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加封沈陽中衛指揮使
大明:建奴想造反?問過我再說 作者:醉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一開口,暖閣中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有的人目光猜疑。
有的人鄙夷,有的人驚喜。
方從哲則是冷笑一聲。
“我等正與聖上奏對軍國大事。”
“你一個小小的千總,又有什麽見識,休要胡言亂語。”
程武聞言心頭火起。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太祖皇帝,布衣出身,卻仍舊胸懷天下。”
“說明見識和胸懷,與身份無關。”
“方閣老所言,請恕卑職無法苟同。”
方從哲老臉憋得紅彤彤的,程武將太祖皇帝搬出來了。
他是萬萬不敢反駁的。
其餘幾位大臣,則麵帶驚奇地看著程武。
這個武夫,好一副伶牙俐齒。
萬曆嗬嗬一笑。
“程愛卿所言甚是。”
“朕一向廣開言路,無論什麽人,隻要有為國為民的建言。”
“朕都會采納。”
“方才程愛卿說,你有辦法籌措到軍餉?”
皇帝還是最關心錢的事。
程武頓首道:“啟稟聖上,微臣確實有個想法。”
他在來的路上,就知道大明可能會因為糧餉的事情,推遲討伐建奴。
因此一直在思索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作為現代人,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舉債,也就是發行國債。
以國家的名義做擔保,發行高利息的債券。
但一想到如今大明朝廷的信用.......
還是算了吧。
最後是在路上,和老丈人的一次閑聊,給了他啟發。
“建州表麵上看,是苦寒之地。”
“但其實埋藏著無數的寶藏啊!”
老丈人感慨一聲。
“建州的老山參,可是人間至寶。”
“哪怕是必死之人,都能憑借一口參湯續命。”
“閻王爺都得等上一等。”
“還有貂皮,鹿茸。”
“可都是咱大明富豪士紳最喜歡的寶貝!”
“你老丈人我這幾十年,憑借著走私山參,攢下了萬貫家財。”
“但其實我在走私的商人裏麵,算不得什麽。”
“真正有錢的,是山西那幫子商人。”
“他們拉幫結派,私下裏和建奴相互往來。”
“賺得錢海了去了。”
“我不過從他們牙縫裏扣了一點,就夠幾輩子花用了。”
程武當初聽到這一番話。
腦海中仿佛一道閃電劃過,瞬間念頭通達了。
明末清初之際,其實大明和建奴之間,也是有貿易存在的。
建奴的人參貂皮和鹿茸,從大明換來了海量的白銀。
這也是大明後期,缺少白銀的一大原因。
他並沒有苛責和建奴交易的晉商,畢竟商人逐利。
賺錢嘛,不寒磣。
但走私交易畢竟是違法的,上不了台麵。
不過,違法的生意可以洗白嘛。
當然,還是要付出一些代價。
他深吸一口氣,理了下思路。
緩聲說道。
“聖上,據微臣所知,在大明,有許多商人在和建奴私下交易。”
方從哲等人麵色一變。
這些事情,其實他們也知道,皇帝更是知道。
但知道了,不代表有辦法處理。
若能處理,那也不存在走私了。
暗道莫非程武想從那些商人手裏,抄沒一些財產?
如此就太幼稚了。
程武接著說道。
“微臣想的是,若是給這些商人一個承諾。”
“等朝廷清剿建奴後,允許他們去建州合法貿易。”
“能去貿易的商人,必須得到朝廷的許可。”
“若沒有許可,擅自進入建州采買者,定當依法嚴懲。”
“屆時建州被大明徹底掌控,他們就是想走私,也找不到門路。”
周圍的大臣們,麵露驚奇之色。
有些人已經開始思索其中的可行之處。
萬曆沉默了一會,問道。
“程愛卿的意思,商人們需要花錢購買許可?”
程武迴道:“聖上英明。”
“如同鹽引,茶引。”
“想要去建州貿易,也必須要花錢購買引子。”
在古代,鹽和茶都是被官府壟斷的生意。
普通商人想要販賣,必須去衙門購買許可證書。
而且這證書還是定量的。
你能販賣多少鹽,能賣多少茶葉,就看你舍得花多少錢了。
萬曆笑道:“此方法甚好,隻是不知這引子該如何定價?”
程武說道:“可以五年為一期,每年十萬兩白銀。”
“一期就是五十萬兩。”
“總共限定十個名額,如此可籌款五百萬兩。”
“嘶!”
