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少年怒殺倭國人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常升能擔任金烏衛指揮使,不僅因為他是開平王常遇春的二兒子,也不僅僅是因為他武藝超群,是領兵作戰的將才。
朱元璋能把他提拔到要職,也是因為常升還有頭腦,並非隻會打打殺殺的武夫。
“各位鄉親父老,我怎麽敢欺君罔上呢,我所說的,確確實實是陛下發布的聖旨,若是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去申明亭看看,那邊已經張貼榜文了。”
周圍的人情很是激動,看來常升並沒有騙他們。
申明亭是當今陛下發明的,不僅應天城裏有幾座申明亭,大明各府各州各縣都修建有申明亭。
申明亭並非是用來休閑玩耍的亭子,而是用來張貼榜文的,朝廷有什麽新的政令頒布的時候,都會把內容張貼在申明亭。
各府各州各縣各鄉的申明亭也是如此,除了張貼朝廷想要傳達的政令,還會張貼當地的衙門的政務。
常升繼續說道:“我們大明我們華夏一直都是禮儀之邦,但我們並不是懦夫,我們連強大的蒙元政權都能推翻……我們不會一味的容忍。”
“從元朝時期,就有倭寇來我大明沿海地區燒殺搶掠,這些年倭寇越來越猖狂,大明沿海地區的百姓身深受其害。”
“我們陛下派遣使者告誡倭國天皇,讓他們管好自己人,若是倭寇在殘害我大明百姓,大明將會出兵討伐倭國。”
“可是、倭國的懷良親王居然複書說, 若是大明征討倭國,他們將會積極備戰……”
“倭國這是什麽行為?這是放任倭國人殘害我們大明百姓啊!最可恨的是,那些倭寇大部分是所謂的倭國貴族組織起來的,這是把我大明當成他們的後花園,沒有糧食沒有錢就來搶,真當我大明是吃素的嗎?”
“還有、倭國人不僅組織倭寇在我大明燒殺搶掠,殘害大明百姓,就在昨天,倭國人還在應天城外組織了五六十個刺客刺殺我大明孩童……”
常升的臉已經冰冷一片,渾身散發出冰冷的殺氣,好家夥!居然敢刺殺我大外甥,就算朱元璋不頒布聖旨,他也絕對不會放過這些倭國人。
“我們大明陛下說了,我們大明不主動惹事,但也不怕事。”
“倭國既然敢在大明燒殺搶掠,殘害大明百姓,那就是大明的敵人,客人來了,我們好酒好菜招待,可若是敵人來了,我們有最鋒利的長刀……”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隨著常升最後一句呐喊,百姓們熱血沸騰。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
周圍那些外國使者們鬆了一口氣,還好大明不是針對他們,也不是想要吞並他們的國家。
至於倭國,周邊國家的人就沒有喜歡倭國人的,那些倭國人無恥殘暴,他們還巴不得大明滅了倭國呢。
一個十二歲的少年忽然撿起地上的倭刀,麵露堅毅的朝著已經嚇得臉色蒼白的倭國人衝去。
好家夥!
大明的十二歲的少年身高都有一米五了,而那個倭國成年人才一米四,不知道的還以為欺負小孩呢。
“殺倭寇……”少年怒吼一聲,手中的倭刀從倭國人的胸口穿透而出。
從少年撿倭刀在到殺死倭國人,也就幾息時間,周圍的人都沒反應過來呢。
等倭國人的屍體倒在地上,大家這才迴過神來。
常升暗暗點頭,喃喃自語道:“不愧是大明人,小小年紀就如此的血性,這倭刀殺倭畜……還真適合。”
周圍那些外國使者們,下意識的咽了咽口水,好家夥!大明的孩子都這麽兇殘嗎?
