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周瑜迴兵攻打建業司馬懿設伏大敗周瑜放走周瑜欲擒故縱
三十六計之三國群雄爭霸 作者:一代聖人尹福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建安二十七年(公元217年),司馬懿假裝圍困東吳建業都城。
孫權商議禦敵對策,張昭乃東吳托孤重臣。建議孫權召迴周瑜,方可禦敵司馬懿。
東吳文武雙全之臣呂蒙,極力反對說:周瑜屯兵徐州,乃為東吳爭奪天下而做準備。
怎奈,呂蒙此言,卻受不住張昭的牙尖嘴利,勸退而去。
在張昭的反駁之下,呂蒙隻能同意退下。感歎周瑜帶兵不易,好不容易占領徐州,若迴兵東吳,將再無機會攻奪天下……
孫權亦為大局考慮,覺得張昭所言,不無道理!~建業城若失去,要天下何用?
孫權讓騎兵前往徐州召迴周瑜,不曾想。周瑜遲遲未歸……
於是,孫權又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張昭又獻計給孫權,派大臣魯肅前往徐州。召集迴周瑜兵馬!
東吳皆知魯肅與周瑜相交甚深,故而派魯肅前往徐州。
魯肅到達徐州後,被周瑜用計,整日灌醉。
魯肅知此乃周瑜挽留之計後,偷偷遛出徐州大殿,親自去到周瑜家中相談。
魯肅為報答孫權,用自刎之法。迫使周瑜帶兵馬迴軍建業城!~
……
公元217年秋,周瑜引大軍歸來建業城。距離建業城外不足五裏時,周瑜讓軍隊停止前進。
周瑜抬起手來,止住兵馬,而後對身旁魯肅,說道:“子敬,我軍已快抵達建業城外,汝先從北門進城。告知陛下!~我大軍已迴救援,讓陛下裏應外合,從城內派出兵馬內在夾擊司馬懿。”
魯肅想都不想,直接同意。抱拳拱手,麵向周瑜行禮,說道:“啟稟大都督,領命!~”
為了魯肅的安危……
周瑜調轉馬頭,轉身向後,對丁奉、徐盛二將,大喊道:“丁奉、徐盛,二位將軍,速速護送子敬從北門入城。”
徐盛、丁奉二將正想立功,抱拳而出,向周瑜抱拳拱手,大喊道:“啟稟大都督,末將遵命,定不辱使命,安全護送魯肅大人進城。”
…
另一邊,司馬懿正在距離建業城東門外,騎著戰馬等待大軍歸來。
~~
周瑜大軍剛到,就被躲在遠處的司馬懿密探發現。
一名機靈的探子士兵,指著周瑜的帥旗大喊道:“快看,那帥旗上,是否寫著(周)字?”
幾名士兵立刻向周瑜大部隊觀望過去,果然發現,周瑜帥旗。隻見周瑜帥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是周瑜之兵!~我等且速速迴去告知司馬懿丞相。”
“嗯。”
“快走。”
……
探子士兵數人,立刻消失在遠處的小樹叢裏。
探子士兵騎著快馬,迴到司馬懿陣前,大喊道:“報!”
數名士兵大喊完後,迅速跳下馬來,半跪在地,抱拳拱手,麵向司馬懿。
司馬懿騎在戰馬上,迴頭看向士兵,問道:“有何軍情?速速報來。”
“啟稟丞相,小人等……,看到周瑜大軍,正往建業城而來,距離此地不足五裏。”
司馬懿眼睛滴溜一轉,摸了摸下巴,問道:“汝等探聽清楚否?”
士兵抬起頭,眼神堅定無比,抱拳答道:“丞相,小人們已探清楚,周瑜帥旗在風中搖擺。絕不會有錯,丞相!~”
見士兵來報,周瑜大軍迴來,司馬昭非常興奮,引馬上司馬懿戰馬近前,對司馬懿,說道:“父親猜中矣,周瑜果然帶大軍迴來。”
司馬懿思考了一下,向數名報信有功士兵,喊道:“汝等,且先退下領賞。”
得到獎賞,數名報信士兵非常興奮,感激涕零,不斷叩拜司馬懿,大喊道:“謝丞相,謝丞相!”
司馬懿對眾將吩咐道:“讓大部隊前路轉後路,後路轉前路。速速撤退!”
