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螳螂捕蟬
穿越三國:呂布成為我嶽父 作者:城東市的席大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鮮於銀依計行事,從後麵襲擊而來,率領兩萬餘羽林衛,抓捕左賢王部的家眷。
左賢王千算萬算,帶著家眷出征。
結果,其將士家眷還是被抓了六千餘人。
~~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招被李白用得出神入化。
~~
消息傳來,左賢王部再無心作戰,紛紛找家眷要緊。
匈奴兵娶妻不便。
他們的部落缺女人。
他們大多數是靠搶女人為妻生子。
他們又極重視後代繁衍,因為娶妻不易。
長年打仗,總有死傷,得後繼有人。
所以,他們所到之處,便是劫掠。
錢、糧、女人,是他們眼中的三大件。
~~
鮮於銀讓弓箭手圈禁匈奴兵家眷於兵馬之中,並用弓箭對著這些家眷,命盾牌手握盾圍成一個大圈,每個盾牌手身旁配備一個長矛手,防止匈奴騎兵策馬衝鋒襲擊或是放箭。
然後,麵對衝過來的匈奴騎兵,鮮於銀朗聲講解屯田製和“建安之治”的各項新舉措。
他表示可以收納降兵,一起屯田,一起實施“建安之治”。
好日子一起過,好生活一起分享。
如同意歸降的,下馬牽馬過來領家眷,棄兵刃。
如此,部分匈奴兵便飛身下馬,牽馬過來,扔掉兵器,將馬匹交與鮮於銀部士卒,然後走進人牆內,與家眷團聚。
有人做了示範,便會有人跟風。
繼而,尋家眷而來的匈奴兵紛紛有樣學樣。
如此,萬餘匈奴軍將士投降了鮮於銀。
~~
左賢王率部策馬而至,下令放箭。
但並州兵馬右都督齊周已經潛伏而至,也下令放箭。
頓時,左賢王部騎兵被射殺無數。
呂瑞玲、閻柔、許禇率騎兵衝鋒而來。
齊周一通箭雨之後,下令騎兵衝鋒。
~~
黑夜裏,左賢王也不知雒陽朝廷到底有多少伏兵,遂敗退而逃。
呂瑞玲地位最高,吩咐閻柔陪鮮於銀率步兵,押一萬七千餘俘虜往西而行,前往弘農郡。
呂瑞玲率領紅馬義從與許禇、齊周合兵一處,尾隨跟著,將兵禍引向弘農郡。
~~
弘農郡太守、劉協所封的鎮東將軍張濟聞訊,叫苦不濟。
張濟是武威郡祖厲人。
初平二年,張濟奉董卓女婿牛輔之命,與李傕、郭汜領數萬兵與朱儁交戰。
張濟擊破朱儁後,進至陳留、潁川等地劫掠。
其大軍所過之處,陳留和穎川被擄殺一空。
張濟犯下滔天罪惡。
此時的張濟,就算死百餘次,也不足於贖其罪。
~~
此時,張濟也隻得趕緊出兵。
不然,他將會與左賢王長期交戰,兵災不斷。
他和其侄張繡率部出擊,包圍驅逐鮮於銀、閻柔所部及俘虜。
以鮮於銀、閻柔之猛,豈能不是張濟叔侄對手?
