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不敢有絲毫的鬆懈,也不能鬆懈!
因為身後就是他們的家人,他們的財富和他們榮譽!
彎刀與長槍,烈馬與盾牌。
殘肢遍地,血水橫流!
然而廝殺的軍士們看不到這一切,他們看到的隻有擋在眼前的敵人!
北涼騎兵氣勢如虹,一波一波的衝擊猶如如驚濤拍岸!誓要一戰踏平眼前擋路的螻蟻。而大雍的軍陣堅韌如鋼,任憑風狂雨暴,自是巋然不動!
七萬人馬在這個狹小的海邊戰場廝殺不休。
從清晨到晌午,從晌午到黃昏!
由於陣型密集,將士用命,三座大陣抵擋住了涼騎的一波波攻擊!
弩箭插滿了軍陣的四周。密密麻麻的如大片大片的弩箭的森林!無數被釘在地上的涼兵和戰馬泡在殷紅的血色泥漿裏。幹涸後顯出黑色的斑斑點點!
騎兵衝鋒靠的就是一往無前的氣勢,一擊不下,速度勢必減緩。騎兵一旦失去了速度優勢,高大的戰馬以及馬上的騎兵必然成為弓弩手的目標。
涼騎的傷亡在弩箭的覆蓋下,越來越大。前軍不能破陣,後軍就根本施展不開。但是後軍的號角聲卻沒有停息。催戰的牛角長號嗚嗚不停!
壓陣的萬夫長,眼看著成片成片倒下的騎兵們,心都在滴血。這些騎兵就是他們稱雄草原的資本。以往作戰,很少有這樣的正麵衝擊。自南軍配發了單兵硬弩後就更少了。
今天這一向以智謀出眾著稱的斯欽巴日竟然命令近三萬騎兵,正麵衝擊三座互為犄角的密集軍陣!這簡直就是在拿草原勇士們的性命在開玩笑。
要不是少將軍在軍中一向積威深重,三位萬夫長早就衝到他的馬前質問了。
但是號角不停,衝鋒不止,這已經是刻進每一名北涼騎兵骨子裏的軍律!違抗者,如戰前被萬馬踏過的三百罪卒!
千餘騎兵的折損沒有讓斯欽巴日狹長的眉眼上有一絲的動容,嘴角微微上翹。流露出些許殘忍的笑意!
迴身看了一眼先前作為追擊先鋒的野狼部的那位千夫長,提起馬鞭指了指戰場道:‘我用三萬大軍的衝鋒為你開路,此時敵我雙方俱疲。
你率所部四千人馬,加上我的兩千親衛,共六千騎,衝擊對方軍陣的銜接處。務必一穿而過。看見敵軍後方的百姓了嗎?你的任務就是衝進去,盡情的殺戮!雞犬不留!’
北涼騎兵共計三萬,斯欽巴日一次性投入了兩萬七千騎,隻留下了三千親衛在身邊。先前做先鋒使用的五千黑狼部騎兵並未投入進攻,也沒有出現在陣前,而是藏在戰場西麵的樹林中。此時戰場膠著,是時候投入這隻奇兵了。
相信對手再也沒有餘力來阻擋這六千生力軍了!雖然對手放了三千步軍協助那些賤民逃跑。但是不成軍陣的步軍怎麽可能擋得住兩倍數量騎兵的攻擊!
野狼部的千夫長一聲唿哨聲,四千部下便縱馬而出。大隊的騎兵出動,驚起了林中無數的飛鳥。四千黑狼部騎兵湧出林間,匯合了兩千斯欽巴日的親衛。在兩軍陣前畫出一道完美的弧線,擦著兩座方陣的空隙,如狂風般的掠過!
輕騎突進,快如閃電,戰馬的身後隻留下一道暗紅色的煙塵。
數千條被西沉的紅日拉出的長長身影,張牙舞爪的撲向了正在後撤,毫無防備的青壯民夫。像一柄巨大的彎刀帶著唿嘯的殺氣撲麵殺去!
未時剛過,近二十萬百姓經過半夜和大半天的撤離,已經大部通過浮橋登上了荒島。隻剩下最後一拔了。但是身後的那六千把突兀而來的彎刀卻越來越近,幾乎就要透過煙塵砍到百姓的頭上了!
