐妖族,把與大唐有著血海深仇的神聖妖國打的元氣大傷,卻沒料給了如今妖帝所在的冥夜一部有了可乘之機。
冥夜妖國的妖帝心狠手辣,卻善於偽裝,成功騙過了當時剛剛立國的大唐王朝。
這位妖帝名叫裂天,當年身為妖族太子之時,裂天手底下就養了三百親衛,清一水的二品妖神境界,號為‘血神衛’。
這位妖帝還遍尋北方妖土,最後終於憑借其強大修為獵殺了一頭一品境界的神獸——夔。
裂天用神獸夔的大筋作為弓弦製作了一張寶弓,這張寶弓出箭之時箭如牛吟,聲音極其沉悶。
裂天向手下頒布軍令,他手中箭矢所至,部下若不跟隨放箭,立斬之。
起初,裂天帶領他的三百血神衛去北方燭陰之地去獵殺實力強大的妖獸,三百血神衛個個奮勇當先,悍不畏死;
裂天凱旋之時,又突然把箭射向座下的一頭一品境界的黑虎。因為這頭黑虎是裂天心愛的坐騎,所以有人畏縮不敢出手,被裂天盡數斬殺;
再後來,裂天又把箭射向自己最寵愛的妃子,又有人因為同樣的原因不敢出手,再次被朱誅殺。
經過這幾件事以後,三百血神衛被治得服服帖帖,他們唯裂天馬首是瞻,隻聽命於他,再也不敢抗命。
裂天暗中培養自己的嫡係,極力籠絡那些王族大族,最後,他見時機成熟,終於用手裏寶弓,把箭對準了自己的生父,那位妖族的老妖帝……
新妖帝上位後,尊一位名叫韓左川的人族天象境界的儒生為謀主。憑著本身的妖聖修為,以及這位謀主的奇謀,新妖帝很快攻滅神聖妖國,統一妖族。
當年一分為二的妖族都如此恐怖,重新統一的妖族更像是一頭恐怖的豺狼餓虎,它虎視眈眈離與九州山河的北方,對富庶的人族領地露出了猙獰獠牙。
開元九年秋,妖帝派手下大將率精騎兩萬襲橫山郡,屠橫山城。
????開元十年秋,妖帝麾下一品妖君延狼率大軍繞大河以東長驅晉陽,克樓煩、晉陽兩郡,掠奪人族婦女、錢糧無數,京師震動。
????開元十三年春,妖帝舉狼國之兵二十萬,大動幹戈北犯雲中城。在這位妖帝的率領下,妖族大軍連克大唐大小軍鎮十三座,直逼人族腹地,太安城一片哀嚎。
??值此風雨飄搖之際,老聖魏征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他悄悄進京,在皇宮裏死諫開元皇帝,殷殷老聖之心感天動地,聽者為之動容。
開元皇帝終於被老聖說動??,親率人族精兵禦駕親征。
???這一戰,早已不複當年之勇的武聖李靖也重新掛帥。
?三軍受此鼓舞而不惜命,於雁門關大破敵軍,終於解了大唐之危。
????此戰過後,開元皇帝納老聖魏征之諫,重修雲中、上穀之山河大陣。
大唐耗費無數錢糧人力,老聖魏征亦親自動手,終於把那座占盡山川險峻的雲中大陣重修完畢,並且防禦力比從前強悍不少。
北方邊境上,人族憑著這座大陣,對妖族以逸待勞,這些年雖未占據主動,卻也沒遇到大敗,算是有了喘息的機會。
可是如今,這座對人族無比重要的雲中城,竟被妖族攻陷了?
還他娘的不費一兵一卒被人雙手奉上!
更令人費解的是,那位為妖族立下“赫赫戰功”的陳將軍,結果卻被妖族謀主韓左川給砍了!
滑天下之大稽!
整整十萬大軍啊。
若是布下合擊大陣,就是一位聖人深陷十萬大軍當中,估計最後也隻有一個結局,那就是被活活耗死。
大唐總共才有幾位聖人?
血氣枯竭的軍神坐鎮太安城,強吊著一口氣不敢離去;
老聖魏征隱於人皇廟,黃卷青燈也已時日無多。
倒是那位坐鎮南疆的天南郡王正值壯年,親帥十萬大軍震懾可怕的南方蠻族,居功至偉;
除此之外還有藥聖、女樂聖、衝虛道人、逍遙子等人……
可這些人卻是化外之人,根本就不會理睬世俗的爭端,朝廷也不敢祈求他們幫忙對抗妖族。
所以那座雲中軍鎮以及裏麵十萬大軍,價值不可估量!
