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軍功赫赫,晉升為千總
大明:建奴想造反?問過我再說 作者:醉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丈人這次可真的是被嚇壞了。
說起來他的發家史並不簡單。
年輕時憑著過人的勇氣和體力,翻山越嶺去建州走私藥材。
賺到了第一桶金。
後來又結識了李參將這個朋友。
憑借著李參將的庇護,藥材走私的生意那是越做越大。
後來人老了,心氣也就沒有那麽高了。
隻想安穩地度過餘生。
在幫女兒找到歸宿後,原本是打算帶著家財,去京城過好日子。
若是日後程武飛黃騰達了。
女兒說不定也會被送到京城。
畢竟不這麽做的話,皇帝老兒也不放心讓女婿在外領兵不是。
一切本都已經計劃好了。
可沒想到建奴居然放出消息,要將手裏的山參,全部清倉處理。
那種清倉價,若是走私進來轉賣,可是二三十倍的利潤。
作為一個商人,這種誘惑如何能抵抗。
“唉!”
老丈人歎了口氣,雖然藥材已經迴到了自己身前。
但他的心,到如今都還懸著沒落下去呢。
“這次太懸了。”
“差點一輩子的心血都完了。”
程武看到老丈人還有些後怕。
輕笑道:“伯父,那群山賊已經被我全部剿滅了。”
“也算是幫您老人家出了一口惡氣。”
“不過以後建奴的生意,恐怕是不能做了。”
“這次被搶,很有可能就是建奴設下的詭計。”
隨後他將山賊是建奴精兵假扮的事情說了出來。
老丈人和李參將麵麵相覷。
“程武,你說的可都是真的?”
李參將眉頭一皺,沉聲問道。
“標下絕無半句虛言!”
程武一抱拳,斬釘截鐵地說道。
“唔。”
李參將轉頭看了程武老丈人一眼。
“唐兄,你和遼東的一些商人都很相識。”
“可知道最近建奴除了售賣山參外,還有其他的交易嗎?”
程武老丈人捋了捋胡須。
“嘖。”
他皺了皺眉頭,有些為難地說道。
“李大人,你也知道,我認識的那些同行,可都是幹走私的。”
“我隻走私藥材,雖然違背朝廷律法。”
“但有大人作保,平日裏官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有些人走私的東西,若是擺上台麵,那可是抄家殺頭的大罪!”
說罷他小心翼翼地看著李參將。
“嗬嗬。”李參將一擺手:“你們先退下吧。”
他先讓那些抬著箱子過來的幾名士兵退下。
接著說道:“唐兄,現在這裏就我和程武在。”
“都是自己人,你盡管說就是。”
“就當做是閑談,我不會多管閑事的。”
“唔。”
程武老丈人點了點頭,看了眼四周後小聲說道。
“我認識一個姓徐的商人。”
“最近走私了大量的鐵器到了建州。”
“好狗膽!”
李參將怒目一瞪:“竟敢走私鐵器!”
“真真是罪該萬死!”
遼東雖然在撫順開了馬市,與建州及蒙古諸部交易。
但對於能打造武器的鐵器,也是有著嚴格的限製的。
外族想要購買,也隻能用農具的名義去購買。
而且交易的數量是有限製的。
如今聽聞有人走私大量的鐵器到了建州。
李參將怎能不怒。
“你看。”
程武的老丈人搖了搖頭:“我就知道你會這樣。”
“一把年紀了,還是嫉惡如仇。”
“建奴買點鐵器罷了,他還敢反了天不成?”
程武在一側聞言冷笑道:“伯父有所不知,這群奴才雖然表麵溫順。”
“實則狼子野心,萬萬不可輕視。”
老丈人麵色一變:“他們還……他們還真敢?”
“賢婿啊。”
“若是打了起來,你可要注意安全。”
“你還年輕,犯不上和那群野人玩命。”
李參將似乎有些煩躁。
揮了揮手:“好了老唐,有我在,你的女婿不會少一根汗毛。”
“這兩天你也沒有休息好,快去好好休息一下。”
“明日一早,就帶著藥材趕緊迴沈陽吧。”
“我這裏又不是客棧,你在我這吃了兩天的白食了!”
