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臣……”李善長一時不知道說些什麽,他心裏暖暖的,渾濁的眼眶已經濕潤了。


    李善長追隨朱元璋已經有二三十年,他自認很精明,無論是策略還是看人都很準。


    這麽多年以來,他感覺自己把朱元璋的內心拿捏得死死的。


    可今日他才發現,自己並沒有真正的了解朱元璋,自己還是太膚淺了。


    朱元璋擺擺手打斷了李善長,繼續說道:“咱當初獲得巢湖水師,是你力主渡江,在拔采石、征太、克集慶、下鎮江的諸役中,朱元璋均以其為參議,凡軍機進退,賞罰章程,多出其手。”


    “你還為咱寫下軍紀,張貼榜文,使得軍中秩序井然,秋毫無犯。”


    “咱北伐期間,是你留守應天(南京),穩定咱的大後方,保障咱北伐大軍的軍餉糧草……你之功績,比之蕭何也不遑多讓。”


    朱元璋說到這裏的時候笑了起來,但嘴角卻有一抹嘲諷之意:“知道為什麽在洪武三年的時候,咱為什麽給你們這些有功的老兄弟封公爵,卻隻給劉伯溫封侯爵嗎?”


    李善長當然知道是怎麽迴事,可他不好說出口,因為劉伯溫的才華不輸給他,他們其實也在暗中較量,因此、都無比了解對方是什麽樣的人。


    怎麽說呢,兩人其實是惺惺相惜的,這就好比是天才之間那種微妙的感情。


    朱元璋望著李善長:“你也不用迴答咱,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劉伯溫這人,才華橫溢,就算是放在東漢末年,謀士輩出的年代,劉伯溫的才華和謀略,也能排在前五。”


    “可惜啊、他這人出身士族,還是博學多才的儒士,瞧不上咱這個泥腿子,有一身才華卻不願在咱身上全部施展出來。”


    “咱當初邀請劉伯溫,可謂是放低了姿態,可以說是低聲下氣給足了他麵子,知道咱為什麽要這樣做嗎?”


    李善長一愣,上位邀請劉伯溫輔佐,不就是看上他的才華嗎?難道還有其他原因。


    朱元璋笑著說道:“因為劉伯溫謀略過人,才華橫溢,更因為他出身士族。”


    “他的謀略才華若是不為咱所用,而是投效陳友諒或者張士誠,你可以想象是什麽後果?”


    “可他的身份是士族之人,咱不能動他啊,若是動了他,天下士族都會偏向陳友諒他們,到時候還有誰支持咱?”


    “所以、他瞧不起咱,咱也隻能好吃好喝的供著他,可這樣的人,值得咱給他封公爵嗎?”


    “這大明是所有功臣打下來的,咱得論功行賞,付出多少就有多少收獲。”


    李善長沉默了,他此時懂朱元璋了,因為他也是士族之人,不然他哪有錢讀書,哪有這一身才華謀略啊。


    他更清楚朱元璋當初起兵時麵臨的困難,起兵需要兵馬糧草,這些都要錢。


    可元末的時候,百姓都易子而食了,根本沒辦法從百姓身上籌集物資。


    而糧草銀錢都在士族豪紳手上。


    因此、朱元璋就必須得到豪紳士族的支持,無論他們是真心還是假意,隻要給錢給糧就行。


    而且、朱元璋還不能上門去搶,不然的話,這些豪紳士族都會招兵買馬對抗朱元璋。


    甚至、沒有一個讀書人會投靠朱元璋,因為讀書人都出自這些豪紳士族。


    沒有讀書人投靠效忠,朱元璋難道讓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武夫管理一地啊?他們連賬都算不清楚。


    李善長感慨道:“劉伯溫就是過於清高了,不然他給蒙元做官的時候,也不會被排擠憤而辭官歸隱。”


    朱元璋笑笑沒有說話,他早就把劉伯溫看透了。


    李善長沉默片刻,開口說道:“上位、臣並沒有貪戀權勢的心思,臣已經老了。”


    “當初臣扶持胡惟庸,其實是逼不得已的,因為臣想退下去,臣必須找一個接替的人。”


    朱元璋笑著點點頭:“你是說那些勳貴們?”


    李善長也不隱瞞:“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朝堂本身就是一個小江湖,有江湖就有鬥爭,因為我的身份,關乎著淮西勳貴們的利益。”


    “可淮西弟兄們都變得囂張跋扈,一個個成了惡霸,臣有心勸說,卻無一人聽,臣隻好扶持胡惟庸代替臣。”


    “胡惟庸學識和謀略都不差,臣還想著他能改變現狀呢。”


    “哎……”他說著無奈的苦笑道:“臣也沒想到看走眼了,胡惟庸的野心會那麽大,被權勢的貪婪欲望蒙了心智,最終……”


    朱元璋拍拍李善長的肩膀:“咱早就看出來了,若不是咱了解你,胡惟庸一案的時候,咱也不會放過你。”


    “為了杜絕官員的野心和貪婪,胡惟庸案以後,咱廢除了上千年的丞相製度,徹底斷了大家的心思。”


    “不然危害的就是大明百姓。”


    “咱、廢除丞相製度,並非咱想專政,並非咱舍不得放權。”


    “你也看到了,自從廢除丞相製度以後,咱不是著批閱奏折就是在批閱奏折的路上,這幾年白頭發都多了。”


    “上位、龍體要緊啊……臣願意為上位分憂,臣可以辭官進入翰林院,跟朝堂上的官員不再有瓜葛。”李善長紅著眼眶說道。


    他此時此刻,才真正的放鬆下來,才真正的懂朱元璋。


    自從胡惟庸案以後,朱元璋廢除丞相製度,李善長就一直提心吊膽的。


    李善長擔心朱元璋忌憚他的權力,會收拾他,沒想到、朱元璋廢除丞相製度是因為此事,朱元璋的心胸是那麽的寬廣。


    而他說辭官進入翰林院,也就是說徹底放棄權利,那樣他就能幫朱元璋批閱奏折,處理政務了。


    “哎!咱就是勞碌命,咱隻希望大明越來越好,百姓安居樂業……”朱元璋擺擺手說道:“你還是繼續留在朝堂上吧,有你在、也能壓製一些官員。”


    “對了、咱帶你去見一個人,他或許能幫咱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朱元璋露出了慈善溫和的笑容。


    李善長眼前一亮,上位這是準備帶他去見那個神秘的高人嗎?


    好期待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虎下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虎下山並收藏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