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曹操許昌被奪呂布派兵從冀州而出助曹攻劉備之兵偷梁換柱
三十六計之三國群雄爭霸 作者:一代聖人尹福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建安二十年(公元220年),曹丕被張飛用神兵利器丈八蛇矛,捅殺於荊州大殿之上。
隨後掛於荊州城門之上,示眾三日。
曹操大將李典,潛伏到懸掛之城門下,知曉此掛,真乃曹操愛子曹丕是也。
詢問得知,曹丕將被懸掛於荊州大門三日,氣憤而歸許昌,告知曹操。
曹操聽聞後,頭疼欲裂,當場暈倒……
眾將與謀臣,扶住曹操,摁動穴位,待曹操清醒之後,立即出兵攻打劉備。:“出兵,出兵,攻伐劉備,攻伐劉備。”
曹操頭疼已無大礙,坐立而起,問道:“汝等有何計策攻占荊州?”
眾臣皆搖了搖頭,不知用何計收複荊州:“這?!……”
見無人應答,曹操再次問道:“汝等皆啞言?竟無人有計攻打荊州乎?”
曹操愛子曹植,站立而出,抱拳拱手,向曹操,說道:“父親,有一人,可獻出妙計也。”
曹操隨即問道:“何人?”
曹植看向司馬懿,神秘,說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矣…”
曹操順著曹植目光,看向司馬懿,問道:“仲達?”
提到司馬懿名字,眾臣亦往司馬懿站立處,看去。
曹操一拍腦門,說道:“植兒提醒甚是。孤,竟把司馬懿丞相忘記矣。”
司馬懿二子,司馬昭與司馬師二人,見自己的父親司馬懿,竟被曹植賞識,心中甚是欣慰。
曹操隨即看向司馬懿,說道:“仲達,汝藏之深,孤、卻不見汝發言,可曾有妙計否?”
司馬懿見已然藏不住,立即站立而出,抱拳拱手,麵向曹操,恭敬說道:“陛下,臣並非藏之也。臣正想如何破敵之策……諸葛亮絕非一般謀臣,普通計謀必被其所破矣!~”
曹操認同司馬懿所說,點了點頭,說道:“孤,屢次吃虧於諸葛亮之手。仲達有何妙計,不妨說來聽聽、”
司馬懿心中已然明了,獻計於曹操,說道:“陛下,諸葛亮初出茅廬之時,曾為劉備獻出三分天下之計也。荊州乃諸葛亮故土,其人甚愛惜家鄉,亦有思鄉之情。諸葛亮向劉備提出,先占據荊州,再奪取益州之策略……今已得之。呂布於北方,虎視眈眈,兵精糧足。此誠不可與之爭鋒,丞相需更換根基之地,尋一良地,作為根基。”
曹操搖了搖頭,問道:“何地可為根基?孤與眾臣,住許昌已久,怎肯放棄之?”
司馬懿說道:“益州,益州沃土千裏,可為最佳根基之地也。”
曹操說道:“如此大事,需在議也!~為今之計,需先攻伐劉備,為吾丕兒報殺身之,血海深仇。”
……
司馬懿搖了搖頭,曹操竟然不聽取他言,必有大敗,抱拳說道:“陛下,若要替曹丕殿下報仇,可出兵攻打益州,然、出兵益州之前,陛下必須派一使臣前往北方呂布之冀州,與呂布結為同盟。如今,益州之兵盡出,陛下攻打益州,指日可待!~為提振兵將士氣,陛下可親率大軍,進攻益州。臣自當留守許昌……”
曹操多疑,讓司馬懿留守許昌,不知可否行之:“仲達留守許昌?”
司馬懿說道:“正是。”
曹操為了綁住司馬懿,決定把司馬懿兩個兒子帶上,說道:“既如此,司空與司馬可跟隨孤,親往益州,以報軍功。”
司馬懿從未想過,曹操竟然把司馬昭,司馬師帶往益州,神色一緊,說道:“這?!”