眾將不敢反駁,直接對司馬懿抱拳拱手,大喊道:“是,丞相!”
轉而,對大軍喊道:“撤兵,速速撤兵!”
至此,大軍一層接一層傳遞命令下去,軍隊整齊有序,緩緩地撤退迴去。
……
建業城內,魯肅與大將徐盛、丁奉二將,已經到達建業大殿內。
孫權坐在大殿上,已收到魯肅匯報,周瑜正帶兵在前線聚集,距離建業城五裏處。
孫權對魯肅、徐盛、丁奉三人,說道:“汝三人已立大功,待退卻司馬懿大軍,再行加官進爵。封賞賜銀!”
魯肅、徐盛、丁奉三人,立即抱拳拱手,麵向孫權,喊道:“謝陛下。”
孫權又對堂下眾武將,大喊道:“眾將士聽令,命汝等迅速整頓兵馬。出兵攻打司馬懿大軍,與大都督兵馬匯合。”
“是!是!是!”
大殿下,東吳眾將士唿喊道。
孫權剛想出兵,突然一名士兵火速跑入大殿內,大喊道:“報!~啟稟陛下,司馬懿大軍已盡數退去,不知何往。”
“咯噔”孫權從上首座位上站立而起,大喊道:“什麽?怎會如此?”
……
同樣的事情,一樣發生在周瑜前線大營。
“報!啟稟大都督,司馬懿兵馬已退走。”
大將甘寧、太史慈、周泰、程普……等將領,皆不知所措,看向周瑜:“司馬懿兵馬退了?”
周瑜對士兵問道:“汝可探清明白?”
士兵抱拳拱手,再次重複一遍:“大都督,司馬懿大軍確實已經退去。”
大將程普站立而出,抱拳向周瑜,說道:“大都督,司馬懿大軍既已退去。我等且迴城中,麵見陛下。再做打算!~”
“唉!”周瑜用力甩手,歎出一口氣,麵向大帳門口方向,說道:“此計定乃司馬老賊所設之計。我軍離開徐州,若再圖中原,已然艱難……”
周瑜說完,緩緩閉上眼睛,抬起頭來,獨自傷感!
“這?!”東吳大將周泰、甘寧、太史慈、程普,等人互相左右對視一眼“唉。”
眾將亦非常難過,竟被司馬懿用計騙迴。
過了一會兒。周泰沒有氣惱,抱拳拱手向周瑜,說道:“大都督,如今我等已迴吳地,且先行迴城,麵見陛下。到時,再做決議不遲。”
周瑜點了點頭,大聲說道:“眾將士聽令。隨本都督進城,麵見陛下!”
眾將士喊道:“是!”
……
建業大殿內,孫權知道周瑜迴城後。親自帶領眾臣,出到建業大殿外迎接周瑜。
周瑜和東吳大將:周泰、程普、甘寧、太史慈……等將領,邁著虎步,抬頭挺胸向孫權處走去。
孫權見周瑜走近後,迎了上去:“公瑾,公瑾!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周瑜加快了步伐,走到距離孫權三米開外,立即向孫權半跪而下。抱拳拱手,大聲喊道:“陛下,末將救駕來遲。請陛下恕罪!!”
孫權愣了一下,轉而又喜笑眉梢,往前三步。扶起周瑜,“哈哈哈!~公瑾請起,請起!”
周瑜順利被孫權扶起,麵看孫權。孫權說道:“公瑾來救建業,恰逢時機。並未來遲……若不是公瑾迴軍,司馬懿定不會退兵。公瑾與諸位將軍,皆乃首功一件。”
孫權對左右侍女,大聲說道:“來人,賜酒。”
侍女首先給孫權和周瑜倒上美酒,然後才給太史慈、程普、周泰、甘寧……等將倒上。
“喝!~”
孫權舉起酒杯,對周瑜說道。
“喝!”
周瑜與眾將皆舉起酒杯,滿飲起來。
…
剛喝完一碗酒,孫權還沒來得及加官進爵。封賞諸將,遠處又跑來一名士兵。
距離孫權與周瑜處五米開外,被孫權侍衛攔截下來。
“不可靠近。”
“報!~”
士兵撲倒在地,大喊道:“大喜事,大喜事。司馬懿已於迴柴桑路上,突然暴斃而亡。”
“司馬懿死了?”
