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突厥提出互市
從賣臭豆腐開始的大唐生活 作者:檸檬生椰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旋即,羅子燁朝著坊內走去,隻見人群之中,一個小販模樣的人,身前放著兩個籮筐,筐內正是白花花的細鹽,同時嘴裏道:“二十文一斤,都有,別搶。”
“還真有賣二十文一斤的!”
羅子燁心裏咯噔一聲,昨日心中的疑惑,他總算是解開了。
看來五姓七望確實是掌握了新的製鹽方法,並且他們和倭奴國的合作,很有可能就是海草。
不然倭奴國有什麽能讓五姓七望這麽巴結?
看來,朝廷的鹽,可能已經不受控製了,隻是為何到現在都還沒傳出風聲來,甚至李世民都沒有發覺。
看著這些鹽在眾人的哄搶之下,漸漸見底,羅子燁好不容易擠進去,買了一斤鹽。
隨後便坐上了馬車,在馬車內,羅子燁看著眼前這鹽,和朝廷所製作的鹽別無二致,甚至可以說是一模一樣。
“世家...”
羅子燁此時才深刻的明白世家的能力,這製鹽的配方捂的這麽嚴實,卻還是被他們知道了,這擺明了就是在李世民的虎口之下奪食,膽子之大,羅子燁也不得不佩服。
馬車一路行駛到宮門口,羅子燁直接朝著東宮而去。
剛到顯德殿,隻見李承乾正在揉著手,掌心微紅。
顯然今日又受了戒尺。
羅子燁見狀,不忍笑道:“今日這是又調皮了?”
李承乾聽到羅子燁的話後,不由得歎了口氣,撅著嘴道:“今日分神,被孔學士打了十戒尺。”
這幾乎已經是李承乾的家常便飯了,有時坐立不端,有時出神,有時還頂撞孔穎達,不挨上幾戒尺,都說不過去。
“哈哈,好了,今日便不教授算學了,今日考試,看看你的算學能力如何。”
羅子燁笑著說道。
旋即將一張已經準備好的試卷遞給了李承乾。
李承乾的算學已經學了將近兩年時間了,天資還算不錯,普通的加減乘除已經能夠運用自如,這次羅子燁打算給他摸摸底,看他能學到什麽程度,試卷的難度大概在小學六年級左右,裏麵有些一元一次方程。
李承乾看著羅子燁遞過來的卷子,上麵的題目頓時看的他有些頭疼。
但還是認真的做了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半個時辰之後,李承乾停住了筆,麵色犯難。
羅子燁見狀,湊過去一看,隻見前麵的填空題,他倒是沒有錯什麽,但是後麵的判斷題卻已經錯了兩個,而選擇題更是錯了三個,而後麵的計算題直接空了兩個,三個應用題,幾滴墨水滴在上麵,卻沒有下筆。
看到這一幕,羅子燁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果然,六年級的題目還是太難了些,也可能是自己的期望太高了,畢竟還隻是一個十歲的孩子。
想著,羅子燁道:“好了,今天就這樣,從明日起,接著上算學課。”
算學一道,不隻是簡單的加減乘除,還有很多其他的運算,而能最直接觀察到算學是否學通,便在那應用題上,顯然李承乾還沒有學會如何在實際問題中應用算學。
李承乾歎了口氣,道:“先生,這題也太難了些,而且你看這道題,甲乙兩城相距三百三十二裏,馬車同時從兩城相對駛出,甲車行駛速度每個時辰二十裏,乙車行駛速度每個時辰二十五裏,幾個時辰後兩車相遇,這先生也沒講過啊。”
羅子燁見李承乾抱怨,不由得白了他一眼,道:“這題我雖然沒講過,但是這個解法,或是類似的題目,我是有跟你講過的,隻是你不會用。”
說著,羅子燁便將之前跟李承乾講解的東西,重新再講解了一遍。
李承乾聽聞,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問題是這麽算的。
不過這也不能怪羅子燁,羅子燁之前一去就是將近一年時間,李承乾自羅子燁撒手之後,便被其他的算學博士勒令使用算籌演算。
這混雜之下,很多東西都會有所出入。
跟李承乾又討論了一下,同時給李承乾將這個試卷講解完之後,也到了日中了。
而就在羅子燁準備離開皇宮之時,卻見王德已經在殿外等候了。
“先生,陛下召見。”
王德說道。
旋即,羅子燁再次被帶到了立政殿。
“臣拜見陛下。”
羅子燁拱手道。
李世民道:“王德,給先生賜座。”
王德聞言,連忙從一旁的四方桌裏抽出一把椅子,放在了羅子燁的屁股後麵。
羅子燁見狀,疑惑的看向李世民,今日這陛下是抽哪門子風,竟然還會給自己賜座了?