但此時,司馬懿並無任何兵權,隻能答應,說道:“陛下,吾兒能與陛下親至戰場,此乃幸事也。”
曹操點了點頭,說道:“嗯,眾將速速迴營備軍,明日一早,於城外集結,出兵益州。”
……
隨後,曹操讓眾將全部穿上用白布製作而成之戰袍,打造升幡,升幡上寫:(報仇雪恨。)
許昌城外,數十萬大軍於城外集結。
曹操與眾將士,謀臣…等人,站立於點將台上,欽點出征戰士。
曹操站立於點將台上首,身上穿著白布孝衣,“嗡。”手中拔出寶劍,指向益州方向,大喊道:“眾將士聽令!~殺子之仇不共戴天,劉備若不除,必招天下人共伐之。”
眾將士大喊道:“討伐劉備,討伐劉備!…”
“嘭嘭嘭、嘭嘭嘭!”
眾將士喊完後,鑼鼓震天。
忽然,天空烏雲密布,“澎啪~”閃電雷鳴。
謀臣程昱指向天空,對曹操說道:“陛下,如此景象乃吉兆也!~天欲助曹不助劉,陛下必勝。”
大將許褚,正站立於程昱身後,大喊道:“必勝!必勝!必勝!…”
大將李典亦跟隨,大喊道:“必勝!”
“魏國必勝,魏國必勝!”
……
劉備兵馬,攻陷荊州全境後,元帥薑維立刻派快馬迴程益州,告知劉備、諸葛亮。
益州城內,出兵之前,諸葛亮已預言到,荊州不久將成為劉備之腹地也。
諸葛亮早已命大臣法正,讓兵士於城內,張燈結彩,布滿喜慶之用。
~~
此時,劉備、諸葛亮、法正、糜竺、簡雍…等大臣,正於益州城內閑逛,劉備看向忙碌之兵,在益州城高牆之處,掛滿大紅燈籠,隨即對諸葛亮,問道:“軍師,為何將燈籠懸掛於城牆之上?如此之多,如此多之大紅燈籠乎?…”
大臣法正,立即站立而出,言道:“主公,此乃軍師之意也。軍師早已有言,我軍出兵荊州,必能一舉攻占荊州諸軍,特讓微臣於,益州城內提前慶祝。”
“這?!”劉備指著燈籠,說道:“軍師,呂布大軍與東吳周瑜之兵馬,不可小覷也。此次出兵,若不全勝,定會讓天下人恥笑。”
諸葛亮笑而不語,緩緩地搖動手中羽扇,剛想應答劉備,突然:
“駕,駕…”
益州城內,一名士兵騎著快馬,朝劉備、諸葛亮、法正、糜竺、簡雍…等人處奔襲而來,口中不斷,大喊道:“主公,主公!大喜事,大喜事啊!~”
劉備聽聞有喜,立即與眾臣停下腳步。促足觀望……
“籲、”士兵騎上快馬,到達眾人麵前,不足三米處時,跳下馬來,迅速跑到劉備與諸葛亮麵前,半跪於地,抱拳拱手,大喊道:“主公,軍師,大喜事,大喜事啊!”
劉備趕忙扶起士兵,問道:“何喜之有?汝且說之、”
士兵被劉備扶起,內心激動,說道:“主公,荊州城、南郡、襄陽、南陽新野、江夏…等,剩餘荊州諸郡,皆已落入我軍手中。”
劉備一愣,問道:“汝所言,可否屬實?”
