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流水線
從廢物到大帝,你們高攀不起! 作者:青瓷等煙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露更是迫不及待地問道。
“殿下,您想到什麽好辦法了?”
林晨指著桌上的一張圖紙,解釋道。
“我們可以把電燈的製作流程拆解成若幹個簡單的步驟,比如吹製玻璃燈泡、製作燈絲、抽真空、組裝等等,每個步驟都由專門的人負責,就像這樣……”
說著,林晨便在紙上畫起了示意圖,將流水線生產的概念形象地展示在眾人麵前。
眾人一開始聽得雲裏霧裏,但看著林晨畫的示意圖,漸漸明白了他的意思。
“殿下的意思是,讓我們每個人都隻負責其中一個步驟,這樣就能更快地生產出電燈了?”一個工匠試探著問道。
“沒錯!”
林晨打了個響指。
“這樣一來,我們就不需要每個工匠都精通所有步驟,隻需要經過短期的培訓,就能勝任工作了。”
“妙啊!”
白露興奮地拍手叫好。
“殿下,您真是太聰明了!”
其他工匠也紛紛點頭稱讚,覺得林晨的這個想法真是太妙了。
“事不宜遲,我們這就開始招募人手吧!”
林晨大手一揮,充滿了自信。
很快,林晨便在城中張貼告示,招募大量工人,並開出了優厚的待遇。
消息一出,頓時轟動了整個京城。
要知道,現在可是災荒過後,許多百姓都失去了土地和家園,生活十分困難。
而林晨開出的工錢,足以讓他們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這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於是,無數百姓紛紛湧向林晨的工廠,想要應聘成為工人。
短短幾天時間,林晨就招募到了數千名工人。
看著眼前黑壓壓一片的人群,林晨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
“各位,你們都是我大乾的子民,本王今日招募你們前來,是為了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林晨站在高台上,慷慨激昂地說道。
“本王向你們保證,隻要你們努力工作,本王絕不會虧待你們!”
“安王殿下千歲!”
“安王殿下仁義無雙!”
……
人群中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唿聲,人們都被林晨的這番話深深地打動了。
看著眼前這群熱情高漲的工人,林晨知道,他的計劃成功了。
林晨一聲令下,數千工人頓時如同被趕鴨子一般,按照他的指示,亂糟糟地分成了十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擠在工廠的一角,麵麵相覷。
“殿下這……是要做甚啊?”
一個滿臉絡腮胡的工匠抓耳撓腮,問向身邊的人。
“你問我,我問誰去?指不定殿下又在琢磨什麽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呢!”
旁邊一個瘦猴似的工匠翻了個白眼,顯然對被拉來幹這莫名其妙的活計有些不滿。
林晨可不管這些人心裏的腹誹,他拿著個喇叭,扯著嗓子喊道。
“都別愣著!吹玻璃的,都到左邊去!拉燈絲的,去右邊!不會的,就先看著,一會兒有人教你們!”
人群頓時更加混亂起來,你推我搡,好半天才按照林晨的要求勉強站好了位置。
林晨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之前培訓好的幾個工匠頭子,像老鷹抓小雞似的,拎到各個小組前麵。
“都給我聽好了!”
林晨一腳踩在凳子上,頗有些指點江山的意味。
“從今天起,你們每個人,就隻負責手頭上的一道工序!把東西做好了,就交給下一個人,都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
稀稀拉拉的迴應聲中,夾雜著不少疑惑的咕噥。
就這樣,在大乾朝堂上唿風喚雨的安王殿下,搖身一變成了工廠的“工頭”。
他每天在各個小組之間來迴巡視,時不時吼上幾嗓子,糾正工人們的操作,儼然忘記了自己皇子的身份。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然林晨已經盡可能地簡化了每個步驟,但畢竟是第一次嚐試流水線生產,各個環節之間銜接得並不順暢。
“哎哎哎!你們這玻璃泡吹的太薄了!一碰就碎,怎麽用啊!”
“燈絲!燈絲要拉直了!彎彎曲曲的像什麽樣子!”
