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日川鐵板他們都被嚇尿了,一個個癱軟在地。
這就是大明嗎?也太恐怖了!
他們無法想象,如此強大有骨氣的大明,他們倭國以後怎麽辦?大明絕對不是蒙元能比的。
當初他們稀裏糊塗的就打敗了蒙元大軍,可這大明不一樣啊,他們倭國軍隊在大明軍隊麵前,啥也不是。
“尊、尊貴的大明陛下,誤會、都是誤會,我們倭國絕對沒有那個意思,等我們迴去以後,一定會告訴我們天皇,監督好倭國子民不在大明沿海地區作亂。”
日川鐵板徹底慌了,以如今倭國的情況,拿什麽抵抗大明的鐵軍呢?
“誤會?”朱元璋哈哈大笑起來:“真當咱老眼昏花嗎?那些在大明沿海作亂,燒殺搶掠的倭寇,真當咱不知道,這背後就有你們倭國皇室的影子。”
這!!!
日川鐵板額頭直冒冷汗,這些事情他當然知道了,如今在大明沿海燒殺搶掠的倭寇,規模最大的還是倭國上層貴族,包括了皇室。
因為倭國落後窮啊,加上內亂,皇室也隻能派人去大明沿海燒殺搶掠,跟大明沿海那些豪紳士族們合謀,欺壓盤剝大明百姓。
“來人、把這些小矮子都拖出去砍了,把他們的頭顱掛在城外,咱要讓百姓知道,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倭寇的末日很快就會來臨……”
“不要啊、尊貴的大明陛下,你不能殺我們,我們是倭國使者。”
“對、對對……大明不能殺我們,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更何況我們還是朝貢的使者。”
……
“使者?你們倭國人不配?你們就是一群畜生。”朱元璋目光冰冷的說道。
小犬君他們也慌了,一個個哭著哀求。
特別是小犬君,心裏那叫一個後悔,他原本還想著來大明撈一筆呢,沒想到是來送死的。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他發誓、永遠不會踏足大明半步。
侍衛們列隊整齊的小跑進來,拖著倭國人的腳就往外走。
就倭國這些小矮子,他們一個人能拖五個。
等小犬君他們被拖出去以後,朱元璋大聲說道:“兵部尚書……唐鐸。”
“臣在……”兵部尚書唐澤站了出來。
“咱命你、即日起,逮捕在大明的所有倭國人。”朱元璋想了想,又改口道:“直接就地格殺,若是有阻攔者,抄家滅門,大明不需要賣主求榮之人,大明不需要自己祖宗是誰都不知道的人。”
“臣……遵旨……”
唐鐸能升任兵部尚書,可不是靠拍馬屁,阿諛奉承得來的。
朱元璋剛起兵的時候,唐鐸就開始追隨了,跟著朱元璋上戰場殺過敵的。
他在朱元璋打天的期間,絕對是一個功臣,先是幫朱元璋鎮守豪州,後來在江西當過縣丞、中書省管勾。
洪武元年的時候,還在福建延平府當過知府,任職三年後,被召入朝中為殿中侍禦史,後再次出任紹興府知府。洪武六年又被召迴任 刑部尚書。
中途又任職別的部門,直到洪武十四年,被任命為兵部尚書。
兵部可以說是六部中最重要的部門,朱元璋任命唐鐸為兵部尚書,可想而知朱元璋對他的信任,還有認可他的能力。
“嘶!!!”
“陛下這會不會太衝動了?”
“陛下確實很衝動,如果殺了在大明的所有倭國人,會直接跟倭國鬧僵的,畢竟現在還不是徹底跟倭國鬧僵的時候。”
……
文官們竊竊私語起來,武將們則是沒有過多反應,在他們看來,鬧僵就鬧僵,大不了打就是了。
李善長此時眼神微變,他在猶豫,他在遲疑,他都發誓今天的朝會上不說一個字的,可現在、他一時拿不定主意了。
猶豫片刻之後,李善長還是硬著頭皮站了出來:“上位、您還記得當初起兵之時,臣獻計的策略嗎?”
朱元璋點點頭:“咱當然記得,當初若不是李愛卿獻計,高積糧緩稱王,咱要麵對的敵人就多了,或許今天坐在大殿裏的人,並不一定是咱。”
說實在的,朱元璋很感激當初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大明建國以後,他也給了老兄弟們榮華富貴,比如李善長,甚至做到過丞相之位。
朱元璋是容不下功臣的人嗎?