士兵斬釘截鐵,再次抱拳拱手,說道:“不敢隱瞞主公,小人所言,句句屬實矣。”
諸葛亮、法正、糜竺、簡雍…等大臣,立即抱拳拱手,向劉備祝賀,喊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荊州、益州皆已落入主公之手。”
劉備非常高興,命令左右跟隨侍衛,喊道:“速速帶此將士下去休息,念其報信有功,賞賜其良田十畝,黃金白銀百兩……待得勝將士歸來,本將軍皆重重有賞、”
劉備左右侍衛,抱拳拱手,說道:“是,主公。”
報信士兵,跪倒在地,不斷向劉備磕頭謝恩,哭喊道:“謝主公賞賜,謝主公賞賜。”
~~
荊州城內,諸葛亮欽點元帥薑維,在城內各處,擺放眾多美酒佳肴,讓城內士兵輪番享用。
益州大將,薑維,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張苞、梁虔…等將,以及副將,皆於城內痛飲。
張飛高高舉起酒碗,“哈哈哈!”大笑而起,瞪大眼睛,對薑維,大喊道:“俺是個大老粗,不懂什麽排兵布陣。可俺卻聽說,汝於荊州大殿北門,屢次殺退許褚兵馬!俺敬你是條漢子,來,幹了…”
張飛說完,舉起酒碗,就往嘴裏灌酒:“咕咚,咕咚。”
“哈哈哈哈!”黃忠大笑而起,大聲說道:“好啊!好!”亦一同舉起酒碗,自行喝了起來。
關羽微睜眼睛、趙雲、魏延、張苞…等諸將,皆同飲而起。
“幹了。”“咕咚,咕咚。”薑維亦舉起酒碗,一飲而盡,喝完後,用手抹掉酒水,謙虛說道:“吾乃後輩,承蒙諸位前輩關照,才使有今日大勝,今日諸位前輩,定要與維、不醉不歸……”
張飛大喊道:“爽快!不醉不歸。”
就此,益州諸將,薑維、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張苞…等諸將,在荊州城中痛飲,大醉幾日幾夜。
~~
曹操披麻戴孝,命許褚、典韋、李典為前路先鋒,曹植、司馬昭、司馬師、程昱為謀臣,親率數十萬大軍,開赴益州,進攻劉備,為曹丕複仇。
曹操帥旗周邊,掃蕩著數帆升旗,旗幟左右兩側寫著:“血海深仇,克複益州。”
曹操數十萬大軍,開赴益州,天下震動。
……
身在益州之諸葛亮,正在府邸中,與眾臣商議,讓劉備稱帝之事宜。
諸葛亮府邸,寬敞明亮之大堂之內,諸葛亮坐於主坐上,把手中羽扇放於桌麵之上,伸手向諸臣前方一揮動,諸位大臣商量之聲,立即停止。
諸葛亮開口,說道:“主公如今已盡得,益州、荊州全境,吾之天下之地已得三分。主公若稱帝,爾等皆加官進爵,封侯拜相。何樂而不為乎?!”
大臣法正,點了點頭,說道:“軍師所言有理,為將者當身居戰場以立軍功,馬革裹屍而還。為臣者,當為主公出謀劃策,決勝千裏……必要之時,讓主公稱王,稱帝,亦屬於臣下本份矣。”
眾臣皆點頭同意,諸葛亮與法正之觀點,大喊道:“我等皆願捧,主公稱王稱帝。”
諸葛亮今日請到府邸中,益州重臣,無一疏漏,皆願意劉備稱帝。諸葛亮笑道:“諸臣既已同意主公稱帝,亮、將於明日早朝與主公言之,諸公亦要一同勸說主公為宜。”
眾臣大喊道:“請軍師放心,我等懼已知曉。”
……
益州城大殿早朝會之日,劉備坐於上首坐。看向漢中大殿之下,文臣武將,分別是:諸葛亮、法正、簡雍、糜竺、潘濬、劉封、廖立、楊昂、楊柏、昌奇、張衛…等人。
諸葛亮向諸位大臣,使了使眼色,諸葛亮立即與,諸位大臣跪拜於地,叩拜劉備,大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若洪雷,響徹整個大殿。
諸葛亮與諸位大臣喊完後。劉備身後,早已被諸葛亮安排妥當之侍女,立刻為劉備披上黃袍加身~
“這?!”劉備一愣,站立而起,看向左右侍女為其披上之黃袍,指向大殿之下眾臣,內心已激動不已,說道:“請起,諸臣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諸葛亮朝身後,用羽扇揮動兩下,眾臣會意,皆站立而起,大聲喊道:“謝陛下,謝陛下。”
劉備知道此定乃諸葛亮之計,隨即看向諸葛亮,說道:“軍師,這?!”
