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青花瓷
開局穿越頂流,黑子被我懟破防了 作者:賴床第一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沐辰穿著一身黑色的西裝從容不迫的朝著觀眾走來。
雲淡風輕間,更增添了幾分優雅的氣質。
還真有那種從畫卷裏走出來的貴公子的感覺。
如果這不是春晚現場,估計下麵早就響起一陣又一陣尖叫聲和歡唿聲了。
也正是此時,一段悠揚的旋律瞬間聲入人心。
前奏一開始,是用有一個大鼓和響板的節奏,也就是用了華夏傳統打擊樂進行演奏的,第二層再由古箏進行了一個渲染,第三層笛子在貝斯進場前那一下直接升華!
眾人眼裏閃過一抹前所未有的驚豔之感。
“這前奏……簡直絕了!”
“層層遞進,鑄就經典,琵琶演奏五聲調式的旋律直接奠定了華夏風的基調。”
“這笛子絕了,轉成上下,畫龍點睛……”
“不不不,你們聽少了好多樂器,裏麵還有編鍾、陶瓷鍾、脆音排……”
……
一個前奏,裏麵包含的要素讓大家根本數不過來,也將大家迷得那叫一個神魂顛倒。
之前是《夜曲》一響,上台領獎。
《夜曲》的前奏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甚至冠上了“神之前奏”的稱號,眾人覺得沒有歌曲能夠和《夜曲》的前奏相媲美,可沐辰再一次用自己的才華向大家證明,能打敗沐辰的永遠隻有他本人。
就這麽說吧,這首《青花瓷》的前奏,絕對不輸《夜曲》!
實在是太好聽了!
不少觀眾覺得,自己這三個小時沒白等。
而此時的沐辰也來到了舞台的正中央,拿起話筒緩緩開口。
磁性的嗓音如同一縷春風,就這麽溫柔地吹去了所有人的心裏。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
充滿古典韻味的歌聲響徹全場,和之前的唱歌節目不同,大家通過鏡頭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什麽叫做沉浸式聽歌。
之前的唱歌節目鏡頭掃到現場的觀眾時,大部分人都是麵無表情,或者露出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一點都藏不住事。
可當沐辰開始唱歌後,台下的觀眾那一臉陶醉的樣子看得人屍體暖暖的。
這絕對不是演出來的,畢竟他們要是有這樣的演技,就不會在之前的節目裏那麽拆台了。
那飽滿醇厚的音質,就像是用歲月釀造出來的美酒一般,越品越能感受到其中那濃鬱的韻味,使得歌曲的旋律如漣漪般蕩漾開來,流暢而又自然。
其中蘊含的細膩情感,也如畫卷般,緩緩展開。
副歌部分那朗朗上口的旋律,詩情畫意的歌詞,更是讓大家的眼中充滿了萬分的驚喜。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嫋嫋升起 隔江千萬裏】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
觀眾們仿佛真的看見了,在煙雨朦朧的江南小鎮上,在潺潺溪流上的那座石橋上,有一道倔強的背影,撐著紙傘,不停地張望著,等待著他心中的那個她……
而此時的青花瓷作為愛情的載體,將對愛情的向往和等待詮釋得含蓄而又深情。
聽眾們開始細細品味這《青花瓷》的歌詞,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要是沒點文化,還真品不出這歌詞裏蘊含的深意。
彈幕裏,觀眾們一整個沸騰!
“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走天下,有沒有人給我翻譯一下這歌詞啊?”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雖然不知其含義,但我覺得這句歌詞真的好美!”
“不管了,等一個大神來解析。”
……
隻能說,彈幕裏的大神還是很多的。
針對很多觀眾們聽不懂的含義,他們以極快的速度給出了解釋,尤其是針對這副歌部分的歌詞。
“天青色是一種非常難於製作的顏色,這種釉色必須在煙雨天才能燒出來。”
“並且那個火候也得掌握得極其精準,在爐裏燒出來時,出爐的一瞬間必須是煙雨天,所以想要製造出這樣顏色的瓷器非常困難,世間罕見。”
“那麽沐辰寫這句詞的含義也就非常清晰明了了,就是用天青過雨這種極為罕見的小概率事件,來比喻就像我能等到你一樣的難……”
而聽完解釋的觀眾們一臉恍然!
