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建築和陷阱方麵的設備就位之後,計劃的重心就落到了艦隊布置上。


    這是白易有史以來指揮過的體量最為龐大的作戰艦隊。


    為了本次計劃的順利實施,單單是泰坦級的超級戰艦在這裏就聚集了超過100艘。


    而為了給這100多艘泰坦戰艦提供戰鬥續航和後勤補給,上黑石要塞還出動了幾乎所有的戰力輔助艦。


    300多艘戰力輔助艦,可以為場上的飛船提供大量的加成和維修服務。


    他們所攜帶的遠程護盾傳輸單元和裝甲維修單位,可以大幅的提高在場所有飛船尤其是旗艦級別飛船的抗壓能力。


    除此之外,這裏還聚集了大量的無畏級戰艦。


    作為皮糙肉厚,能扛能打的代表。在真正的大規模艦隊對轟中,無畏艦是絕對的中流砥柱。


    可以說它的數量直接決定了交戰雙方的火力強度。


    相比起來,噸位在無畏艦之下的戰列艦,在艦隊大戰中的作用就要小上許多。


    他們更多的意義是用來填線,提供戰區控製和火力補充。


    而在戰列艦之下的更多輕型常規飛船,他們通常並不會當做艦隊決戰中的火力單位使用。


    而是被分配給其他的各種騷擾任務,或是憑借自身機動強的特點去騷擾敵方的後勤,或是攜帶著特殊裝備去執行攔截任務。


    在集結完畢之後,浩浩蕩蕩的艦隊沿著戴森光束的傳送門組成了一個分散的空心桶狀結構。


    整個艦隊排布一開始最為密集,而後隨著戴森光束的衍射而逐漸變寬。


    戴森光束就像是從高壓水龍頭中噴出來的水流,它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會隨著發射距離的增加而逐漸擴散。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正式作戰開始之前,所有的旗艦飛船都會預先抵達自己的位置。


    這些位置都提前經過了精密的規劃,保證每艘戰艦都可以受到臨近飛船最大限度的支援。


    而在所有布局的旗艦中,有一類新的飛船非常吸引白易的眼球。


    這類飛船並不是什麽新的艦種,相反它遠在人類還未脫離地球的時期就已經出現。而且這個艦種一出現快速地改變了大氣層內海戰的格局,將戰場從水麵延伸到了天空中。


    這個艦種就是航空母艦。


    一般來說,航空母艦在太空中的作用並不大。


    這是因為在太空中,大型飛船在全方位都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在太空中航行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燃料問題。


    越大的飛船就可以攜帶越多的燃料,即使是銀河聯盟的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使用反物質甚至零點能反應堆。


    這些反應堆小型化的成本仍然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大型飛船往往擁有更大的內部空間,它們可以安裝功率更大,單位造價也更加低廉的反應堆。


    而除了燃料之外,生命維持係統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點。


    想要在真空中進行遠距離,長時間的航行,艦船內部成員的生活必須有一定質量的保障。


    更大的飛船擁有更強的自持力,其內部環境的承載能力也更高,內循環也更不容易因為人為因素而被打破。


    同時更加寬敞的活動空間也有助於艦員的心理健康,豐富日常生活,減少疾病的發生。


    除了以上兩個點之外,大型飛船還有一個特別重要而平時又非常容易被忽略的優勢,那就是散熱。


    眾所周知,熱機在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過程中,必然產生損耗。其熱效率必然小於1。


    最終多出來的這些損耗就會以廢熱的形式表現到整個係統上。


    而在太空中散熱是非常困難的。


    即使太空99.9999%的區域都是處於一個逼近絕對零度的超低溫狀態,但由於宇宙中的物質過於稀薄,無法形成有效的熱對流和熱傳導。


    所以機械設備運行時所產生的廢熱隻能通過熱輻射的形式發散出去。


    但熱輻射的散熱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一個裸體的人暴露在真空時,並不會像影視作品中那樣迅速結冰,也不會由於內外壓力差而發生爆炸。


    他會像暴露在夏日清晨的微風中的那樣緩慢地喪失體溫,並最終死於窒息和毛細血管破裂造成的全身器官衰竭。


    也正是因為熱輻射極低的導熱效率。在白易所生活的那個時間線,iss也就是所謂的國際空間站,才會插著一大堆白色的散熱板飛行。


    將這個結論帶入,可以得知大型飛船在工作時雖然會產生更多的熱量,但同時他們也擁有更多的物質來承載這些廢熱。


    這些飛船可以安裝更完善,更強大的迴收和散熱係統。


    就好比家裏的台式電腦和手裏的手機。


    台式電腦有更大的空間進行散熱,因此機箱裏麵的硬件可以以更高的功耗來運行。


    即使產生了更多的熱量,也可以通過提高風扇轉速或者將熱量傳遞給冷卻液的方式來主動加快熱量排出。


    而手機則沒有空間來安裝這些設備,一旦溫度升高,就隻能夠通過限製自身性能的方法來被動散熱。


    除了上述的這些優點之外,大型飛船還在探測功率,損傷冗餘,防護,火力上都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甚至是在機動上。


    由於大型飛船可以安裝更大的推進器和更高效的反應堆。長久來看,大型飛船可以獲得的加速總量必然超過小型飛船。


    也就是由於以上的種種原因。


    人類經過漫長的發展進入太空時代之後,噸位優勢這個早已過時的概念又一次地被撿了起來。


    所以在進入太空之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航空母艦這個行星上的霸主都沒有什麽存在感。


    即使是在銀河聯盟現在的艦隊編製中存在航空母艦這一配置。它的意義也更多的是充當一個移動的後勤基地,為小型飛船提供補給和支援。


    畢竟艦載機在太空中並沒有什麽優點。受限於噸位,艦載機的續航裏程和所能攜帶的武器都非常有限。


    同時大型平台上麵所安裝的高功率雷達和配套的分析主機,可以在艦載機發起攻擊之前就先行鎖定它們。


    但在這次準備中,航空母艦被當作前線的主力飛船重新派上了戰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一個AI,拯救下銀河怎麽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超級大霜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超級大霜塔並收藏我一個AI,拯救下銀河怎麽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