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將軍,你我麾下加上先一步北去的先鋒一萬騎,也不過四萬人馬。雖然有南麵穩步向前逼近的數萬玄武軍步卒可以分散對手的兵力,但是我們要麵對的是河套地帶盤踞十數年了的十數萬的涼騎,這援軍......?”
陶修微微點了點頭,對於自己這位老搭檔的分析,自然也是十分讚同的。
隻是說到援軍的時候,苦笑著搖了搖頭。
眼下戰事雖不算激烈,但是身為就在軍中的大將,哪裏會不明白其中的兇險!
河套涼騎看似一味避戰,這並不是說己方在兵力和局勢上就占據了主動。對手的避戰不過是在尋找可以重創自己的機會而已。
所以自然就不讚成輕易分散兵力去顧及遙遠的玉門關!
“這個自然不用你我分心。依某之見,我們還是將我們的判斷聯名報於兵部和陛下吧。馳援與否自由陛下決斷好了。”見老友苦笑,陶修哈哈一笑道。話裏的意思顯然是沒有半點要分兵西去的意思。
隨著鷹信帶去的消息,遠在長安城內的趙崇,兩日之後就接到了來自河西的鷹信。
而這支五千騎的騎兵已經在李文朗的帶領下消失在茫茫戈壁之中十數日了。
正當趙崇召集兵部的一眾要員商議戰事的時候,一封蠟封的軍報被匆匆送到了正在議事的大殿之內。
小小的竹管被捏破之後,展露出來的一小片薄薄的紙片上不過聊聊十數語。
但就是這聊聊十數語卻讓趙崇臉色微變。
兵部尚書葛光也跟著微微皺眉。
但是下一刻接過趙崇親自遞過來的紙片之後,更是神色大變道:“陛下,李將軍西進玉門關,想要擋住原本駐紮西域的涼軍壓力尚不算大。但是這一萬護淩軍迂迴進駐西域之後,變數可就多了。”
“如今河套西,南兩麵戰事正酣。玄武軍,西軍定然是抽不開兵力了。想要馳援玉門關,也就隻能是抽調朱雀騎兵了。”尚書葛光話音落下,數名兵部大臣幾乎集體失聲。
坐在葛光身邊的左侍郎沉聲建議道。
“玄武軍駐守荊襄以北,黃河對岸尚有數萬涼騎虎視眈眈。輕易不可分兵。再則路途遙遠,李將軍殘軍五千騎,遇上一萬戰力驚人的護淩軍,能撐住幾日,尚且是未知之數,此時就算是自關中分兵馳援,隻怕都來不及了。”
葛光微微搖了搖頭道。對於三千裏外的玉門關外的戰事,顯的極為消極。
“朕這長安城內倒是還有數萬精兵。看來是該讓禁衛軍活動活動手腳了。”趙崇起身往輿圖下看來許久,猛然轉身對著幾位兵部的大臣脫口而出。顯然是下定了絕心,再不容商議了。
葛光張了張口,最終也沒有出聲反對。其餘侍郎屬官等見尚書尚且如此,就更沒有出言的必要了。一場議事最終散去的時候,天色已經見晚。兵部的幾位大臣,在出宮們的時候,匆匆數言,便將一些必要的事項分派了下去。
為了節省時間,讓禁衛軍盡快啟程,所需糧草輜重隻由兵部發了一道行文,勒令蘭州城三日以內備齊。所以此次出兵事宜甚至都沒有知會一下戶部和內閣。
禁衛軍的調動無需兵部行文,隻需皇帝的虎符便可調兵。趙崇調動起來,自然是極為快速的。
兩日後,一萬精銳騎兵便直奔蘭州而去。
隨行一人三馬,輜重糧草也帶的極為有限。隻是每位騎兵的馬背上都準備了平日常備數量兩倍的箭矢。至於一萬人馬的幹糧草料豆料等,自由蘭州準備。大軍不過是順道取用而已。
這一萬禁衛軍的領軍之人除了禁衛軍統領羅天睿之外,還有一名隻是著尋常都指揮使甲胄的將軍,卻被羅天睿僅僅護在了中軍的核心處。
大軍過蘭州,取了幹糧草料之後,立即一分為二。