更加懂得了歌詞裏的那抹柔情。
舞台上的沐辰,嘴角隱隱約約帶著一絲笑意。
相比於登台前的緊張,此刻站在台上的他已經逐漸適應了這個過程,除了第一句開口有些緊之外,如今的他已經完全放開,整個人的狀態也調整到了極佳。
感受到腳下的震動,如夢似幻的升降台將他緩緩向上托舉。
他從上方俯瞰著整個舞台,心神愈發投入。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
又是一段極富詩意的歌詞。
如果他們沒有猜錯的話,色白花青的錦鯉那一段描繪的是瓷器上色的一段情景,巧妙地運用瓷器為載體,表達出主人翁的一種思念之情,後麵連續的三個惹字,更是將芭蕉、門環給擬人化了,朗朗上口的同時賦予了它們靈動的生命力,也使得這一段更加富有詩情畫意。
妙極!
妙極!
電視機前,一些觀眾已經開始瘋狂地謄抄關於青花瓷的歌詞。
京城一戶公寓裏。
一位男子用手扶了扶自己鼻梁上的鏡框,鏡片裏反射出一抹睿智的光。
可下一秒,這位男子便忍不住仰天大笑起來:
“寫得好!寫得太好了!”
“這歌詞裏運用了的修辭手法也太豐富了,粗略看下來就使用了譬喻、轉化、轉品、類迭、誇飾、摹寫等多種修辭手法,我終於知道怎麽布置這一次額外的家庭作業了!”
“讓學生們寫一篇關於《青花瓷》歌詞的賞析出來!”
坐在一旁剛上初一的一位眉清目秀的小帥哥,看著自己逐漸癲狂的舅舅,如遭雷擊!
他的心裏突然多了一絲不祥的預感。
該不會……自己的老師……
都是這副德性吧?
一臉震驚的他一偏頭,正好對上自己媽媽那溫柔的目光。
隻是這目光,在他眼裏,完全變了味。
就像是狼外婆的偽裝,看似偽裝,實則潛藏殺機!
“子韜,你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剛剛在班級群裏布置了一個作業呢,讓我們陪你好好地聽一下這首青花瓷,然後寫一篇不下於800字的賞析……”
雲淡風輕間,更增添了幾分優雅的氣質。
還真有那種從畫卷裏走出來的貴公子的感覺。
如果這不是春晚現場,估計下麵早就響起一陣又一陣尖叫聲和歡唿聲了。
也正是此時,一段悠揚的旋律瞬間聲入人心。
前奏一開始,是用有一個大鼓和響板的節奏,也就是用了華夏傳統打擊樂進行演奏的,第二層再由古箏進行了一個渲染,第三層笛子在貝斯進場前那一下直接升華!
眾人眼裏閃過一抹前所未有的驚豔之感。
“這前奏……簡直絕了!”
“層層遞進,鑄就經典,琵琶演奏五聲調式的旋律直接奠定了華夏風的基調。”
“這笛子絕了,轉成上下,畫龍點睛……”
“不不不,你們聽少了好多樂器,裏麵還有編鍾、陶瓷鍾、脆音排……”
……
一個前奏,裏麵包含的要素讓大家根本數不過來,也將大家迷得那叫一個神魂顛倒。
之前是《夜曲》一響,上台領獎。
《夜曲》的前奏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甚至冠上了“神之前奏”的稱號,眾人覺得沒有歌曲能夠和《夜曲》的前奏相媲美,可沐辰再一次用自己的才華向大家證明,能打敗沐辰的永遠隻有他本人。
就這麽說吧,這首《青花瓷》的前奏,絕對不輸《夜曲》!
實在是太好聽了!