程武老丈人翻了個白眼:“真小氣。”
隨後就和程武告別,迴屋休息去了。
“程武啊,你這幾天也辛苦了。”
“這次做得很好。”
“我明日會和你老丈人一起去沈陽。”
“這幾日巡撫大人正好在沈陽巡視,我得去拜見他。”
“一來借著你剿匪的功勞,幫你討一個千總迴來。”
“二來嘛……我對建奴實在是不放心。”
“還是要和巡撫大人親自談談。”
程武一抱拳:“謝過參將大人。”
“不過遼東的官員,恐怕不會聽從大人所言,對建奴有任何防範。”
“最好的辦法就是大人申請親自駐紮撫順。”
“隻有大人坐鎮撫順,即便建奴犯我大明,也絕不會輕易得逞。”
調去撫順,對於李參將來說,並非一件難事。
畢竟他的職位是參將,職銜足夠。
“嗯。”
李參將點了點頭:“我會盡量爭取。”
“屆時我鎮守撫順,你仍舊在東洲堡領兵。”
“互為掎角之勢。”
“即便建奴來襲,也能撐上一陣子。”
頓了一下,他有些感慨地拍了一下程武的肩膀。
“我有預感,這次建奴來勢洶洶。”
“就憑著撫順和東洲堡這幾千兵力,咱們恐怕都要為國捐軀了。”
“程武!你怕不怕?”
麵對著李參將炯炯目光,程武麵色一肅。
沉聲說道。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李參將目露奇光。
程武說的這句話,他從未聽說過。
但聽在耳中,卻覺得蕩氣迴腸,直抒胸中誓死報國之意。
“好!”
“好兒郎!”
說罷大笑而去。
程武拜別了李參將,迴到了自己的住所。
脫下甲胄將自己扔在了床上。
雖然從昨天晚上到現在沒有合眼。
但卻沒有絲毫的困意。
一想到距離撫順之戰,還有一個月的時間。
心情更為激動。
“千總。”
躺在床上,程武摩拳擦掌,興奮不已。
“我要是晉升為千總。”
“參將大人又去了撫順。”
“這東洲堡,估計就是我來統領。”
“嘿!”
“萬事俱備,隻等建奴來犯了!”
第二天一早。
李參將便帶著人,和程武的老丈人離開了東洲堡。
程武則帶著堡內的士兵,加緊操練。
大戰將起,不能有絲毫懈怠。
三日後,李參將歸來。
給程武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說起來他的發家史並不簡單。
年輕時憑著過人的勇氣和體力,翻山越嶺去建州走私藥材。
賺到了第一桶金。
後來又結識了李參將這個朋友。
憑借著李參將的庇護,藥材走私的生意那是越做越大。
後來人老了,心氣也就沒有那麽高了。
隻想安穩地度過餘生。
在幫女兒找到歸宿後,原本是打算帶著家財,去京城過好日子。
若是日後程武飛黃騰達了。
女兒說不定也會被送到京城。
畢竟不這麽做的話,皇帝老兒也不放心讓女婿在外領兵不是。
一切本都已經計劃好了。
可沒想到建奴居然放出消息,要將手裏的山參,全部清倉處理。
那種清倉價,若是走私進來轉賣,可是二三十倍的利潤。
作為一個商人,這種誘惑如何能抵抗。
“唉!”
老丈人歎了口氣,雖然藥材已經迴到了自己身前。
但他的心,到如今都還懸著沒落下去呢。
“這次太懸了。”
“差點一輩子的心血都完了。”
程武看到老丈人還有些後怕。
輕笑道:“伯父,那群山賊已經被我全部剿滅了。”
“也算是幫您老人家出了一口惡氣。”
“不過以後建奴的生意,恐怕是不能做了。”
“這次被搶,很有可能就是建奴設下的詭計。”
隨後他將山賊是建奴精兵假扮的事情說了出來。
老丈人和李參將麵麵相覷。
“程武,你說的可都是真的?”
李參將眉頭一皺,沉聲問道。
“標下絕無半句虛言!”
程武一抱拳,斬釘截鐵地說道。
“唔。”
李參將轉頭看了程武老丈人一眼。
“唐兄,你和遼東的一些商人都很相識。”
“可知道最近建奴除了售賣山參外,還有其他的交易嗎?”
程武老丈人捋了捋胡須。
“嘖。”
他皺了皺眉頭,有些為難地說道。
“李大人,你也知道,我認識的那些同行,可都是幹走私的。”
“我隻走私藥材,雖然違背朝廷律法。”
“但有大人作保,平日裏官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有些人走私的東西,若是擺上台麵,那可是抄家殺頭的大罪!”