戴鴻德第一時間發現了這六千騎兵的意圖,一時目眥欲裂。猛然反應過來:陣前的騎兵衝鋒不過是在佯攻,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
騎兵一旦追上百姓,就是一邊倒的屠殺,刀砍馬踏之下,戴鴻德已經不敢想象敵騎順著浮橋殺上荒島的後果了。
大雍的主將,三軍將士的主心骨就在那荒島之上,身邊幾乎沒有了可用的後備力量了。
但是陣前的敵人死戰不退,已經沒有多餘的軍力去阻止這支休整了一天,剛剛露出獠牙的騎兵了!三個軍陣的將領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是他們在眼前敵人的亡命衝擊之下,已經自顧不暇,再也無力分兵阻攔了!
此時站在煙堆山上觀戰的魏世傑看見一支騎兵疾馳而來,並沒有理會驚慌失措的百姓,而是徑直的撲向了浮橋!
野狼部的千夫長,領命後一個衝鋒便從兩陣的空隙處殺了過了。轉過一個土坡發現了浮橋以及荒島上的無數百姓,於是放棄了原定目標,向著更大的目標--毫無防備的荒島殺去。
六千騎兵發出如野獸般的嚎叫著,戴鴻德已經閉上了眼睛!不忍心看到這血腥的屠戮!而另外兩個萬人陣的統領魏愷和董澤兩人更是魂飛魄散!主帥魏世傑就在荒島之上,且身邊隻有八百親衛!
一時間軍心動蕩,無心戀戰。北涼騎兵見戰陣有了些微鬆動,馬上加緊了攻勢!涼騎主將斯欽巴日見狀,親自領著最後的一千親衛,撲向了戰場!
終於左邊的萬人陣在敵軍主將的加入後出現了裂痕!魏愷眼見軍陣要破,隻得勉力維持。大陣徐徐往東移動!準備靠近中軍,與之合二為一!
董澤與魏愷同袍多年,一見大陣移動方向,心下就已明白。也指揮大軍向中軍靠去!戴鴻德的中軍兵力較多,暫時還是穩如磐石!
見二將向中軍靠攏,立即變陣。向東西兩邊發起反擊,以擠壓三座軍陣中間地帶的殘敵。另外也有拉開空間,好放兩邊的友軍入陣的意思!
三路大軍漸漸匯合,形成一個巨大的圓陣,盾牌森森,長槍如林。像是一隻碩大無比的刺蝟,往浮橋方向且戰且退!
魏世傑也是暗自吃驚,望著這隻斜刺裏殺出的奇兵,有些後悔沒有留下預備軍力。但是作為唯一一位不在戰場中的將領,並沒有驚慌失措。
果然是大手筆,正麵進攻的三萬騎兵,不過是個幌子,隻為了掩護這出其不意的一擊!
奇兵的出擊,無論是在戰機的選擇上,還是在時間的拿捏上都顯得恰到好處!因為戰到此時,若是身邊還有後備的軍力,也該投入到正麵的對決之中了。
荒島之上還是安兵不動,幾乎就可以斷定自己已經沒有了後備之軍了。
此時的六千騎兵衝過戰場,殺入浮橋,無疑是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在己方的領軍將領發覺了他的作戰意圖後,稍有鬆懈。便親率最後的力量加入到正麵的進攻。將佯攻的正麵也變成了主攻!
其戰前謀劃,以及對戰機的把握不可謂不高!
這是想將全部的軍民一口吞下啊!這樣的涼將才是最可怕的!
壓下心中翻騰的驚異,看了一眼身後那肅立不動的八百騎親衛。
“魏帥,請速速上船暫避,末將為您斷後!”身後的親衛隊長見戰局不利,開口勸道。
“不必!本將就在此處看著將士們殺敵!”魏世傑迎風而立,盯著那股突刺而出的騎兵,並不為所動。
戰鼓聲響起。魏世傑身後的八百親衛飛奔下山,戰馬踏過浮橋,迎著幾乎十倍的涼騎發起了自殺式的衝鋒。
他們的心裏隻有一個想法:不惜一切,為三千步軍贏得結陣的時間!隻有集結成密集的軍陣,才能守住這條撤退的通道。否則不但數萬將士半日的血戰將變得毫無意義,數十萬軍民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到是可以點燃已經潑上桐油的浮橋,但是一旦點燃了浮橋,就等於斷了岸上近四萬正在苦戰將士們的後路了!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魏世傑不願意下達點火的命令!
