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可憐的三小隻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三人盯著火堆上的青蛙直流口水,被煙熏得眼淚都出來了也舍不得不退開。
“姐姐、青蛙熟了嗎?我肚子好餓。”仙兒急不可耐的催促道。
“等等、妹妹別急,馬上就熟了,聽說烤不熟吃了會生病的。”大姐彤兒開口說道。
“嗚嗚……姐姐,四弟,我們是不是再也見不到大哥了?大哥就是生病離開我們的嗎。”仙兒頓時就哭了起來,豆大的眼淚嘩嘩的往下流。
彤兒連忙抱住仙兒安慰:“妹妹別哭,哥哥會迴來找我們的。”她同樣流起了眼淚,但她忍著不哭出聲來。
而邊上最小的弟弟朱允熥,則是木訥的坐著,沒有哭也沒有鬧,隻不過誰都沒有發現,他隱藏在袖子裏的小拳頭捏得緊緊的。
院子裏的太監和宮女看著可憐的三個小人兒,都露出了不忍之色。
自從太子妃常氏死了以後,呂氏被冊封為了太子妃。
而常氏的四個子女,全都由呂氏照顧。
朱元璋一直在培養太子朱標,就把朱標帶在身邊學習處理政務,也就是監國太子,每天不是在批閱奏本就是在批閱奏本的路上。
這也導致,朱標根本不知道呂氏是如何對待朱允熥他們的。
朱雄英在的時候還好,因為朱元璋馬皇後她們對朱雄英的喜愛,經常帶在身邊。
所以呂氏也不敢做的過火,對朱允熥他們也就是經常嗬斥,至於想吃太子府的小灶,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實太子府開小灶的錢,基本都是朱標出的,他沒時間照顧孩子,隻能在別的方麵補償他們。
等朱雄英死了以後,沒有人會在關心朱允熥他們三個小家夥,呂氏就徹底放開了。
給他們吃的都是剩菜剩飯,而且還吃不飽,三個小家夥經常餓得睡不著,隻能在院子裏抓青蛙烤著吃。
這樣的生活,怎麽可能是皇孫們該有的樣子,太監宮女們都比他們好上幾十倍。
看她們一個個麵黃肌瘦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逃難的災民呢。
院子裏的太監宮女們雖然不忍,但沒人敢伸手幫三個小家夥,因為他們都知道,如今這東宮這太子府是太子妃呂氏做主。
他們若是敢去幫朱允熥他們姐弟三人,絕對會被吊在樹上打個半死。
而另一處院子裏,太子妃呂氏和她五歲大的兒子朱允炆,此時正在用膳。
“允炆、今天的雞腿味道怎麽樣?不喜歡的話,晚上娘讓人給你換別的。”太子妃呂氏滿臉笑意的看著自己兒子。
今年五歲大的朱允炆,長得白白嫩嫩的,就跟個瓷娃娃一樣,這才是皇孫該有的氣色。
朱允炆啃著雞腿說道:“娘、我想吃燒鴨。”
他心裏在想,等晚上拿著燒鴨去朱允熥他們麵前晃悠,讓他們看得流口水。
“行、娘等會就讓宮女去準備。”
呂氏最近特別開心,朱雄英一死,自己兒子就是下一任太子,下一任帝王。
如今稍微還有一點能威脅到兒子的,就是朱允熥了,但呂氏根本不把朱允熥放在眼裏。
隻要朱允熥生活在東宮,就被她拿捏得死死的。
教好一個人很難,但教壞一個人很容易。
呂氏隻要把朱允熥教導得一無是處,那麽未來的太子之位,朱允熥根本不會在考慮範圍之內。
“允炆、最近你爺爺心情不好,你要多去陪陪你爺爺。”
“以前你不是很羨慕朱雄英能得到爺爺的寵愛嗎,現在朱雄英死了,隻要你在爺爺麵前乖巧懂事,你爺爺就會寵你,知道了嗎?”
朱允炆連連點頭,以前他可羨慕朱雄英了,爺爺給朱雄英騎大馬,什麽好吃的好玩的,全都給朱雄英。
到了他這裏連抱都不抱一下。
“娘、奶奶哪裏也要去嗎?”
呂氏臉色一變:“不能去、你奶奶得了重病,萬一傳染給你咋辦,記住以後都不許去坤寧宮。”
朱允炆被嚇得一哆嗦,他可不想生病,朱雄英就是生病死的。
乾清宮禦書房內,書案前坐著一個身材肥胖的男子,此人正是監國太子朱標,今年也就二十六歲,在幫朱元璋批閱奏折。
麵容憔悴的朱標批閱著堆成小山的奏本,朱雄英的死對他打擊太大了,他想用工作麻痹自己,讓自己不要去想最疼愛的兒子。
不知不覺間,堆成小山一樣的奏本都被批閱完了,沒了工作分心的朱標,腦海中不由得想起了朱雄英。
他神情恍惚的看向窗外,淚水從眼角滑落而下。
“雄英、爹想你了,你在下麵冷不冷?孤不孤獨?”
