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姑爺這麽有出息,祖墳都要冒青煙了!
大明:建奴想造反?問過我再說 作者:醉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方的馬車上,程武老丈人探出腦袋。
看著前麵浩大的陣仗。
神色間滿是狂喜。
使勁眨了眨眼,有些難以置信地說道。
“我怎麽看著前麵那兩個官員,都身穿緋袍?”
“莫非是我眼花了?”
車夫笑著說道。
“老爺您眼神好著呢。”
“那兩位官老爺,確實穿著緋袍。”
“咱姑爺可真是了不得。”
“哎呀!”
老丈人一拍大腿,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一擺手,將遠處的一位仆人喚了過來。
“來福啊。”
“你快去前麵打聽一下,這兩位官老爺是誰?”
“家住在哪裏,到京城後,備上兩份厚禮。”
“以咱們姑爺的身份,給人家送到府上去。”
“聽到了沒有!”
來福點頭哈腰地說道:“放心吧老爺,保證給您安排得妥妥的。”
說罷快步離去。
老丈人心滿意足地坐迴馬車。
嘴裏還激動地念叨著。
“若是芸兒和姑爺成親的時候。”
“這兩位大官能親自前來。”
“那家裏的祖墳,還不得唿唿地冒著青煙啊。”
在路上,楊鎬明顯憋了一肚子話想和程武說。
但因為錦衣衛指揮使就在旁邊。
他也隻能強忍著。
程武看他憋得難受,心裏不免好奇。
也不知道這楊鎬想說些什麽,莫非是什麽不可告人的話?
不敢當著錦衣衛的麵說。
到了京城後,程武才被告知,原來皇帝在內城賜給了他一座宅邸。
就在皇城東邊不遠處。
周邊的鄰居盡是達官貴人。
程武遙遙叩謝皇恩後,在楊鎬的引領下,朝著宅邸行去。
駱思恭則迴宮複命去了。
他老丈人一家也被要求同行。
看來皇帝已經知道了他的家人也一同來京的事情。
禦賜宅院位置極佳,位於小巷當中,清清靜靜。
而且出門左轉三四百米就是一條熱鬧的大街。
進門後,發現是個三進的院落,安頓他和老丈人一家不成問題。
庭院已經灑掃幹淨。
正堂和後麵的寢室還有一些禦賜的家具。
老丈人進來宅院,便開始吩咐下人安置其餘的廂房。
程武則和楊鎬一同來到堂前坐下。
他看了對方一眼,笑著說道:“楊侍郎一路上似乎有些話要和卑職講?”
“現下左右無人,楊侍郎有什麽話還請吩咐。”
“卑職洗耳恭聽。”
楊鎬嗬嗬一笑:“吩咐不敢當。”
“確實有些話要和程千總說一下。”
“不過在這之前,我想問一下程千總。”
“你對於建奴怎麽看?”
程武麵色一冷:“實乃我大明心腹之患!”
啪!
楊鎬擊掌讚道:“程千總果然見識不凡!”
程武眼神一亮:“莫非楊侍郎與卑職所見略同?”
“然也。”
楊鎬臉上的神情愈發振奮。
“建奴不除,日後必成大患!”
“隻可惜朝中諸位大臣,屍位素餐,目光短淺,看不到建奴之害!”
“嘶!”
程武倒吸一口涼氣,沒有搭話。
心想怪不得你要繞開駱思恭,這些話被錦衣衛聽到。
少不得又是一個誹謗朝臣的罪名。
不過他更關心對方話裏透露出的消息。
有些緊張地問道。
“聽侍郎方才所言,似乎朝中諸公,無意討伐建奴?”
“建奴公然叛明,若不興兵討伐,我大明天威何在?”
楊鎬激動得差點跳起來。
隻覺得自己活了大半輩子,終於遇到了平生的知己。
“正是此理!”
“奴酋挑釁,正當趁此機會,將其徹底剿滅。”
“如此,四方諸夷才能畏我大明天威。”
“再也不敢輕易來犯。”
程武點了點頭:“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沒錯!”楊鎬激動連連:“正是這個道理,此乃至理名言。”
“可惜朝中公卿,沒有這個見識。”
程武麵色一變,憤憤說道:“難道就這麽算了?”