正當羅子燁疑惑之時,李世民麵帶笑容的看向羅子燁,道:“先生,前日突厥打算將蕭皇後送迴長安,換迴阿史德烏沒啜,今日那阿史那思摩又提出想與大唐開啟互市,先生如何看?
“互市?”
羅子燁微微一愣,曆史上,突厥可沒有說與大唐有互市這一說,以突厥人的尿性,哪會玩什麽互市,一般都是直接從大唐搶物資,搶完就跑。
如今怎麽會提出互市?
旋即,羅子燁分析道:“陛下,臣以為完全沒有必要,頡利可汗這個冬天肯定過的很難,他們想要開啟互市,想必是草原之上的食物已經不足以讓他們過冬,又擔心咱們的大炮,所以這才提起互市的。”
“那先生的意思是?”
李世民眉頭一挑,嘴角不經意間露出一絲笑容。
顯然,他就想要羅子燁口中的答案。
互市?
若是大唐沒有大炮,又或者大唐與突厥兵力相當,這互市自無不可。
但李世民派往突厥的探子迴稟,那些突厥人這個冬天凍死了不少的牛羊,很多人都已經吃不飽肚子了,甚至有些部族都開始朝大唐求援。
這個時候若是跟頡利可汗開啟互市,那不是給頡利可汗休養生息的機會嗎?
“陛下,咱們大唐兵強馬壯,那頡利可汗一直覬覦中原,今年是進攻頡利可汗的大好時機,何必與其互市,若是與突厥建立起所謂的友好關係,那我大唐將錯失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羅子燁如實迴答道。
“還真有賣二十文一斤的!”
羅子燁心裏咯噔一聲,昨日心中的疑惑,他總算是解開了。
看來五姓七望確實是掌握了新的製鹽方法,並且他們和倭奴國的合作,很有可能就是海草。
不然倭奴國有什麽能讓五姓七望這麽巴結?
看來,朝廷的鹽,可能已經不受控製了,隻是為何到現在都還沒傳出風聲來,甚至李世民都沒有發覺。
看著這些鹽在眾人的哄搶之下,漸漸見底,羅子燁好不容易擠進去,買了一斤鹽。
隨後便坐上了馬車,在馬車內,羅子燁看著眼前這鹽,和朝廷所製作的鹽別無二致,甚至可以說是一模一樣。
“世家...”
羅子燁此時才深刻的明白世家的能力,這製鹽的配方捂的這麽嚴實,卻還是被他們知道了,這擺明了就是在李世民的虎口之下奪食,膽子之大,羅子燁也不得不佩服。
馬車一路行駛到宮門口,羅子燁直接朝著東宮而去。
剛到顯德殿,隻見李承乾正在揉著手,掌心微紅。
顯然今日又受了戒尺。
羅子燁見狀,不忍笑道:“今日這是又調皮了?”
