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帶武字的帝王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一個不一樣的一天,應天城附近所有的寺院,響徹著木魚和誦經念佛之音。
“咚、咚咚……”
“阿米豆腐……納米阿米豆腐……”
梵音繚繞,不知道詳情的百姓們聽到木魚聲和誦佛念經聲,都虔誠的跪拜祈福,以為寺院在舉行法會呢。
將士們忙得不可開交,一箱箱銀錢從寺院密室裏抬了出去,哪怕這些錢不是將士們的,他們幹得也特別帶勁。
當銀錢都被搬空後,領頭的的將士把一張榜文貼在了寺院大門上。
等將士們離開後,那些在不遠處圍觀的百姓一擁而上,全都看向大門上的榜文,他們想看看上麵寫的是什麽。
“誰識字?趕快說說上麵寫的是啥。”
“你不識字擠前麵擋著幹嘛?”
“呃!說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我這就給你們讓位置。”
……
讀書識字的人此時也念了起來:“今大明推行農稅、官紳一體納糧,寺院同等,亦要繳納農稅。”
“另、寺院乃清修之地,而百姓施舍的香火錢過多會影響僧侶修行佛法,朝廷為解僧侶之憂,根據大明推行的商稅改革,寺院所收取百姓的香火錢亦要交稅。”
“然、寺院田地太多,僧侶耕種會耽誤僧侶修行佛法,朝廷將收迴寺院的田地,分給當地百姓耕種。”
當念完榜文,周圍的人群都安靜下來,那些貴族富商們眉頭緊鎖,他的怎麽會看不出來榜文真正的目的。
朝廷是發現寺院吞並的土地太多了,還有稅收這些,都是在限製寺院。
他們現在也明白了剛才官兵們繳獲那麽多銀錢,根本不是什麽贓款,而是寺院這些年斂財所得。
百姓們想的倒是沒那麽多,他們如何會明白這裏麵隱藏的巨大利益呢。
“朝廷真是太好了,為了僧侶能潛心修行,真是良苦用心啊。”
“誰說不是呢,我就說寺院有那麽多田地根本種不過來,現在好了,沒了田地,僧侶們不要去地裏耕種,可以好好修行了,萬相信要不了幾年,咱大明要出現不少得道高僧。”
……
百姓們都在歌頌朝廷做的好,剛從院內出來的和尚們聽了這些話,臉黑成了煤球,比吃了屎還難看。
他們現在心裏隻有一句媽媽批。
朱標這次的行動很迅捷,在早朝下朝之前,他已經把各賈寺院繳獲的銀錢運進了皇宮,並且清點收入了朱元璋和內庫。
另一邊、剛一下朝,朱元璋就急匆匆的離開了,他從奉天店出來,就有錦衣衛跟他匯報。
“皇爺、太子殿下這次圍剿應天城附近的寺院,共得銀錢一千一百萬兩。”
嘶!
哪怕朱元璋早有準備,此時他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隻是應天城附近的寺院就能收繳這麽多銀錢,如果是全國呢?
好家夥!
想都不敢想。
朱元璋迴到乾清宮,朱標此時已經在禦書房裏等候了。
“爹、這是這次繳獲的賬單,銀錢共有一千一百萬兩,孩兒還繳獲了二十萬石糧食。”
朱標說著把賬本遞給了朱元璋,朱元璋看著賬本,沒有一絲喜悅,反而顯得沉重起來。
“標兒、你說有了這些銀錢,咱是不是該高興?”
朱標同樣沒有興奮之色,臉上露出了憂色:“爹、單是這次繳獲的銀錢,已經比國庫一年的收入還多,可想而知,寺院到底吞並了多少田地,斂財無數。”
“這還隻是這次繳獲的,還有他們分出去的利潤,恐怕隻會比這些多不會少。”
“如果不是爹執意要圍剿寺院,兒臣都不知道寺院已經腐朽到了這種程度,若是幾十年後,百年之後,兒臣根本不敢想象寺院會發展成什麽樣子。”
朱元璋眼眸裏露出淩厲的殺氣:“是啊、這些和尚真該死,難怪北魏太武帝要滅佛,北周武帝要滅佛,唐武宗要滅佛。”
“曆朝曆代給了寺院太多優待,他們不感激不說,反而成了敗壞國運的蛀蟲。”
朱標明顯一愣,沉吟道:“爹、你看北魏太武帝要滅佛,北周武帝要滅佛,唐武宗要滅佛,而你是洪武帝,都有‘武’字,他們滅佛,你現在也算滅佛了,這是不是就是佛家說的因果輪迴?”
這!!!