他們是故意被包圍的。
因為要引左賢王率部而來,趁勢擊敗張濟,收複弘農郡。
平素,朝廷若是派兵強攻弘農郡,必定傷亡巨大。
現在這個時候,是最好設計奪取弘農郡之時。
~~
此時,鮮於銀、閻柔屯兵於一小丘陵上。
張濟、張繡率部圍了這處小丘陵,派人喊話,讓鮮於銀滾出弘農郡。
否則,殺無赦。
~~
鮮於銀派幾名兵卒迴話,不走了。
他說弘農郡是朝廷的,不是張濟個人的。
漢家天下,人人可來。
~~
張濟接到鮮於銀的迴話,氣得一陣胸悶,遂下令攻山。
張繡勇猛,率先衝鋒,握刀殺來。
閻柔虎威,握刀衝鋒下山,與張繡對決。
兩人刀對刀,縱馬來迴,撕殺得難分難解。
~~
左賢王引兵追殺而來。
張濟部瞬間被匈奴騎兵衝亂。
張繡勇猛異常,棄戰閻柔,率部與左賢王騎兵對陣衝殺。
張濟趁機聚攏殘部,與匈奴兵交鋒。
但是,張繡雖勇,無奈匈奴騎兵眾多。
左賢王部很快就將張濟、張繡叔侄部殺亂。
當左賢王指揮兵馬上山,要救那些俘虜時,呂瑞玲、許禇、齊周率騎兵殺來。
呂瑞玲等三部騎兵,分從三個方向衝殺而來。
~~
左賢王部潰敗,又被呂瑞玲、許禇、齊周等諸將率部抓獲俘虜萬餘。
左賢王率部潰逃之時,又遭到張泰、典韋伏擊,匈奴兵又被抓獲萬餘兵馬。
如此,匈奴兵及家眷便有四萬七千餘人落入雒陽朝廷之中。
也應了李白那句話。
這些匈奴兵及其家眷,接下來,將被分散至長安一帶,作為屯田民,從此融入長安百姓之中,也將融化在百姓之中。
彼此將通婚,將開啟新的城鄉生活。
他們將不再住帳篷,不再牧馬放羊。
其子弟也將入讀各地官學,接受教化。
~~
張泰將俘虜交與鮮於銀。
他收了兩萬餘匹馬,交與典韋,組建新騎兵。
張濟、張繡率殘兵敗將逃迴潼關以東的弘農郡治所湖城。
湖城原名為胡縣。
弘農郡原治所在函關穀,後遷於胡縣,現又改為湖縣。
其縣城為湖城。
~~
但湖城上頭,已經飄揚著“徐”字大旗。
在張濟、張繡出兵之時,湖城已被徐晃率部喬作商隊進城並在典韋所部支持下所奪。
張濟、張繡無奈,率殘部逃往東澗。
但他們剛進入東澗,又遭到李白的伏擊。
張濟叔侄無奈,隻好逃往荊州,謀奪穰城作為棲身之所。
~~
左賢王欲哭無淚,卻不敢再率部進犯雒陽朝廷任何郡縣,率殘部迴歸草原。
他的心裏,暗暗問候董承和楊奉的祖母、母親、女兒。
張泰也率部聲勢浩大的向漢中進軍,但行程甚緩。
暫時,張泰隻是嚇嚇張魯而已。
典韋率部牽著兩萬餘匹戰馬,迴長安訓練騎兵。
呂瑞玲率部迴司州,兼任河內郡太守。
許禇率部迴雒陽。
閻柔率部迴幽州。
齊周率部迴並州。
鮮於銀率部進駐弘農郡,任弘農郡兵馬都督。
他此時倒也乖巧,做足準備,迎接弘農郡新太守劉和。
荀彧另派新人出任許縣縣令。
~~
喜報傳來,劉協心情鬱鬱,更感覺奪迴皇位無望。
楊彪、趙溫、張喜等人死氣沉沉。
他們雖有心於幫劉協一把,但是,現在連弘農郡也被李白收複了。
李白聲名越來越威,聲名越來越盛。
楊彪感覺再扶劉協一把,此事不好辦啊!
~~
賈詡、戲誌才等喜氣洋洋,前來向小皇帝劉正道賀,向丞相李白道賀。
李白讓賈詡勸說鍾繇來歸順。
他所說的歸順,是指歸心。
歸順則在董承被射殺之時,鍾繇已經歸順朝廷,默認劉協降為陳留王,但鍾繇未歸心。
~~
鍾繇,字:元常,潁川郡長社縣人,書法家。
但有軍事謀略,能領軍,能指揮作戰。
之前,他舉孝廉出身,曆任尚書郎、黃門侍郎,甚得劉協信任。
此時,鍾繇也是心情煩悶,不知何去何從。
~~
李白說如果能引鍾繇歸順朝廷,便可分化劉協身邊群臣。
賈詡讚道:“丞相謀事周全,真乃神人也!”
他遂去找鍾繇聊天談心,說服鍾繇之後,引鍾繇來拜李白。
李白扶起鍾繇說:“李某得元常兄,如得蕭何也!”