可就是這麽一座雄城大陣,卻被那位陳將軍拱手送給了妖族!
可憐十萬大軍還沒來得及反應,就做了俘虜!
……
那位妖族軍師入主雲中城之後,軍令如山,秋毫無犯!
雁門城中,晉陽公主得到雲中失守的消息後,眼裏都要噴出火來。
“廢物!該死!”晉陽公主看著探子傳來的情報,咬牙切齒道。
她怎能不恨啊。
雲中軍鎮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防範北方妖族,且不說城裏的十萬精兵,就是裏邊的糧草輜重,也都是大唐百姓的血汗。
可這樣一座直麵北方巨寇的大本營,陳煨與妖族隻是打了個照麵,就拱手送給了敵人!
帳下諸位武將也是滿臉憤恨。這座雲中軍鎮的前任將軍本是大唐的一品強者——那位被稱為“姚青虎”的無雙猛將。
後來這位將軍不知所蹤,雲中城幾番換將,卻也能保證不失。
直到大唐姚崇、宋璟、張九齡等名相接連病逝之後,大唐的相位落入了皇室宗親李林甫的手中。
這位李右相德不配位,鼠目寸光。他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開元盛世隱隱開始走下坡路。
而鎮朔將軍陳煨,就是走了他的偏門,才被任命為雲中城的守將,結果因為貪生怕死,竟直接投降妖族,自己也落了個身死名裂。
……
“報!”
雁門關上,這時又有遊騎滿臉悲憤,快馬前來稟報軍情:“妖族主力大軍已經與先鋒大軍會師於雲中城,妖帝不顧軍師韓左川勸阻,已經把雲中城的十萬守軍盡數坑殺!”
“報!妖帝裂天正在清洗雲中軍鎮,軍師韓左川親率先鋒大軍十萬,直撲雁門關而來!”又有探子快馬來報。
晉陽公主從主位上站起,冷冷道:“通知各部,準備迎戰!”
“得令!”眾武將領命而退。
沒過多時,就有副將為晉陽公主與秀秀送來了兩副盔甲。
晉陽公主屏退士兵,摩挲著那副不知道用什麽異獸的皮打造的金色盔甲,竟然笑了:“本宮自幼就渴望像史上的那些名將一樣,橫刀立馬、縱橫天下。原本以為我一介女流之輩,又是身為離陽的公主,這個夢根本就不可能實現。如今陰差陽錯之下來到雁門關,又恰逢妖族犯境,也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uu看書 .ukanshu”
“可是公主……”秀秀擔憂道:“公主您以身犯險,萬一有個好歹……您想過皇後娘娘沒有?”
“母後母儀天下,這雁門關以南,整個三晉的百姓,全是她的子民。”說到這裏,晉陽公主決絕道:“本宮能守住三晉不失,就是對母後最大的盡孝。”
說完,晉陽公主在秀秀的服侍下披上了那副盔甲,配上她眉宇間的那股決絕之氣,更顯英武。
披甲佩劍的晉陽公主帶著秀秀走上城頭,所過之處,無論武將還是士兵,盡皆朝她跪下,低頭山唿“公主殿下千歲!”
他們怎能不心悅誠服?
一位當今天子的獨女,位比一字親王的大唐長公主,在大軍壓境之時沒有選擇迴京,而是披上鎧甲,在雁門雄關之上與他們並肩殺敵!
晉陽公主緩緩登上城頭,三軍將士癡癡傻傻望著她,眼中有欽佩、有感動、有臣服、還有幾分不敢表現出來的卑微愛慕。
晉陽公主拔劍,冷冷望著北方天際漸漸朝雁門關壓過來的黑色鉛雲,望著城上的眾位將士豪邁道:“諸位將士,雲中軍鎮已經淪陷,眼下諸君腳下的雁門關,就是大唐北方山河的最後一道屏障!雁門關再失,我九州百姓將遭受無盡的鐵蹄之禍!所以,本宮代表大唐皇室,代表我大唐的八千萬子民,請求諸位將士將生死置之度外,與腳下這座雁門雄關共存亡!”
說到這裏,甲胄在身的晉陽公主竟朝著關上眾將士抱拳行了一禮,認真道:“請諸君與本宮一道,共赴國難!”
三軍動容!
