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允才剛踏進章府,章若便迎了過來,看向蘇允的目光閃閃發亮。


    隻是還來不及說話,章援少年唿啦而來,大聲道:“阿允,你在尋的那人是誰?”


    章若關切看著蘇允。


    蘇允被這話給問得有些懵,道:“啥?”


    章援大聲道:“眾裏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阿允,你是碰見喜歡的女子了麽?”


    章若神色有些緊張。


    蘇允這才恍然大悟,大笑道:“什麽亂七八糟的,寫詞跟寫三國演義是一樣的,三國演義得編,這寫詞不也得編麽?


    我上闕寫了元夕夜景,想要完成一個完整的詞章,下一闕須得以情動人。


    知道什麽叫話趕話麽,就是都寫到這兒了,就得寫一個子虛烏有的他,這樣這闕詞的境界便直接拔高了。


    這也是我沒有其他的背景,若我是將軍,那麽便隱含的便是對戰事的捕捉不利,表達我對下一站的渴望。


    若我是貶官,那就是表達心中的憤懣,要報效朝廷,卻被小人中傷。


    可惜我什麽都不是,所以隻能是少年慕艾,碰見一美麗少女,求而不得了,阿援,你懂了這些,以後你就會寫詩詞了。”


    章援被這番言論暴擊,瞠目結舌,道:“所以,那些充滿感情,令我落淚的詩詞,都是這麽編出來的?”


    蘇允大笑道:“哈,那也不是,他們是有感而發,就我的詩詞是編出來的。”


    聽了這話,章若神色有些黯然。


    “居正,你別逗阿援,他會當真的。”章惇的聲音傳來。


    蘇允趕緊轉身,與章惇拱手行禮,道:“見過叔父。”


    章援怒道:“阿允,你又逗我!”


    蘇允大笑起來道:“誰讓你讀書少,你但凡讀書多一些,就不會上當啦。”


    幾人頓時都大笑起來。


    幾人聊了一會,章惇讓蘇允跟他進書房。


    “迴來的路上,我就聽說你們大鬧樊樓的事情,你跟我說說是怎麽迴事?”


    章惇還沒有坐下就問道。


    蘇允將事情簡略的說了說,章惇看著蘇允道:“你打算加入舊黨了麽?”


    蘇允聞言失笑道:“叔父,我是蘇子瞻的侄子。”


    章惇深深地看了一下蘇允,點頭道:“是啊,你是蘇子瞻的侄子,天生就是舊黨,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情。”


    蘇允嗬嗬一笑道:“叔父是會在意這些事情的人麽?”


    章惇沉默了一會道:“什麽新黨舊黨,都是一些好事者編排出來的東西,在我看來,隻有支持新法的人和反對新法的人。


    居正,我們相識時間也不短了,我想問問你對新法的看法。”


    蘇允聽得此話,立馬認真了起來,因為這對於章惇來說,亦是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臉色亦是十分嚴肅。


    蘇允斟酌了一下,明正自己的立場,道:“我是支持新法的,雖然在我看來,新法有這種那種的問題,但新法總體來說,是好的,是要支持的。”


    聽得蘇允說了這話,章惇審視的目光頓時變得溫和起來,後背也靠上了椅背,點頭道:“你今天的元夕詞寫得很好。”


    蘇允詫異於章惇的話題改變如此之快,但還是快速接話,笑道:“汴京城的元夕太熱鬧,看過後我便難以忘記,如實將其描述便是上半闕。


    至於下半闕麽,按照劇情發展,理當如此,順其自然便寫出來了。”


    章惇笑道:“當真不是有心儀的女子?”


    蘇允笑道:“這個真沒有。”


    章惇卻是點頭道:“這個可以有。”


    蘇允啞然失笑,感覺自己成了小沈陽。


    章惇點頭道:“過了年,你是十七了吧?”


    蘇允點點頭道:“若是算虛歲的話,十八?”


    章惇點點頭道:“在黃州的時候,子瞻有沒有跟你說過,他曾幫你給小女提過親,但那時候我對你不了解,因此並沒有馬上答應下來。


    從黃州到汴京這一路,加上這幾個月的相處,我覺得你配得上我的女兒。


    所以,也不算是舊事重提,隻能說是我對子瞻提出來的親事進肯定,現在,我想問你的意見,你願意娶若兒嗎?”


    “啊?”蘇允愕然抬頭看向章惇,章惇忽然說這事情,他是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


    蘇允隨即搖搖頭道:“子瞻叔父並未與小侄透露過此事。”


    章惇點點頭道:“我大約知道子瞻為什麽沒有跟你提過,無非是怕你拒絕罷了。


    你之前不願意為官,可能怕我章惇逼你為官,我章惇的女兒也要嫁個有前途的,所以會拒絕此事。


    不過我女兒章若,並不在意這一點,亦是早對你萌生情義,你是個極聰明的人,別跟我說你不知道。


    你是個聰明人,老夫亦不笨,現在跟你說這事兒,你自己思量思量,願不願意做老夫的女婿。”


    蘇允隻覺得腦子裏有點亂,此事對他來說十分重大,他需要考慮的事情還有許多。


    這不僅僅是他感情的問題,還有與章惇成為翁婿之後,以後可能要麵臨的境地,這些也需要時間來梳理才行。


    蘇允點點頭,從懷中掏出一本冊子遞給了章惇,道:“叔父,您看看這個。”


    章惇看了一下蘇允一眼,接過冊子,看到了冊子上的書名,上書:孟子集注。


    章惇有些詫異,道:“這是誰的注疏?”