鍾繇感動淚下,遂又下拜。
~~
李白又扶起鍾繇,又聊起鍾繇小時故事。
他說元常兄幼時相貌不凡,聰慧過人,曾與叔父鍾瑜一起去雒陽,途中遇到一個相麵者。
相麵者看到元常兄相貌,便對鍾瑜說這孩子麵相富貴,但是將有被水淹的厄運,請小心行走。
結果,叔侄倆走不到十裏路,在過橋時,元常兄所騎馬匹突然驚慌,元常兄被掀翻到水裏,差點被水淹死。
鍾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話應驗,便越來越欣賞元常兄,供給錢財,使元常兄專心學習,終有所成。
元常兄博學多才,尤其是書法造詣極高,亦頗有軍事謀略,能統兵征戰,獨擋一麵。
~~
鍾繇見李白竟然了解其小時候之事,心裏越發感動,遂又分開李白,下跪於李白麵前,泣聲言誓,誓死效忠。
李白隨即任命鍾繇為司隸校尉,然後扶起鍾繇,扶鍾繇落座,又舉衣袖,為鍾繇拭淚。
賈詡心裏感慨萬千:丞相收攬人心,可謂天下第一人也!
戲誌才捋須含笑,不住點頭,一切皆在意料之中。
~~
李白遂吩咐擺宴,關吩咐羽林衛嚴加警戒,關上大門。
他與賈詡、戲誌才、鍾繇邊吃邊酌邊聊。
李白又就陳留王東歸之事,向鍾繇問計。
他貴為相國、大將軍,如此尊重鍾繇,令鍾繇數度感動淚下,哽咽難言。
~~
賈詡深知,李白此舉,無非是讓鍾繇感動而已。
其實一切都在李白的掌控之中。
而且,李白有戲誌才這位謀略大師輔助足夠。
於是,賈詡與戲誌才頻頻舉杯喝酒,說說笑話。
~~
鍾繇向李白獻計。
他說護送陳留王及文武百官東歸,須先穩定馬騰和韓遂。
他說馬騰與韓遂諸將恃強居於關中,丞相現在與之為戰,朝廷將麵臨四方脅擊。
為此,鍾某願致書與馬騰、韓遂,說服他們不與李傕、郭汜合兵一處。
如此,李傕、郭汜兵寡,不足為慮。
~~
左賢王千算萬算,帶著家眷出征。
結果,其將士家眷還是被抓了六千餘人。
~~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招被李白用得出神入化。
~~
消息傳來,左賢王部再無心作戰,紛紛找家眷要緊。
匈奴兵娶妻不便。
他們的部落缺女人。
他們大多數是靠搶女人為妻生子。
他們又極重視後代繁衍,因為娶妻不易。
長年打仗,總有死傷,得後繼有人。
所以,他們所到之處,便是劫掠。
錢、糧、女人,是他們眼中的三大件。
~~
鮮於銀讓弓箭手圈禁匈奴兵家眷於兵馬之中,並用弓箭對著這些家眷,命盾牌手握盾圍成一個大圈,每個盾牌手身旁配備一個長矛手,防止匈奴騎兵策馬衝鋒襲擊或是放箭。
然後,麵對衝過來的匈奴騎兵,鮮於銀朗聲講解屯田製和“建安之治”的各項新舉措。
他表示可以收納降兵,一起屯田,一起實施“建安之治”。
好日子一起過,好生活一起分享。
如同意歸降的,下馬牽馬過來領家眷,棄兵刃。
如此,部分匈奴兵便飛身下馬,牽馬過來,扔掉兵器,將馬匹交與鮮於銀部士卒,然後走進人牆內,與家眷團聚。
有人做了示範,便會有人跟風。
繼而,尋家眷而來的匈奴兵紛紛有樣學樣。
如此,萬餘匈奴軍將士投降了鮮於銀。
~~
左賢王率部策馬而至,下令放箭。
但並州兵馬右都督齊周已經潛伏而至,也下令放箭。
頓時,左賢王部騎兵被射殺無數。
呂瑞玲、閻柔、許禇率騎兵衝鋒而來。
齊周一通箭雨之後,下令騎兵衝鋒。
~~
黑夜裏,左賢王也不知雒陽朝廷到底有多少伏兵,遂敗退而逃。
呂瑞玲地位最高,吩咐閻柔陪鮮於銀率步兵,押一萬七千餘俘虜往西而行,前往弘農郡。
呂瑞玲率領紅馬義從與許禇、齊周合兵一處,尾隨跟著,將兵禍引向弘農郡。
~~
弘農郡太守、劉協所封的鎮東將軍張濟聞訊,叫苦不濟。
張濟是武威郡祖厲人。
初平二年,張濟奉董卓女婿牛輔之命,與李傕、郭汜領數萬兵與朱儁交戰。
張濟擊破朱儁後,進至陳留、潁川等地劫掠。
其大軍所過之處,陳留和穎川被擄殺一空。
張濟犯下滔天罪惡。
此時的張濟,就算死百餘次,也不足於贖其罪。
~~
此時,張濟也隻得趕緊出兵。
不然,他將會與左賢王長期交戰,兵災不斷。
他和其侄張繡率部出擊,包圍驅逐鮮於銀、閻柔所部及俘虜。
以鮮於銀、閻柔之猛,豈能不是張濟叔侄對手?