“都別擠在一起!排隊!一個個來!”
……
林晨的聲音整天在工廠裏迴蕩,卻也掩蓋不了生產效率低下的事實。
幾天下來,做出來的電燈寥寥無幾,而且質量參差不齊。
“殿下,這法子怕是不成吧?”
之前那個滿臉絡腮胡的工匠忍不住了,撓著頭皮說道。
“咱們以前做燈,都是一個人從頭到尾負責的,現在這樣分開來,反而束手束腳的……”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覺得林晨這流水線生產,簡直就是瞎胡鬧。
麵對質疑,林晨卻隻是微微一笑,說道。
“諸位稍安勿躁,萬事開頭難嘛!咱們再試試,一定能找到解決辦法的!”
嘴上雖然這麽說,但林晨心裏也明白,工人們的擔憂不無道理。
他開始反思,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經過幾天的觀察,林晨發現,問題主要出在工具和流程上。
比如,吹玻璃的工具過於簡陋,導致工人們很難控製玻璃泡的厚度和形狀;再比如,各個工序之間的銜接不夠緊密,導致半成品堆積,浪費了大量時間。
“看來,得想辦法改進一下工具才行!”
林晨摸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他把幾個小組的工匠頭頭和琉璃叫到一起,問道。
“你們覺得,現有的工具,還有什麽需要改進的地方?”
工匠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琉璃站了出來發表自己的見解。
“殿下,我覺得這吹玻璃的管子太短了,能不能做得長一點,這樣吹起來省力些?”
“還有這燈絲,能不能用更細的金屬絲來做?現在的太粗了,不好控製……”
林晨一邊聽,一邊認真地記錄著,還不時提出自己的想法。
“嗯……你這個想法不錯,可以試試……不過,我覺得還可以這樣……”
就這樣,在林晨和工匠們的共同努力下,各種新式工具被設計出來,並投入到生產中。
新式工具一投入使用,效果立竿見影。
原本歪歪扭扭的玻璃泡,現在個個圓潤飽滿,像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之前容易斷裂的燈絲,如今細如發絲,卻韌性十足。
“殿下,您想到什麽好辦法了?”
林晨指著桌上的一張圖紙,解釋道。
“我們可以把電燈的製作流程拆解成若幹個簡單的步驟,比如吹製玻璃燈泡、製作燈絲、抽真空、組裝等等,每個步驟都由專門的人負責,就像這樣……”
說著,林晨便在紙上畫起了示意圖,將流水線生產的概念形象地展示在眾人麵前。
眾人一開始聽得雲裏霧裏,但看著林晨畫的示意圖,漸漸明白了他的意思。
“殿下的意思是,讓我們每個人都隻負責其中一個步驟,這樣就能更快地生產出電燈了?”一個工匠試探著問道。
“沒錯!”
林晨打了個響指。
“這樣一來,我們就不需要每個工匠都精通所有步驟,隻需要經過短期的培訓,就能勝任工作了。”
“妙啊!”
白露興奮地拍手叫好。
“殿下,您真是太聰明了!”
其他工匠也紛紛點頭稱讚,覺得林晨的這個想法真是太妙了。
“事不宜遲,我們這就開始招募人手吧!”
林晨大手一揮,充滿了自信。
很快,林晨便在城中張貼告示,招募大量工人,並開出了優厚的待遇。
消息一出,頓時轟動了整個京城。
要知道,現在可是災荒過後,許多百姓都失去了土地和家園,生活十分困難。
而林晨開出的工錢,足以讓他們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這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於是,無數百姓紛紛湧向林晨的工廠,想要應聘成為工人。
短短幾天時間,林晨就招募到了數千名工人。
看著眼前黑壓壓一片的人群,林晨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
“各位,你們都是我大乾的子民,本王今日招募你們前來,是為了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林晨站在高台上,慷慨激昂地說道。
“本王向你們保證,隻要你們努力工作,本王絕不會虧待你們!”
“安王殿下千歲!”
“安王殿下仁義無雙!”
