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孫、你也聽說過方克勤?”


    朱軒點點頭:“對呀、孫兒前些日子去城裏玩的時候,聽一些從濟寧府來的商販說的。”


    “他們都說方克勤是一個好官,是被曹縣知事程貢誣陷的,那個負責調查的楊姓禦史是程貢的好友,這麽一個好官,不應該被冤死。”


    “爺爺、你跟幾位國公爺不是老兄弟嗎,看能不能讓他們在洪武爺麵前,幫方克勤說說好話。”


    “也不是赦免方克勤,隻是讓信得過的人負責此案,還方克勤一個公道。”


    朱元璋眉頭一凝,不怒自威,身上散發出冰冷的殺氣,朝著毛驤使了一個眼色,毛驤秒懂,走到不遠處跟一個仆從低語起來。


    “好、爺爺晚上迴去就去找徐達去,如果真像大孫說的那樣,一個一心隻為百姓的好官,絕對不能被奸臣害死。”


    朱元璋笑著說道,眼角不經意間閃過一縷殺意。


    “說起方克勤,他兒子方孝孺也是個人才,品行端正,聽說前段時間洪武爺召見了方孝孺,把方孝孺給了太子朱標,現在是東宮署官。”


    朱元璋還有一句話沒說,當時他是想把方孝孺給大孫當伴讀的。


    方孝孺的老師是宋濂,是太子朱標的師弟。


    在宋濂的門生裏麵,就算那些知名的文人都比不上方孝孺。


    我尼瑪!


    朱軒暗暗咂舌,心裏忍不住吐槽,朱元璋的心說真大,把方孝孺的老爹給砍頭了,還敢把方孝孺留在那麽重要的地方。


    東宮署官雖然沒有什麽權力,可人家是太子和皇孫身邊的人啊,是親信。


    這樣的人想要作妖禍亂朝廷,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


    朱軒都有點同情朱允炆了,方家的債算在了他的頭上。


    “爺爺、如果可能的話,請幾位國公諫言洪武爺,這次的空印案肯定會出現誣陷的情況,涉及那麽多官員,洪武爺也不可能每個都去徹查,到時候別讓那些奸臣鑽了空子。”


    朱軒神情嚴肅,還不忘補充道:“不過、不能讓國公爺被牽扯進去,聽說洪武爺不喜歡結黨營私,讓洪武爺誤會了國公爺可就得不償失了。”


    “行、放一隻羊是放,放兩隻羊也是放,爺爺到時候一起跟徐達說。”


    “還有、洪武爺可沒那麽小氣,沒有證據他不會懷疑任何人結黨營私的。”朱元璋笑罵道。


    旋即、朱元璋也神情嚴肅起來,他之前考慮不周全,還好大孫提醒了他。


    不然的話,這次說不好有廉潔正直的官員會被誣陷而問斬。


    毛驤剛走過來,也聽到了朱軒說的話,都不用考慮,他直接看向了朱元璋。


    果然、朱元璋又朝他使了一個眼色。


    朱元璋這時笑嗬嗬的說道:“大孫、你之前跟咱說的那些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納糧,還有一條鞭法,以及商稅改革,咱都跟徐達說了。”


    “啥?”朱軒心裏猛的一驚:“爺爺、你咋就說了呢?你不會讓魏國公上書給洪武爺了吧?”


    “大孫、你咋知道的?”


    這!!!


    朱軒都想哭了,這個便宜爺爺什麽都好,就是膽子太大了,不知道此事一個不好,洪武爺會搖他們家雞蛋的嗎?


    “咋啦、大孫,利國利民的好事,難道還不能告訴洪武爺嗎?”朱元璋佯怒道。


    朱軒哭笑不得的看著朱元璋,他知道爺爺是為了天下百姓,可不是什麽事都能跟洪武爺說的。


    “爺爺、有的事真不能跟洪武爺說,比如商稅改革,若是他認為是與民爭利,還有他要麵子的話,到時候魏國公免不得要被受罰,我們家也要遭殃,畢竟是他頒布的不與民爭利。”


    “還有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若是被官紳世家財閥知道是我們說出去的,到時候我們家族根本擋不住。”


    朱元璋一臉的不樂意了:“大孫、洪武爺不是那麽膚淺的人,洪武爺是能聽得進去勸諫的人,隻要是為了大明好,為百姓好的事情,他都能虛心接受。”


    朱元璋說著扭頭看向姚廣孝和劉三吾:“你們說對不對?”


    “對、對對……”


    “朱老爺說的都對,洪武爺才不是那樣的人。”


    姚廣孝和劉三吾連連附和,心裏其實卻在說,你就是要臉麵的人,但我們不敢說。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至於官紳世家財閥,大孫就放心吧,徐達那老小子口風很緊的,他不會往外亂說。”


    朱軒微微點了點頭,作為一代名將,口風肯定緊,他相信徐達不會出去亂說。


    “爺爺、魏國公那裏我倒是不擔心,我擔心的是洪武爺那裏。”


    啥?


    朱元璋一臉的懵逼,擔心他自己幹嘛?難道他朱元璋的口風還不如徐達那老小子嗎?


    朱元璋感到很受傷,自己在大孫心裏就是那樣的人嗎?


    “大孫、咱跟洪武爺一起長大的,他的人品咱敢打包票。”朱元璋拍著胸脯說道。


    朱軒撇撇嘴:“爺爺、洪武爺如果真推行改革,那就是與官紳世家財閥對立。”


    “到時候他為了平息這些人,少不了要拋出一些人背鍋,而我們家就是最好的背鍋俠。”


    這!!!


    朱元璋快自閉了,咱是那樣的人嗎?


    旋即、朱元璋又無法否決朱軒說的話,這麽大的改革,確實需要人去背鍋,引走官紳世家財閥心裏的火氣。


    比如胡惟庸案,朱元璋原本都打算把毛驤拋出去的。


    胡惟庸案是錦衣衛一手督辦,讓官員們畏懼膽顫,不把毛驤交出去,官員們心裏肯定會有想法的。


    幸好朱雄英死而複生,心裏興奮的朱元璋這才改變主意保下毛驤。


    姚廣孝和劉三吾用餘光看向朱元璋,他們也都是聰明人,這是帝王心術,確實需要有人去背鍋。


    “朱老爺、若是陛下需要人背鍋,可以把老夫交出去,軒少爺想出這麽多利國利民好政策,老夫別的幫不上,這一身老骨頭還是能做一些貢獻的。”


    劉三吾神情坦然,他並非是為了表現,他不需要在朱元璋麵前表現什麽,因為他不貪戀權貴。


    他深知這次改革的壯舉,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交出自己這把老骨頭又何妨。


    姚廣孝也很想說自己也行,可她最終還是沒開口,因為他還有很多事沒做,他要輔佐皇長孫開創大明盛世。


    “你個老家夥倒是高風亮節,有文人風骨。”朱元璋笑罵道:“咱還不需要你去背鍋,洪武爺也不需要咱家去背鍋。”


    “這次推行改革的情況不同,不是有人背鍋就行的,必須是洪武爺主導和承擔才行,沒有誰能代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虎下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虎下山並收藏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