“撫順一戰,建奴不過死傷數千人,元氣並未虧損。”
“若等他們休養一段時間。”
“下次來犯,可就沒那麽容易打發了。”
楊鎬搖了搖頭:“遼東太遠了,他們目光短淺,看不到那麽遠。”
但緊接著又激動地說道。
“不過討伐建奴一事,也不是毫無機會。”
“否則聖上也不會將我重新啟用。”
“可惜我來京後,一直沒有蒙聖上召見。”
“程千總,你很有機會麵聖,所以我才請旨去出城迎接你。”
“就是想趁此機會,勸你和我一起向聖上建言,出兵討伐建奴。”
“沒想到你的想法竟與我不謀而合。”
“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程武眉毛一挑:“哦?”
“楊侍郎的意思是,聖上也有意討伐建奴?”
“自然!”
楊鎬神秘一笑。
“其實不光老夫被重新啟用。”
“這幾年一直暫時代理兵部尚書一職的薛三才,就因為說了一句軍餉不足。”
“便被聖上申斥了一頓。”
“而在家稱病數年的兵部尚書黃嘉善,這幾日也被聖上連下數道旨意。”
“催促他盡快來京複職。”
“程千總,聖上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吧。”
“來日麵聖,力主討伐的時候,也能多上幾分底氣。”
說罷臉上露出得意之色。
程武瞥了他一眼,暗道這老哥真是性情中人。
居然在他這個外人麵前,先是誹謗朝臣,接著妄揣聖意。
自己若是錦衣衛,定要全部記在小本本上。
他一拱手,肅然道。
“若是聖意如此,卑職自當披肝瀝膽,為聖上分憂。”
楊鎬眉頭不易察覺地微微一皺。
程武這句話,好像什麽都說了,又好像什麽都沒說。
等於沒有表態。
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但一想到自己和程武隻是初識,對方有所防範,不肯推心置腹也可以理解。
以後多拉攏一下感情就是。
當即起身說道:“程千總一路跋山涉水,遠道而來。”
“想來已經是累了。”
“老夫就不打擾了,這便告辭了。”
程武客氣幾句,親自將其送出了大門。
迴到堂前坐下,他麵露思索之色。
“楊鎬的意思,是讓我在萬曆麵前,諫言討伐建奴。”
“這件事情,暫時還不能太魯莽地答應他。”
“免得替別人做了出頭鳥。”
接下來的幾天,程武一直閉門不出。
如今的他,似乎是京城裏的風雲人物。
各路達官貴人紛至遝來,請柬拜帖每天收個不停。
但程武選擇誰都不見,誰的宴會也不去。
畢竟他初來乍到,京城的水又很深。
不能貿然地踏進去。
看著前麵浩大的陣仗。
神色間滿是狂喜。
使勁眨了眨眼,有些難以置信地說道。
“我怎麽看著前麵那兩個官員,都身穿緋袍?”
“莫非是我眼花了?”
車夫笑著說道。
“老爺您眼神好著呢。”
“那兩位官老爺,確實穿著緋袍。”
“咱姑爺可真是了不得。”
“哎呀!”
老丈人一拍大腿,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一擺手,將遠處的一位仆人喚了過來。
“來福啊。”
“你快去前麵打聽一下,這兩位官老爺是誰?”
“家住在哪裏,到京城後,備上兩份厚禮。”
“以咱們姑爺的身份,給人家送到府上去。”
“聽到了沒有!”
來福點頭哈腰地說道:“放心吧老爺,保證給您安排得妥妥的。”
說罷快步離去。
老丈人心滿意足地坐迴馬車。
嘴裏還激動地念叨著。
“若是芸兒和姑爺成親的時候。”
“這兩位大官能親自前來。”
“那家裏的祖墳,還不得唿唿地冒著青煙啊。”
在路上,楊鎬明顯憋了一肚子話想和程武說。
但因為錦衣衛指揮使就在旁邊。
他也隻能強忍著。
程武看他憋得難受,心裏不免好奇。
也不知道這楊鎬想說些什麽,莫非是什麽不可告人的話?
不敢當著錦衣衛的麵說。
到了京城後,程武才被告知,原來皇帝在內城賜給了他一座宅邸。
就在皇城東邊不遠處。
周邊的鄰居盡是達官貴人。
程武遙遙叩謝皇恩後,在楊鎬的引領下,朝著宅邸行去。
駱思恭則迴宮複命去了。
他老丈人一家也被要求同行。
看來皇帝已經知道了他的家人也一同來京的事情。
禦賜宅院位置極佳,位於小巷當中,清清靜靜。
而且出門左轉三四百米就是一條熱鬧的大街。
進門後,發現是個三進的院落,安頓他和老丈人一家不成問題。
庭院已經灑掃幹淨。
正堂和後麵的寢室還有一些禦賜的家具。
老丈人進來宅院,便開始吩咐下人安置其餘的廂房。
程武則和楊鎬一同來到堂前坐下。
他看了對方一眼,笑著說道:“楊侍郎一路上似乎有些話要和卑職講?”