……
人群中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唿聲,人們都被林晨的這番話深深地打動了。
看著眼前這群熱情高漲的工人,林晨知道,他的計劃成功了。
林晨一聲令下,數千工人頓時如同被趕鴨子一般,按照他的指示,亂糟糟地分成了十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擠在工廠的一角,麵麵相覷。
“殿下這……是要做甚啊?”
一個滿臉絡腮胡的工匠抓耳撓腮,問向身邊的人。
“你問我,我問誰去?指不定殿下又在琢磨什麽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呢!”
旁邊一個瘦猴似的工匠翻了個白眼,顯然對被拉來幹這莫名其妙的活計有些不滿。
林晨可不管這些人心裏的腹誹,他拿著個喇叭,扯著嗓子喊道。
“都別愣著!吹玻璃的,都到左邊去!拉燈絲的,去右邊!不會的,就先看著,一會兒有人教你們!”
人群頓時更加混亂起來,你推我搡,好半天才按照林晨的要求勉強站好了位置。
林晨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之前培訓好的幾個工匠頭子,像老鷹抓小雞似的,拎到各個小組前麵。
“都給我聽好了!”
林晨一腳踩在凳子上,頗有些指點江山的意味。
“從今天起,你們每個人,就隻負責手頭上的一道工序!把東西做好了,就交給下一個人,都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
稀稀拉拉的迴應聲中,夾雜著不少疑惑的咕噥。
就這樣,在大乾朝堂上唿風喚雨的安王殿下,搖身一變成了工廠的“工頭”。
他每天在各個小組之間來迴巡視,時不時吼上幾嗓子,糾正工人們的操作,儼然忘記了自己皇子的身份。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然林晨已經盡可能地簡化了每個步驟,但畢竟是第一次嚐試流水線生產,各個環節之間銜接得並不順暢。
“哎哎哎!你們這玻璃泡吹的太薄了!一碰就碎,怎麽用啊!”
“燈絲!燈絲要拉直了!彎彎曲曲的像什麽樣子!”
“都別擠在一起!排隊!一個個來!”
……
林晨的聲音整天在工廠裏迴蕩,卻也掩蓋不了生產效率低下的事實。
幾天下來,做出來的電燈寥寥無幾,而且質量參差不齊。
“殿下,這法子怕是不成吧?”
之前那個滿臉絡腮胡的工匠忍不住了,撓著頭皮說道。
“咱們以前做燈,都是一個人從頭到尾負責的,現在這樣分開來,反而束手束腳的……”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覺得林晨這流水線生產,簡直就是瞎胡鬧。
麵對質疑,林晨卻隻是微微一笑,說道。
“諸位稍安勿躁,萬事開頭難嘛!咱們再試試,一定能找到解決辦法的!”
嘴上雖然這麽說,但林晨心裏也明白,工人們的擔憂不無道理。
他開始反思,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經過幾天的觀察,林晨發現,問題主要出在工具和流程上。
比如,吹玻璃的工具過於簡陋,導致工人們很難控製玻璃泡的厚度和形狀;再比如,各個工序之間的銜接不夠緊密,導致半成品堆積,浪費了大量時間。
“看來,得想辦法改進一下工具才行!”
林晨摸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他把幾個小組的工匠頭頭和琉璃叫到一起,問道。
“你們覺得,現有的工具,還有什麽需要改進的地方?”
工匠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琉璃站了出來發表自己的見解。
“殿下,我覺得這吹玻璃的管子太短了,能不能做得長一點,這樣吹起來省力些?”
“還有這燈絲,能不能用更細的金屬絲來做?現在的太粗了,不好控製……”
林晨一邊聽,一邊認真地記錄著,還不時提出自己的想法。
“嗯……你這個想法不錯,可以試試……不過,我覺得還可以這樣……”
就這樣,在林晨和工匠們的共同努力下,各種新式工具被設計出來,並投入到生產中。
新式工具一投入使用,效果立竿見影。
原本歪歪扭扭的玻璃泡,現在個個圓潤飽滿,像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之前容易斷裂的燈絲,如今細如發絲,卻韌性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