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屬低地的首府,布魯塞爾的總督府邸
雖然穿著昔日的宮廷裙裝,但是法國王後安托瓦內特已經沒有那個時候的心情。由於距離法國近的緣故,她已經知道自己的丈夫被革命黨給抓走了,前途未卜。同時她也要安慰擔驚受怕的兩個孩子,雖然一路上匪徒並沒有做什麽,但是兩個孩子頭一次遭到綁架,加上久久未見他們的父親,在異國他鄉失眠的他們,常常需要她在一旁哼歌才能睡著。
負責逃亡計劃的費森伯爵幫著王後打聽國王的消息,同時也對於王後成功出逃的過程感覺不可思議。
因為路易十六不喜歡他和王後親近的關係,所以在逃亡過程中,寶車一離開巴黎,他就和國王一家分開。他順風順水的到達了奧屬低地的邊境,沿著邊境前往蒙梅迪,準備和國王匯合。然而當他抵達的時候,恰好遇上負責接應國王一家的布依耶侯爵,隻不過這位侯爵已經不再是法國的邊境防區的將軍,而是流亡者。
當初在沙隆大道上等待的日耳曼騎兵們因為久久沒有等到路易十六的馬車,遭到了周圍城鎮村莊居民的懷疑,農民們認為這是政府過來逼稅,所以包圍了這些騎兵。日耳曼騎兵根本不會法語,所以雞同鴨講。唯一會說法語貴族軍官很擔心讓群眾懷疑,因此下達命令,化整為零,在附近森林躲貓貓。然後就成功錯過了路易十六的寶車,而當他們得知路易十六位置消息的時候,他本人已經處於瓦雷納國民自衛隊的“保護”下了,而王後其他人則是被一群路匪綁架,因為路易十六直接找國民自衛隊來幫他救家人,搞得全城都知道。事情失敗之後,布依耶侯爵當即棄車保帥,收拾家當直接跑路了。
了解到情況的費森伯爵心灰意冷,布依耶侯爵表示他會寫信給製憲議會,包攬全部責任,保全路易十六。而再次迴到布魯塞爾的費森伯爵怎麽也沒有想到,在布魯塞爾,他竟然在總督府邸看到了王後和她的孩子們。
據她描述,那夥路匪給她們三人喝了一碗讓人昏迷的湯,當她醒來的時候,她們三人所在的馬車已經在布魯塞爾的“撒尿男童”雕塑的路旁。因為奧屬低地總督要求保密,所以其他人還不知道她們的消息。
“路易十六國王目前安好,巴黎的秩序已經恢複,那些暴民的領袖沉寂下去了。我認為拉法耶特侯爵他們會保護國王免於傷害。”費森帶迴最新的消息,雖然他和立憲派不熟,但是他知道立憲派的立場,如果沒有國王,他們恐怕也混不下去了。
“他,如果不是他,王室怎麽會淪落至此。什麽寂靜,那些暴民活動之前,不也是風平浪靜嗎?”安托瓦內特最厭惡的就是拉法耶特和米拉波兩人,兩人雖都向王室效忠,但是都是以憲法為前提。宮廷需要的是應聲蟲,而不是像兩人那樣,意誌獨立,整天喊打喊殺的暴民結合在一起。
“但是現在隻能靠他了。”費森伯爵說道。
“我不相信他,我已經給我在北意大利的巡視的哥哥寫信了,很快就會有動作。”安托瓦內特說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讓各國給法國施加外交壓力,來保全丈夫的安全。
安托瓦內特王後三人在外人看來,他們被路匪綁架,可以說生死未卜。這也導致了歐陸各國君主和貴族們就更加同情路易十六所遭遇的痛苦。
反革命的唿籲越來越高,歐洲古老的君主政體和貴族製度本能地對目前的“法蘭西革命”不在保持觀望。
馬德裏皇宮,除了阿方索之外,幾乎所有人都是同情路易十六,特蕾莎公主也十分擔心自己姑姑的安全。《半島時報》提到了路易十六,但是對他家人以“綁架未詳”而一筆帶過。
特蕾莎公主不喜歡法國人,因為那些法國人十分惡意誹謗她的姑姑。安托瓦內特王後也因作風問題被人們稱為“赤字王後”,人們稱法國國庫都是因為安托瓦內特王後的揮霍而虧空。實際上,王後雖然作風奢靡,卻還不至於敗家到這種程度,之所以有這樣的傳聞,也隻是因為人們恰好需要這樣的借口指責王室。