一部約三千騎依舊是輕裝簡從,不過是帶上些保持戰馬體力所必須的豆料。至於人吃的幹糧,每人隻有十數斤風幹透了的肉幹而已。
羅天睿氣急敗壞的望著三千騎匆匆出城的前軍,恨的咬牙切齒,卻沒有半點辦法。隻能將邪火灑在了跟隨自己的騎兵們的身上。
七千餘騎壓著糧草輜重,在軍號的催促下,在蘭州城裏不過是停頓了半日之後,便拔營向西而去。其速度竟然隻比前軍慢了一籌而已。
而遠在玉門關城之上的李文朗麵對著連日不休的涼騎衝擊,眼神愈發的冷峻。
這座年久失修的土坯城牆,在涼軍連日的羽箭和彎刀的劈砍之下已經搖搖欲墜。
連續十數日的守城戰中,為了預備守城用的滾木雷石,幾乎拆完了城中所有的磚石建築,不僅城主府衙,就連氣派一點的民房和哪怕隻有數根棟梁的宅院,都無一例外的被夷為了平地。
好在城中漢民極少,這些宅院的主人也都多是鳩占鵲巢的胡人。在李文朗部入城的數日間早已經逃散了大半。拆起來倒也沒有多少阻力。
這方圓千餘步的孤城之中,活著的人也僅僅是這些悍不畏死的老卒了。
“將軍,我軍箭矢將盡,涼軍卻並無撤圍之意,隻怕......”剛剛擊退了一波攻擊之後,負責指揮的將領望著剛剛退去的涼軍滿心憂慮。
“長安可有消息傳迴?”對於部將的憂慮,李文朗似乎有些充耳不聞。轉而是詢問了一個有些不著邊際的問題。
“將軍,長安並無消息啊!難道是會有援軍?”部將一時有些詫異。轉念一想也就會意了主將的意思。
“援軍一定會有。但是現在,就隻能依靠馬刀來爭取時間了。”李文朗沉聲言道。
“將軍,我軍後方倉城有狼煙升起!”正當城頭的兩人愣愣的看著涼騎撤退情形的時候,城下匆匆奔來一名小校。手指著關城東南方向大聲的匯報道。
“不好,狗日的涼軍乘亂繞過關城偷襲了我軍後方的倉城!糧草可都在那裏......”部將轉頭一看狼煙的方向赫然是存放大軍糧草的倉城方向。頓時駭然失色道!
陶修微微點了點頭,對於自己這位老搭檔的分析,自然也是十分讚同的。
隻是說到援軍的時候,苦笑著搖了搖頭。
眼下戰事雖不算激烈,但是身為就在軍中的大將,哪裏會不明白其中的兇險!
河套涼騎看似一味避戰,這並不是說己方在兵力和局勢上就占據了主動。對手的避戰不過是在尋找可以重創自己的機會而已。
所以自然就不讚成輕易分散兵力去顧及遙遠的玉門關!
“這個自然不用你我分心。依某之見,我們還是將我們的判斷聯名報於兵部和陛下吧。馳援與否自由陛下決斷好了。”見老友苦笑,陶修哈哈一笑道。話裏的意思顯然是沒有半點要分兵西去的意思。
隨著鷹信帶去的消息,遠在長安城內的趙崇,兩日之後就接到了來自河西的鷹信。
而這支五千騎的騎兵已經在李文朗的帶領下消失在茫茫戈壁之中十數日了。
正當趙崇召集兵部的一眾要員商議戰事的時候,一封蠟封的軍報被匆匆送到了正在議事的大殿之內。
小小的竹管被捏破之後,展露出來的一小片薄薄的紙片上不過聊聊十數語。
但就是這聊聊十數語卻讓趙崇臉色微變。
兵部尚書葛光也跟著微微皺眉。
但是下一刻接過趙崇親自遞過來的紙片之後,更是神色大變道:“陛下,李將軍西進玉門關,想要擋住原本駐紮西域的涼軍壓力尚不算大。但是這一萬護淩軍迂迴進駐西域之後,變數可就多了。”
“如今河套西,南兩麵戰事正酣。玄武軍,西軍定然是抽不開兵力了。想要馳援玉門關,也就隻能是抽調朱雀騎兵了。”尚書葛光話音落下,數名兵部大臣幾乎集體失聲。
坐在葛光身邊的左侍郎沉聲建議道。