他們暗暗發誓,等迴國以後,一定要告訴他們的王,千萬千萬不能跟大明作對,千萬千萬不能殘害大明百姓。
因為大明太強了,因為大明的孩童都殺伐果斷,完全不是他們國家能比的。
“好!殺的好……”
“小家夥!走、叔請你吃肉去……”
“別跟我搶,今天悅來樓所有人的消費,由我趙公子買單,無論是誰都可以去吃飯喝酒……”
……
這一天,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應天城各處,不僅僅是親衛軍在尋找斬殺倭國人,就連城裏的百姓也在行動。
那些倭國人根本躲不過去,全城的人都在搜索他們,而且他們身高的問題,想要喬裝打扮逃跑都不可能。
此時乾清宮禦書房內,朱元璋本來是打算下朝以後就出宮的,可惜被李善長和太子朱標給堵住了。
“上位、今日的事情,上位有些衝動了。”李善長擔憂道。
這些年他已經放了權利,更不敢結黨營私了,有一種歸隱的感覺,他隻想家族能夠繁榮昌盛下去。
如果不是幾次請辭都被朱元璋拒絕的話,李善長早就迴家養老去了。
“爹、韓國公說的沒錯,今日確實是太衝動了。”太子朱標也是憂心忡忡的說道。
“哦!咱衝動了又如何?這些年倭寇為害大明沿海地區,懷良親王還殺害了咱大明使者,這筆賬咱很早就想找他們算了,當初若不是劉伯溫勸阻,大明的鐵騎已經踏上倭國了。”朱元璋笑嗬嗬的望著兩人,但言語間透露著冰冷的寒意。
李善長當然知道當初劉伯溫勸阻朱元璋討伐倭國的事情,他開口說道:“上位、當初伯溫勸阻上位,其實是跟臣商議過的,臣也反對陛下討伐倭國。”
“當時的大明初立,國力尚未充沛,百姓需要休養生息,更何況北方草原上的蒙元才是大患,朝廷根本分不出兵力去討伐倭國。”
“不僅如此、臣跟伯溫翻閱了很多典籍,對倭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倭國是個島國,島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還有、倭國遠離大明,隔海相望,如果要出征倭國,必須有精通海戰的水軍,而大明的水軍在海戰方麵,並不擅長。”
“貿然攻打倭國的話,搞不好會陷入被動境地,就如同當初的蒙元一樣,大軍在航行途中可能遇到風暴,暈船等等。”
“蒙元就是前車之鑒,忽必烈乃一代梟雄,當時的蒙元軍隊何其強大,但卻在倭國折了兩次,死傷的士兵數以萬計,消耗的糧草更是龐大。”
朱元璋能把他提拔到要職,也是因為常升還有頭腦,並非隻會打打殺殺的武夫。
“各位鄉親父老,我怎麽敢欺君罔上呢,我所說的,確確實實是陛下發布的聖旨,若是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去申明亭看看,那邊已經張貼榜文了。”
周圍的人情很是激動,看來常升並沒有騙他們。
申明亭是當今陛下發明的,不僅應天城裏有幾座申明亭,大明各府各州各縣都修建有申明亭。
申明亭並非是用來休閑玩耍的亭子,而是用來張貼榜文的,朝廷有什麽新的政令頒布的時候,都會把內容張貼在申明亭。
各府各州各縣各鄉的申明亭也是如此,除了張貼朝廷想要傳達的政令,還會張貼當地的衙門的政務。
常升繼續說道:“我們大明我們華夏一直都是禮儀之邦,但我們並不是懦夫,我們連強大的蒙元政權都能推翻……我們不會一味的容忍。”
“從元朝時期,就有倭寇來我大明沿海地區燒殺搶掠,這些年倭寇越來越猖狂,大明沿海地區的百姓身深受其害。”
“我們陛下派遣使者告誡倭國天皇,讓他們管好自己人,若是倭寇在殘害我大明百姓,大明將會出兵討伐倭國。”
“可是、倭國的懷良親王居然複書說, 若是大明征討倭國,他們將會積極備戰……”
“倭國這是什麽行為?這是放任倭國人殘害我們大明百姓啊!最可恨的是,那些倭寇大部分是所謂的倭國貴族組織起來的,這是把我大明當成他們的後花園,沒有糧食沒有錢就來搶,真當我大明是吃素的嗎?”