諸葛亮抱拳拱手,跪倒在地,向劉備三鞠躬,後才恭敬,說道:“主公已占盡地利之勢也!~益州、荊州,天下三分之一,已落入主公之手。如今漢室已亡,東吳孫權、許昌曹操、冀州呂布皆以稱王、稱帝,主公若不稱帝,豈非不順應天意也?”
益州大殿之下,諸位大臣,法正、簡雍、糜竺、潘濬、劉封、廖立、楊昂、楊柏、昌奇、張衛…等人,再次跪拜於地,讓劉備稱帝,大喊道:“請主公順應天意,繼承大統!~請主公順應天意,繼承大統!~”
劉備想了一下,甚覺大臣之意難為,身披黃袍,重新坐迴大殿寶座,整理黃袍,大聲說道:“天意難違!眾命難為!備,且進位稱帝,請丞相選定黃道吉日,上封禪台,備將繼承大統,以稱帝位……”
~~
數日之後,黃道吉日,劉備登上封禪台,稱帝。自立為:漢昭烈帝,改國號為…蜀。冊封諸葛亮為丞相,冊封薑維為護國元帥,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為蜀國五虎大將。
劉備剛稱帝不久,快馬士兵即刻來報,曹操率領數十萬大軍,正往益州開赴而來。
曹操大軍攻擊而來,劉備即在益州大殿召集文武百官,召開遇敵曹軍之策。
蜀國丞相諸葛亮提出,趁曹操許昌空虛,派快馬於荊州告知元帥薑維攻打曹操後方許昌。
薑維立即派五虎大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帶領大軍,從荊州殺出,往許昌奔襲而去。
冀州呂布得知薑維派兵攻打許昌,(鳳雛)龐統,立即獻計於呂布,派兵支援許昌。
……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一集:呂布助曹操趕走劉備反奪許昌曹操怒罵無信義呂布。
隨後掛於荊州城門之上,示眾三日。
曹操大將李典,潛伏到懸掛之城門下,知曉此掛,真乃曹操愛子曹丕是也。
詢問得知,曹丕將被懸掛於荊州大門三日,氣憤而歸許昌,告知曹操。
曹操聽聞後,頭疼欲裂,當場暈倒……
眾將與謀臣,扶住曹操,摁動穴位,待曹操清醒之後,立即出兵攻打劉備。:“出兵,出兵,攻伐劉備,攻伐劉備。”
曹操頭疼已無大礙,坐立而起,問道:“汝等有何計策攻占荊州?”
眾臣皆搖了搖頭,不知用何計收複荊州:“這?!……”
見無人應答,曹操再次問道:“汝等皆啞言?竟無人有計攻打荊州乎?”
曹操愛子曹植,站立而出,抱拳拱手,向曹操,說道:“父親,有一人,可獻出妙計也。”
曹操隨即問道:“何人?”
曹植看向司馬懿,神秘,說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矣…”
曹操順著曹植目光,看向司馬懿,問道:“仲達?”
提到司馬懿名字,眾臣亦往司馬懿站立處,看去。
曹操一拍腦門,說道:“植兒提醒甚是。孤,竟把司馬懿丞相忘記矣。”
司馬懿二子,司馬昭與司馬師二人,見自己的父親司馬懿,竟被曹植賞識,心中甚是欣慰。
曹操隨即看向司馬懿,說道:“仲達,汝藏之深,孤、卻不見汝發言,可曾有妙計否?”
