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兵部調令一起來的。


    還有兩位老熟人。


    一位是對程武有知遇之恩的李參將。


    如今已經是自己的副手,擔任遼東副總兵一職。


    這番前來,也是奉兵部的命令。


    在這支遠征軍中,擔任副將。


    還有一人,皮膚如雪,麵色陰翳。


    正是之前辦事不力,被王公公卸去東廠督公一職的曹公公。


    也不知王公公怎麽想的。


    或許是想給對方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


    因此推薦曹公公,來軍中擔任監軍一職。


    至於東廠,如今已經交給了謝鬆。


    曹公公身邊,還帶著三百東廠番子,還有兩百錦衣衛。


    負責為遠征軍打探戰場消息。


    程武下令拔營後。


    兩萬明軍,徐徐渡過鴨綠江。


    朝著平壤行去。


    眼下遼東進入九月,秋高氣爽。


    告別了夏季的連綿陰雨。


    這幾天都是大晴天。


    道路不再泥濘,行軍速度快了許多。


    三天後,大軍來到平壤。


    朝鮮攝政李倧這段時日籌集了大量的軍糧。


    盡數運到了平壤。


    程武命大軍在平壤稍作休整。


    隨即帶著火器輜重,一路急行南下。


    九月中旬,明軍來到了朝鮮南端,與倭國隔海相望的釜山。


    在早些年,釜山是朝鮮和倭國貿易的港口。


    因此商賈聚集,形成了一個不小的城鎮。


    可隨著上次倭亂。


    這處城鎮也被夷為平地。


    與倭國的海上貿易更是早就停止。


    因此隻剩下海邊的一些漁民,還生活在這裏。


    不過現在漁民也被趕走了。


    海邊搭起了連綿十餘裏的營地。


    港口裏的漁船也被拖走。


    全部停滿了朝鮮的水軍戰艦。


    為了能讓大明滿意


    李倧早早地來到釜山。


    親自督造軍營。


    得知程武率軍到來後,急忙帶著朝鮮的將領前往迎接。


    他站在路旁,踮起腳朝著北方看去。


    遠遠地就看到一股紅色的洪流。


    正是兩萬旌旗招展的明軍。


    “真威武之師也!”


    李倧連番感慨。


    身後朝鮮眾將士紛紛點頭。


    眼神裏帶著濃濃的敬畏。


    如此雄師,天下誰人能敵?


    明軍戰陣前方,當先一人身騎白馬,腰挎長刀。


    身穿一襲緋色長袍。


    不正是自己的大恩人程武嗎?


    李倧急匆匆地迎上前去。


    “程將軍!”


    “將軍一路辛苦。”


    “小臣在此等候多時了!”


    說著,一行人來到程武馬前。


    齊刷刷地跪地叩首。


    程武笑了笑,翻身下馬。


    將李倧攙扶起來。


    “綾陽君何須如此多禮。”


    “快快請起。”


    因為對方還不是國主,程武隻好稱唿他的爵位。


    曹公公也從後麵冒了出來。


    笑吟吟地打量了一番李倧。


    “這就是程將軍向朝廷推薦的朝鮮國主嗎?”


    “果然一表人才。”


    “程將軍真是慧眼識珠,有知人之明。”


    他看似誇獎李倧,實則狠狠地拍了程武一番馬屁。


    程武眯著眼點了點頭。


    李倧聽說程武向朝廷推薦自己為朝鮮國主。


    心中頓時狂喜。


    膝蓋一軟,撲通一聲又跪下了。


    “倒是個伶俐人。”


    曹公公嘻嘻一笑。


    “好了。”程武一擺手:“別耽擱時間了。”


    “天色不早,大軍該紮營了。”


    李倧站起身來,恭聲說道。


    “將軍,小臣這段時日,親自帶人,為大明天兵修好了營地。”


    “還請您移步。”


    “哦?”


    “你倒是有心了。”


    程武點了點頭,在李倧的伴隨下,來到了修建好的營地。


    他命大軍暫時在外駐紮。


    隨後帶著眾將領在營地內轉了一圈。


    發現營地搭建得異常牢固。


    海邊風大,又進入秋季。


    夜晚這裏還是很冷的。


    營帳裏備足了毛毯和木炭。


    這次朝鮮確實有心了。


    環視一圈,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程武下令大軍入營休整。


    將大軍安頓完畢後。


    曹公公和李副將來到了他的大帳。


    詢問他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程武哪有什麽作戰計劃。


    他的作戰計劃就一個。


    領兵過去,咣咣一陣胖揍,直接把倭國打服。


    不過肯定不能說得這麽直白。


    因此麵對曹公公和李副將的詢問。


    他故作思忖後說道。


    “二位,先隨我去港口,察看下朝鮮的水軍戰艦。”


    李副將欣慰地看著程武。


    口中稱讚道。


    “不錯。”


    “朝鮮和倭國畢竟隔著四百多裏的海路。”


    “若想順利地前往倭國,水軍艦船那是必須要有的。”


    曹公公則諂媚一笑。


    “咱家是個閹人。”


    “作戰的事情,全憑二位將軍做主。”


    程武瞥了他一眼。


    看來經曆了上次的教訓。


    這老太監老實了許多。


    三人出了大帳,叫上李倧,一行人來到了港口處。


    站在岸邊,朝著海上眺望。


    海麵上停著將近兩百艘戰艦。


    “規模不小啊!”


    李副將看著密密麻麻的戰艦,驚歎道。


    朝鮮的武將們,露出了些許得色。


    這些艦船是他們在大明麵前,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了。


    李倧恭聲說道。


    “上次倭亂之後。”


    “我國為了防止倭寇再次來犯。”


    “傾全國之力,建造了這兩百餘艘戰艦。”


    “您看。”


    “其中百餘艘都是我國名將李舜臣發明的龜甲船。”


    “此船極為堅固,而且在海上速度也不慢。”


    “當年倭國水軍,隻要見到我們的艦隊,直接嚇得望風而逃。”


    程武等人看著海中的朝鮮戰艦。


    其中有不少戰艦,上方蓋著一層厚厚的木板。


    看上去像是一層龜殼。


    船首是個龍頭,船尾則是龜尾。


    船身兩邊是一個個的方格窗口,可以架設火炮攻擊敵船。


    當年的倭亂,此船確實給倭國水軍製造了一些麻煩。


    至於李倧說的讓倭國望風而逃。


    嗬嗬,也不怕牛皮吹炸了。


    程武等人會心一笑。


    李倧有些尷尬的陪笑。


    “這龜甲船看起來,不適合遠航啊?”


    “隻能在近海遊弋。”


    程武軍中,也有熟識水戰的將領。


    打量了一番龜甲船後,大搖其頭。


    程武暗自點頭。


    龜甲船太矮小了,不適合遠海作戰。


    遠海風浪大,一個浪頭就能給拍翻了。


    不過對他來說,問題不大。


    有戰法存在,小舢板在狂風巨浪中,都能破浪前行。


    唿!


    此時日已西沉。


    前方的大海,逐漸被黑暗吞噬。


    站在岸邊看去,竟有一種麵對無邊深淵的恐怖感。


    李倧身形單薄,海風一吹渾身瑟瑟發抖。


    “將軍。”


    “天色已晚,小臣為您準備了接風宴。”


    “不如先去飲酒。”


    “艦船明日再檢閱如何?”


    程武微微頷首。


    帶著眾人正欲離開。


    忽然聽到曹公公低唿一聲。


    “你們看,海上怎麽有火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建奴想造反?問過我再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秋並收藏大明:建奴想造反?問過我再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