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確實是變了,自從朱雄英薨逝,那段日子讓朱元璋無比悲痛,不止一次祈禱上蒼,希望時間能倒流,能在看看自己的大孫。


    直到朱雄英死而複生,朱元璋更加珍惜親情了。


    皇帝雖然是至高無上的,能主宰天下蒼生的生死,但卻也是個孤家寡人。


    皇宮雖大,可根本沒有家的樣子,一群嬪妃和皇子皇孫們私下裏見了他,都是各種繁複的禮節。


    百姓家裏的天倫之樂都是平平常常的,但到了帝王家,卻是可望不可求的。


    不對、朱元璋在大孫子和馬皇後這裏,有那種平凡而樸實的天倫之樂。


    此時朱軒帶著海棠來到楊家村一戶人家,這戶人家隻有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和一個八九歲大的女娃。


    老人名叫楊老三,是最早投軍反抗暴元的一批人。


    因為在戰場上受傷成了瘸子,他這才迴家種地。


    他的兒子兒媳,九年前因為家裏沒有糧食,隻好進山打獵,這一去就再也沒有迴來,後來有村民在山裏發現他們的屍骨,是被野獸給吃了。


    從那以後、楊老三就帶著小孫女相依為命。


    像楊老三這樣的傷殘老兵,實在是太多了,跟元朝打了那麽多年,當時還有陳友諒、張士誠兩大軍閥,將士們死傷無數。


    “楊三爺在家嗎?”朱軒站在院子外喊道。


    沒過多久,頭發花白,滿臉滄桑的楊老三一瘸一拐的走了出來。


    “是軒少爺啊,趕快進來坐,老漢給你倒碗水喝。”楊老三熱情的說道。


    自從朱軒來到楊家村以後,雇大家做工,花錢收購枯木腐葉,豬草,讓大家賺到了錢,日子也好過了不少。


    就拿楊老三家來說,前段時間他也去上工蓋豬圈了,他孫女楊小水則是跟著大人去收集枯枝腐葉換錢。


    因此、如今整個楊家村誰不說朱軒的好,大家都說他是菩薩轉世呢。


    “楊三爺、水就不喝了,我就是來問問你,最近田地裏的農活都忙完了沒。”


    楊老三臉色一變,緊張的看著朱軒,他以為朱軒是來問責的,有地不種上麵是會治罪的。


    “軒少爺放心,老漢家裏的田地都已經種完了,這幾日去軒少爺那裏做工,絕對沒有耽誤田地裏的事情。”


    “楊三爺別緊張,我就是問問而已,對了、你家裏隻有你跟小孫女兩人,田地裏的莊稼這麽快就忙完了?”


    朱軒對此很是好奇,大明開國之初,因為多年戰亂人口銳減,導致地廣人稀,給每戶農戶家裏都分了至少15畝的田地。


    後來農戶又繼續開墾荒地,農戶家裏的田地就更多了。


    就按照15畝計算,楊老三一個人帶著個小女娃,怎麽種得過來。


    楊老三解釋道:“老漢的兒子兒媳死得早,自己又有殘疾,根本種不了那麽多田地,可田地荒著也不是行,官家會治罪,該交的稅也少不了。”


    “所以、老漢把一部分田地借給村裏人種了,田稅他們去交,每年看收成情況,在補貼點糧食給老漢。”


    “如今老漢家裏,隻留下了五畝田地在種著。”


    聞言、朱軒恍然大悟,像楊老三這樣早些年就迴家的傷殘老兵,並不是軍戶,不過、朱元璋也給了他們照顧,不用服徭役,免去了苛捐雜稅。


    而且楊老三的做法很對,沒有把田地賣給鄉紳氏族,不然以後她孫女就無田可種了。


    如今楊家村很多農戶家裏的田地所剩不多,都是年成不好的時候,把一部分田地拿去找鄉紳氏族換了糧食。


    等他們手中的田地都沒了,隻能當佃戶,或者高價租田地。


    “楊三爺、我今天來是有一份活計找你去做,每日工錢保底十文錢,做的多拿得多,另外供你們兩頓餐食。”