他們是故意被包圍的。
因為要引左賢王率部而來,趁勢擊敗張濟,收複弘農郡。
平素,朝廷若是派兵強攻弘農郡,必定傷亡巨大。
現在這個時候,是最好設計奪取弘農郡之時。
~~
此時,鮮於銀、閻柔屯兵於一小丘陵上。
張濟、張繡率部圍了這處小丘陵,派人喊話,讓鮮於銀滾出弘農郡。
否則,殺無赦。
~~
鮮於銀派幾名兵卒迴話,不走了。
他說弘農郡是朝廷的,不是張濟個人的。
漢家天下,人人可來。
~~
張濟接到鮮於銀的迴話,氣得一陣胸悶,遂下令攻山。
張繡勇猛,率先衝鋒,握刀殺來。
閻柔虎威,握刀衝鋒下山,與張繡對決。
兩人刀對刀,縱馬來迴,撕殺得難分難解。
~~
左賢王引兵追殺而來。
張濟部瞬間被匈奴騎兵衝亂。
張繡勇猛異常,棄戰閻柔,率部與左賢王騎兵對陣衝殺。
張濟趁機聚攏殘部,與匈奴兵交鋒。
但是,張繡雖勇,無奈匈奴騎兵眾多。
左賢王部很快就將張濟、張繡叔侄部殺亂。
當左賢王指揮兵馬上山,要救那些俘虜時,呂瑞玲、許禇、齊周率騎兵殺來。
呂瑞玲等三部騎兵,分從三個方向衝殺而來。
~~
左賢王部潰敗,又被呂瑞玲、許禇、齊周等諸將率部抓獲俘虜萬餘。
左賢王率部潰逃之時,又遭到張泰、典韋伏擊,匈奴兵又被抓獲萬餘兵馬。
如此,匈奴兵及家眷便有四萬七千餘人落入雒陽朝廷之中。
也應了李白那句話。
這些匈奴兵及其家眷,接下來,將被分散至長安一帶,作為屯田民,從此融入長安百姓之中,也將融化在百姓之中。
彼此將通婚,將開啟新的城鄉生活。
他們將不再住帳篷,不再牧馬放羊。
其子弟也將入讀各地官學,接受教化。
~~
張泰將俘虜交與鮮於銀。
他收了兩萬餘匹馬,交與典韋,組建新騎兵。
張濟、張繡率殘兵敗將逃迴潼關以東的弘農郡治所湖城。
湖城原名為胡縣。
弘農郡原治所在函關穀,後遷於胡縣,現又改為湖縣。
其縣城為湖城。
~~
但湖城上頭,已經飄揚著“徐”字大旗。
在張濟、張繡出兵之時,湖城已被徐晃率部喬作商隊進城並在典韋所部支持下所奪。
張濟、張繡無奈,率殘部逃往東澗。
但他們剛進入東澗,又遭到李白的伏擊。
張濟叔侄無奈,隻好逃往荊州,謀奪穰城作為棲身之所。
~~
左賢王欲哭無淚,卻不敢再率部進犯雒陽朝廷任何郡縣,率殘部迴歸草原。
他的心裏,暗暗問候董承和楊奉的祖母、母親、女兒。
張泰也率部聲勢浩大的向漢中進軍,但行程甚緩。
暫時,張泰隻是嚇嚇張魯而已。
典韋率部牽著兩萬餘匹戰馬,迴長安訓練騎兵。
呂瑞玲率部迴司州,兼任河內郡太守。
許禇率部迴雒陽。
閻柔率部迴幽州。
齊周率部迴並州。
鮮於銀率部進駐弘農郡,任弘農郡兵馬都督。
他此時倒也乖巧,做足準備,迎接弘農郡新太守劉和。
荀彧另派新人出任許縣縣令。
~~
喜報傳來,劉協心情鬱鬱,更感覺奪迴皇位無望。
楊彪、趙溫、張喜等人死氣沉沉。
他們雖有心於幫劉協一把,但是,現在連弘農郡也被李白收複了。
李白聲名越來越威,聲名越來越盛。
楊彪感覺再扶劉協一把,此事不好辦啊!
