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陳瑄嚴肅的點點頭:“小公爺、為了安全起見,等交易完成以後,你帶糧食從陸路迴去,我們沿著海路返航。”


    “聲東擊西、調虎離山……到時候就算陳祖義來打劫,也能確保這批糧食的安全。”


    李景隆立馬搖頭否決道:“不行、陸路未必就安全,你可別忘了那些土司部落,如果走陸路的話,隨行的將士沒有多少,遇到土司部落打劫的話,拿什麽抵擋?”


    李景隆見陳瑄皺眉,知道時機已經差不多了,於是繼續說道:“所以、走水路返航更加合適。”


    “陳祖義不是號稱擁有上百戰船嗎?不是屬下過萬嗎?難道我大明水師沒有?”


    大明擁有的戰船當然更多,當初鄱陽湖之戰,就繳獲了陳友諒的樓船數百艘。


    陳友諒的樓船高幾丈,長百米以上,絕對是這個時代的巨無霸。


    更何況、自從大明建國以後,朱元璋也一直在督促造船廠建造戰船。


    如今大明擁有的戰船,起碼有八九百艘,而且體型更加龐大,其中最大的長100多米,寬60多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製帆船。船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開動。


    鄭和下西洋也就萬曆年間,當時朝廷擁有的艦船多達三千多艘。


    萬曆年間怎麽可能造出來這麽多艦船,大部分都是朱元璋時期造的。


    鄭和能下西洋,也得歸功於朱元璋,是朱元璋打下的底子。


    “我們當然比他們的艦船更多,船體更大,配備的火炮也更多。”陳瑄一臉自信的說道。


    他接著話音一轉:“隻不過、一部分艦船還在三江口訓練,其餘艦船也分散在沿海各地。”


    大明海岸線實在是太長了,即便擁有這麽多先進的艦船,大明沿海地區也時常受到倭寇海盜的燒殺搶掠。


    李景隆笑著點點頭:“這些年陳祖義經常上岸攻打城鎮,陛下對其很是震怒,甚至還重金懸賞他的腦袋。”


    “若是能滅了陳祖義,即便滅不了他,哪怕是把他打殘,你說對於朝廷來說,是不是好事?”


    陳瑄想都不想就迴答道:“當然是好事,海上最大的海盜就是陳祖義,如果能把他打殘,以後他想上岸攻打城鎮也做不到,即便是劫掠商船也要掂量掂量,到時候我們就能抽出兵力全麵圍剿倭寇了。”


    他說著無奈歎息起來:“我們圍剿過好幾次,可這家夥從不應戰,見到我們水師就跑。”


    “大規模抽調艦船,沿海地區防禦就會空虛,那些倭寇就會趁機劫掠沿海地區的百姓。”


    李景隆低頭思索起來,看來想要抽調艦船還著真是個大問題。


    思索片刻之後,他開口說道:“如果、如果以我們為誘餌,引誘陳祖義來打劫,到時候包抄他,你說成功的幾率大不大?”


    這!!!


    陳瑄眼前一亮,他感覺希望很大。


    這次去占城所交易的糧食數量巨大,他就不信陳祖義不動心。


    可是、萬一陳祖義不動手呢?到時候各地的艦船被抽調過來,沿海地區的防禦空虛,那些倭寇肯定趁機作亂。


    到時候朱元璋肯定會治他們的罪。


    李景隆見陳瑄猶豫,猜出了他的擔憂。


    “我寫一封信件讓人快馬加鞭傳迴應天啟稟陛下,不用擔心抽調艦船會讓倭寇趁機作亂,隻要讓沿海地區的衛所營提前做好準備就行。”


    “至於其它的問題,你完全不用擔心,無論什麽責任,我來扛。”


    不就是擔心興師動眾的抽調艦船,最終陳祖義不動手嗎?


    按照他的計劃,李景隆相信朱元璋肯定願意,朱元璋對陳祖義有多恨,他還能不知道嗎。


    現在有機會打擊陳祖義,朱元璋不支持才怪。


    “行、我聽小公爺的,這段時間就開始規劃這次的圍剿行動。”陳瑄點點頭,他也很想滅了陳祖義,既然有李景隆頂在前麵,他沒有道理放棄。


    李景隆笑著點點頭,他對海戰不熟悉,不會對陳瑄的安排指手畫腳。


    隻要作戰的時候,給他統領一部分戰船就行。


    李景隆很快就把信件寫好,然後讓人乘坐小船上了岸。


    ……


    翌日!


    應天城、楊家村。


    成群結隊的人朝著楊家村走來,這些人身上都基本帶傷,身上穿著粗布麻衣,補丁一個接一個,而且年紀不小了。


    不過、這些人渾身散發著濃烈的煞氣。


    他們正是獨臂男人按照朱軒的吩咐,在應天府聯係來的退伍老兵。


    這些退伍老兵的到來,朱元璋早就通知隱藏在暗中的錦衣衛了。


    不是朱元璋疑心重,不信任這些退伍老兵。


    他實在是太擔心大孫的安危了,不得不防。


    他安排錦衣衛的人關注這些退伍老兵,隻要察覺有異常的,立馬拿下。


    而且、他又抽調了一些錦衣衛過來,隱藏在軒府四周警戒。


    “老張、你真沒騙我們吧?真有人給我們安排工作?”


    “就是就是,我們大老遠的趕來,家裏的莊稼都放在不管,若是空著手迴去,怎麽對家裏人交代啊。”


    “誰說不是呢,若是沒有工作,我們連迴去的盤纏都沒有,隻能一路乞討迴去。”


    “呦吼!你還想乞討迴去?現在那家的日子過的好啊,誰會施舍給我們?”


    ……


    “哥幾個、我還能騙你們嗎?”獨臂男人也就是老張撇撇嘴說道,他的名字叫做張麻子。


    “你們去城門口打聽打聽去,城門口那些逃難的災民,誰不認識一個賑濟他們的孩童,還教大家用地籠捕魚。”


    “還有附近的村子,大家都叫朱小公子活菩薩,神仙轉世,好多人家給朱小公子立長生牌位呢。”


    張麻子說著說著,不由得感歎道:“朱小公子是我見過最心善的人,我家都給朱小公子立了長生碑。”


    跟他一起趕路的,都是應天府其它縣的人,對應天城發生的事情不了解。


    此時大家見張麻子如此鄭重的樣子,越發對那個八歲大的小公子好奇起來。


    當初老戰友去他們家的時候,他們家裏人沒有一個相信的,就連他們也不信,天地下的有錢人有一個好人嗎?


    那些貴族豪紳士族,不剝削他們壓榨他們就算好的了。


    如果不是老戰友再三保證,加上他們也不想錯過機會,他們根本不可能來的。


    誰讓他們都是一些殘廢,種田也不利索,打獵打柴更不利索,有錢人家更不可能招他們做工。


    所以、即便是心裏懷疑,他們也要試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虎下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虎下山並收藏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