孫權身後眾臣,和周圍的士兵們都竊竊私語起來。
孫權有點不信,再次對士兵,說道:“汝再說一遍。”
士兵再次重複道:“陛下,司馬懿已崩於迴柴桑路上。此事已傳遍整個建業城!”
傳信息的人,都是司馬懿提前埋伏在建業城裏的士兵。
就連這位來報信之兵,也是司馬懿讓自己人,偽裝之人。
士兵說完後,周瑜眼睛滴溜一轉。在思考著這位士兵所說的話。
孫權聽說司馬懿已死,興奮不已,說道:“公瑾,司馬懿既已死!~何不發兵奪迴柴桑?”
這時候,大臣張昭也站了出來,說道:“是啊!是啊!陛下所言極是。司馬懿既已死,曹操失去軍師。必不敢抵禦我大軍討打,此時進攻。必然勝利!!”
張昭說完,立刻向自己的同黨,使了使眼色,幫忙勸阻周瑜出兵伐曹。
眾臣大喊道:“陛下,請陛下下旨。讓大都督出兵伐曹,奪迴柴桑!”
跟隨周瑜南征北戰之將領,並沒有動。都在等待孫權或周瑜說話。
孫權非常滿意張昭和眾臣,點了點頭,看向周瑜,說道:“公瑾,此時不出兵,必將錯過大好時機。”
孫權此言之意,再過明顯異常。是想讓周瑜發兵前往柴桑,擊敗曹操。奪迴柴桑城!
周瑜又怎不知孫權之意,抱拳拱手向孫權,說道:“陛下,臣願帶兵前往柴桑,擊破曹兵,奪迴柴桑城以獻陛下大恩!!”
“好!!”孫權扶起周瑜,說道:“孤特命周瑜為大都督,欽點兵將,前往柴桑。擊敗曹兵!”
……
周瑜讓呂蒙跟隨,副將為丁奉、徐盛二將。率領大軍八萬之眾,直取柴桑。
路上周瑜、呂蒙、徐盛、丁奉…等將領,騎著戰馬跟隨周瑜。呂蒙忍不住引馬上前,問道:“大都督,張大人極力勸說大都督進攻柴桑。屬下想知曉,大都督是何感想?”
周瑜引著戰馬,一路前行,並未停止,轉頭對呂蒙,說道:“子明,本都督何嚐不想司馬懿已死乎?本都督此次出兵,乃為親眼目睹司馬懿是否已亡。若司馬懿已亡,柴桑定不攻自破!”
呂蒙點了點頭,說道:“大都督所言有理。”
呂蒙被周瑜點撥兩句,心中之氣已然開闊。
周瑜帶著軍隊,緩緩向柴桑方向進發!
忽然,前麵有一隊騎兵出現。
騎兵大概有數千人!領頭騎兵,手上舉著帥旗,旗幟上寫著(司馬)二字。
大將徐盛指向帥旗,大喊道:“大都督快看,那是司馬懿兵馬?”
大將丁奉問道:“司馬懿已死,哪來的司馬懿兵馬?”
那隊數千人的騎兵,往周瑜大軍前騎行數百米之際,突然調轉馬頭,往迴跑去。
周瑜見到騎兵逃跑,對身後兵馬喊道:“追!~”
…
為首的司馬懿騎兵,一邊跑,一邊逃跑:“快跑!周瑜大軍追來矣。”
周瑜所帶大軍,有糧草器械在後,追趕無任何裝備之兵。並未能及時追上,隻距離騎兵數百米距離……
待周瑜帶兵追到一處枯木山穀之時,那夥騎兵,竟然逃入了枯木山穀之中。
到達山穀狹窄之處後,“籲、”周瑜止住戰馬,抬起手來。
“籲、”大將徐盛見周瑜停止前進,朝身後兵將大喊道:“停止前進。”
大將丁奉亦大聲喊道:“停止前進。”
將令難為,眾將士一個傳一個,將大軍停止下來。
周瑜和呂蒙、徐盛、丁奉……等將領,騎著戰馬。站在門口處,往枯木山穀中望去!
呂蒙騎馬走出,抱拳拱手向周瑜,說道:“大都督,此山穀狹窄異常。會不會有詐?”