“玄武軍駐守荊襄以北,黃河對岸尚有數萬涼騎虎視眈眈。輕易不可分兵。再則路途遙遠,李將軍殘軍五千騎,遇上一萬戰力驚人的護淩軍,能撐住幾日,尚且是未知之數,此時就算是自關中分兵馳援,隻怕都來不及了。”
葛光微微搖了搖頭道。對於三千裏外的玉門關外的戰事,顯的極為消極。
“朕這長安城內倒是還有數萬精兵。看來是該讓禁衛軍活動活動手腳了。”趙崇起身往輿圖下看來許久,猛然轉身對著幾位兵部的大臣脫口而出。顯然是下定了絕心,再不容商議了。
葛光張了張口,最終也沒有出聲反對。其餘侍郎屬官等見尚書尚且如此,就更沒有出言的必要了。一場議事最終散去的時候,天色已經見晚。兵部的幾位大臣,在出宮們的時候,匆匆數言,便將一些必要的事項分派了下去。
為了節省時間,讓禁衛軍盡快啟程,所需糧草輜重隻由兵部發了一道行文,勒令蘭州城三日以內備齊。所以此次出兵事宜甚至都沒有知會一下戶部和內閣。
禁衛軍的調動無需兵部行文,隻需皇帝的虎符便可調兵。趙崇調動起來,自然是極為快速的。
兩日後,一萬精銳騎兵便直奔蘭州而去。
隨行一人三馬,輜重糧草也帶的極為有限。隻是每位騎兵的馬背上都準備了平日常備數量兩倍的箭矢。至於一萬人馬的幹糧草料豆料等,自由蘭州準備。大軍不過是順道取用而已。
這一萬禁衛軍的領軍之人除了禁衛軍統領羅天睿之外,還有一名隻是著尋常都指揮使甲胄的將軍,卻被羅天睿僅僅護在了中軍的核心處。
大軍過蘭州,取了幹糧草料之後,立即一分為二。
一部約三千騎依舊是輕裝簡從,不過是帶上些保持戰馬體力所必須的豆料。至於人吃的幹糧,每人隻有十數斤風幹透了的肉幹而已。
羅天睿氣急敗壞的望著三千騎匆匆出城的前軍,恨的咬牙切齒,卻沒有半點辦法。隻能將邪火灑在了跟隨自己的騎兵們的身上。
七千餘騎壓著糧草輜重,在軍號的催促下,在蘭州城裏不過是停頓了半日之後,便拔營向西而去。其速度竟然隻比前軍慢了一籌而已。
而遠在玉門關城之上的李文朗麵對著連日不休的涼騎衝擊,眼神愈發的冷峻。
這座年久失修的土坯城牆,在涼軍連日的羽箭和彎刀的劈砍之下已經搖搖欲墜。
連續十數日的守城戰中,為了預備守城用的滾木雷石,幾乎拆完了城中所有的磚石建築,不僅城主府衙,就連氣派一點的民房和哪怕隻有數根棟梁的宅院,都無一例外的被夷為了平地。
好在城中漢民極少,這些宅院的主人也都多是鳩占鵲巢的胡人。在李文朗部入城的數日間早已經逃散了大半。拆起來倒也沒有多少阻力。
這方圓千餘步的孤城之中,活著的人也僅僅是這些悍不畏死的老卒了。
“將軍,我軍箭矢將盡,涼軍卻並無撤圍之意,隻怕......”剛剛擊退了一波攻擊之後,負責指揮的將領望著剛剛退去的涼軍滿心憂慮。
“長安可有消息傳迴?”對於部將的憂慮,李文朗似乎有些充耳不聞。轉而是詢問了一個有些不著邊際的問題。
“將軍,長安並無消息啊!難道是會有援軍?”部將一時有些詫異。轉念一想也就會意了主將的意思。
“援軍一定會有。但是現在,就隻能依靠馬刀來爭取時間了。”李文朗沉聲言道。
“將軍,我軍後方倉城有狼煙升起!”正當城頭的兩人愣愣的看著涼騎撤退情形的時候,城下匆匆奔來一名小校。手指著關城東南方向大聲的匯報道。
“不好,狗日的涼軍乘亂繞過關城偷襲了我軍後方的倉城!糧草可都在那裏......”部將轉頭一看狼煙的方向赫然是存放大軍糧草的倉城方向。頓時駭然失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