在後方維持紀律的三千步兵,在鼓點聲中迅速的集結。看見擦身而過的八百親衛,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要知道這等於就是在用騎兵們的性命為自己爭取時間!
這道狹長的浮橋是大軍撤退的唯一通道,一旦有失,不僅剛剛退上荒島的百姓要慘遭屠戮,還在岸上激戰的數萬將士也將被斷去後路!
八百條雪亮狹長的馬刀高高舉起,迎著鮮紅的落日,迎向了六千把彎刀!
六千匹戰馬淹沒了決死衝鋒的八百親衛。隻是一次對衝,一大一小的兩股洪流交錯而過!八百親衛已經不足四百騎!北涼騎兵也丟下了三百多具屍體!
橋頭匆忙集結的三千步軍,也堪堪豎起了盾牌,長槍也架在了盾牌後。與盡在咫尺的五千多涼騎對峙。背後是就是大雍將士們的生命線!
涼騎的千夫長,一拉馬頭,望向身後的數百南朝的騎兵。
四百親衛沒有退縮,再一次舉起馬刀,準備做最後一次的衝鋒!突然的在他們的身後傳來一陣熟悉的震動。緊接著騎兵進攻的戰鼓聲響起!是大雍騎兵衝鋒的鼓聲!
煙墩嶺後煙塵滾滾。三千騎兵抗著一杆‘宋’字大旗唿嘯而出。
為首一人,跨下馬,掌中槍。玄色的披風罩在甲外,槍如長虹,馬如蛟龍!
來的正是遊弋在外,用以牽製敵人的三千騎兵!為首之人正是大雍僅有的擅長指揮騎兵作戰的騎將宋少亭。
四百親衛看清旗幟後轟然歡唿,但是並沒有停馬,義無反顧的向著敵人衝去,像一隻鋒銳的箭頭!身後是三千騎同袍!
魏世傑遠遠的也看到了這隻增援而來的騎兵,皺起的眉頭稍稍舒展開來。聽著被風扯的啪啪作響的帥旗,自言自語道:“風起了!”
因為身後就是他們的家人,他們的財富和他們榮譽!
彎刀與長槍,烈馬與盾牌。
殘肢遍地,血水橫流!
然而廝殺的軍士們看不到這一切,他們看到的隻有擋在眼前的敵人!
北涼騎兵氣勢如虹,一波一波的衝擊猶如如驚濤拍岸!誓要一戰踏平眼前擋路的螻蟻。而大雍的軍陣堅韌如鋼,任憑風狂雨暴,自是巋然不動!
七萬人馬在這個狹小的海邊戰場廝殺不休。
從清晨到晌午,從晌午到黃昏!
由於陣型密集,將士用命,三座大陣抵擋住了涼騎的一波波攻擊!
弩箭插滿了軍陣的四周。密密麻麻的如大片大片的弩箭的森林!無數被釘在地上的涼兵和戰馬泡在殷紅的血色泥漿裏。幹涸後顯出黑色的斑斑點點!
騎兵衝鋒靠的就是一往無前的氣勢,一擊不下,速度勢必減緩。騎兵一旦失去了速度優勢,高大的戰馬以及馬上的騎兵必然成為弓弩手的目標。
涼騎的傷亡在弩箭的覆蓋下,越來越大。前軍不能破陣,後軍就根本施展不開。但是後軍的號角聲卻沒有停息。催戰的牛角長號嗚嗚不停!
壓陣的萬夫長,眼看著成片成片倒下的騎兵們,心都在滴血。這些騎兵就是他們稱雄草原的資本。以往作戰,很少有這樣的正麵衝擊。自南軍配發了單兵硬弩後就更少了。
今天這一向以智謀出眾著稱的斯欽巴日竟然命令近三萬騎兵,正麵衝擊三座互為犄角的密集軍陣!這簡直就是在拿草原勇士們的性命在開玩笑。
要不是少將軍在軍中一向積威深重,三位萬夫長早就衝到他的馬前質問了。
但是號角不停,衝鋒不止,這已經是刻進每一名北涼騎兵骨子裏的軍律!違抗者,如戰前被萬馬踏過的三百罪卒!