皇長孫朱雄英和馬皇後沒有薨逝之前,朱元璋的性格並沒有大變,他並不濫殺,而且他有容人之人的氣量。
即便是當初的胡惟庸,朱元璋也是一再忍讓,可胡惟庸的野心越來越大,欺壓盤剝百姓越來越狠,甚至還通倭寇。
這已經觸動了朱元璋的底線,是朱元璋無法容忍的,不然苦的就是大明百姓。
“李愛卿、是不是有什麽話想對咱說?”朱元璋好奇的望著李善長,李善長是個聰明人,這些年已經放棄了權利,不再結黨營私,朱元璋很好奇李善長是不是想要什麽賞賜。
對於李善長這樣知道進退的老兄弟,隻要要求不過分,朱元璋也很樂意答應他。
李善長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說道:“上位、如今大明定下了三年滅倭計劃,臣覺得就應該如當初高積糧緩稱王一樣。”
“如果現在把在大明的倭國人殺光,不僅會讓大明與倭國的關係變得緊張,這三年時間裏,大明沿海地區必定會被倭寇大規模燒殺搶掠。”
“而且、還會讓倭國警惕大明,等三年之後,大明出兵征伐倭國的時候,倭國必定會提前做出部署。”
……
“臣附議……”
“臣附議……”
一時間、官員們紛紛站了出來,他們都認可李善長的說法。
並不是他們不想大明出兵征伐倭國,如今滅了倭國關乎著他們的利益,他們肯定希望能一舉拿下倭國。
朱元璋何嚐不懂這個道理,如今殺光在大明的倭國人,就屬於打草驚蛇,對大明出兵的計劃是不利的。
“李愛卿所言甚是。”朱元璋微微點點頭,他話音一轉:“諸位愛卿可知道,就在昨天,有一股五六十人的倭國刺客,在應天城外刺殺我大明子民,而且是一個八歲大的孩童。”
這!!!
所有人一怔,因為錦衣衛把那些倭國刺客都殺光了,因此、這件事情並沒有傳出去,大臣們現在也是剛知道。
這就是大明嗎?也太恐怖了!
他們無法想象,如此強大有骨氣的大明,他們倭國以後怎麽辦?大明絕對不是蒙元能比的。
當初他們稀裏糊塗的就打敗了蒙元大軍,可這大明不一樣啊,他們倭國軍隊在大明軍隊麵前,啥也不是。
“尊、尊貴的大明陛下,誤會、都是誤會,我們倭國絕對沒有那個意思,等我們迴去以後,一定會告訴我們天皇,監督好倭國子民不在大明沿海地區作亂。”
日川鐵板徹底慌了,以如今倭國的情況,拿什麽抵抗大明的鐵軍呢?
“誤會?”朱元璋哈哈大笑起來:“真當咱老眼昏花嗎?那些在大明沿海作亂,燒殺搶掠的倭寇,真當咱不知道,這背後就有你們倭國皇室的影子。”
這!!!
日川鐵板額頭直冒冷汗,這些事情他當然知道了,如今在大明沿海燒殺搶掠的倭寇,規模最大的還是倭國上層貴族,包括了皇室。
因為倭國落後窮啊,加上內亂,皇室也隻能派人去大明沿海燒殺搶掠,跟大明沿海那些豪紳士族們合謀,欺壓盤剝大明百姓。
“來人、把這些小矮子都拖出去砍了,把他們的頭顱掛在城外,咱要讓百姓知道,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倭寇的末日很快就會來臨……”
“不要啊、尊貴的大明陛下,你不能殺我們,我們是倭國使者。”
“對、對對……大明不能殺我們,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更何況我們還是朝貢的使者。”
……
“使者?你們倭國人不配?你們就是一群畜生。”朱元璋目光冰冷的說道。
小犬君他們也慌了,一個個哭著哀求。
特別是小犬君,心裏那叫一個後悔,他原本還想著來大明撈一筆呢,沒想到是來送死的。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他發誓、永遠不會踏足大明半步。
侍衛們列隊整齊的小跑進來,拖著倭國人的腳就往外走。
就倭國這些小矮子,他們一個人能拖五個。
等小犬君他們被拖出去以後,朱元璋大聲說道:“兵部尚書……唐鐸。”
“臣在……”兵部尚書唐澤站了出來。
“咱命你、即日起,逮捕在大明的所有倭國人。”朱元璋想了想,又改口道:“直接就地格殺,若是有阻攔者,抄家滅門,大明不需要賣主求榮之人,大明不需要自己祖宗是誰都不知道的人。”
“臣……遵旨……”
唐鐸能升任兵部尚書,可不是靠拍馬屁,阿諛奉承得來的。
朱元璋剛起兵的時候,唐鐸就開始追隨了,跟著朱元璋上戰場殺過敵的。
他在朱元璋打天的期間,絕對是一個功臣,先是幫朱元璋鎮守豪州,後來在江西當過縣丞、中書省管勾。
洪武元年的時候,還在福建延平府當過知府,任職三年後,被召入朝中為殿中侍禦史,後再次出任紹興府知府。洪武六年又被召迴任 刑部尚書。
中途又任職別的部門,直到洪武十四年,被任命為兵部尚書。
兵部可以說是六部中最重要的部門,朱元璋任命唐鐸為兵部尚書,可想而知朱元璋對他的信任,還有認可他的能力。
“嘶!!!”