呂蒙剛說完,山穀中,又有一隊騎兵向周瑜大軍處奔來。
奇怪的是,這些兵馬。身上都穿著白衣,且手臂和頭上都綁著白布。最主要的是,車隊還跟著一輛帶棺材的馬車。
為首的正是司馬懿之子司馬昭,“父親無辜亡故!我當親自送父親迴鄉安葬。”
司馬昭說話聲音很大,山穀又狹窄,聲音從裏麵傳了出來。
大將丁奉指著馬車上的棺材,大聲喊道:“大都督,那,莫非是司馬懿屍首?”
丁奉的聲音亦傳入山穀中:“快跑!是周瑜大軍。”
司馬昭在山穀內,調轉馬頭,大喊道:“撤退,快撤退。保護遺骨!”
周瑜已顧不了那麽多,朝眾將士大喊道:“追,奪取司馬昭屍首。”
“駕,駕,駕!”
……
山穀中密林非常多,騎馬速度很難行走。
周瑜大軍追趕遲緩!
追擊半炷香之後,山穀上方周圍突然出現一大波弓箭手。
司馬懿站在前方,指著周瑜大笑道:“周瑜,你逃不掉了。”
周瑜抬起頭,看到司馬懿還活著。心中咯噔一下。
“那是司馬懿?!”
“司馬懿還活著。”
呂蒙大喊道:“大都督,不好!!我等中了司馬懿之計矣。”
周瑜不管司馬懿,立即讓兵馬撤退出山穀:“快撤!~”
司馬懿:“哈哈哈哈哈,周瑜,你逃不掉了。”
不知何時,司馬昭已上到山穀上,與司馬懿站在一塊。
司馬昭問道:“父親,真的要燒死周瑜嗎?”
司馬懿說道:“不,留下周瑜。往周瑜周圍射入火箭。不可傷了周瑜性命!”
“是,父親。”
“射箭!射……”
“咻咻咻!!!”
火箭唿嘯而下,直擊周瑜兵馬周圍。
“啊!啊!啊!”
山穀內,傳來哭喊聲震天動地。
周瑜在大將徐盛、丁奉、呂蒙的保護下,逃出了山穀。
東吳大將徐盛、丁奉為了保護周瑜撤退,身中火箭,死在了山穀之中。
……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一集:水鏡先生用計把薑維引出荊州四郡密會勸降薑維。
孫權商議禦敵對策,張昭乃東吳托孤重臣。建議孫權召迴周瑜,方可禦敵司馬懿。
東吳文武雙全之臣呂蒙,極力反對說:周瑜屯兵徐州,乃為東吳爭奪天下而做準備。
怎奈,呂蒙此言,卻受不住張昭的牙尖嘴利,勸退而去。
在張昭的反駁之下,呂蒙隻能同意退下。感歎周瑜帶兵不易,好不容易占領徐州,若迴兵東吳,將再無機會攻奪天下……
孫權亦為大局考慮,覺得張昭所言,不無道理!~建業城若失去,要天下何用?
孫權讓騎兵前往徐州召迴周瑜,不曾想。周瑜遲遲未歸……
於是,孫權又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張昭又獻計給孫權,派大臣魯肅前往徐州。召集迴周瑜兵馬!
東吳皆知魯肅與周瑜相交甚深,故而派魯肅前往徐州。
魯肅到達徐州後,被周瑜用計,整日灌醉。
魯肅知此乃周瑜挽留之計後,偷偷遛出徐州大殿,親自去到周瑜家中相談。
魯肅為報答孫權,用自刎之法。迫使周瑜帶兵馬迴軍建業城!~
……
公元217年秋,周瑜引大軍歸來建業城。距離建業城外不足五裏時,周瑜讓軍隊停止前進。
周瑜抬起手來,止住兵馬,而後對身旁魯肅,說道:“子敬,我軍已快抵達建業城外,汝先從北門進城。告知陛下!~我大軍已迴救援,讓陛下裏應外合,從城內派出兵馬內在夾擊司馬懿。”
魯肅想都不想,直接同意。抱拳拱手,麵向周瑜行禮,說道:“啟稟大都督,領命!~”
為了魯肅的安危……
周瑜調轉馬頭,轉身向後,對丁奉、徐盛二將,大喊道:“丁奉、徐盛,二位將軍,速速護送子敬從北門入城。”
徐盛、丁奉二將正想立功,抱拳而出,向周瑜抱拳拱手,大喊道:“啟稟大都督,末將遵命,定不辱使命,安全護送魯肅大人進城。”
…
另一邊,司馬懿正在距離建業城東門外,騎著戰馬等待大軍歸來。
~~
周瑜大軍剛到,就被躲在遠處的司馬懿密探發現。
一名機靈的探子士兵,指著周瑜的帥旗大喊道:“快看,那帥旗上,是否寫著(周)字?”
