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末,距離慕容垂上任平州已經過去了大半年的時間,慕容儁率先對留守在鄴城中的慕容垂親信揮下了屠刀。


    其中慕容垂的大舅子尚書郎段勤被慕容儁以私通晉國為名,下獄處死,其弟段思僥幸逃脫,向南投奔晉國泰山太守諸葛攸。


    諸葛攸從段思的口中得到了燕國的虛實,當即決定再次出兵攻打東郡,慕容儁派遣大司馬慕容恪率部迎戰,諸葛攸見狀,隻得帶著段思和大軍南還。


    十二月,燕國皇宮之中,慕容儁端坐在上位,俯視著群臣說道:“諸位愛卿,自朕登基以來,我大燕可謂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取,可如今,南方尚且有晉國苟延殘喘,西邊則有秦國虎視眈眈,朕決意消滅諸國,一統天下!”


    燕國群臣見狀,均是麵麵相覷,沒有人答話,而慕容儁則是繼續說道:“朕打算令我大燕各州郡校驗核實人丁,每戶隻允許留下一丁,其餘的男丁皆征發入伍,盡可能的拚湊夠一百五十萬步軍,等到明年的春天全部集結到洛陽一帶,準備南下西征,為此事諸卿定要竭盡全力啊。”


    很快,慕容儁的詔令便由一匹匹快馬攜帶從鄴城奔向了燕國的各個郡縣。


    幾日之後,武邑人劉貴率先上書向慕容儁陳述曆年戰亂,燕國百姓早已經苦不堪言,若是倉促集結百萬大軍,恐怕百姓們會心生怨恨,從而發生變故,希望慕容儁可以重新考慮集結大軍之事。


    慕容儁將劉貴的上書交給了朝中大臣,命他們商議出一個結果來,最終慕容儁更改了之前頒發的聖旨,重新製定了招募士卒的方式及人數,並寬限時間,令大軍在第二年的冬天在鄴城完成集結。


    當時,燕國國內征賦調兵頻繁,各官府派遣使者,穿梭往返,郡縣苦不堪言。時任太尉、兼任中書監的封弈看到這種情況,上書給慕容儁說道:“從今開始,如果不是軍令期限緊迫,不得再派使者。其餘征賦調兵事宜全都由州郡督促完成,州郡以下的部門派出在外催促監督的人,一律返迴。”慕容儁聽從了這一請求。


    晉國,徐州刺史府中,時任徐、兗二州刺史的荀羨正身著大氅站在地圖麵前看著晉燕交界的地方,陷入了沉思。


    “荀刺史,您乃是國之柱石,如今您的病還沒有完全痊愈,不如先靜心休養如何?等到痊愈之後,再率師北進。”一旁,時任荀羨軍司的郗曇(原為禦史中丞,後因荀羨患病,被調任為其軍司)苦口婆心的勸說道。


    “咳咳咳…”荀羨聽後,又是一陣急促的咳嗽,同時臉上的顏色更加的蒼白,他目光炯炯的看向郗曇說:“重熙(郗曇字)啊,你不明白,如今燕國任命的泰山太守賈堅(字世固)正率部駐紮在山茌(即先漢之茌縣,屬泰山郡,後漢改曰山茌。),我早已經派人打聽清楚了,賈堅麾下的士卒不過千餘人,我們的士卒乃是其十倍有餘,攻破山茌完全不成問題,之前河南諸郡皆被燕軍所克,邊境士卒早已產生了畏敵之心,現在就需要一場大的勝利來鼓舞人心啊,所以此戰我必須要拿下才行。”


    郗曇見狀,隻得無奈的歎了一口氣:“荀刺史,您這又是何苦呢?既然如此,譴一偏將前去不就可以了嗎?你又何必親自出征呢?”


    荀羨搖了搖頭:“不行,其餘諸將我不放心,若是攻打山茌失利,我軍士卒則會徹底的喪失與燕軍交戰的信心啊,重熙,我走之後,這裏就交給你了。”說著,荀羨拍了拍郗曇的肩膀,然後便提劍大步走了出去。


    很快,荀羨便帶著集結好的數萬晉軍直奔山茌而去,而駐守山茌的賈堅也是得知了晉軍奔襲而來的消息,由於他麾下隻有七百多士卒,於是部將們都勸說賈堅道:“太守,我們士兵數量少於晉軍,不如固守等待援軍到來再伺機反撲。”


    賈堅當即搖頭拒絕說:“我們即使固守也不能幸免,不如迎戰。”於是出城迎戰。賈堅身先士卒,率兵斬殺了荀羨的士兵一千多人,又返迴了城中。


    荀羨雖然吃了敗仗,但是怎奈晉燕兩軍數量相差懸殊,所以晉軍很快便又組織起了新的一輪進攻。


    賈堅見狀,無奈的歎息說道:“我自結發成年以來,立誌要建立功名,然而每每陷於窮途險境,這豈不是命中注定嗎!與其遭受屈辱而苟且偷生,不如保持氣節而慨然赴死。”於是便對將士們說:“如今處於危險的困境,無計可施,你們可以離去,我將隻有一死。”


    將士們都哭泣著說:“府君您不出城,大家也一起死。”於是他們就扶持賈堅上馬,賈堅說:“我如果想要逃走,一定不會丟開你們。現在應當為你們去決死一戰,如果力量不支,你們可以趕快離去,不要再顧及我了!”