李承乾聽到羅子燁的話後,不由得歎了口氣,撅著嘴道:“今日分神,被孔學士打了十戒尺。”
這幾乎已經是李承乾的家常便飯了,有時坐立不端,有時出神,有時還頂撞孔穎達,不挨上幾戒尺,都說不過去。
“哈哈,好了,今日便不教授算學了,今日考試,看看你的算學能力如何。”
羅子燁笑著說道。
旋即將一張已經準備好的試卷遞給了李承乾。
李承乾的算學已經學了將近兩年時間了,天資還算不錯,普通的加減乘除已經能夠運用自如,這次羅子燁打算給他摸摸底,看他能學到什麽程度,試卷的難度大概在小學六年級左右,裏麵有些一元一次方程。
李承乾看著羅子燁遞過來的卷子,上麵的題目頓時看的他有些頭疼。
但還是認真的做了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半個時辰之後,李承乾停住了筆,麵色犯難。
羅子燁見狀,湊過去一看,隻見前麵的填空題,他倒是沒有錯什麽,但是後麵的判斷題卻已經錯了兩個,而選擇題更是錯了三個,而後麵的計算題直接空了兩個,三個應用題,幾滴墨水滴在上麵,卻沒有下筆。
看到這一幕,羅子燁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果然,六年級的題目還是太難了些,也可能是自己的期望太高了,畢竟還隻是一個十歲的孩子。
想著,羅子燁道:“好了,今天就這樣,從明日起,接著上算學課。”
算學一道,不隻是簡單的加減乘除,還有很多其他的運算,而能最直接觀察到算學是否學通,便在那應用題上,顯然李承乾還沒有學會如何在實際問題中應用算學。
李承乾歎了口氣,道:“先生,這題也太難了些,而且你看這道題,甲乙兩城相距三百三十二裏,馬車同時從兩城相對駛出,甲車行駛速度每個時辰二十裏,乙車行駛速度每個時辰二十五裏,幾個時辰後兩車相遇,這先生也沒講過啊。”
羅子燁見李承乾抱怨,不由得白了他一眼,道:“這題我雖然沒講過,但是這個解法,或是類似的題目,我是有跟你講過的,隻是你不會用。”
說著,羅子燁便將之前跟李承乾講解的東西,重新再講解了一遍。
李承乾聽聞,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問題是這麽算的。
不過這也不能怪羅子燁,羅子燁之前一去就是將近一年時間,李承乾自羅子燁撒手之後,便被其他的算學博士勒令使用算籌演算。
這混雜之下,很多東西都會有所出入。
跟李承乾又討論了一下,同時給李承乾將這個試卷講解完之後,也到了日中了。
而就在羅子燁準備離開皇宮之時,卻見王德已經在殿外等候了。
“先生,陛下召見。”
王德說道。
旋即,羅子燁再次被帶到了立政殿。
“臣拜見陛下。”
羅子燁拱手道。
李世民道:“王德,給先生賜座。”
王德聞言,連忙從一旁的四方桌裏抽出一把椅子,放在了羅子燁的屁股後麵。
羅子燁見狀,疑惑的看向李世民,今日這陛下是抽哪門子風,竟然還會給自己賜座了?
正當羅子燁疑惑之時,李世民麵帶笑容的看向羅子燁,道:“先生,前日突厥打算將蕭皇後送迴長安,換迴阿史德烏沒啜,今日那阿史那思摩又提出想與大唐開啟互市,先生如何看?
“互市?”
羅子燁微微一愣,曆史上,突厥可沒有說與大唐有互市這一說,以突厥人的尿性,哪會玩什麽互市,一般都是直接從大唐搶物資,搶完就跑。
如今怎麽會提出互市?
旋即,羅子燁分析道:“陛下,臣以為完全沒有必要,頡利可汗這個冬天肯定過的很難,他們想要開啟互市,想必是草原之上的食物已經不足以讓他們過冬,又擔心咱們的大炮,所以這才提起互市的。”
“那先生的意思是?”
李世民眉頭一挑,嘴角不經意間露出一絲笑容。
顯然,他就想要羅子燁口中的答案。
互市?
若是大唐沒有大炮,又或者大唐與突厥兵力相當,這互市自無不可。
但李世民派往突厥的探子迴稟,那些突厥人這個冬天凍死了不少的牛羊,很多人都已經吃不飽肚子了,甚至有些部族都開始朝大唐求援。
這個時候若是跟頡利可汗開啟互市,那不是給頡利可汗休養生息的機會嗎?
“陛下,咱們大唐兵強馬壯,那頡利可汗一直覬覦中原,今年是進攻頡利可汗的大好時機,何必與其互市,若是與突厥建立起所謂的友好關係,那我大唐將錯失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羅子燁如實迴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