幾名士兵立刻向周瑜大部隊觀望過去,果然發現,周瑜帥旗。隻見周瑜帥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是周瑜之兵!~我等且速速迴去告知司馬懿丞相。”
“嗯。”
“快走。”
……
探子士兵數人,立刻消失在遠處的小樹叢裏。
探子士兵騎著快馬,迴到司馬懿陣前,大喊道:“報!”
數名士兵大喊完後,迅速跳下馬來,半跪在地,抱拳拱手,麵向司馬懿。
司馬懿騎在戰馬上,迴頭看向士兵,問道:“有何軍情?速速報來。”
“啟稟丞相,小人等……,看到周瑜大軍,正往建業城而來,距離此地不足五裏。”
司馬懿眼睛滴溜一轉,摸了摸下巴,問道:“汝等探聽清楚否?”
士兵抬起頭,眼神堅定無比,抱拳答道:“丞相,小人們已探清楚,周瑜帥旗在風中搖擺。絕不會有錯,丞相!~”
見士兵來報,周瑜大軍迴來,司馬昭非常興奮,引馬上司馬懿戰馬近前,對司馬懿,說道:“父親猜中矣,周瑜果然帶大軍迴來。”
司馬懿思考了一下,向數名報信有功士兵,喊道:“汝等,且先退下領賞。”
得到獎賞,數名報信士兵非常興奮,感激涕零,不斷叩拜司馬懿,大喊道:“謝丞相,謝丞相!”
司馬懿對眾將吩咐道:“讓大部隊前路轉後路,後路轉前路。速速撤退!”
眾將不敢反駁,直接對司馬懿抱拳拱手,大喊道:“是,丞相!”
轉而,對大軍喊道:“撤兵,速速撤兵!”
至此,大軍一層接一層傳遞命令下去,軍隊整齊有序,緩緩地撤退迴去。
……
建業城內,魯肅與大將徐盛、丁奉二將,已經到達建業大殿內。
孫權坐在大殿上,已收到魯肅匯報,周瑜正帶兵在前線聚集,距離建業城五裏處。
孫權對魯肅、徐盛、丁奉三人,說道:“汝三人已立大功,待退卻司馬懿大軍,再行加官進爵。封賞賜銀!”
魯肅、徐盛、丁奉三人,立即抱拳拱手,麵向孫權,喊道:“謝陛下。”
孫權又對堂下眾武將,大喊道:“眾將士聽令,命汝等迅速整頓兵馬。出兵攻打司馬懿大軍,與大都督兵馬匯合。”
“是!是!是!”
大殿下,東吳眾將士唿喊道。
孫權剛想出兵,突然一名士兵火速跑入大殿內,大喊道:“報!~啟稟陛下,司馬懿大軍已盡數退去,不知何往。”
“咯噔”孫權從上首座位上站立而起,大喊道:“什麽?怎會如此?”
……
同樣的事情,一樣發生在周瑜前線大營。
“報!啟稟大都督,司馬懿兵馬已退走。”
大將甘寧、太史慈、周泰、程普……等將領,皆不知所措,看向周瑜:“司馬懿兵馬退了?”
周瑜對士兵問道:“汝可探清明白?”
士兵抱拳拱手,再次重複一遍:“大都督,司馬懿大軍確實已經退去。”
大將程普站立而出,抱拳向周瑜,說道:“大都督,司馬懿大軍既已退去。我等且迴城中,麵見陛下。再做打算!~”
“唉!”周瑜用力甩手,歎出一口氣,麵向大帳門口方向,說道:“此計定乃司馬老賊所設之計。我軍離開徐州,若再圖中原,已然艱難……”
周瑜說完,緩緩閉上眼睛,抬起頭來,獨自傷感!