消息傳來,整個北方人族防線都被震撼住。
這座軍鎮位於大唐的最北方,堪稱人族與妖族對陣的大本營。
當年修建這座雲中城以及山河大陣,大唐傾盡了無數財力物力,為的就是能讓占據劣勢的人族能夠憑借山河之險、天地之力,與肉身強橫的妖族有一戰之力。
可以說,那座雄渾壯闊的雲中城不僅是一座大陣,更是一座戰爭基地,是人族與妖族廝殺決戰的橋頭堡、根據地。
這座軍鎮的建立,可以上溯到太宗時期。
當年妖族其實分為兩支,一支名為神聖妖國,一支名為冥夜妖國,雙方皆是強大無匹。大唐建國初期,由於九州戰亂,人族吃盡了妖族的苦頭,幾次都險遭滅族。
後來大唐立國之後,武聖李靖北伐妖族,把與大唐有著血海深仇的神聖妖國打的元氣大傷,卻沒料給了如今妖帝所在的冥夜一部有了可乘之機。
冥夜妖國的妖帝心狠手辣,卻善於偽裝,成功騙過了當時剛剛立國的大唐王朝。
這位妖帝名叫裂天,當年身為妖族太子之時,裂天手底下就養了三百親衛,清一水的二品妖神境界,號為‘血神衛’。
這位妖帝還遍尋北方妖土,最後終於憑借其強大修為獵殺了一頭一品境界的神獸——夔。
裂天用神獸夔的大筋作為弓弦製作了一張寶弓,這張寶弓出箭之時箭如牛吟,聲音極其沉悶。
裂天向手下頒布軍令,他手中箭矢所至,部下若不跟隨放箭,立斬之。
起初,裂天帶領他的三百血神衛去北方燭陰之地去獵殺實力強大的妖獸,三百血神衛個個奮勇當先,悍不畏死;
裂天凱旋之時,又突然把箭射向座下的一頭一品境界的黑虎。因為這頭黑虎是裂天心愛的坐騎,所以有人畏縮不敢出手,被裂天盡數斬殺;
再後來,裂天又把箭射向自己最寵愛的妃子,又有人因為同樣的原因不敢出手,再次被朱誅殺。
經過這幾件事以後,三百血神衛被治得服服帖帖,他們唯裂天馬首是瞻,隻聽命於他,再也不敢抗命。
裂天暗中培養自己的嫡係,極力籠絡那些王族大族,最後,他見時機成熟,終於用手裏寶弓,把箭對準了自己的生父,那位妖族的老妖帝……
新妖帝上位後,尊一位名叫韓左川的人族天象境界的儒生為謀主。憑著本身的妖聖修為,以及這位謀主的奇謀,新妖帝很快攻滅神聖妖國,統一妖族。
當年一分為二的妖族都如此恐怖,重新統一的妖族更像是一頭恐怖的豺狼餓虎,它虎視眈眈離與九州山河的北方,對富庶的人族領地露出了猙獰獠牙。
開元九年秋,妖帝派手下大將率精騎兩萬襲橫山郡,屠橫山城。
????開元十年秋,妖帝麾下一品妖君延狼率大軍繞大河以東長驅晉陽,克樓煩、晉陽兩郡,掠奪人族婦女、錢糧無數,京師震動。
????開元十三年春,妖帝舉狼國之兵二十萬,大動幹戈北犯雲中城。在這位妖帝的率領下,妖族大軍連克大唐大小軍鎮十三座,直逼人族腹地,太安城一片哀嚎。
??值此風雨飄搖之際,老聖魏征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他悄悄進京,在皇宮裏死諫開元皇帝,殷殷老聖之心感天動地,聽者為之動容。
開元皇帝終於被老聖說動??,親率人族精兵禦駕親征。
???這一戰,早已不複當年之勇的武聖李靖也重新掛帥。
?三軍受此鼓舞而不惜命,於雁門關大破敵軍,終於解了大唐之危。
????此戰過後,開元皇帝納老聖魏征之諫,重修雲中、上穀之山河大陣。
大唐耗費無數錢糧人力,老聖魏征亦親自動手,終於把那座占盡山川險峻的雲中大陣重修完畢,並且防禦力比從前強悍不少。
北方邊境上,人族憑著這座大陣,對妖族以逸待勞,這些年雖未占據主動,卻也沒遇到大敗,算是有了喘息的機會。
可是如今,這座對人族無比重要的雲中城,竟被妖族攻陷了?
還他娘的不費一兵一卒被人雙手奉上!
更令人費解的是,那位為妖族立下“赫赫戰功”的陳將軍,結果卻被妖族謀主韓左川給砍了!
滑天下之大稽!
整整十萬大軍啊。
若是布下合擊大陣,就是一位聖人深陷十萬大軍當中,估計最後也隻有一個結局,那就是被活活耗死。
大唐總共才有幾位聖人?