而這個輿論宣傳得久,也就逐漸被認為是真的了,連西班牙貴族都出現了這個認知,她可沒忘記那天貴族的碎碎念,可見宣傳的威力。自己的姑姑在法國的名聲被搞臭了,說不定哪一個暴徒就把她給結果了。
阿方索倒是知道她們三人的下落,但是不能說出來,隻能寬慰一下。
不過真正讓阿方索煩惱的是西班牙的百科全書派內部再一次出現了保守的聲音,雖然尚小,但是不能忽視。之前第一波是針對宗教反動,這一波是直接衝著王權的反動。畢竟路易十六在巴黎當了不到兩年立憲國王,搞得逃亡,足以可見法國改革的失敗。
西班牙的百科全書派本質是追求科學理性和人民福祉的保王黨,科學理性和人民福祉都變成形容詞,真麵目是為君主集權的保王黨。曆史上,法國革命一次次事件對君主製的衝擊,讓保守主義主宰了幾乎整個歐洲,連最早改革成為立憲國的英國都停止了內部的政治改革。當然有的國家會例外,就是被法國打輸得一塌糊塗,甚至半身殘廢。
阿方索作為西班牙國王,顯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國家走這條路。曆史上西班牙的內部最大改革就是被法國打了之後,才出來的,但是代價十分高昂。
不過萬幸的是,自己和那些保守君主不一樣,在西班牙君主專製國家裏,國王個人的傾向還是十分重要的。當然,還有就是國家的自信,你恐懼才會保守,自己隻要做到向後世維多利他女王那樣,做到根本不擔心革命就行了。
阿方索清楚知道:現在就保守,等著被敵人逼到牆角上吧。前者,自己能做到,自己心態一流,思想和那些歐洲封建君主不一樣。那麽後者,提振國家自信,認定自己道路的正確,沒有什麽比戰爭更能讓國家自信了。
“不知道意大利那邊有沒有新的消息進展。”
雖然穿著昔日的宮廷裙裝,但是法國王後安托瓦內特已經沒有那個時候的心情。由於距離法國近的緣故,她已經知道自己的丈夫被革命黨給抓走了,前途未卜。同時她也要安慰擔驚受怕的兩個孩子,雖然一路上匪徒並沒有做什麽,但是兩個孩子頭一次遭到綁架,加上久久未見他們的父親,在異國他鄉失眠的他們,常常需要她在一旁哼歌才能睡著。
負責逃亡計劃的費森伯爵幫著王後打聽國王的消息,同時也對於王後成功出逃的過程感覺不可思議。
因為路易十六不喜歡他和王後親近的關係,所以在逃亡過程中,寶車一離開巴黎,他就和國王一家分開。他順風順水的到達了奧屬低地的邊境,沿著邊境前往蒙梅迪,準備和國王匯合。然而當他抵達的時候,恰好遇上負責接應國王一家的布依耶侯爵,隻不過這位侯爵已經不再是法國的邊境防區的將軍,而是流亡者。
當初在沙隆大道上等待的日耳曼騎兵們因為久久沒有等到路易十六的馬車,遭到了周圍城鎮村莊居民的懷疑,農民們認為這是政府過來逼稅,所以包圍了這些騎兵。日耳曼騎兵根本不會法語,所以雞同鴨講。唯一會說法語貴族軍官很擔心讓群眾懷疑,因此下達命令,化整為零,在附近森林躲貓貓。然後就成功錯過了路易十六的寶車,而當他們得知路易十六位置消息的時候,他本人已經處於瓦雷納國民自衛隊的“保護”下了,而王後其他人則是被一群路匪綁架,因為路易十六直接找國民自衛隊來幫他救家人,搞得全城都知道。事情失敗之後,布依耶侯爵當即棄車保帥,收拾家當直接跑路了。
了解到情況的費森伯爵心灰意冷,布依耶侯爵表示他會寫信給製憲議會,包攬全部責任,保全路易十六。而再次迴到布魯塞爾的費森伯爵怎麽也沒有想到,在布魯塞爾,他竟然在總督府邸看到了王後和她的孩子們。