幾個大臣低聲驚唿。
程武所說的,實在過於誘人。
等於國庫每年增加了一百萬兩。
萬曆有些遲疑地說道:“這個價格,是不是有點太貴了?”
“每年十萬兩買一個引子,商人們豈不是會虧本?”
程武搖了搖頭:“啟稟聖上,微臣在撫順曾經詢問過一些商人。”
“他們說建州一年可以采集山參十萬斤。”
“而在大明,上好的山參,每斤價格在十五兩到二十兩紋銀不等。”
“這些商人可以獲利一半甚至翻倍!”
“而且還是合法的貿易,不用冒著殺頭的危險去走私。”
“他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額......”萬曆一聽,有些心疼地說道。
“如此一來,朝廷豈不是吃虧了?”
程武額頭處冒出一層冷汗。
合著又想馬兒跑,又不想馬兒吃草是吧?
他當即說道:“聖上,其實大明山參的價格之所以如此之高,也是物以稀為貴。”
“等到建奴被蕩平,兩邊的貿易沒有了阻礙。”
“大量的山參就會進入大明,屆時價格肯定會暴跌。”
“不過此事就不能和那些商人去說了。”
萬曆長出一口氣,心滿意足了。
“程愛卿所言,甚合朕意。”
“方愛卿,這件事情,你們內閣去擬個條程出來。”
“還有,若是那些商人不願意買。”
“那就敲打他們一下。”
“把他們走私的生意也停了,看他們能撐多久。”
程武心頭一鬆,他這個方法,唯一的缺點就是建州還沒有拿下。
對於那些走私商人來說,無異於空頭支票。
但若是朝廷拿他們當下的生意去威脅。
那也由不得他們不買。
“程愛卿。”
萬曆卸下了心頭巨石,隻覺得渾身舒爽。
朗聲說道。
“你在撫順擊退敵酋,立下了大功一件。”
“朕提拔你為定遠將軍。”
“前往遼東,任沈陽中衛指揮使。”
程武麵色一喜,急忙謝恩。
萬曆接著說道:“你迴遼東後,需日日練兵,不可懈怠。”
“朝中備足軍餉後,會立刻舉兵討伐建奴。”
“屆時希望你不要令朕失望。”
程武大聲說道:“微臣絕不會辜負聖上洪恩!”
如同萬曆一樣,他心中的巨石,終於落下一塊。
有的人目光猜疑。
有的人鄙夷,有的人驚喜。
方從哲則是冷笑一聲。
“我等正與聖上奏對軍國大事。”
“你一個小小的千總,又有什麽見識,休要胡言亂語。”
程武聞言心頭火起。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太祖皇帝,布衣出身,卻仍舊胸懷天下。”
“說明見識和胸懷,與身份無關。”
“方閣老所言,請恕卑職無法苟同。”
方從哲老臉憋得紅彤彤的,程武將太祖皇帝搬出來了。
他是萬萬不敢反駁的。
其餘幾位大臣,則麵帶驚奇地看著程武。
這個武夫,好一副伶牙俐齒。
萬曆嗬嗬一笑。
“程愛卿所言甚是。”
“朕一向廣開言路,無論什麽人,隻要有為國為民的建言。”
“朕都會采納。”
“方才程愛卿說,你有辦法籌措到軍餉?”
皇帝還是最關心錢的事。
程武頓首道:“啟稟聖上,微臣確實有個想法。”
他在來的路上,就知道大明可能會因為糧餉的事情,推遲討伐建奴。
因此一直在思索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作為現代人,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舉債,也就是發行國債。
以國家的名義做擔保,發行高利息的債券。
但一想到如今大明朝廷的信用.......
還是算了吧。
最後是在路上,和老丈人的一次閑聊,給了他啟發。
“建州表麵上看,是苦寒之地。”
“但其實埋藏著無數的寶藏啊!”
老丈人感慨一聲。
“建州的老山參,可是人間至寶。”
“哪怕是必死之人,都能憑借一口參湯續命。”
“閻王爺都得等上一等。”
“還有貂皮,鹿茸。”
“可都是咱大明富豪士紳最喜歡的寶貝!”