    說完便打開城門,徑直出去。荀羨的士卒四麵雲集,賈堅把馬停在護城河的橋上,左右開弓,荀羨的士卒應聲倒下。然而荀羨的兵力眾多,一部分士卒從河下砍斷橋梁,賈堅連人帶馬陷落下去,於是被晉軍活捉。


    山茌於是被攻克。荀羨對賈堅說:“你的父親、祖父世代都是晉朝的臣子,你為什麽要背叛先祖而不肯投降?”賈堅說:“是晉王朝自己拋棄了中華大地,不是我背叛了它。百姓既然已經沒有了君主,隻有把命運托付給力量強大的人。我既然已經事奉了別人,怎麽可以改變氣節!我從師就學自立於世以來,曆經趙、燕,未曾改變誌向,你怎麽能一下子就勸我投降呢!”荀羨又一次責備賈堅,賈堅憤怒地說:“小子!做兒女的竟想管教父親!”荀羨大怒,把他押到院子裏淋雨。過了幾天,賈堅滿懷悲憤遺憾而死。


    燕國青州刺史慕容塵派部將司馬悅明去救援泰山,荀羨的軍隊被擊敗,燕軍又重新奪取了山茌。慕容儁得知賈堅殉國的消息後,任命賈堅的兒子賈活為任城太守。


    荀羨撤軍之後病情愈發嚴重,於是被朝廷召迴。同時任命郗曇為北中郎將,都督徐、兗、青、冀、幽五州諸軍事,徐、兗二州刺史,鎮守下邳。


    到了年底,荀羨也是因為病情嚴重而卒於府邸之中,消息傳到皇宮中,司馬聃大為悲傷,對自己的左右感歎道:“荀令則、王敬和(王洽)相繼凋落,股肱腹心將複寄誰乎。”然後下詔追封其為驃騎將軍。


    (注:1、《十六國春秋·卷二十七·前燕錄五》:冬十月,儁殺尚書郎鮮卑段勤,以其陰貳於晉也,其弟思遂奔於晉,晉太山太守諸葛攸複率眾攻東郡,儁遣大司馬恪等拒之,各引而還。


    2、《十六國春秋·卷二十七·前燕錄五》:十二月,令州郡校閱見丁精核[一作覆]隱漏率,戶留一丁,餘悉發為兵,欲使步卒滿一百五十萬,期來春大集,將進臨洛陽,為三方節度。武邑劉貴上書極陳百姓凋弊,發兵非法,恐人不堪命,必致土崩之變,並陳時政不便於時者十有三事,儁覽而悅之,下公卿博議,事多納用,乃改令,三五發兵,寛戎備一周,悉令明年季冬赴集鄴都,時調發繁數,官司各遣使者道路旁午,郡縣苦之,太尉、領中書監封奕請自今非軍期嚴急,不得遣使,自餘賦發皆責成州郡,其郡司所遣殫督在外者,一切攝還,儁從之。是歲,晉北中郎將荀羨攻山荏,拔之,斬太山太守賈堅,鎮南將軍、青州刺史(慕容)塵遣司馬悅明救之,晉師敗績,複取山荏,遂以堅子活為任城太守。


    3、《資治通鑒·卷一百》:燕泰山太守賈堅屯山茌,荀羨引兵擊之;堅所將才七百餘人,羨兵十倍於堅。堅將出戰,諸將皆曰:“眾少,不如固守。”堅曰:“固守亦不能免,不如戰也。”遂出戰,身先士卒,殺羨兵千餘人,複還入城。羨進攻之,堅歎曰:“吾自結發,誌立功名,而每值窮厄,豈非命乎!與其屈辱而生,不若守節而死。”乃謂將士曰:“今危困,計無所設,卿等可去,吾將止死。”將士皆泣曰:“府君不出,眾亦俱死耳。”乃扶堅上馬。堅曰:“我如欲逃,必不相遣。今當為卿曹決鬥,若勢不能支,卿等可趣去,勿複顧我也!”乃開門直出。羨兵四集,堅立馬橋上,左右射之,皆應弦而倒。羨兵眾多,從塹下斫橋,堅人馬俱陷,生擒之,遂拔山茌。羨謂堅曰:“君父、祖世為晉臣,奈何背本不降?”堅曰:“晉自棄中華,非吾叛也。民既無主,強則托命。既已事人,安可改節!吾束修自立,涉趙曆燕,未嚐易誌,君何匆匆相謂降乎!”羨複責之,堅怒曰:“豎子,兒女禦乃公!”羨怒,執置雨中,數日,堅憤惋而卒。


    燕青州刺史慕容塵遣司馬悅明救泰山,羨兵大敗,燕複取山茌。燕主儁以賈堅子活為任城太守。


    荀羨疾篤,征還,以郗曇為北中郎將、都督徐、兗、青、冀、幽五州諸軍事,徐、兗二州刺史,鎮下邳。


    4、關於賈堅的其他故事,可以去了解一下成語附膚落毛。《燕書》:“賈堅,字世固,彎弓三石餘。烈祖以堅善射,故親試之,乃取一牛置百步上,召堅使射,曰:‘能中之乎?’堅曰:少‘壯之時,能令不中;今已老年,正可中之。’恪大笑。射,發一矢拂脊,再一矢,磨腹,皆附膚落毛,上下如一。恪曰:‘複能中乎?’堅曰:‘所貴者以不中為奇,中之何難?’一發中之。堅時年六十餘矣,觀者鹹服其妙。”


    5、《晉書·荀羨傳》:先是,石季龍(石虎)死,胡中大亂,羨撫納降附,甚得眾心。以疾篤解職。後除右軍將軍,加散騎常侍,讓不拜。升平二年卒,時年三十八。帝聞之,歎曰:“荀令則、王敬和相繼凋落,股肱腹心將複誰寄乎!”追贈驃騎將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武桓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錄冊史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錄冊史官並收藏秦武桓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