司馬懿見已然藏不住,立即站立而出,抱拳拱手,麵向曹操,恭敬說道:“陛下,臣並非藏之也。臣正想如何破敵之策……諸葛亮絕非一般謀臣,普通計謀必被其所破矣!~”
曹操認同司馬懿所說,點了點頭,說道:“孤,屢次吃虧於諸葛亮之手。仲達有何妙計,不妨說來聽聽、”
司馬懿心中已然明了,獻計於曹操,說道:“陛下,諸葛亮初出茅廬之時,曾為劉備獻出三分天下之計也。荊州乃諸葛亮故土,其人甚愛惜家鄉,亦有思鄉之情。諸葛亮向劉備提出,先占據荊州,再奪取益州之策略……今已得之。呂布於北方,虎視眈眈,兵精糧足。此誠不可與之爭鋒,丞相需更換根基之地,尋一良地,作為根基。”
曹操搖了搖頭,問道:“何地可為根基?孤與眾臣,住許昌已久,怎肯放棄之?”
司馬懿說道:“益州,益州沃土千裏,可為最佳根基之地也。”
曹操說道:“如此大事,需在議也!~為今之計,需先攻伐劉備,為吾丕兒報殺身之,血海深仇。”
……
司馬懿搖了搖頭,曹操竟然不聽取他言,必有大敗,抱拳說道:“陛下,若要替曹丕殿下報仇,可出兵攻打益州,然、出兵益州之前,陛下必須派一使臣前往北方呂布之冀州,與呂布結為同盟。如今,益州之兵盡出,陛下攻打益州,指日可待!~為提振兵將士氣,陛下可親率大軍,進攻益州。臣自當留守許昌……”
曹操多疑,讓司馬懿留守許昌,不知可否行之:“仲達留守許昌?”
司馬懿說道:“正是。”
曹操為了綁住司馬懿,決定把司馬懿兩個兒子帶上,說道:“既如此,司空與司馬可跟隨孤,親往益州,以報軍功。”
司馬懿從未想過,曹操竟然把司馬昭,司馬師帶往益州,神色一緊,說道:“這?!”
但此時,司馬懿並無任何兵權,隻能答應,說道:“陛下,吾兒能與陛下親至戰場,此乃幸事也。”
曹操點了點頭,說道:“嗯,眾將速速迴營備軍,明日一早,於城外集結,出兵益州。”
……
隨後,曹操讓眾將全部穿上用白布製作而成之戰袍,打造升幡,升幡上寫:(報仇雪恨。)
許昌城外,數十萬大軍於城外集結。
曹操與眾將士,謀臣…等人,站立於點將台上,欽點出征戰士。
曹操站立於點將台上首,身上穿著白布孝衣,“嗡。”手中拔出寶劍,指向益州方向,大喊道:“眾將士聽令!~殺子之仇不共戴天,劉備若不除,必招天下人共伐之。”
眾將士大喊道:“討伐劉備,討伐劉備!…”
“嘭嘭嘭、嘭嘭嘭!”
眾將士喊完後,鑼鼓震天。
忽然,天空烏雲密布,“澎啪~”閃電雷鳴。
謀臣程昱指向天空,對曹操說道:“陛下,如此景象乃吉兆也!~天欲助曹不助劉,陛下必勝。”
大將許褚,正站立於程昱身後,大喊道:“必勝!必勝!必勝!…”
大將李典亦跟隨,大喊道:“必勝!”
“魏國必勝,魏國必勝!”