血氣枯竭的軍神坐鎮太安城,強吊著一口氣不敢離去;
老聖魏征隱於人皇廟,黃卷青燈也已時日無多。
倒是那位坐鎮南疆的天南郡王正值壯年,親帥十萬大軍震懾可怕的南方蠻族,居功至偉;
除此之外還有藥聖、女樂聖、衝虛道人、逍遙子等人……
可這些人卻是化外之人,根本就不會理睬世俗的爭端,朝廷也不敢祈求他們幫忙對抗妖族。
所以那座雲中軍鎮以及裏麵十萬大軍,價值不可估量!
可就是這麽一座雄城大陣,卻被那位陳將軍拱手送給了妖族!
可憐十萬大軍還沒來得及反應,就做了俘虜!
……
那位妖族軍師入主雲中城之後,軍令如山,秋毫無犯!
雁門城中,晉陽公主得到雲中失守的消息後,眼裏都要噴出火來。
“廢物!該死!”晉陽公主看著探子傳來的情報,咬牙切齒道。
她怎能不恨啊。
雲中軍鎮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防範北方妖族,且不說城裏的十萬精兵,就是裏邊的糧草輜重,也都是大唐百姓的血汗。
可這樣一座直麵北方巨寇的大本營,陳煨與妖族隻是打了個照麵,就拱手送給了敵人!
帳下諸位武將也是滿臉憤恨。這座雲中軍鎮的前任將軍本是大唐的一品強者——那位被稱為“姚青虎”的無雙猛將。
後來這位將軍不知所蹤,雲中城幾番換將,卻也能保證不失。
直到大唐姚崇、宋璟、張九齡等名相接連病逝之後,大唐的相位落入了皇室宗親李林甫的手中。
這位李右相德不配位,鼠目寸光。他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開元盛世隱隱開始走下坡路。
而鎮朔將軍陳煨,就是走了他的偏門,才被任命為雲中城的守將,結果因為貪生怕死,竟直接投降妖族,自己也落了個身死名裂。
……
“報!”
雁門關上,這時又有遊騎滿臉悲憤,快馬前來稟報軍情:“妖族主力大軍已經與先鋒大軍會師於雲中城,妖帝不顧軍師韓左川勸阻,已經把雲中城的十萬守軍盡數坑殺!”
“報!妖帝裂天正在清洗雲中軍鎮,軍師韓左川親率先鋒大軍十萬,直撲雁門關而來!”又有探子快馬來報。
晉陽公主從主位上站起,冷冷道:“通知各部,準備迎戰!”
“得令!”眾武將領命而退。
沒過多時,就有副將為晉陽公主與秀秀送來了兩副盔甲。
晉陽公主屏退士兵,摩挲著那副不知道用什麽異獸的皮打造的金色盔甲,竟然笑了:“本宮自幼就渴望像史上的那些名將一樣,橫刀立馬、縱橫天下。原本以為我一介女流之輩,又是身為離陽的公主,這個夢根本就不可能實現。如今陰差陽錯之下來到雁門關,又恰逢妖族犯境,也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uu看書 .ukanshu”
“可是公主……”秀秀擔憂道:“公主您以身犯險,萬一有個好歹……您想過皇後娘娘沒有?”
“母後母儀天下,這雁門關以南,整個三晉的百姓,全是她的子民。”說到這裏,晉陽公主決絕道:“本宮能守住三晉不失,就是對母後最大的盡孝。”
說完,晉陽公主在秀秀的服侍下披上了那副盔甲,配上她眉宇間的那股決絕之氣,更顯英武。
披甲佩劍的晉陽公主帶著秀秀走上城頭,所過之處,無論武將還是士兵,盡皆朝她跪下,低頭山唿“公主殿下千歲!”
他們怎能不心悅誠服?
一位當今天子的獨女,位比一字親王的大唐長公主,在大軍壓境之時沒有選擇迴京,而是披上鎧甲,在雁門雄關之上與他們並肩殺敵!
晉陽公主緩緩登上城頭,三軍將士癡癡傻傻望著她,眼中有欽佩、有感動、有臣服、還有幾分不敢表現出來的卑微愛慕。
晉陽公主拔劍,冷冷望著北方天際漸漸朝雁門關壓過來的黑色鉛雲,望著城上的眾位將士豪邁道:“諸位將士,雲中軍鎮已經淪陷,眼下諸君腳下的雁門關,就是大唐北方山河的最後一道屏障!雁門關再失,我九州百姓將遭受無盡的鐵蹄之禍!所以,本宮代表大唐皇室,代表我大唐的八千萬子民,請求諸位將士將生死置之度外,與腳下這座雁門雄關共存亡!”
說到這裏,甲胄在身的晉陽公主竟朝著關上眾將士抱拳行了一禮,認真道:“請諸君與本宮一道,共赴國難!”
三軍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