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入皇陵
從賣臭豆腐開始的大唐生活 作者:檸檬生椰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安城漫天的飛灰,飄散向四周,快馬加鞭從江南一路疾馳而來到李承乾和李泰二人,遠遠的就看到了這一幕。
一路上,二人星夜疾馳,不敢有絲毫懈怠,兩兄弟或許在政治之上有所分歧,但對長孫皇後,二人卻是一致的,那可是他們的生母。
如今往日的恩恩怨怨,都該放下,隻希望能夠看到母後。
然而當看到長安城滿城飛灰,二人的心已經沉到了穀底。
“快點,駕!駕!”
身下的馬匹挨了兩鞭子,發出一陣嘶鳴之聲,朝著長安城疾馳而去。
守城的士兵們,見到疾馳而來的李承乾和李泰,身後緊隨著的是玄甲軍,連忙跪下迎接道:“恭迎太子殿下,衛王殿下!”
然而李承乾和李泰二人根本顧不得這麽多,直接縱馬朝著皇宮之中而去,一路之上,百姓們紛紛讓道,不敢有絲毫阻攔,直到皇宮門前,二人才匆匆下了馬車,一路朝著長孫皇後的寢宮而去。
這麽大的動靜,自然早就已經傳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但此時的李世民,聽到二人迴來,卻百般不是滋味,一個人坐在立政殿內,看著公文。
而李承乾和李泰二人來到寢宮之中,卻隻見正宮門口,一口醒目的棺木,已然擺放在前。
霎時間,一股冰冷,直衝二人的天靈。
終究...還是來晚了!
二人顧不得其他,猛的朝著棺木奔去,然而卻被太監給攔了下來。
一直守著棺槨的王德看著李承乾和李泰二人道:“二位殿下,皇後娘娘已經故去,按照規矩,您二位得先換上衣裳,然後來靈前磕頭,來人,帶二位殿下去換衣裳。”
然而李承乾此時哪裏還有什麽換衣服的心思,道:“孤要見母後,母後肯定沒死,速速讓禦醫過來!”
然而王德卻隻是對著太監使了個眼色,頓時,幾個太監硬生生的將李承乾給按著去一旁的偏殿之中。
不多時,二人換上了一身白衣,重新走了出來。
王德道:“二位殿下,皇後娘娘靈前,磕三個頭,不可放肆。”
旋即,李承乾和李泰二人在靈前磕了三個響頭。
原本在城外焦急如焚,悲傷欲絕的心情,在王德的一番擺弄之下,倒也消減了不少,但二人看著麵前的棺槨,心中始終不是滋味。
“王公公,孤...母後生前,可有話留給孤?”
李承乾看著王德問道。
王德聞言,搖了搖頭,道:“奴才不知,殿下若是想知道,還請去問陛下。”
而一旁的李泰,此時猩紅著一雙眼睛,突然,一拳直接砸在了李承乾的臉上,嘴上吼道:“都是你,是你害了母後,若不是你送什麽螃蟹,母後怎麽會這樣,一切都是因為你,你還我母後!還我母後!”
李泰一邊叫嚷著,拳頭不留餘地的朝著李承乾砸了過去。
李承乾聞言,心中惱怒,猛的一腳將李泰給踹開,喝道:“你發什麽瘋!就你一人難過?她也是孤的母後,孤就不難過...”
李承乾想要反駁,但心中的愧疚愈發的濃重了起來。
一旁的王德見李泰還要出手,連忙讓人將李承乾和李泰二人拉開,道:“二位殿下,皇後娘娘屍骨未寒,你二人在皇後娘娘靈前打殺,實在大逆不道,此事若是傳到了朝中該如何是好?”
李承乾和李泰二人聽到此話,這才冷靜了一些。
但二人心中卻多出來一個疙瘩。
是夜。
二人跪在靈前,都不願離去。
而李世民此時才從立政殿內晃晃悠悠的走了出來,麵上看不出悲喜,隻有一臉的冷峻,來到長孫皇後靈前,見到一字排開跪著的一群皇子皇女,李世民長歎了一口,又止住了腳步,迴到了立政殿。
就這樣,一連幾日,李世民再未曾去過靈前,一想到自己要麵對的東西,李世民隻感覺一陣後怕,不敢去麵對。
而一眾皇子皇女們,日日夜夜的守在靈前,直到七日之期到來,李世民才姍姍來遲,露了麵。
但整個人仿佛老了十歲一般,整個人似乎被抽去了精氣神一般,鬢角之間的白發愈發的多了,原本正值壯年,龍精虎猛的大唐皇帝,此時顯得格外落寞。
一眾皇子皇女們見到李世民到來,連忙跪拜行禮。
李世民見狀,沒有搭理他們,而是走到了棺槨前,看著棺槨之內的容顏,心中的刺痛再次襲來,迴憶似揮之不去的籠罩在自己的心頭。
拳頭緊握,忽然閉上了眼睛,強忍著心中的淚水,道:“蓋棺,出殯!”