……
劉備兵馬,攻陷荊州全境後,元帥薑維立刻派快馬迴程益州,告知劉備、諸葛亮。
益州城內,出兵之前,諸葛亮已預言到,荊州不久將成為劉備之腹地也。
諸葛亮早已命大臣法正,讓兵士於城內,張燈結彩,布滿喜慶之用。
~~
此時,劉備、諸葛亮、法正、糜竺、簡雍…等大臣,正於益州城內閑逛,劉備看向忙碌之兵,在益州城高牆之處,掛滿大紅燈籠,隨即對諸葛亮,問道:“軍師,為何將燈籠懸掛於城牆之上?如此之多,如此多之大紅燈籠乎?…”
大臣法正,立即站立而出,言道:“主公,此乃軍師之意也。軍師早已有言,我軍出兵荊州,必能一舉攻占荊州諸軍,特讓微臣於,益州城內提前慶祝。”
“這?!”劉備指著燈籠,說道:“軍師,呂布大軍與東吳周瑜之兵馬,不可小覷也。此次出兵,若不全勝,定會讓天下人恥笑。”
諸葛亮笑而不語,緩緩地搖動手中羽扇,剛想應答劉備,突然:
“駕,駕…”
益州城內,一名士兵騎著快馬,朝劉備、諸葛亮、法正、糜竺、簡雍…等人處奔襲而來,口中不斷,大喊道:“主公,主公!大喜事,大喜事啊!~”
劉備聽聞有喜,立即與眾臣停下腳步。促足觀望……
“籲、”士兵騎上快馬,到達眾人麵前,不足三米處時,跳下馬來,迅速跑到劉備與諸葛亮麵前,半跪於地,抱拳拱手,大喊道:“主公,軍師,大喜事,大喜事啊!”
劉備趕忙扶起士兵,問道:“何喜之有?汝且說之、”
士兵被劉備扶起,內心激動,說道:“主公,荊州城、南郡、襄陽、南陽新野、江夏…等,剩餘荊州諸郡,皆已落入我軍手中。”
劉備一愣,問道:“汝所言,可否屬實?”
士兵斬釘截鐵,再次抱拳拱手,說道:“不敢隱瞞主公,小人所言,句句屬實矣。”
諸葛亮、法正、糜竺、簡雍…等大臣,立即抱拳拱手,向劉備祝賀,喊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荊州、益州皆已落入主公之手。”
劉備非常高興,命令左右跟隨侍衛,喊道:“速速帶此將士下去休息,念其報信有功,賞賜其良田十畝,黃金白銀百兩……待得勝將士歸來,本將軍皆重重有賞、”
劉備左右侍衛,抱拳拱手,說道:“是,主公。”
報信士兵,跪倒在地,不斷向劉備磕頭謝恩,哭喊道:“謝主公賞賜,謝主公賞賜。”
~~
荊州城內,諸葛亮欽點元帥薑維,在城內各處,擺放眾多美酒佳肴,讓城內士兵輪番享用。
益州大將,薑維,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張苞、梁虔…等將,以及副將,皆於城內痛飲。
張飛高高舉起酒碗,“哈哈哈!”大笑而起,瞪大眼睛,對薑維,大喊道:“俺是個大老粗,不懂什麽排兵布陣。可俺卻聽說,汝於荊州大殿北門,屢次殺退許褚兵馬!俺敬你是條漢子,來,幹了…”
張飛說完,舉起酒碗,就往嘴裏灌酒:“咕咚,咕咚。”
“哈哈哈哈!”黃忠大笑而起,大聲說道:“好啊!好!”亦一同舉起酒碗,自行喝了起來。
關羽微睜眼睛、趙雲、魏延、張苞…等諸將,皆同飲而起。
“幹了。”“咕咚,咕咚。”薑維亦舉起酒碗,一飲而盡,喝完後,用手抹掉酒水,謙虛說道:“吾乃後輩,承蒙諸位前輩關照,才使有今日大勝,今日諸位前輩,定要與維、不醉不歸……”
張飛大喊道:“爽快!不醉不歸。”
就此,益州諸將,薑維、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張苞…等諸將,在荊州城中痛飲,大醉幾日幾夜。
~~
曹操披麻戴孝,命許褚、典韋、李典為前路先鋒,曹植、司馬昭、司馬師、程昱為謀臣,親率數十萬大軍,開赴益州,進攻劉備,為曹丕複仇。
曹操帥旗周邊,掃蕩著數帆升旗,旗幟左右兩側寫著:“血海深仇,克複益州。”
曹操數十萬大軍,開赴益州,天下震動。
……
身在益州之諸葛亮,正在府邸中,與眾臣商議,讓劉備稱帝之事宜。
諸葛亮府邸,寬敞明亮之大堂之內,諸葛亮坐於主坐上,把手中羽扇放於桌麵之上,伸手向諸臣前方一揮動,諸位大臣商量之聲,立即停止。
諸葛亮開口,說道:“主公如今已盡得,益州、荊州全境,吾之天下之地已得三分。主公若稱帝,爾等皆加官進爵,封侯拜相。何樂而不為乎?!”