不少觀眾覺得,自己這三個小時沒白等。
而此時的沐辰也來到了舞台的正中央,拿起話筒緩緩開口。
磁性的嗓音如同一縷春風,就這麽溫柔地吹去了所有人的心裏。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
充滿古典韻味的歌聲響徹全場,和之前的唱歌節目不同,大家通過鏡頭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什麽叫做沉浸式聽歌。
之前的唱歌節目鏡頭掃到現場的觀眾時,大部分人都是麵無表情,或者露出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一點都藏不住事。
可當沐辰開始唱歌後,台下的觀眾那一臉陶醉的樣子看得人屍體暖暖的。
這絕對不是演出來的,畢竟他們要是有這樣的演技,就不會在之前的節目裏那麽拆台了。
那飽滿醇厚的音質,就像是用歲月釀造出來的美酒一般,越品越能感受到其中那濃鬱的韻味,使得歌曲的旋律如漣漪般蕩漾開來,流暢而又自然。
其中蘊含的細膩情感,也如畫卷般,緩緩展開。
副歌部分那朗朗上口的旋律,詩情畫意的歌詞,更是讓大家的眼中充滿了萬分的驚喜。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嫋嫋升起 隔江千萬裏】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
觀眾們仿佛真的看見了,在煙雨朦朧的江南小鎮上,在潺潺溪流上的那座石橋上,有一道倔強的背影,撐著紙傘,不停地張望著,等待著他心中的那個她……
而此時的青花瓷作為愛情的載體,將對愛情的向往和等待詮釋得含蓄而又深情。
聽眾們開始細細品味這《青花瓷》的歌詞,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要是沒點文化,還真品不出這歌詞裏蘊含的深意。
彈幕裏,觀眾們一整個沸騰!
“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走天下,有沒有人給我翻譯一下這歌詞啊?”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雖然不知其含義,但我覺得這句歌詞真的好美!”
“不管了,等一個大神來解析。”
……
隻能說,彈幕裏的大神還是很多的。
針對很多觀眾們聽不懂的含義,他們以極快的速度給出了解釋,尤其是針對這副歌部分的歌詞。
“天青色是一種非常難於製作的顏色,這種釉色必須在煙雨天才能燒出來。”
“並且那個火候也得掌握得極其精準,在爐裏燒出來時,出爐的一瞬間必須是煙雨天,所以想要製造出這樣顏色的瓷器非常困難,世間罕見。”
“那麽沐辰寫這句詞的含義也就非常清晰明了了,就是用天青過雨這種極為罕見的小概率事件,來比喻就像我能等到你一樣的難……”
而聽完解釋的觀眾們一臉恍然!
更加懂得了歌詞裏的那抹柔情。
舞台上的沐辰,嘴角隱隱約約帶著一絲笑意。
相比於登台前的緊張,此刻站在台上的他已經逐漸適應了這個過程,除了第一句開口有些緊之外,如今的他已經完全放開,整個人的狀態也調整到了極佳。
感受到腳下的震動,如夢似幻的升降台將他緩緩向上托舉。
他從上方俯瞰著整個舞台,心神愈發投入。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
又是一段極富詩意的歌詞。
如果他們沒有猜錯的話,色白花青的錦鯉那一段描繪的是瓷器上色的一段情景,巧妙地運用瓷器為載體,表達出主人翁的一種思念之情,後麵連續的三個惹字,更是將芭蕉、門環給擬人化了,朗朗上口的同時賦予了它們靈動的生命力,也使得這一段更加富有詩情畫意。
妙極!
妙極!
電視機前,一些觀眾已經開始瘋狂地謄抄關於青花瓷的歌詞。
京城一戶公寓裏。
一位男子用手扶了扶自己鼻梁上的鏡框,鏡片裏反射出一抹睿智的光。
可下一秒,這位男子便忍不住仰天大笑起來:
“寫得好!寫得太好了!”
“這歌詞裏運用了的修辭手法也太豐富了,粗略看下來就使用了譬喻、轉化、轉品、類迭、誇飾、摹寫等多種修辭手法,我終於知道怎麽布置這一次額外的家庭作業了!”
“讓學生們寫一篇關於《青花瓷》歌詞的賞析出來!”
坐在一旁剛上初一的一位眉清目秀的小帥哥,看著自己逐漸癲狂的舅舅,如遭雷擊!
他的心裏突然多了一絲不祥的預感。
該不會……自己的老師……
都是這副德性吧?
一臉震驚的他一偏頭,正好對上自己媽媽那溫柔的目光。
隻是這目光,在他眼裏,完全變了味。
就像是狼外婆的偽裝,看似偽裝,實則潛藏殺機!
“子韜,你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剛剛在班級群裏布置了一個作業呢,讓我們陪你好好地聽一下這首青花瓷,然後寫一篇不下於800字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