伴隨著李世民的命令,半開的棺槨被侍衛往前一推,那張熟悉的臉,從此被塵封在了這具棺槨之中。
一時之間,一眾皇女們哭出了聲,而皇子們,一個個抹著眼淚,靜靜的等待著。
不多時,棺槨運送至宮前,此時,百官已經在此等候,見到棺槨出來,連忙跪了下來。
沒有停留,棺槨一路朝著皇陵而去,百官隨行,行至長安街上,百姓們立於道路兩側,神色莊嚴的目視著棺槨,等到棺槨過去,百姓們接連隨行於棺槨之後。
浩浩蕩蕩的人群,一路跟隨著棺槨來到皇陵外才停了下來。
棺槨進入皇陵,百姓們不知誰高唿了一聲:“皇後娘娘千古。”
頓時,山唿海嘯般的聲音,從百姓口中響起,響徹在皇陵上空,驚起皇陵周圍的鳥雀,化作一陣騷亂,飄向了遠方。
李世民聽到這道聲音,再也繃不住了,直接坐在了台階之上,嚎啕大哭了起來,宛如一個孩童一般。
眾人見到李世民這模樣,一個個的,皆不敢出聲,半刻鍾後,李世民哽咽著,目光落在皇陵上,聲音沙啞的道:“迴宮...”
一路無言,但眾人心中皆知道李世民心中的悲痛。
李淵,長孫皇後的死,對整個大唐來說,就像是一道晴天霹靂,蒙上了一層灰蒙蒙的霧氣,整個朝堂之上,更是壓抑非常,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去觸怒李世民,也不敢提起任何一個死字。
就這樣,連續兩個月的時間,長安城一片風平浪靜。
一路上,二人星夜疾馳,不敢有絲毫懈怠,兩兄弟或許在政治之上有所分歧,但對長孫皇後,二人卻是一致的,那可是他們的生母。
如今往日的恩恩怨怨,都該放下,隻希望能夠看到母後。
然而當看到長安城滿城飛灰,二人的心已經沉到了穀底。
“快點,駕!駕!”
身下的馬匹挨了兩鞭子,發出一陣嘶鳴之聲,朝著長安城疾馳而去。
守城的士兵們,見到疾馳而來的李承乾和李泰,身後緊隨著的是玄甲軍,連忙跪下迎接道:“恭迎太子殿下,衛王殿下!”
然而李承乾和李泰二人根本顧不得這麽多,直接縱馬朝著皇宮之中而去,一路之上,百姓們紛紛讓道,不敢有絲毫阻攔,直到皇宮門前,二人才匆匆下了馬車,一路朝著長孫皇後的寢宮而去。
這麽大的動靜,自然早就已經傳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但此時的李世民,聽到二人迴來,卻百般不是滋味,一個人坐在立政殿內,看著公文。
而李承乾和李泰二人來到寢宮之中,卻隻見正宮門口,一口醒目的棺木,已然擺放在前。
霎時間,一股冰冷,直衝二人的天靈。
終究...還是來晚了!
二人顧不得其他,猛的朝著棺木奔去,然而卻被太監給攔了下來。
一直守著棺槨的王德看著李承乾和李泰二人道:“二位殿下,皇後娘娘已經故去,按照規矩,您二位得先換上衣裳,然後來靈前磕頭,來人,帶二位殿下去換衣裳。”
然而李承乾此時哪裏還有什麽換衣服的心思,道:“孤要見母後,母後肯定沒死,速速讓禦醫過來!”
