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杜如晦 病逝
從賣臭豆腐開始的大唐生活 作者:檸檬生椰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話一出,眾人更是不好受,但沒人去怪罪禦醫,李世民也隻是揮了揮手,讓禦醫退下。
隨後,眾人便你一言,我一語的閑聊了起來。
杜如晦眼看著那點精氣神,越發的渙散了起來,竟不知不覺間,有了些倦意。
旋即,杜如晦看向李世民,道:“陛下,臣有些話,想單獨與陛下言說。”
李世民見狀,點了點頭,示意其他人全都退去。
不多時,一眾國公們,便都退了出去。
杜如晦看著李世民,眼神之中已經有些迷離,但還是強撐著精神,道:“陛下,臣不能再陪著陛下往下走了,不過臣臨死之前,還有些話想說,不管陛下愛不愛聽,臣都不得不說了。”
李世民聞言,握住杜如晦的手,點了點頭,道:“克明,你有什麽話,盡管說。”
“陛下,世家不可貿動,火藥之事,臣知道陛下如今拉不下臉麵來,但關乎江山社稷,先生...咳咳,先生乃大唐之臥龍,不可隨意閑置於巴陵,火藥之事,唯他可解。”
杜如晦說道。
這話他憋在心裏很久了,這三個月以來,李世民一直在為火藥之事而煩憂,但又忌憚羅子燁。
一是羅子燁此時的功勞太大,已經隱約之間有些過了。
二是羅子燁作為玄武門策劃者之一,李世民心中依舊有芥蒂。
三則是為了打壓太子,這段時間太子的勢力飛速膨脹,拿羅子燁開刀也是為了朝中勢力平衡。
但如今朝局不穩,五姓七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拿到了火藥的配方,而且還研製出來炮仗,其中更是有倭奴國,吐穀渾,百濟,高昌等國牽扯其中。
所以,杜如晦隻能希望李世民能夠顧全大局,而不是直接對五姓七望下手,不然的話,就是內憂外患,到時候大唐又將是一片混亂。
李世民聞言,眉頭卻微微一皺,但見杜如晦如今這模樣,也隻能點了點頭,道:“好,朕答應你。”
“還有一事,就是太子,陛下既已立太子,便不應......”
杜如晦將朝堂之上的利弊,一一與李世民分說,而李世民而不知道聽沒聽進去,但杜如晦說的任何事情,李世民都是點頭應承。
說了好一會,李世民才從涼亭之中走了出來,麵色十分沉重。
在門外等候的一眾國公,麵露哀色。
“杜構,杜荷,好好的跟你們父親道別吧。”
李世民走出來,對著杜家的人說道。
旋即,杜家的人便朝著涼亭而去。
不過盞茶的時間,涼亭內,突然響起來一陣哭聲,緊接著哭聲連成了一片。
房謀杜斷的杜斷,便在這個春天,悄然而逝。
蔡國公府一片素縞,長安城中有頭有臉的官員們,全部都來吊唁。
隨後,長安城很快又從杜如晦的逝去之中恢複了過來。
而這些時日,李世民則一直在考慮著杜如晦臨走之前,跟自己說的話,他看著麵前的奏折,很是煩悶,根本就沒有批閱奏折的心思。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這個杜斷的眼光是正確的,火藥之事,他現在交給任何人去處理都不妥當,但他又不想召迴羅子燁。
想著,李世民便往禦花園走去,想要散散心。
而此時,在禦花園陪著皇子玩耍的長孫皇後,見到李世民一臉憂愁的朝著自己走來,旋即抱起已經能夠蹣跚而行的稚奴,迎了上去,道:“怎麽,還在想杜大人?”
李世民聽到長孫皇後的聲音,這才迴過神來,擠出一個微笑,從長孫皇後懷裏接過稚奴,而後道:“觀音婢,朕在想,要不要將羅子燁召迴來。”
長孫皇後聞言,無奈的歎了口氣,道:“當初讓人家去巴陵的是你,如今要人家迴來的還是你。”
“我可沒讓他迴來。”
李世民忍不住反駁道。
這天大地大,誰都有可能錯,唯獨自己不可能錯,至少不想自己認錯。
“好好好,你沒讓他迴來,陛下這是在煩火藥之事?”