~~
賈詡、戲誌才等喜氣洋洋,前來向小皇帝劉正道賀,向丞相李白道賀。
李白讓賈詡勸說鍾繇來歸順。
他所說的歸順,是指歸心。
歸順則在董承被射殺之時,鍾繇已經歸順朝廷,默認劉協降為陳留王,但鍾繇未歸心。
~~
鍾繇,字:元常,潁川郡長社縣人,書法家。
但有軍事謀略,能領軍,能指揮作戰。
之前,他舉孝廉出身,曆任尚書郎、黃門侍郎,甚得劉協信任。
此時,鍾繇也是心情煩悶,不知何去何從。
~~
李白說如果能引鍾繇歸順朝廷,便可分化劉協身邊群臣。
賈詡讚道:“丞相謀事周全,真乃神人也!”
他遂去找鍾繇聊天談心,說服鍾繇之後,引鍾繇來拜李白。
李白扶起鍾繇說:“李某得元常兄,如得蕭何也!”
鍾繇感動淚下,遂又下拜。
~~
李白又扶起鍾繇,又聊起鍾繇小時故事。
他說元常兄幼時相貌不凡,聰慧過人,曾與叔父鍾瑜一起去雒陽,途中遇到一個相麵者。
相麵者看到元常兄相貌,便對鍾瑜說這孩子麵相富貴,但是將有被水淹的厄運,請小心行走。
結果,叔侄倆走不到十裏路,在過橋時,元常兄所騎馬匹突然驚慌,元常兄被掀翻到水裏,差點被水淹死。
鍾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話應驗,便越來越欣賞元常兄,供給錢財,使元常兄專心學習,終有所成。
元常兄博學多才,尤其是書法造詣極高,亦頗有軍事謀略,能統兵征戰,獨擋一麵。
~~
鍾繇見李白竟然了解其小時候之事,心裏越發感動,遂又分開李白,下跪於李白麵前,泣聲言誓,誓死效忠。
李白隨即任命鍾繇為司隸校尉,然後扶起鍾繇,扶鍾繇落座,又舉衣袖,為鍾繇拭淚。
賈詡心裏感慨萬千:丞相收攬人心,可謂天下第一人也!
戲誌才捋須含笑,不住點頭,一切皆在意料之中。
~~
李白遂吩咐擺宴,關吩咐羽林衛嚴加警戒,關上大門。
他與賈詡、戲誌才、鍾繇邊吃邊酌邊聊。
李白又就陳留王東歸之事,向鍾繇問計。
他貴為相國、大將軍,如此尊重鍾繇,令鍾繇數度感動淚下,哽咽難言。
~~
賈詡深知,李白此舉,無非是讓鍾繇感動而已。
其實一切都在李白的掌控之中。
而且,李白有戲誌才這位謀略大師輔助足夠。
於是,賈詡與戲誌才頻頻舉杯喝酒,說說笑話。
~~
鍾繇向李白獻計。
他說護送陳留王及文武百官東歸,須先穩定馬騰和韓遂。
他說馬騰與韓遂諸將恃強居於關中,丞相現在與之為戰,朝廷將麵臨四方脅擊。
為此,鍾某願致書與馬騰、韓遂,說服他們不與李傕、郭汜合兵一處。
如此,李傕、郭汜兵寡,不足為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