然而王德卻隻是對著太監使了個眼色,頓時,幾個太監硬生生的將李承乾給按著去一旁的偏殿之中。
不多時,二人換上了一身白衣,重新走了出來。
王德道:“二位殿下,皇後娘娘靈前,磕三個頭,不可放肆。”
旋即,李承乾和李泰二人在靈前磕了三個響頭。
原本在城外焦急如焚,悲傷欲絕的心情,在王德的一番擺弄之下,倒也消減了不少,但二人看著麵前的棺槨,心中始終不是滋味。
“王公公,孤...母後生前,可有話留給孤?”
李承乾看著王德問道。
王德聞言,搖了搖頭,道:“奴才不知,殿下若是想知道,還請去問陛下。”
而一旁的李泰,此時猩紅著一雙眼睛,突然,一拳直接砸在了李承乾的臉上,嘴上吼道:“都是你,是你害了母後,若不是你送什麽螃蟹,母後怎麽會這樣,一切都是因為你,你還我母後!還我母後!”
李泰一邊叫嚷著,拳頭不留餘地的朝著李承乾砸了過去。
李承乾聞言,心中惱怒,猛的一腳將李泰給踹開,喝道:“你發什麽瘋!就你一人難過?她也是孤的母後,孤就不難過...”
李承乾想要反駁,但心中的愧疚愈發的濃重了起來。
一旁的王德見李泰還要出手,連忙讓人將李承乾和李泰二人拉開,道:“二位殿下,皇後娘娘屍骨未寒,你二人在皇後娘娘靈前打殺,實在大逆不道,此事若是傳到了朝中該如何是好?”
李承乾和李泰二人聽到此話,這才冷靜了一些。
但二人心中卻多出來一個疙瘩。
是夜。
二人跪在靈前,都不願離去。
而李世民此時才從立政殿內晃晃悠悠的走了出來,麵上看不出悲喜,隻有一臉的冷峻,來到長孫皇後靈前,見到一字排開跪著的一群皇子皇女,李世民長歎了一口,又止住了腳步,迴到了立政殿。
就這樣,一連幾日,李世民再未曾去過靈前,一想到自己要麵對的東西,李世民隻感覺一陣後怕,不敢去麵對。
而一眾皇子皇女們,日日夜夜的守在靈前,直到七日之期到來,李世民才姍姍來遲,露了麵。
但整個人仿佛老了十歲一般,整個人似乎被抽去了精氣神一般,鬢角之間的白發愈發的多了,原本正值壯年,龍精虎猛的大唐皇帝,此時顯得格外落寞。
一眾皇子皇女們見到李世民到來,連忙跪拜行禮。
李世民見狀,沒有搭理他們,而是走到了棺槨前,看著棺槨之內的容顏,心中的刺痛再次襲來,迴憶似揮之不去的籠罩在自己的心頭。
拳頭緊握,忽然閉上了眼睛,強忍著心中的淚水,道:“蓋棺,出殯!”
伴隨著李世民的命令,半開的棺槨被侍衛往前一推,那張熟悉的臉,從此被塵封在了這具棺槨之中。
一時之間,一眾皇女們哭出了聲,而皇子們,一個個抹著眼淚,靜靜的等待著。
不多時,棺槨運送至宮前,此時,百官已經在此等候,見到棺槨出來,連忙跪了下來。
沒有停留,棺槨一路朝著皇陵而去,百官隨行,行至長安街上,百姓們立於道路兩側,神色莊嚴的目視著棺槨,等到棺槨過去,百姓們接連隨行於棺槨之後。
浩浩蕩蕩的人群,一路跟隨著棺槨來到皇陵外才停了下來。
棺槨進入皇陵,百姓們不知誰高唿了一聲:“皇後娘娘千古。”
頓時,山唿海嘯般的聲音,從百姓口中響起,響徹在皇陵上空,驚起皇陵周圍的鳥雀,化作一陣騷亂,飄向了遠方。
李世民聽到這道聲音,再也繃不住了,直接坐在了台階之上,嚎啕大哭了起來,宛如一個孩童一般。
眾人見到李世民這模樣,一個個的,皆不敢出聲,半刻鍾後,李世民哽咽著,目光落在皇陵上,聲音沙啞的道:“迴宮...”
一路無言,但眾人心中皆知道李世民心中的悲痛。
李淵,長孫皇後的死,對整個大唐來說,就像是一道晴天霹靂,蒙上了一層灰蒙蒙的霧氣,整個朝堂之上,更是壓抑非常,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去觸怒李世民,也不敢提起任何一個死字。
就這樣,連續兩個月的時間,長安城一片風平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