“現下左右無人,楊侍郎有什麽話還請吩咐。”
“卑職洗耳恭聽。”
楊鎬嗬嗬一笑:“吩咐不敢當。”
“確實有些話要和程千總說一下。”
“不過在這之前,我想問一下程千總。”
“你對於建奴怎麽看?”
程武麵色一冷:“實乃我大明心腹之患!”
啪!
楊鎬擊掌讚道:“程千總果然見識不凡!”
程武眼神一亮:“莫非楊侍郎與卑職所見略同?”
“然也。”
楊鎬臉上的神情愈發振奮。
“建奴不除,日後必成大患!”
“隻可惜朝中諸位大臣,屍位素餐,目光短淺,看不到建奴之害!”
“嘶!”
程武倒吸一口涼氣,沒有搭話。
心想怪不得你要繞開駱思恭,這些話被錦衣衛聽到。
少不得又是一個誹謗朝臣的罪名。
不過他更關心對方話裏透露出的消息。
有些緊張地問道。
“聽侍郎方才所言,似乎朝中諸公,無意討伐建奴?”
“建奴公然叛明,若不興兵討伐,我大明天威何在?”
楊鎬激動得差點跳起來。
隻覺得自己活了大半輩子,終於遇到了平生的知己。
“正是此理!”
“奴酋挑釁,正當趁此機會,將其徹底剿滅。”
“如此,四方諸夷才能畏我大明天威。”
“再也不敢輕易來犯。”
程武點了點頭:“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沒錯!”楊鎬激動連連:“正是這個道理,此乃至理名言。”
“可惜朝中公卿,沒有這個見識。”
程武麵色一變,憤憤說道:“難道就這麽算了?”
“撫順一戰,建奴不過死傷數千人,元氣並未虧損。”
“若等他們休養一段時間。”
“下次來犯,可就沒那麽容易打發了。”
楊鎬搖了搖頭:“遼東太遠了,他們目光短淺,看不到那麽遠。”
但緊接著又激動地說道。
“不過討伐建奴一事,也不是毫無機會。”
“否則聖上也不會將我重新啟用。”
“可惜我來京後,一直沒有蒙聖上召見。”
“程千總,你很有機會麵聖,所以我才請旨去出城迎接你。”
“就是想趁此機會,勸你和我一起向聖上建言,出兵討伐建奴。”
“沒想到你的想法竟與我不謀而合。”
“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程武眉毛一挑:“哦?”
“楊侍郎的意思是,聖上也有意討伐建奴?”
“自然!”
楊鎬神秘一笑。
“其實不光老夫被重新啟用。”
“這幾年一直暫時代理兵部尚書一職的薛三才,就因為說了一句軍餉不足。”
“便被聖上申斥了一頓。”
“而在家稱病數年的兵部尚書黃嘉善,這幾日也被聖上連下數道旨意。”
“催促他盡快來京複職。”
“程千總,聖上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吧。”
“來日麵聖,力主討伐的時候,也能多上幾分底氣。”
說罷臉上露出得意之色。
程武瞥了他一眼,暗道這老哥真是性情中人。
居然在他這個外人麵前,先是誹謗朝臣,接著妄揣聖意。
自己若是錦衣衛,定要全部記在小本本上。
他一拱手,肅然道。
“若是聖意如此,卑職自當披肝瀝膽,為聖上分憂。”
楊鎬眉頭不易察覺地微微一皺。
程武這句話,好像什麽都說了,又好像什麽都沒說。
等於沒有表態。
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但一想到自己和程武隻是初識,對方有所防範,不肯推心置腹也可以理解。
以後多拉攏一下感情就是。
當即起身說道:“程千總一路跋山涉水,遠道而來。”
“想來已經是累了。”
“老夫就不打擾了,這便告辭了。”
程武客氣幾句,親自將其送出了大門。
迴到堂前坐下,他麵露思索之色。
“楊鎬的意思,是讓我在萬曆麵前,諫言討伐建奴。”
“這件事情,暫時還不能太魯莽地答應他。”
“免得替別人做了出頭鳥。”
接下來的幾天,程武一直閉門不出。
如今的他,似乎是京城裏的風雲人物。
各路達官貴人紛至遝來,請柬拜帖每天收個不停。
但程武選擇誰都不見,誰的宴會也不去。
畢竟他初來乍到,京城的水又很深。
不能貿然地踏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