長孫皇後說道。
“嗯,這段時間,世家的動作越來越大了,還有一些番邦使臣,在鴻臚寺停留已經快四個月了,他們想幹什麽朕都清楚。不過現在他們還未能製作出火炮,但朕覺得,應該也快了。”
李世民說道。
“所以,你想讓羅子燁來看看如何解決?”
“並非他不可。”
李世民否認道。
“你就嘴硬吧,你怕是不敢去找他,當初人家給你出謀劃策時,叫人家先生,如今人家給你出完了對策,你就叫人家本名。”
長孫皇後不由得白了李世民一眼,好歹羅子燁也是她的侄女婿,沾親帶故,難免會為羅子燁說話。
“哼,朕是君,他是臣,朕愛怎麽叫怎麽叫。”
李世民輕哼了一聲,表示不服。
但長孫皇後卻懶得跟他廢話,而是道:
“你自己拉不下臉麵,那便叫承乾去,這段時間孔穎達,陸德明他們估計沒少給你上折子吧?”
說到這裏,李世民也是一陣頭大,自從自己將羅子燁弄去巴陵之後,太子也變得有些不聽管教了起來,孔穎達,陸德明等人,一天一折子,折子上全是在說太子目無尊長,貪圖玩樂,離經叛道之事。
甚至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例如李承乾的坐姿不正,與宮女交談,和閹人過近,上課走神做等等。
之前羅子燁在時,也未曾見他們有這麽多彈劾太子的奏折,以前他們都是彈劾羅子燁帶壞太子,如今沒了羅子燁這個擋箭牌,隻能彈劾太子。
李世民對此事不勝其煩。
“嗯。”
李世民點了點頭。
長孫皇後聞言,道:“依著臣妾來說,倒不如讓承乾去巴陵走一趟,他與羅子燁是師生關係,而承乾也喜歡這個老師。再者說了,承乾是太子,羅子燁是你選給承乾的,他不幫承乾,還能幫誰?太子勢大,但這不都是你給的嗎?你顧忌太子何用?”
此話一出,李世民頓時眼前一亮,對啊,自己不能去,但是李承乾能去。
這段時間那幾個老匹夫的折子,自己都看的有些煩了,太子一去,自己也清淨許多。
隨後,眾人便你一言,我一語的閑聊了起來。
杜如晦眼看著那點精氣神,越發的渙散了起來,竟不知不覺間,有了些倦意。
旋即,杜如晦看向李世民,道:“陛下,臣有些話,想單獨與陛下言說。”
李世民見狀,點了點頭,示意其他人全都退去。
不多時,一眾國公們,便都退了出去。
杜如晦看著李世民,眼神之中已經有些迷離,但還是強撐著精神,道:“陛下,臣不能再陪著陛下往下走了,不過臣臨死之前,還有些話想說,不管陛下愛不愛聽,臣都不得不說了。”
李世民聞言,握住杜如晦的手,點了點頭,道:“克明,你有什麽話,盡管說。”
“陛下,世家不可貿動,火藥之事,臣知道陛下如今拉不下臉麵來,但關乎江山社稷,先生...咳咳,先生乃大唐之臥龍,不可隨意閑置於巴陵,火藥之事,唯他可解。”
杜如晦說道。
這話他憋在心裏很久了,這三個月以來,李世民一直在為火藥之事而煩憂,但又忌憚羅子燁。
一是羅子燁此時的功勞太大,已經隱約之間有些過了。
二是羅子燁作為玄武門策劃者之一,李世民心中依舊有芥蒂。
三則是為了打壓太子,這段時間太子的勢力飛速膨脹,拿羅子燁開刀也是為了朝中勢力平衡。
但如今朝局不穩,五姓七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拿到了火藥的配方,而且還研製出來炮仗,其中更是有倭奴國,吐穀渾,百濟,高昌等國牽扯其中。
所以,杜如晦隻能希望李世民能夠顧全大局,而不是直接對五姓七望下手,不然的話,就是內憂外患,到時候大唐又將是一片混亂。
李世民聞言,眉頭卻微微一皺,但見杜如晦如今這模樣,也隻能點了點頭,道:“好,朕答應你。”
“還有一事,就是太子,陛下既已立太子,便不應......”