    怪不得章惇疑惑,孟子一書不是很受重視,注疏也相對比較少,比較有名的是注是東漢趙岐作的《孟子章句》,而關於疏或者說正義的作者,則是本朝的孫奭。


    而這兩本都不叫孟子集注。


    忽而章惇有些驚詫看向蘇允,隨後快速翻書,這一看便沉了進去。


    蘇允等候了一會,見章惇已經入了迷,便悄悄退出書房,忽而看到牆角有一角衣角一閃而過。


    蘇允籲了一口氣,隨後迴了太學宿舍。


    蘇允雙手墊著腦袋,眼睛看著宿舍的屋頂,眼神有些空泛。


    他原本對於將孟子集注給章惇看是有些舉棋不定的。


    這孟子集注之中有不少的見解乃是蘇允的見解,或者說是後世的見解,放在當下實在是有些前衛,乃至於有些驚世駭俗的。


    關於如何去推廣這本書,蘇允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想法,本想著等想明白了再去推廣,但今日卻是顧不得了。


    以他對章惇的了解,今日章惇當麵提出來,便是要達成目的的。


    若是他拒絕,那以後章惇府上是不用再去了。


    若是說自己要好好思慮一番才做決定,那章惇可能立馬就要不悅,也可能不會讓他再上門了。


    所以,危難之際,蘇允直接將孟子集注給祭出來了。


    效果很好,但禍福未知。


    不過現在蘇允要考慮的是與章家結親的事情。


    在這裏麵,與章若的感情問題是最不需要考慮的。


    於蘇允這樣人來說,他是不相信愛情的。


    前世的他什麽樣的女人沒有碰過,他對於女人是沒有濾鏡的。


    所謂愛情,他也就是初戀的時候有過,後麵的他,已經不再信了。


    這輩子重生以來,他沒有考慮過結婚的事情,一來是年紀小,二來是深受精神疾病困擾,沒有時間去想這方麵的問題。


    但現在一切都漸漸走上軌道了,也是可以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了。


    在蘇允的角度看來,章若是個很適合當妻子的人。


    有主見、聰明、能當家。


    以後他大概率是要當官了,在官宦家庭裏,一個聰明有主見能當家的女主人不是壞事,而是大大的好事。


    而蘇允真正考慮的問題是什麽,其實有兩個,或者說,就一個。


    就是黨爭的問題。


    而蘇允覺得是兩個,一個是章惇與蘇軾的關係,另一個則是章惇晚年被一貶再貶的事情。


    章惇與蘇軾的事情,沒有誰是誰非,若是隻歸結於蘇軾兄弟兩個不講情義彈劾章惇,那未免將事情給片麵化、簡單化了。


    在一場政治鬥爭之中,如果隻考慮兩個人的關係,不考慮派係的鬥爭,這明顯是不客觀的。


    裏麵不為人所知的事情大約還有許多。


    而章惇晚年被一貶再貶死在貶所的事情,其實亦不能單純的看做是章惇得罪趙佶的必然結果。


    一朝天子一朝臣,扶趙佶上去的人,怎麽能夠讓章惇這個權威極大的人留在朝廷之中,而且為了消除這個隱患,自然是要一貶再貶,而最後惡名留在趙佶身上而已。


    當然,趙佶的確是不當人君亦是事實。


    所以,若是自己與章惇成為翁婿,那麽接下來他將會麵臨夾在新舊黨之間。


    這個故事大約會變成:


    蘇允出身眉山蘇氏,乃蘇軾族侄,幼失祜恃,十五歲時,因報恩與蘇軾一起南下黃州,蘇軾視如親子,後因擅詩詞且貌美被稱為江右蘇郎。


    元豐三年被章惇賞識,帶進京中,章惇欣賞他的文才,親自授以春秋之學,不久娶章女為妻。


    從此陷入“新舊黨爭”漩渦,被“舊黨”視為“背恩”“無行”。


    次年應考試錄取當官,後舊黨得勢,他隨即被貶至州縣。


    後哲宗親政,新黨得勢,開始青雲直上。


    再後哲宗崩,徽宗繼位,章惇因言【端王輕佻,不似人君】,被一貶再貶。


    蘇允身為章惇女婿,被其所累,亦是被一貶再貶。


    屢遭挫折之後,蘇允開始篤信佛教,隨後因病退職還鄉,在眉山去世……


    聽起來是不是有些耳熟。


    沒錯,將蘇允換成李商隱二字,這個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蘇允苦笑搖搖頭,娶章若容易,但後續的問題太多太多了。


    蘇允思索了一夜,等到東方既白,他才沉沉睡去。


    “居正,居正,快醒醒,有人找你!”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眉山蘇氏,蘇允最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牆頭上的貓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牆頭上的貓1並收藏眉山蘇氏,蘇允最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