    “什麽!工錢十文,還供兩頓餐食。”


    楊老三激動的渾身顫抖,如今百姓家裏,誰家不是隻吃一頓飯啊,用野菜熬的粥裏麵都看不到幾粒米。


    可是、給朱軒做工就不一樣了,雖然沒有什麽大魚大肉,但粥管飽,每頓還有兩個白麵饅頭。


    這待遇,京城裏麵做工的都沒有。


    更何況,朱軒還給那麽高的工錢。


    “不行、軒少爺給的太多了,給五文錢都多,老漢知道軒少爺慈悲,可憐老漢,但不能讓軒少爺把錢往裏麵貼。”


    激動過後的楊老三連連搖頭,他隻不過是一個年老的殘廢,又不能幹重活,怎麽敢拿那麽多工錢。


    朱軒看著淳樸的楊老三,在看看他那如樹皮一樣的手掌,還有他殘疾的大腿。


    不由得、朱軒的眼眶濕潤了,若不是他們這些傷殘老兵的付出,當初又如何能把暴元趕走,還漢人這片天地。


    如今這大明,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換來的。


    “不多、一點都不多,楊三爺你就放心吧,我給你們工錢,肯定能賺迴更多的利潤。”


    “對了、村子裏像你這樣的的傷殘老兵還有不少吧,我就不一家一家去了,你幫我跟他們說一聲,明天一早到我府上報到。”


    “還有、村裏條件差的人家,你也可以選一些,每戶人家用一個人,男女不限。”


    楊老三立馬拍著胸脯說道:“軒少爺放心,老漢這就去通知大家夥,他們聽到了肯定會很高興。”


    等朱軒離開後,楊老三看著朱軒小小的背影,眼角流下了淚水:“小菩薩、以後老漢家裏為你立長生牌,世世代代供奉你。”


    ……


    跟在朱軒身邊的海棠,這時開口說道:“小少爺、你不是說府上的錢維持不了多久嗎,怎麽還招他們做工啊,每天吃兩頓飯要花好多錢的。”


    也不怪海棠會心疼,她們以前在權貴家裏做仆人的時候,每天也隻能吃一頓,白麵饅頭想都不用想,隻不過粥比較濃稠一些。


    隻有那些管事的,才能一日兩餐,還有白麵饅頭。


    朱軒看著海棠心疼的樣子,忍不住笑著說道:“你就放心吧,少爺很快就有錢了,他們能幫少爺大賺一筆,到時候修建琉璃工坊的錢都迴來了。”


    海棠還是不信,賺錢哪有那麽容易啊,但又勸不動小少爺,她隻能悶悶不樂的跟在朱軒身後。


    “大孫、這是去哪兒玩了,怎麽把一身衣服都弄濕了,趕快去把衣服換了,當心生病。”馬皇後略帶責怪的說道,但話語間都是關心。


    邊上的朱元璋嘿嘿笑著說道:“咱大孫像咱,當初咱小的時候,也經常下河摸魚捉蝦。”


    朱軒和海棠迴到家的時候都傍晚了,他們從楊老三家裏出來以後,就跑去田裏摸黃鱔。


    朱軒提著小半桶黃鱔走到朱元璋他們跟前:“爺爺、奶奶,今晚吃油煎黃鱔,酥脆酥脆的,可好吃了。”


    馬皇後看著大孫這個小饞貓,笑著說道:“行、今晚吃油煎黃鱔,奶奶這就讓廚娘去做。”


    她說著給了毛驤一個眼神,毛驤立馬走上前來,提著黃鱔走向廚房。


    “走、奶奶帶你去把衣服換了。”馬皇後牽著朱軒就往臥室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虎下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虎下山並收藏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