說罷他小心翼翼地看著李參將。
“嗬嗬。”李參將一擺手:“你們先退下吧。”
他先讓那些抬著箱子過來的幾名士兵退下。
接著說道:“唐兄,現在這裏就我和程武在。”
“都是自己人,你盡管說就是。”
“就當做是閑談,我不會多管閑事的。”
“唔。”
程武老丈人點了點頭,看了眼四周後小聲說道。
“我認識一個姓徐的商人。”
“最近走私了大量的鐵器到了建州。”
“好狗膽!”
李參將怒目一瞪:“竟敢走私鐵器!”
“真真是罪該萬死!”
遼東雖然在撫順開了馬市,與建州及蒙古諸部交易。
但對於能打造武器的鐵器,也是有著嚴格的限製的。
外族想要購買,也隻能用農具的名義去購買。
而且交易的數量是有限製的。
如今聽聞有人走私大量的鐵器到了建州。
李參將怎能不怒。
“你看。”
程武的老丈人搖了搖頭:“我就知道你會這樣。”
“一把年紀了,還是嫉惡如仇。”
“建奴買點鐵器罷了,他還敢反了天不成?”
程武在一側聞言冷笑道:“伯父有所不知,這群奴才雖然表麵溫順。”
“實則狼子野心,萬萬不可輕視。”
老丈人麵色一變:“他們還……他們還真敢?”
“賢婿啊。”
“若是打了起來,你可要注意安全。”
“你還年輕,犯不上和那群野人玩命。”
李參將似乎有些煩躁。
揮了揮手:“好了老唐,有我在,你的女婿不會少一根汗毛。”
“這兩天你也沒有休息好,快去好好休息一下。”
“明日一早,就帶著藥材趕緊迴沈陽吧。”
“我這裏又不是客棧,你在我這吃了兩天的白食了!”
程武老丈人翻了個白眼:“真小氣。”
隨後就和程武告別,迴屋休息去了。
“程武啊,你這幾天也辛苦了。”
“這次做得很好。”
“我明日會和你老丈人一起去沈陽。”
“這幾日巡撫大人正好在沈陽巡視,我得去拜見他。”
“一來借著你剿匪的功勞,幫你討一個千總迴來。”
“二來嘛……我對建奴實在是不放心。”
“還是要和巡撫大人親自談談。”
程武一抱拳:“謝過參將大人。”
“不過遼東的官員,恐怕不會聽從大人所言,對建奴有任何防範。”
“最好的辦法就是大人申請親自駐紮撫順。”
“隻有大人坐鎮撫順,即便建奴犯我大明,也絕不會輕易得逞。”
調去撫順,對於李參將來說,並非一件難事。
畢竟他的職位是參將,職銜足夠。
“嗯。”
李參將點了點頭:“我會盡量爭取。”
“屆時我鎮守撫順,你仍舊在東洲堡領兵。”
“互為掎角之勢。”
“即便建奴來襲,也能撐上一陣子。”
頓了一下,他有些感慨地拍了一下程武的肩膀。
“我有預感,這次建奴來勢洶洶。”
“就憑著撫順和東洲堡這幾千兵力,咱們恐怕都要為國捐軀了。”
“程武!你怕不怕?”
麵對著李參將炯炯目光,程武麵色一肅。
沉聲說道。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李參將目露奇光。
程武說的這句話,他從未聽說過。
但聽在耳中,卻覺得蕩氣迴腸,直抒胸中誓死報國之意。
“好!”
“好兒郎!”
說罷大笑而去。
程武拜別了李參將,迴到了自己的住所。
脫下甲胄將自己扔在了床上。
雖然從昨天晚上到現在沒有合眼。
但卻沒有絲毫的困意。
一想到距離撫順之戰,還有一個月的時間。
心情更為激動。
“千總。”
躺在床上,程武摩拳擦掌,興奮不已。
“我要是晉升為千總。”
“參將大人又去了撫順。”
“這東洲堡,估計就是我來統領。”
“嘿!”
“萬事俱備,隻等建奴來犯了!”
第二天一早。
李參將便帶著人,和程武的老丈人離開了東洲堡。
程武則帶著堡內的士兵,加緊操練。
大戰將起,不能有絲毫懈怠。
三日後,李參將歸來。
給程武帶來了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