千餘騎兵的折損沒有讓斯欽巴日狹長的眉眼上有一絲的動容,嘴角微微上翹。流露出些許殘忍的笑意!
迴身看了一眼先前作為追擊先鋒的野狼部的那位千夫長,提起馬鞭指了指戰場道:‘我用三萬大軍的衝鋒為你開路,此時敵我雙方俱疲。
你率所部四千人馬,加上我的兩千親衛,共六千騎,衝擊對方軍陣的銜接處。務必一穿而過。看見敵軍後方的百姓了嗎?你的任務就是衝進去,盡情的殺戮!雞犬不留!’
北涼騎兵共計三萬,斯欽巴日一次性投入了兩萬七千騎,隻留下了三千親衛在身邊。先前做先鋒使用的五千黑狼部騎兵並未投入進攻,也沒有出現在陣前,而是藏在戰場西麵的樹林中。此時戰場膠著,是時候投入這隻奇兵了。
相信對手再也沒有餘力來阻擋這六千生力軍了!雖然對手放了三千步軍協助那些賤民逃跑。但是不成軍陣的步軍怎麽可能擋得住兩倍數量騎兵的攻擊!
野狼部的千夫長一聲唿哨聲,四千部下便縱馬而出。大隊的騎兵出動,驚起了林中無數的飛鳥。四千黑狼部騎兵湧出林間,匯合了兩千斯欽巴日的親衛。在兩軍陣前畫出一道完美的弧線,擦著兩座方陣的空隙,如狂風般的掠過!
輕騎突進,快如閃電,戰馬的身後隻留下一道暗紅色的煙塵。
數千條被西沉的紅日拉出的長長身影,張牙舞爪的撲向了正在後撤,毫無防備的青壯民夫。像一柄巨大的彎刀帶著唿嘯的殺氣撲麵殺去!
未時剛過,近二十萬百姓經過半夜和大半天的撤離,已經大部通過浮橋登上了荒島。隻剩下最後一拔了。但是身後的那六千把突兀而來的彎刀卻越來越近,幾乎就要透過煙塵砍到百姓的頭上了!
戴鴻德第一時間發現了這六千騎兵的意圖,一時目眥欲裂。猛然反應過來:陣前的騎兵衝鋒不過是在佯攻,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
騎兵一旦追上百姓,就是一邊倒的屠殺,刀砍馬踏之下,戴鴻德已經不敢想象敵騎順著浮橋殺上荒島的後果了。
大雍的主將,三軍將士的主心骨就在那荒島之上,身邊幾乎沒有了可用的後備力量了。
但是陣前的敵人死戰不退,已經沒有多餘的軍力去阻止這支休整了一天,剛剛露出獠牙的騎兵了!三個軍陣的將領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是他們在眼前敵人的亡命衝擊之下,已經自顧不暇,再也無力分兵阻攔了!
此時站在煙堆山上觀戰的魏世傑看見一支騎兵疾馳而來,並沒有理會驚慌失措的百姓,而是徑直的撲向了浮橋!
野狼部的千夫長,領命後一個衝鋒便從兩陣的空隙處殺了過了。轉過一個土坡發現了浮橋以及荒島上的無數百姓,於是放棄了原定目標,向著更大的目標--毫無防備的荒島殺去。
六千騎兵發出如野獸般的嚎叫著,戴鴻德已經閉上了眼睛!不忍心看到這血腥的屠戮!而另外兩個萬人陣的統領魏愷和董澤兩人更是魂飛魄散!主帥魏世傑就在荒島之上,且身邊隻有八百親衛!
一時間軍心動蕩,無心戀戰。北涼騎兵見戰陣有了些微鬆動,馬上加緊了攻勢!涼騎主將斯欽巴日見狀,親自領著最後的一千親衛,撲向了戰場!
終於左邊的萬人陣在敵軍主將的加入後出現了裂痕!魏愷眼見軍陣要破,隻得勉力維持。大陣徐徐往東移動!準備靠近中軍,與之合二為一!
董澤與魏愷同袍多年,一見大陣移動方向,心下就已明白。也指揮大軍向中軍靠去!戴鴻德的中軍兵力較多,暫時還是穩如磐石!
見二將向中軍靠攏,立即變陣。向東西兩邊發起反擊,以擠壓三座軍陣中間地帶的殘敵。另外也有拉開空間,好放兩邊的友軍入陣的意思!