“還有、倭國人不僅組織倭寇在我大明燒殺搶掠,殘害大明百姓,就在昨天,倭國人還在應天城外組織了五六十個刺客刺殺我大明孩童……”
常升的臉已經冰冷一片,渾身散發出冰冷的殺氣,好家夥!居然敢刺殺我大外甥,就算朱元璋不頒布聖旨,他也絕對不會放過這些倭國人。
“我們大明陛下說了,我們大明不主動惹事,但也不怕事。”
“倭國既然敢在大明燒殺搶掠,殘害大明百姓,那就是大明的敵人,客人來了,我們好酒好菜招待,可若是敵人來了,我們有最鋒利的長刀……”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隨著常升最後一句呐喊,百姓們熱血沸騰。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
周圍那些外國使者們鬆了一口氣,還好大明不是針對他們,也不是想要吞並他們的國家。
至於倭國,周邊國家的人就沒有喜歡倭國人的,那些倭國人無恥殘暴,他們還巴不得大明滅了倭國呢。
一個十二歲的少年忽然撿起地上的倭刀,麵露堅毅的朝著已經嚇得臉色蒼白的倭國人衝去。
好家夥!
大明的十二歲的少年身高都有一米五了,而那個倭國成年人才一米四,不知道的還以為欺負小孩呢。
“殺倭寇……”少年怒吼一聲,手中的倭刀從倭國人的胸口穿透而出。
從少年撿倭刀在到殺死倭國人,也就幾息時間,周圍的人都沒反應過來呢。
等倭國人的屍體倒在地上,大家這才迴過神來。
常升暗暗點頭,喃喃自語道:“不愧是大明人,小小年紀就如此的血性,這倭刀殺倭畜……還真適合。”
周圍那些外國使者們,下意識的咽了咽口水,好家夥!大明的孩子都這麽兇殘嗎?
他們暗暗發誓,等迴國以後,一定要告訴他們的王,千萬千萬不能跟大明作對,千萬千萬不能殘害大明百姓。
因為大明太強了,因為大明的孩童都殺伐果斷,完全不是他們國家能比的。
“好!殺的好……”
“小家夥!走、叔請你吃肉去……”
“別跟我搶,今天悅來樓所有人的消費,由我趙公子買單,無論是誰都可以去吃飯喝酒……”
……
這一天,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應天城各處,不僅僅是親衛軍在尋找斬殺倭國人,就連城裏的百姓也在行動。
那些倭國人根本躲不過去,全城的人都在搜索他們,而且他們身高的問題,想要喬裝打扮逃跑都不可能。
此時乾清宮禦書房內,朱元璋本來是打算下朝以後就出宮的,可惜被李善長和太子朱標給堵住了。
“上位、今日的事情,上位有些衝動了。”李善長擔憂道。
這些年他已經放了權利,更不敢結黨營私了,有一種歸隱的感覺,他隻想家族能夠繁榮昌盛下去。
如果不是幾次請辭都被朱元璋拒絕的話,李善長早就迴家養老去了。
“爹、韓國公說的沒錯,今日確實是太衝動了。”太子朱標也是憂心忡忡的說道。
“哦!咱衝動了又如何?這些年倭寇為害大明沿海地區,懷良親王還殺害了咱大明使者,這筆賬咱很早就想找他們算了,當初若不是劉伯溫勸阻,大明的鐵騎已經踏上倭國了。”朱元璋笑嗬嗬的望著兩人,但言語間透露著冰冷的寒意。
李善長當然知道當初劉伯溫勸阻朱元璋討伐倭國的事情,他開口說道:“上位、當初伯溫勸阻上位,其實是跟臣商議過的,臣也反對陛下討伐倭國。”
“當時的大明初立,國力尚未充沛,百姓需要休養生息,更何況北方草原上的蒙元才是大患,朝廷根本分不出兵力去討伐倭國。”
“不僅如此、臣跟伯溫翻閱了很多典籍,對倭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倭國是個島國,島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還有、倭國遠離大明,隔海相望,如果要出征倭國,必須有精通海戰的水軍,而大明的水軍在海戰方麵,並不擅長。”
“貿然攻打倭國的話,搞不好會陷入被動境地,就如同當初的蒙元一樣,大軍在航行途中可能遇到風暴,暈船等等。”
“蒙元就是前車之鑒,忽必烈乃一代梟雄,當時的蒙元軍隊何其強大,但卻在倭國折了兩次,死傷的士兵數以萬計,消耗的糧草更是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