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弟對書法一道還有涉獵?”


    “豈止是涉獵,老夫的字跟他比起來都自愧不如。”這時候劉德升開口了,“老夫鑽研書法多年,自以為書法之道已有小成,結果後來伯喈修書於我,並附上景明之書法,此時老夫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治學之路前無止境啊。”


    曹操起先以為邵景明隻是有一點書法基礎,可沒想到劉德升都站出來為他背書了,那就說明邵景明在書法上真的有些本事。


    “哦?果真如此?那就勞煩師弟,也好讓我一飽眼福。”曹操道。


    邵景明不好直接決定,所以看了看蔡邕,蔡邕道:“既然孟德有此意,景明你就遂了你這師兄的願吧。劉伯,讓人備上筆墨。”不多時,筆墨就已經準備好了,放在廳中央。


    “那小子就獻醜了。”


    邵景明向眾人行了個禮,然後走到中央的桌案前,這次桌子上麵鋪的不再是竹簡,而是紙。看來這次不能給蔡邕丟人了,邵景明心想。因為蔡倫雖然改進了早知工藝,但是在這個時期,紙張還是很貴的,所以即便是一些大戶人家,紙也不是隨便使用的,這次蔡邕上了紙就是想讓邵景明給他長長臉。


    這紙張的質量還真差啊,邵景明沒敢把這話說出來,這時候邵景明想到了以前自己看過的關於造紙的書,看看以後能不能自己弄出來一些好的紙來。邵景明鋪好了紙,手中的筆沾滿了墨水,整個人端坐,右手拿著筆卻遲遲沒有落下。在其他人看來,好似邵景明在調整狀態或者是靜氣凝神,實際上邵景明是在想寫什麽,想了半天,眾人都快等不及了,連蔡邕都想叫他快點了,這時候邵景明動筆了。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邵景明想了半天想到這麽一首詩,畢竟後來的很多詩詞都是有典故的,現在寫出來大多數人都看不懂,甚至有些典故就是跟之後的三國人物有關聯,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諸葛亮,要是邵景明貿貿然寫了這些詩,到時候諸葛亮或者那些重要的事件和人物一出現,邵景明就不好解釋了。


    邵景明寫完之後,放下了筆,曹操最先起身,迫不及待地走到桌案旁,第一眼看上去,邵景明的字體清秀流暢,瀟灑多姿,比起楷書來要顯得靈活許多,讓曹操不禁歎了一聲好。


    曹操看著看著忽然“咦”了一聲,蔡邕以為邵景明哪裏出了錯,於是趕忙走過去,問了曹操一聲:“怎麽了孟德?”


    “這詩寫的好啊!”曹操突然大笑道。


    曹操這一聲勾起了在場所有人的好奇心,於是紛紛圍上去,反而把邵景明這個下筆的人給擠出去了。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誌向,看來我這個師弟以後定不是個凡人。”曹操道。


    蔡邕聽了曹操的話之後心就定了下來,不是邵景明出錯就好。其餘眾人也紛紛稱好。


    “師弟的字,筆法清逸,頗有新意,隻是筆法稍顯稚嫩,若是假以時日,必能成為一方大家。”曹操讚歎道。廢話,我才八歲,手寫字有的時候都提不上力道,當然稍顯稚嫩,邵景明在心裏吐槽。


    “看了景明的字,真是感覺自己老了,這以後的天下還是年輕人的了。”劉德升歎道。


    眾人大笑,之後眾人各歸其位,曹操還沒有走,對著那邊的童子道:“誌才,你過來看看。”


    誌才?邵景明對這個名字唯一的印象就是戲誌才了,可是戲誌才不是荀彧舉薦的嗎?怎麽現在出現在了曹操身邊?邵景明心裏都是問號,可惜史料對戲誌才的記載太少了,隻有三國誌裏麵寥寥幾句:“先是時,潁川戲誌才,籌畫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這是《三國誌》裏麵的記載。這裏麵一句“太祖甚器之”就說明戲誌才的能力絕對不弱,可是這麽一個人物,曆史記載卻很少,所以戲誌才這個人也像迷一樣。今天見到這個疑似戲誌才的人物,邵景明的好奇心頓時就被勾起來了。


    那個叫“誌才”的孩子走了過來,看到邵景明寫的詩道:“好字,好詩,今日得見景明乃是吾之幸,吾姓戲名誌才,日後若有疑惑,還請景明不吝賜教。”


    說完戲誌才向邵景明施了一禮。果然是戲誌才!邵景明心中一喜,這下就能知道為什麽戲誌才會變成一個謎了。


    “不敢不敢,若是戲兄有求,景明定當竭力相助。”


    “如此甚好,誌才現在就有一事相求。”啊咧?邵景明懵圈了,他剛剛說的那話就是客套一下而已,沒想到戲誌才這麽耿直的?


    “戲兄何事?”


    “我想要你這幅字。”邵景明楞了一下,他還以為是什麽事,不過能不能給還得看蔡邕。


    這時候曹操道:“叔父,我這小兄弟想要這幅字,所以還請叔父割愛。”


    “孟德,本來我還想向伯喈求這幅字,沒想到你這小子倒是搶先了。”劉德升苦笑道。


    “這幅字是景明所寫,那就讓景明決定吧。”蔡邕把決定權給了邵景明。


    “既然戲兄喜歡,那便贈與戲兄了。”邵景明道。


    “多謝!”