杜如晦將朝堂之上的利弊,一一與李世民分說,而李世民而不知道聽沒聽進去,但杜如晦說的任何事情,李世民都是點頭應承。
說了好一會,李世民才從涼亭之中走了出來,麵色十分沉重。
在門外等候的一眾國公,麵露哀色。
“杜構,杜荷,好好的跟你們父親道別吧。”
李世民走出來,對著杜家的人說道。
旋即,杜家的人便朝著涼亭而去。
不過盞茶的時間,涼亭內,突然響起來一陣哭聲,緊接著哭聲連成了一片。
房謀杜斷的杜斷,便在這個春天,悄然而逝。
蔡國公府一片素縞,長安城中有頭有臉的官員們,全部都來吊唁。
隨後,長安城很快又從杜如晦的逝去之中恢複了過來。
而這些時日,李世民則一直在考慮著杜如晦臨走之前,跟自己說的話,他看著麵前的奏折,很是煩悶,根本就沒有批閱奏折的心思。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這個杜斷的眼光是正確的,火藥之事,他現在交給任何人去處理都不妥當,但他又不想召迴羅子燁。
想著,李世民便往禦花園走去,想要散散心。
而此時,在禦花園陪著皇子玩耍的長孫皇後,見到李世民一臉憂愁的朝著自己走來,旋即抱起已經能夠蹣跚而行的稚奴,迎了上去,道:“怎麽,還在想杜大人?”
李世民聽到長孫皇後的聲音,這才迴過神來,擠出一個微笑,從長孫皇後懷裏接過稚奴,而後道:“觀音婢,朕在想,要不要將羅子燁召迴來。”
長孫皇後聞言,無奈的歎了口氣,道:“當初讓人家去巴陵的是你,如今要人家迴來的還是你。”
“我可沒讓他迴來。”
李世民忍不住反駁道。
這天大地大,誰都有可能錯,唯獨自己不可能錯,至少不想自己認錯。
“好好好,你沒讓他迴來,陛下這是在煩火藥之事?”
長孫皇後說道。
“嗯,這段時間,世家的動作越來越大了,還有一些番邦使臣,在鴻臚寺停留已經快四個月了,他們想幹什麽朕都清楚。不過現在他們還未能製作出火炮,但朕覺得,應該也快了。”
李世民說道。
“所以,你想讓羅子燁來看看如何解決?”
“並非他不可。”
李世民否認道。
“你就嘴硬吧,你怕是不敢去找他,當初人家給你出謀劃策時,叫人家先生,如今人家給你出完了對策,你就叫人家本名。”
長孫皇後不由得白了李世民一眼,好歹羅子燁也是她的侄女婿,沾親帶故,難免會為羅子燁說話。
“哼,朕是君,他是臣,朕愛怎麽叫怎麽叫。”
李世民輕哼了一聲,表示不服。
但長孫皇後卻懶得跟他廢話,而是道:
“你自己拉不下臉麵,那便叫承乾去,這段時間孔穎達,陸德明他們估計沒少給你上折子吧?”
說到這裏,李世民也是一陣頭大,自從自己將羅子燁弄去巴陵之後,太子也變得有些不聽管教了起來,孔穎達,陸德明等人,一天一折子,折子上全是在說太子目無尊長,貪圖玩樂,離經叛道之事。
甚至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例如李承乾的坐姿不正,與宮女交談,和閹人過近,上課走神做等等。
之前羅子燁在時,也未曾見他們有這麽多彈劾太子的奏折,以前他們都是彈劾羅子燁帶壞太子,如今沒了羅子燁這個擋箭牌,隻能彈劾太子。
李世民對此事不勝其煩。
“嗯。”
李世民點了點頭。
長孫皇後聞言,道:“依著臣妾來說,倒不如讓承乾去巴陵走一趟,他與羅子燁是師生關係,而承乾也喜歡這個老師。再者說了,承乾是太子,羅子燁是你選給承乾的,他不幫承乾,還能幫誰?太子勢大,但這不都是你給的嗎?你顧忌太子何用?”
此話一出,李世民頓時眼前一亮,對啊,自己不能去,但是李承乾能去。
這段時間那幾個老匹夫的折子,自己都看的有些煩了,太子一去,自己也清淨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