“陛下這會不會太衝動了?”
“陛下確實很衝動,如果殺了在大明的所有倭國人,會直接跟倭國鬧僵的,畢竟現在還不是徹底跟倭國鬧僵的時候。”
……
文官們竊竊私語起來,武將們則是沒有過多反應,在他們看來,鬧僵就鬧僵,大不了打就是了。
李善長此時眼神微變,他在猶豫,他在遲疑,他都發誓今天的朝會上不說一個字的,可現在、他一時拿不定主意了。
猶豫片刻之後,李善長還是硬著頭皮站了出來:“上位、您還記得當初起兵之時,臣獻計的策略嗎?”
朱元璋點點頭:“咱當然記得,當初若不是李愛卿獻計,高積糧緩稱王,咱要麵對的敵人就多了,或許今天坐在大殿裏的人,並不一定是咱。”
說實在的,朱元璋很感激當初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大明建國以後,他也給了老兄弟們榮華富貴,比如李善長,甚至做到過丞相之位。
朱元璋是容不下功臣的人嗎?
皇長孫朱雄英和馬皇後沒有薨逝之前,朱元璋的性格並沒有大變,他並不濫殺,而且他有容人之人的氣量。
即便是當初的胡惟庸,朱元璋也是一再忍讓,可胡惟庸的野心越來越大,欺壓盤剝百姓越來越狠,甚至還通倭寇。
這已經觸動了朱元璋的底線,是朱元璋無法容忍的,不然苦的就是大明百姓。
“李愛卿、是不是有什麽話想對咱說?”朱元璋好奇的望著李善長,李善長是個聰明人,這些年已經放棄了權利,不再結黨營私,朱元璋很好奇李善長是不是想要什麽賞賜。
對於李善長這樣知道進退的老兄弟,隻要要求不過分,朱元璋也很樂意答應他。
李善長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說道:“上位、如今大明定下了三年滅倭計劃,臣覺得就應該如當初高積糧緩稱王一樣。”
“如果現在把在大明的倭國人殺光,不僅會讓大明與倭國的關係變得緊張,這三年時間裏,大明沿海地區必定會被倭寇大規模燒殺搶掠。”
“而且、還會讓倭國警惕大明,等三年之後,大明出兵征伐倭國的時候,倭國必定會提前做出部署。”
……
“臣附議……”
“臣附議……”
一時間、官員們紛紛站了出來,他們都認可李善長的說法。
並不是他們不想大明出兵征伐倭國,如今滅了倭國關乎著他們的利益,他們肯定希望能一舉拿下倭國。
朱元璋何嚐不懂這個道理,如今殺光在大明的倭國人,就屬於打草驚蛇,對大明出兵的計劃是不利的。
“李愛卿所言甚是。”朱元璋微微點點頭,他話音一轉:“諸位愛卿可知道,就在昨天,有一股五六十人的倭國刺客,在應天城外刺殺我大明子民,而且是一個八歲大的孩童。”
這!!!
所有人一怔,因為錦衣衛把那些倭國刺客都殺光了,因此、這件事情並沒有傳出去,大臣們現在也是剛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