據她描述,那夥路匪給她們三人喝了一碗讓人昏迷的湯,當她醒來的時候,她們三人所在的馬車已經在布魯塞爾的“撒尿男童”雕塑的路旁。因為奧屬低地總督要求保密,所以其他人還不知道她們的消息。
“路易十六國王目前安好,巴黎的秩序已經恢複,那些暴民的領袖沉寂下去了。我認為拉法耶特侯爵他們會保護國王免於傷害。”費森帶迴最新的消息,雖然他和立憲派不熟,但是他知道立憲派的立場,如果沒有國王,他們恐怕也混不下去了。
“他,如果不是他,王室怎麽會淪落至此。什麽寂靜,那些暴民活動之前,不也是風平浪靜嗎?”安托瓦內特最厭惡的就是拉法耶特和米拉波兩人,兩人雖都向王室效忠,但是都是以憲法為前提。宮廷需要的是應聲蟲,而不是像兩人那樣,意誌獨立,整天喊打喊殺的暴民結合在一起。
“但是現在隻能靠他了。”費森伯爵說道。
“我不相信他,我已經給我在北意大利的巡視的哥哥寫信了,很快就會有動作。”安托瓦內特說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讓各國給法國施加外交壓力,來保全丈夫的安全。
安托瓦內特王後三人在外人看來,他們被路匪綁架,可以說生死未卜。這也導致了歐陸各國君主和貴族們就更加同情路易十六所遭遇的痛苦。
反革命的唿籲越來越高,歐洲古老的君主政體和貴族製度本能地對目前的“法蘭西革命”不在保持觀望。
馬德裏皇宮,除了阿方索之外,幾乎所有人都是同情路易十六,特蕾莎公主也十分擔心自己姑姑的安全。《半島時報》提到了路易十六,但是對他家人以“綁架未詳”而一筆帶過。
特蕾莎公主不喜歡法國人,因為那些法國人十分惡意誹謗她的姑姑。安托瓦內特王後也因作風問題被人們稱為“赤字王後”,人們稱法國國庫都是因為安托瓦內特王後的揮霍而虧空。實際上,王後雖然作風奢靡,卻還不至於敗家到這種程度,之所以有這樣的傳聞,也隻是因為人們恰好需要這樣的借口指責王室。
而這個輿論宣傳得久,也就逐漸被認為是真的了,連西班牙貴族都出現了這個認知,她可沒忘記那天貴族的碎碎念,可見宣傳的威力。自己的姑姑在法國的名聲被搞臭了,說不定哪一個暴徒就把她給結果了。
阿方索倒是知道她們三人的下落,但是不能說出來,隻能寬慰一下。
不過真正讓阿方索煩惱的是西班牙的百科全書派內部再一次出現了保守的聲音,雖然尚小,但是不能忽視。之前第一波是針對宗教反動,這一波是直接衝著王權的反動。畢竟路易十六在巴黎當了不到兩年立憲國王,搞得逃亡,足以可見法國改革的失敗。
西班牙的百科全書派本質是追求科學理性和人民福祉的保王黨,科學理性和人民福祉都變成形容詞,真麵目是為君主集權的保王黨。曆史上,法國革命一次次事件對君主製的衝擊,讓保守主義主宰了幾乎整個歐洲,連最早改革成為立憲國的英國都停止了內部的政治改革。當然有的國家會例外,就是被法國打輸得一塌糊塗,甚至半身殘廢。
阿方索作為西班牙國王,顯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國家走這條路。曆史上西班牙的內部最大改革就是被法國打了之後,才出來的,但是代價十分高昂。
不過萬幸的是,自己和那些保守君主不一樣,在西班牙君主專製國家裏,國王個人的傾向還是十分重要的。當然,還有就是國家的自信,你恐懼才會保守,自己隻要做到向後世維多利他女王那樣,做到根本不擔心革命就行了。
阿方索清楚知道:現在就保守,等著被敵人逼到牆角上吧。前者,自己能做到,自己心態一流,思想和那些歐洲封建君主不一樣。那麽後者,提振國家自信,認定自己道路的正確,沒有什麽比戰爭更能讓國家自信了。
“不知道意大利那邊有沒有新的消息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