“你老丈人我這幾十年,憑借著走私山參,攢下了萬貫家財。”
“但其實我在走私的商人裏麵,算不得什麽。”
“真正有錢的,是山西那幫子商人。”
“他們拉幫結派,私下裏和建奴相互往來。”
“賺得錢海了去了。”
“我不過從他們牙縫裏扣了一點,就夠幾輩子花用了。”
程武當初聽到這一番話。
腦海中仿佛一道閃電劃過,瞬間念頭通達了。
明末清初之際,其實大明和建奴之間,也是有貿易存在的。
建奴的人參貂皮和鹿茸,從大明換來了海量的白銀。
這也是大明後期,缺少白銀的一大原因。
他並沒有苛責和建奴交易的晉商,畢竟商人逐利。
賺錢嘛,不寒磣。
但走私交易畢竟是違法的,上不了台麵。
不過,違法的生意可以洗白嘛。
當然,還是要付出一些代價。
他深吸一口氣,理了下思路。
緩聲說道。
“聖上,據微臣所知,在大明,有許多商人在和建奴私下交易。”
方從哲等人麵色一變。
這些事情,其實他們也知道,皇帝更是知道。
但知道了,不代表有辦法處理。
若能處理,那也不存在走私了。
暗道莫非程武想從那些商人手裏,抄沒一些財產?
如此就太幼稚了。
程武接著說道。
“微臣想的是,若是給這些商人一個承諾。”
“等朝廷清剿建奴後,允許他們去建州合法貿易。”
“能去貿易的商人,必須得到朝廷的許可。”
“若沒有許可,擅自進入建州采買者,定當依法嚴懲。”
“屆時建州被大明徹底掌控,他們就是想走私,也找不到門路。”
周圍的大臣們,麵露驚奇之色。
有些人已經開始思索其中的可行之處。
萬曆沉默了一會,問道。
“程愛卿的意思,商人們需要花錢購買許可?”
程武迴道:“聖上英明。”
“如同鹽引,茶引。”
“想要去建州貿易,也必須要花錢購買引子。”
在古代,鹽和茶都是被官府壟斷的生意。
普通商人想要販賣,必須去衙門購買許可證書。
而且這證書還是定量的。
你能販賣多少鹽,能賣多少茶葉,就看你舍得花多少錢了。
萬曆笑道:“此方法甚好,隻是不知這引子該如何定價?”
程武說道:“可以五年為一期,每年十萬兩白銀。”
“一期就是五十萬兩。”
“總共限定十個名額,如此可籌款五百萬兩。”
“嘶!”
幾個大臣低聲驚唿。
程武所說的,實在過於誘人。
等於國庫每年增加了一百萬兩。
萬曆有些遲疑地說道:“這個價格,是不是有點太貴了?”
“每年十萬兩買一個引子,商人們豈不是會虧本?”
程武搖了搖頭:“啟稟聖上,微臣在撫順曾經詢問過一些商人。”
“他們說建州一年可以采集山參十萬斤。”
“而在大明,上好的山參,每斤價格在十五兩到二十兩紋銀不等。”
“這些商人可以獲利一半甚至翻倍!”
“而且還是合法的貿易,不用冒著殺頭的危險去走私。”
“他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額......”萬曆一聽,有些心疼地說道。
“如此一來,朝廷豈不是吃虧了?”
程武額頭處冒出一層冷汗。
合著又想馬兒跑,又不想馬兒吃草是吧?
他當即說道:“聖上,其實大明山參的價格之所以如此之高,也是物以稀為貴。”
“等到建奴被蕩平,兩邊的貿易沒有了阻礙。”
“大量的山參就會進入大明,屆時價格肯定會暴跌。”
“不過此事就不能和那些商人去說了。”
萬曆長出一口氣,心滿意足了。
“程愛卿所言,甚合朕意。”
“方愛卿,這件事情,你們內閣去擬個條程出來。”
“還有,若是那些商人不願意買。”
“那就敲打他們一下。”
“把他們走私的生意也停了,看他們能撐多久。”
程武心頭一鬆,他這個方法,唯一的缺點就是建州還沒有拿下。
對於那些走私商人來說,無異於空頭支票。
但若是朝廷拿他們當下的生意去威脅。
那也由不得他們不買。
“程愛卿。”
萬曆卸下了心頭巨石,隻覺得渾身舒爽。
朗聲說道。
“你在撫順擊退敵酋,立下了大功一件。”
“朕提拔你為定遠將軍。”
“前往遼東,任沈陽中衛指揮使。”
程武麵色一喜,急忙謝恩。
萬曆接著說道:“你迴遼東後,需日日練兵,不可懈怠。”
“朝中備足軍餉後,會立刻舉兵討伐建奴。”
“屆時希望你不要令朕失望。”
程武大聲說道:“微臣絕不會辜負聖上洪恩!”
如同萬曆一樣,他心中的巨石,終於落下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