朱元璋怔住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隻不過,自己的滅佛跟前三位不一樣。
如果不是姚廣孝和大孫,咱怎麽會想到去對寺院動手呢?
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大孫死而複生,咱或許永遠都不會對寺院動手。
“標兒、其餘地區的寺院肯定是來不及動手了,但是、政令一定要推行下去。”
“咱要把寺院的田地都收迴來分給百姓,咱要寺院也交稅,隻有這樣,才能限製寺院,才能解放更多的和尚還俗迴家耕種。”
“若是有寺院敢不遵從的,就直接滅了,把他們的腦袋砍下來,把寺院一把火燒了。”
此時的朱元璋渾身殺氣,他不在意什麽暴君之名,他隻在意黎民百姓能吃飽肚子,隻在意大明昌盛。
如果換做今天之前,朱標肯定要勸諫朱元璋的,可他去圍剿寺院,收繳出那麽多銀錢後,他不會為寺院求情。
“哎!這些寺院的糧食大部分都賣出去了,不然就能繳獲更多的糧食,就能救濟更多的難民。”朱元璋有點遺憾,有的時候銀錢根本比不上糧食。
旋即、朱元璋話音一轉:“毛驤……”
“皇爺、臣在……”
“你立馬讓人傳信給開平王府,魏國公府、曹國公府,讓他們幾家立馬在南方各地收購糧食,銀錢從咱的內庫中出。”
朱元璋要趁著貴族富商抵製改革之前,能收到更多的糧食,以便應對貴族富商的抵製。
毛驤知道事態緊急,快步走了出去,安排錦衣衛的人秘密傳信。
等毛驤出去以後,朱標遲疑片刻,開口說道:“爹、收購糧食的事情,太子妃娘家也可以,要不讓他們也幫著收購糧食,人多力量大,多他們家加入能收購更多的糧食。”
“標兒、你說的是那個太子妃?咱不是已經讓毛驤傳信給開平王府常家了嗎?難道常遇春不是你老丈人?還是說,咱大孫的生母不是太子妃?”朱元璋眼眸裏閃過一抹精芒,語氣帶著不悅。
“沒、常氏是兒臣的太子妃,這永遠也不會改變。”朱標趕忙說道。
常遇春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因此、在後方的朱標和常氏她們這些小輩,基本都是生活在一起的。
可以說、朱標和太子妃常氏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朱標和太子妃常氏是真心相愛的。
在朱標心裏,太子妃常氏是他一生摯愛,無人可以替代。
“咚、咚咚……”
“阿米豆腐……納米阿米豆腐……”
梵音繚繞,不知道詳情的百姓們聽到木魚聲和誦佛念經聲,都虔誠的跪拜祈福,以為寺院在舉行法會呢。
將士們忙得不可開交,一箱箱銀錢從寺院密室裏抬了出去,哪怕這些錢不是將士們的,他們幹得也特別帶勁。
當銀錢都被搬空後,領頭的的將士把一張榜文貼在了寺院大門上。
等將士們離開後,那些在不遠處圍觀的百姓一擁而上,全都看向大門上的榜文,他們想看看上麵寫的是什麽。
“誰識字?趕快說說上麵寫的是啥。”
“你不識字擠前麵擋著幹嘛?”
“呃!說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我這就給你們讓位置。”
……
讀書識字的人此時也念了起來:“今大明推行農稅、官紳一體納糧,寺院同等,亦要繳納農稅。”
“另、寺院乃清修之地,而百姓施舍的香火錢過多會影響僧侶修行佛法,朝廷為解僧侶之憂,根據大明推行的商稅改革,寺院所收取百姓的香火錢亦要交稅。”
“然、寺院田地太多,僧侶耕種會耽誤僧侶修行佛法,朝廷將收迴寺院的田地,分給當地百姓耕種。”
當念完榜文,周圍的人群都安靜下來,那些貴族富商們眉頭緊鎖,他的怎麽會看不出來榜文真正的目的。
朝廷是發現寺院吞並的土地太多了,還有稅收這些,都是在限製寺院。
他們現在也明白了剛才官兵們繳獲那麽多銀錢,根本不是什麽贓款,而是寺院這些年斂財所得。
百姓們想的倒是沒那麽多,他們如何會明白這裏麵隱藏的巨大利益呢。
“朝廷真是太好了,為了僧侶能潛心修行,真是良苦用心啊。”
“誰說不是呢,我就說寺院有那麽多田地根本種不過來,現在好了,沒了田地,僧侶們不要去地裏耕種,可以好好修行了,萬相信要不了幾年,咱大明要出現不少得道高僧。”
……
百姓們都在歌頌朝廷做的好,剛從院內出來的和尚們聽了這些話,臉黑成了煤球,比吃了屎還難看。
他們現在心裏隻有一句媽媽批。
朱標這次的行動很迅捷,在早朝下朝之前,他已經把各賈寺院繳獲的銀錢運進了皇宮,並且清點收入了朱元璋和內庫。
另一邊、剛一下朝,朱元璋就急匆匆的離開了,他從奉天店出來,就有錦衣衛跟他匯報。
“皇爺、太子殿下這次圍剿應天城附近的寺院,共得銀錢一千一百萬兩。”
嘶!