“這?!”東吳大將周泰、甘寧、太史慈、程普,等人互相左右對視一眼“唉。”
眾將亦非常難過,竟被司馬懿用計騙迴。
過了一會兒。周泰沒有氣惱,抱拳拱手向周瑜,說道:“大都督,如今我等已迴吳地,且先行迴城,麵見陛下。到時,再做決議不遲。”
周瑜點了點頭,大聲說道:“眾將士聽令。隨本都督進城,麵見陛下!”
眾將士喊道:“是!”
……
建業大殿內,孫權知道周瑜迴城後。親自帶領眾臣,出到建業大殿外迎接周瑜。
周瑜和東吳大將:周泰、程普、甘寧、太史慈……等將領,邁著虎步,抬頭挺胸向孫權處走去。
孫權見周瑜走近後,迎了上去:“公瑾,公瑾!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周瑜加快了步伐,走到距離孫權三米開外,立即向孫權半跪而下。抱拳拱手,大聲喊道:“陛下,末將救駕來遲。請陛下恕罪!!”
孫權愣了一下,轉而又喜笑眉梢,往前三步。扶起周瑜,“哈哈哈!~公瑾請起,請起!”
周瑜順利被孫權扶起,麵看孫權。孫權說道:“公瑾來救建業,恰逢時機。並未來遲……若不是公瑾迴軍,司馬懿定不會退兵。公瑾與諸位將軍,皆乃首功一件。”
孫權對左右侍女,大聲說道:“來人,賜酒。”
侍女首先給孫權和周瑜倒上美酒,然後才給太史慈、程普、周泰、甘寧……等將倒上。
“喝!~”
孫權舉起酒杯,對周瑜說道。
“喝!”
周瑜與眾將皆舉起酒杯,滿飲起來。
…
剛喝完一碗酒,孫權還沒來得及加官進爵。封賞諸將,遠處又跑來一名士兵。
距離孫權與周瑜處五米開外,被孫權侍衛攔截下來。
“不可靠近。”
“報!~”
士兵撲倒在地,大喊道:“大喜事,大喜事。司馬懿已於迴柴桑路上,突然暴斃而亡。”
“司馬懿死了?”
孫權身後眾臣,和周圍的士兵們都竊竊私語起來。
孫權有點不信,再次對士兵,說道:“汝再說一遍。”
士兵再次重複道:“陛下,司馬懿已崩於迴柴桑路上。此事已傳遍整個建業城!”
傳信息的人,都是司馬懿提前埋伏在建業城裏的士兵。
就連這位來報信之兵,也是司馬懿讓自己人,偽裝之人。
士兵說完後,周瑜眼睛滴溜一轉。在思考著這位士兵所說的話。
孫權聽說司馬懿已死,興奮不已,說道:“公瑾,司馬懿既已死!~何不發兵奪迴柴桑?”
這時候,大臣張昭也站了出來,說道:“是啊!是啊!陛下所言極是。司馬懿既已死,曹操失去軍師。必不敢抵禦我大軍討打,此時進攻。必然勝利!!”
張昭說完,立刻向自己的同黨,使了使眼色,幫忙勸阻周瑜出兵伐曹。
眾臣大喊道:“陛下,請陛下下旨。讓大都督出兵伐曹,奪迴柴桑!”
跟隨周瑜南征北戰之將領,並沒有動。都在等待孫權或周瑜說話。
孫權非常滿意張昭和眾臣,點了點頭,看向周瑜,說道:“公瑾,此時不出兵,必將錯過大好時機。”
孫權此言之意,再過明顯異常。是想讓周瑜發兵前往柴桑,擊敗曹操。奪迴柴桑城!
周瑜又怎不知孫權之意,抱拳拱手向孫權,說道:“陛下,臣願帶兵前往柴桑,擊破曹兵,奪迴柴桑城以獻陛下大恩!!”
“好!!”孫權扶起周瑜,說道:“孤特命周瑜為大都督,欽點兵將,前往柴桑。擊敗曹兵!”
……
周瑜讓呂蒙跟隨,副將為丁奉、徐盛二將。率領大軍八萬之眾,直取柴桑。
路上周瑜、呂蒙、徐盛、丁奉…等將領,騎著戰馬跟隨周瑜。呂蒙忍不住引馬上前,問道:“大都督,張大人極力勸說大都督進攻柴桑。屬下想知曉,大都督是何感想?”
