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張匪攻不下這個城市,這個城市兩麵環水四周石崖聳立易守難攻,我們還有紅衣大炮,十幾萬精銳,城內糧食充足,全城百姓眾誌成城,他們都是大明的好臣民。”


    楊盼盼暗笑,他們不反抗或許還能活,反抗一定隻有死,就跟我一樣,隻有順著順著才順著。


    楊盼盼沉默半響不知怎麽就脫口而出:“如果魏忠賢還活著,大明不會是這個樣子。"


    金巧巧憤怒地一甩袖子:“別提那個閹黨,大明有此今天全是他的錯,皇上鏟除他,那是順應天道,順應民心。"


    “你錯了,魏忠賢接連起用的兵部尚書趙南星、孫承宗及兵部左侍郎袁可立等,都是直臣、能臣,而且是和他作對的人,但魏忠賢在邊關大事上還是容忍了這些清流官員。


    從經濟方麵來看,東林黨反對向士紳納稅,反對向商人手工業者和礦主納稅,代表了大地主和城市資產階級,礦業主的利益,但這實際上變相使朝廷財政匱乏。


    而魏忠賢執政幾年,堅定地延續了萬曆的礦監政策,極力向中上層征稅,使朝廷不至於被財政拖垮,崇禎上台重用東林黨,撤銷了這一政策和加征三餉,反而從側麵肯定了這一政策的可行性。


    魏忠賢曾向國家捐款,用自己的私產資助遼東戰事,兵器馬匹等物品,遼東巡撫袁崇煥疏稱:“廠臣魏忠賢功在社稷,海內之共見共聞,業已銘刻金石,無容職贅,至其身任邊事,誓圖恢複,梟滅逆虜,任用劉應乾、陶文、紀用等,而關內外禦敵之伏甲、軍器、馬匹、懸簾等項俱以家資置辦,又助軍需。臣方一意巡緝嚴警,諸營將吏不敢貪懦營私,不敢饋遺隱串,改虛為實,化賈為真;易怯而勇,以有今日,從古內臣誰有出其右者?通侯之世賞宜也!


    .兩浙受災,魏忠賢主張:免除為皇家輸送物品的專營戶向內庫交納的孝敬費用。明朝征用物品入庫,須交納小費,以便驗收合格,這是明朝管庫太監創製的惡劣製度,是出了名的索賄受賄的地方。廢除這個惡例,魏公公也算多了一件德政。”


    楊盼盼忽然說出這麽多,還這麽細,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忽然就順口說出來,他自己都把自己嚇一跳,為什麽說魏忠賢好,曆史上已經定論,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大權臣。


    金巧巧臉色唰啦啦地,驚愣地看著楊盼盼,片刻臉色大變,仿佛從未認識楊盼盼一般,雙眼在楊盼盼臉上細細觀察,久久沒有眨眼,眼光裏仿佛發現什麽,又有點不敢確定,看得楊盼盼心裏有些慌張,下意識地往邊上躲躲。


    “你究竟是什麽人?知道這麽多,這可是朝廷機密一般人不會知道,你是東廠的人,你是魏忠賢的人?”


    楊盼盼心說壞了,金巧巧這迴又不放過自己了,言多必失言多必失啊,好不容易,她對自己有了一些好感了,還讓我直唿她的大名了,經過我這一番話,她對我豎立敵意滿滿,隻見金巧巧眼神極其嚴肅地一個迴望,然後離開房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去古代下大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子上的露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子上的露珠並收藏我去古代下大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