哪怕朱元璋早有準備,此時他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隻是應天城附近的寺院就能收繳這麽多銀錢,如果是全國呢?
好家夥!
想都不敢想。
朱元璋迴到乾清宮,朱標此時已經在禦書房裏等候了。
“爹、這是這次繳獲的賬單,銀錢共有一千一百萬兩,孩兒還繳獲了二十萬石糧食。”
朱標說著把賬本遞給了朱元璋,朱元璋看著賬本,沒有一絲喜悅,反而顯得沉重起來。
“標兒、你說有了這些銀錢,咱是不是該高興?”
朱標同樣沒有興奮之色,臉上露出了憂色:“爹、單是這次繳獲的銀錢,已經比國庫一年的收入還多,可想而知,寺院到底吞並了多少田地,斂財無數。”
“這還隻是這次繳獲的,還有他們分出去的利潤,恐怕隻會比這些多不會少。”
“如果不是爹執意要圍剿寺院,兒臣都不知道寺院已經腐朽到了這種程度,若是幾十年後,百年之後,兒臣根本不敢想象寺院會發展成什麽樣子。”
朱元璋眼眸裏露出淩厲的殺氣:“是啊、這些和尚真該死,難怪北魏太武帝要滅佛,北周武帝要滅佛,唐武宗要滅佛。”
“曆朝曆代給了寺院太多優待,他們不感激不說,反而成了敗壞國運的蛀蟲。”
朱標明顯一愣,沉吟道:“爹、你看北魏太武帝要滅佛,北周武帝要滅佛,唐武宗要滅佛,而你是洪武帝,都有‘武’字,他們滅佛,你現在也算滅佛了,這是不是就是佛家說的因果輪迴?”
這!!!
朱元璋怔住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隻不過,自己的滅佛跟前三位不一樣。
如果不是姚廣孝和大孫,咱怎麽會想到去對寺院動手呢?
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大孫死而複生,咱或許永遠都不會對寺院動手。
“標兒、其餘地區的寺院肯定是來不及動手了,但是、政令一定要推行下去。”
“咱要把寺院的田地都收迴來分給百姓,咱要寺院也交稅,隻有這樣,才能限製寺院,才能解放更多的和尚還俗迴家耕種。”
“若是有寺院敢不遵從的,就直接滅了,把他們的腦袋砍下來,把寺院一把火燒了。”
此時的朱元璋渾身殺氣,他不在意什麽暴君之名,他隻在意黎民百姓能吃飽肚子,隻在意大明昌盛。
如果換做今天之前,朱標肯定要勸諫朱元璋的,可他去圍剿寺院,收繳出那麽多銀錢後,他不會為寺院求情。
“哎!這些寺院的糧食大部分都賣出去了,不然就能繳獲更多的糧食,就能救濟更多的難民。”朱元璋有點遺憾,有的時候銀錢根本比不上糧食。
旋即、朱元璋話音一轉:“毛驤……”
“皇爺、臣在……”
“你立馬讓人傳信給開平王府,魏國公府、曹國公府,讓他們幾家立馬在南方各地收購糧食,銀錢從咱的內庫中出。”
朱元璋要趁著貴族富商抵製改革之前,能收到更多的糧食,以便應對貴族富商的抵製。
毛驤知道事態緊急,快步走了出去,安排錦衣衛的人秘密傳信。
等毛驤出去以後,朱標遲疑片刻,開口說道:“爹、收購糧食的事情,太子妃娘家也可以,要不讓他們也幫著收購糧食,人多力量大,多他們家加入能收購更多的糧食。”
“標兒、你說的是那個太子妃?咱不是已經讓毛驤傳信給開平王府常家了嗎?難道常遇春不是你老丈人?還是說,咱大孫的生母不是太子妃?”朱元璋眼眸裏閃過一抹精芒,語氣帶著不悅。
“沒、常氏是兒臣的太子妃,這永遠也不會改變。”朱標趕忙說道。
常遇春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因此、在後方的朱標和常氏她們這些小輩,基本都是生活在一起的。
可以說、朱標和太子妃常氏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朱標和太子妃常氏是真心相愛的。
在朱標心裏,太子妃常氏是他一生摯愛,無人可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