三路大軍漸漸匯合,形成一個巨大的圓陣,盾牌森森,長槍如林。像是一隻碩大無比的刺蝟,往浮橋方向且戰且退!
魏世傑也是暗自吃驚,望著這隻斜刺裏殺出的奇兵,有些後悔沒有留下預備軍力。但是作為唯一一位不在戰場中的將領,並沒有驚慌失措。
果然是大手筆,正麵進攻的三萬騎兵,不過是個幌子,隻為了掩護這出其不意的一擊!
奇兵的出擊,無論是在戰機的選擇上,還是在時間的拿捏上都顯得恰到好處!因為戰到此時,若是身邊還有後備的軍力,也該投入到正麵的對決之中了。
荒島之上還是安兵不動,幾乎就可以斷定自己已經沒有了後備之軍了。
此時的六千騎兵衝過戰場,殺入浮橋,無疑是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在己方的領軍將領發覺了他的作戰意圖後,稍有鬆懈。便親率最後的力量加入到正麵的進攻。將佯攻的正麵也變成了主攻!
其戰前謀劃,以及對戰機的把握不可謂不高!
這是想將全部的軍民一口吞下啊!這樣的涼將才是最可怕的!
壓下心中翻騰的驚異,看了一眼身後那肅立不動的八百騎親衛。
“魏帥,請速速上船暫避,末將為您斷後!”身後的親衛隊長見戰局不利,開口勸道。
“不必!本將就在此處看著將士們殺敵!”魏世傑迎風而立,盯著那股突刺而出的騎兵,並不為所動。
戰鼓聲響起。魏世傑身後的八百親衛飛奔下山,戰馬踏過浮橋,迎著幾乎十倍的涼騎發起了自殺式的衝鋒。
他們的心裏隻有一個想法:不惜一切,為三千步軍贏得結陣的時間!隻有集結成密集的軍陣,才能守住這條撤退的通道。否則不但數萬將士半日的血戰將變得毫無意義,數十萬軍民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到是可以點燃已經潑上桐油的浮橋,但是一旦點燃了浮橋,就等於斷了岸上近四萬正在苦戰將士們的後路了!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魏世傑不願意下達點火的命令!
在後方維持紀律的三千步兵,在鼓點聲中迅速的集結。看見擦身而過的八百親衛,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要知道這等於就是在用騎兵們的性命為自己爭取時間!
這道狹長的浮橋是大軍撤退的唯一通道,一旦有失,不僅剛剛退上荒島的百姓要慘遭屠戮,還在岸上激戰的數萬將士也將被斷去後路!
八百條雪亮狹長的馬刀高高舉起,迎著鮮紅的落日,迎向了六千把彎刀!
六千匹戰馬淹沒了決死衝鋒的八百親衛。隻是一次對衝,一大一小的兩股洪流交錯而過!八百親衛已經不足四百騎!北涼騎兵也丟下了三百多具屍體!
橋頭匆忙集結的三千步軍,也堪堪豎起了盾牌,長槍也架在了盾牌後。與盡在咫尺的五千多涼騎對峙。背後是就是大雍將士們的生命線!
涼騎的千夫長,一拉馬頭,望向身後的數百南朝的騎兵。
四百親衛沒有退縮,再一次舉起馬刀,準備做最後一次的衝鋒!突然的在他們的身後傳來一陣熟悉的震動。緊接著騎兵進攻的戰鼓聲響起!是大雍騎兵衝鋒的鼓聲!
煙墩嶺後煙塵滾滾。三千騎兵抗著一杆‘宋’字大旗唿嘯而出。
為首一人,跨下馬,掌中槍。玄色的披風罩在甲外,槍如長虹,馬如蛟龍!
來的正是遊弋在外,用以牽製敵人的三千騎兵!為首之人正是大雍僅有的擅長指揮騎兵作戰的騎將宋少亭。
四百親衛看清旗幟後轟然歡唿,但是並沒有停馬,義無反顧的向著敵人衝去,像一隻鋒銳的箭頭!身後是三千騎同袍!
魏世傑遠遠的也看到了這隻增援而來的騎兵,皺起的眉頭稍稍舒展開來。聽著被風扯的啪啪作響的帥旗,自言自語道:“風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