大臣法正,點了點頭,說道:“軍師所言有理,為將者當身居戰場以立軍功,馬革裹屍而還。為臣者,當為主公出謀劃策,決勝千裏……必要之時,讓主公稱王,稱帝,亦屬於臣下本份矣。”
眾臣皆點頭同意,諸葛亮與法正之觀點,大喊道:“我等皆願捧,主公稱王稱帝。”
諸葛亮今日請到府邸中,益州重臣,無一疏漏,皆願意劉備稱帝。諸葛亮笑道:“諸臣既已同意主公稱帝,亮、將於明日早朝與主公言之,諸公亦要一同勸說主公為宜。”
眾臣大喊道:“請軍師放心,我等懼已知曉。”
……
益州城大殿早朝會之日,劉備坐於上首坐。看向漢中大殿之下,文臣武將,分別是:諸葛亮、法正、簡雍、糜竺、潘濬、劉封、廖立、楊昂、楊柏、昌奇、張衛…等人。
諸葛亮向諸位大臣,使了使眼色,諸葛亮立即與,諸位大臣跪拜於地,叩拜劉備,大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若洪雷,響徹整個大殿。
諸葛亮與諸位大臣喊完後。劉備身後,早已被諸葛亮安排妥當之侍女,立刻為劉備披上黃袍加身~
“這?!”劉備一愣,站立而起,看向左右侍女為其披上之黃袍,指向大殿之下眾臣,內心已激動不已,說道:“請起,諸臣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諸葛亮朝身後,用羽扇揮動兩下,眾臣會意,皆站立而起,大聲喊道:“謝陛下,謝陛下。”
劉備知道此定乃諸葛亮之計,隨即看向諸葛亮,說道:“軍師,這?!”
諸葛亮抱拳拱手,跪倒在地,向劉備三鞠躬,後才恭敬,說道:“主公已占盡地利之勢也!~益州、荊州,天下三分之一,已落入主公之手。如今漢室已亡,東吳孫權、許昌曹操、冀州呂布皆以稱王、稱帝,主公若不稱帝,豈非不順應天意也?”
益州大殿之下,諸位大臣,法正、簡雍、糜竺、潘濬、劉封、廖立、楊昂、楊柏、昌奇、張衛…等人,再次跪拜於地,讓劉備稱帝,大喊道:“請主公順應天意,繼承大統!~請主公順應天意,繼承大統!~”
劉備想了一下,甚覺大臣之意難為,身披黃袍,重新坐迴大殿寶座,整理黃袍,大聲說道:“天意難違!眾命難為!備,且進位稱帝,請丞相選定黃道吉日,上封禪台,備將繼承大統,以稱帝位……”
~~
數日之後,黃道吉日,劉備登上封禪台,稱帝。自立為:漢昭烈帝,改國號為…蜀。冊封諸葛亮為丞相,冊封薑維為護國元帥,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為蜀國五虎大將。
劉備剛稱帝不久,快馬士兵即刻來報,曹操率領數十萬大軍,正往益州開赴而來。
曹操大軍攻擊而來,劉備即在益州大殿召集文武百官,召開遇敵曹軍之策。
蜀國丞相諸葛亮提出,趁曹操許昌空虛,派快馬於荊州告知元帥薑維攻打曹操後方許昌。
薑維立即派五虎大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帶領大軍,從荊州殺出,往許昌奔襲而去。
冀州呂布得知薑維派兵攻打許昌,(鳳雛)龐統,立即獻計於呂布,派兵支援許昌。
……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一集:呂布助曹操趕走劉備反奪許昌曹操怒罵無信義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