周瑜引著戰馬,一路前行,並未停止,轉頭對呂蒙,說道:“子明,本都督何嚐不想司馬懿已死乎?本都督此次出兵,乃為親眼目睹司馬懿是否已亡。若司馬懿已亡,柴桑定不攻自破!”
呂蒙點了點頭,說道:“大都督所言有理。”
呂蒙被周瑜點撥兩句,心中之氣已然開闊。
周瑜帶著軍隊,緩緩向柴桑方向進發!
忽然,前麵有一隊騎兵出現。
騎兵大概有數千人!領頭騎兵,手上舉著帥旗,旗幟上寫著(司馬)二字。
大將徐盛指向帥旗,大喊道:“大都督快看,那是司馬懿兵馬?”
大將丁奉問道:“司馬懿已死,哪來的司馬懿兵馬?”
那隊數千人的騎兵,往周瑜大軍前騎行數百米之際,突然調轉馬頭,往迴跑去。
周瑜見到騎兵逃跑,對身後兵馬喊道:“追!~”
…
為首的司馬懿騎兵,一邊跑,一邊逃跑:“快跑!周瑜大軍追來矣。”
周瑜所帶大軍,有糧草器械在後,追趕無任何裝備之兵。並未能及時追上,隻距離騎兵數百米距離……
待周瑜帶兵追到一處枯木山穀之時,那夥騎兵,竟然逃入了枯木山穀之中。
到達山穀狹窄之處後,“籲、”周瑜止住戰馬,抬起手來。
“籲、”大將徐盛見周瑜停止前進,朝身後兵將大喊道:“停止前進。”
大將丁奉亦大聲喊道:“停止前進。”
將令難為,眾將士一個傳一個,將大軍停止下來。
周瑜和呂蒙、徐盛、丁奉……等將領,騎著戰馬。站在門口處,往枯木山穀中望去!
呂蒙騎馬走出,抱拳拱手向周瑜,說道:“大都督,此山穀狹窄異常。會不會有詐?”
呂蒙剛說完,山穀中,又有一隊騎兵向周瑜大軍處奔來。
奇怪的是,這些兵馬。身上都穿著白衣,且手臂和頭上都綁著白布。最主要的是,車隊還跟著一輛帶棺材的馬車。
為首的正是司馬懿之子司馬昭,“父親無辜亡故!我當親自送父親迴鄉安葬。”
司馬昭說話聲音很大,山穀又狹窄,聲音從裏麵傳了出來。
大將丁奉指著馬車上的棺材,大聲喊道:“大都督,那,莫非是司馬懿屍首?”
丁奉的聲音亦傳入山穀中:“快跑!是周瑜大軍。”
司馬昭在山穀內,調轉馬頭,大喊道:“撤退,快撤退。保護遺骨!”
周瑜已顧不了那麽多,朝眾將士大喊道:“追,奪取司馬昭屍首。”
“駕,駕,駕!”
……
山穀中密林非常多,騎馬速度很難行走。
周瑜大軍追趕遲緩!
追擊半炷香之後,山穀上方周圍突然出現一大波弓箭手。
司馬懿站在前方,指著周瑜大笑道:“周瑜,你逃不掉了。”
周瑜抬起頭,看到司馬懿還活著。心中咯噔一下。
“那是司馬懿?!”
“司馬懿還活著。”
呂蒙大喊道:“大都督,不好!!我等中了司馬懿之計矣。”
周瑜不管司馬懿,立即讓兵馬撤退出山穀:“快撤!~”
司馬懿:“哈哈哈哈哈,周瑜,你逃不掉了。”
不知何時,司馬昭已上到山穀上,與司馬懿站在一塊。
司馬昭問道:“父親,真的要燒死周瑜嗎?”
司馬懿說道:“不,留下周瑜。往周瑜周圍射入火箭。不可傷了周瑜性命!”
“是,父親。”
“射箭!射……”
“咻咻咻!!!”
火箭唿嘯而下,直擊周瑜兵馬周圍。
“啊!啊!啊!”
山穀內,傳來哭喊聲震天動地。
周瑜在大將徐盛、丁奉、呂蒙的保護下,逃出了山穀。
東吳大將徐盛、丁奉為了保護周瑜撤退,身中火箭,死在了山穀之中。
……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一集:水鏡先生用計把薑維引出荊州四郡密會勸降薑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