    “叔父,既然這字已經贈與製裁了,還請叔父一並給個盒子。”曹操道。


    “你這小子,”蔡邕笑罵道,“錦盒我已讓人備好,待宴席之後我讓人並著這幅字一起送過去。”


    “孟德在此謝過舒服了,我敬叔父一杯!”


    之後自然是觥籌交錯,眾人都很開心,當然唯一不高興的隻有衛衡了,看著邵景明出了那麽大的風頭,衛衡在下麵看得眼睛都紅了,可惜他自己幾斤幾兩,他心裏還是有數的,要是強行上去隻會丟了自己的臉,他更不敢在這裏胡鬧,因為來的都是有名有望的人,真的胡鬧起來,隻會丟了衛家的臉。


    不久之後,蔡邕讓人把邵景明做的折扇送了上來,眾人沒見過這個,所以都很好奇,蔡邕讓人給他們人手發了一把,眾人都不知道怎麽用法,還是邵景明給大家演示了一下,這下眾人才知道是怎麽迴事。這送出來的扇子每一把都有蔡邕的題字。


    曹操問道:“叔父,這眾人都有了,為何唯獨我沒有?”


    “你還好意思說,”蔡邕道,“我這扇子都是事前準備好的,依人數而定,你昨日不告而來,當然沒有你的。”


    “這我可不管,今日既然來了,這扇子眾人都有,卻唯獨我沒有,叔父不公啊。”曹操耍起了無賴。


    “你這潑皮,”蔡邕有些無奈,今天送出來的扇子都是事先準備好的,扇麵上的裝飾和扇墜都是精心準備的,一把都不多,所以要是給曹操也隻有空白的了。所以蔡邕有些無奈。


    這時候邵景明開口了:“我這裏倒是還有一把,如果曹兄不嫌棄的話。”邵景明把自己前些天寫的扇子拿了出來。這扇子沒有裝飾,僅僅是扇子上麵寫了一首出塞。曹操接過去,展開了扇子,看見了邵景明寫的出塞。


    曹操看完之後:“今日真是雙喜臨門,當浮一大白!”


    眾人奇怪,曹操看到了什麽如此高興。然後曹操把扇子展示出來給大家看上麵寫著那首出塞。劉德升看得眼紅,對曹操道:“孟德,我用我這把扇子與你的交換可好?”


    “君嗣兄,你這是嫌棄我的字了?”蔡邕故意裝作不悅。


    這時候劉德升笑道:“伯喈莫怪,你我認識多年,在書法一道也互通甚久,可景明的字我可是近日才見,自然更是珍惜。”之後劉德升走過去,想跟曹操交換。


    曹操道:“不可,這可是景明贈與我的,而且上麵還有一首好詩,這是斷然不能交換的。”


    劉德升無奈隻好作罷,這時候曹操道:“劉伯父莫急,幾讓景明再給你寫幾個不就行了?”


    劉德升眼前一亮,道:“孟德說的有理,景明你迴頭可得給我多寫幾個。”邵景明隻好答應。


    眼見邵景明又出風頭,衛衡氣的直咬牙,旁邊的衛覬輕輕地拍了拍的他的手,小聲道:“你若想勝於他,須得比他更加努力,僅僅憤怒是無法讓你進步的。”衛衡聽了兄長的話稍微平複了一下,但還是很難受。


    宴席之後,眾人散了,邵景明也迴房間了,忙了一天,邵景明累的要死,再加上曹操一個勁的勸邵景明喝酒。這曹操真是的,勸一個小孩喝酒,還說什麽大丈夫怎能不飲酒。


    對此,邵景明隻想說:要是以前的自己,我一個就能把你們全都喝到桌子底下去,可是現在這個孩童的身體怎麽能抵得住酒精的力量呢?最後邵景明沒辦法,還是喝了一小杯,就是這一小杯,就差點讓他直接倒了。邵景明迴屋之後倒頭就睡,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太陽高照。


    邵景明活動了一下身體,沒有酒後的症狀,看來這幅身體對於酒的接受程度還不錯,然後起床了。邵景明起床之後問了問其他人,才知道那些賓客也是剛剛起床沒多久,看來昨晚大家都喝多了啊。


    過了一會,邵景明看見了曹操還有戲誌才,蔡邕也在場。邵景明上前一問才知道,曹操這是要走了。


    “孟德啊,你昨日剛來,老夫還想帶你一覽這邊的風光,怎麽今日就要走了?”蔡邕道。


    “我也想在此多陪叔父幾日,”曹操道,“可是前些日子朝廷征辟我為議郎,我拖延了許久,要是再不赴任,恐怕朝廷就要降罪了。”


    “哎,既然是朝廷之命,老夫就不強求了,隻是別以後當了大官就忘了老夫了。”蔡邕道。


    “哈哈,叔父說笑了。”曹操道,“我豈是那忘恩負義之人?景明,若是以後去了京城,你可以來找我。”


    “一定一定!”戲誌才和邵景明也說了兩句,之後他們就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春秋大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將軍王凝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將軍王凝之並收藏三國之春秋大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