“雄英、記得去找你娘親,要好好孝順你娘親,爹想你們了。”
……
楊家村那邊,朱元璋已經收到了錦衣衛傳來的消息。
“哈哈……妹子,咱大孫果然是天縱奇才,就連工部營繕清吏司的主事,都向咱大孫悉心請教。”朱元璋樂得嘴都合不攏了。
在藤椅上休息的馬皇後好奇道:“大孫怎麽了,快跟我說說。”
朱元璋傲嬌的說道:“咱大孫可了不得,他改動了水力風箱的齒輪,按照錢主事的說法,這樣的改動,能讓水力轉化出更大的力量,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數倍。”
朱元璋擔心馬皇後聽不懂,又解釋道:“也就是說,以前隻能把水磨坊或者是煉鐵坊,修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
“如此就限製了區域,隻有少數地方能修建。”
“但經過咱大孫的改動,即便水流不夠湍急也能修建水磨坊,煉鐵坊。”
“這就意味著,咱大明能修建更多的水磨坊,為百姓省下了很多人力,也能惠及更多的百姓。”
“特別是煉鐵坊,增加了煉鐵坊就能冶煉更多的銅鐵,以後可以用更多的鐵生產軍器,用更多的鐵生產農具。”
馬皇後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其實她一開始就聽懂了,好歹當初舉兵的時候,她也是管理後勤的,怎麽可能不知道大孫的改動,能增加生產效率,也能擴大生產規模。
但她就喜歡聽朱元璋說出來,誇自己乖孫的話,越多越好。
“小少爺、你跑慢點,等等奴婢。”
朱軒帶著海棠嬉鬧著迴來了,朱軒跑在前麵,後麵追來的海棠腳步很是不自然。
馬皇後和朱元璋看著大孫開心的樣子,二老臉上都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他們已經當今是權利最大的人,但這份溫情,這種樸實的家人感情,是二老特別渴望的。
朱軒這時注意到海棠的異樣,隻見海棠黛眉微蹙,臉上露出疼痛之色。
“海棠、你這是怎麽了,是不是崴到腳了?”朱軒關心道。
海棠強擠出笑容:“謝少爺關心,海棠沒事,隻是剛才跑的太快,腳有點疼。”
“跑這麽點距離就腳疼?你把鞋子了脫下來看看。”朱軒皺眉說道。
海棠扭扭捏捏的看著朱軒,沒有要脫鞋子的意思。
“姐姐、青蛙熟了嗎?我肚子好餓。”仙兒急不可耐的催促道。
“等等、妹妹別急,馬上就熟了,聽說烤不熟吃了會生病的。”大姐彤兒開口說道。
“嗚嗚……姐姐,四弟,我們是不是再也見不到大哥了?大哥就是生病離開我們的嗎。”仙兒頓時就哭了起來,豆大的眼淚嘩嘩的往下流。
彤兒連忙抱住仙兒安慰:“妹妹別哭,哥哥會迴來找我們的。”她同樣流起了眼淚,但她忍著不哭出聲來。
而邊上最小的弟弟朱允熥,則是木訥的坐著,沒有哭也沒有鬧,隻不過誰都沒有發現,他隱藏在袖子裏的小拳頭捏得緊緊的。
院子裏的太監和宮女看著可憐的三個小人兒,都露出了不忍之色。
自從太子妃常氏死了以後,呂氏被冊封為了太子妃。
而常氏的四個子女,全都由呂氏照顧。
朱元璋一直在培養太子朱標,就把朱標帶在身邊學習處理政務,也就是監國太子,每天不是在批閱奏本就是在批閱奏本的路上。
這也導致,朱標根本不知道呂氏是如何對待朱允熥他們的。
朱雄英在的時候還好,因為朱元璋馬皇後她們對朱雄英的喜愛,經常帶在身邊。
所以呂氏也不敢做的過火,對朱允熥他們也就是經常嗬斥,至於想吃太子府的小灶,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實太子府開小灶的錢,基本都是朱標出的,他沒時間照顧孩子,隻能在別的方麵補償他們。
等朱雄英死了以後,沒有人會在關心朱允熥他們三個小家夥,呂氏就徹底放開了。
給他們吃的都是剩菜剩飯,而且還吃不飽,三個小家夥經常餓得睡不著,隻能在院子裏抓青蛙烤著吃。
這樣的生活,怎麽可能是皇孫們該有的樣子,太監宮女們都比他們好上幾十倍。
看她們一個個麵黃肌瘦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逃難的災民呢。
院子裏的太監宮女們雖然不忍,但沒人敢伸手幫三個小家夥,因為他們都知道,如今這東宮這太子府是太子妃呂氏做主。
他們若是敢去幫朱允熥他們姐弟三人,絕對會被吊在樹上打個半死。
而另一處院子裏,太子妃呂氏和她五歲大的兒子朱允炆,此時正在用膳。
“允炆、今天的雞腿味道怎麽樣?不喜歡的話,晚上娘讓人給你換別的。”太子妃呂氏滿臉笑意的看著自己兒子。
今年五歲大的朱允炆,長得白白嫩嫩的,就跟個瓷娃娃一樣,這才是皇孫該有的氣色。
朱允炆啃著雞腿說道:“娘、我想吃燒鴨。”
他心裏在想,等晚上拿著燒鴨去朱允熥他們麵前晃悠,讓他們看得流口水。
“行、娘等會就讓宮女去準備。”
呂氏最近特別開心,朱雄英一死,自己兒子就是下一任太子,下一任帝王。
如今稍微還有一點能威脅到兒子的,就是朱允熥了,但呂氏根本不把朱允熥放在眼裏。
隻要朱允熥生活在東宮,就被她拿捏得死死的。
教好一個人很難,但教壞一個人很容易。
呂氏隻要把朱允熥教導得一無是處,那麽未來的太子之位,朱允熥根本不會在考慮範圍之內。
“允炆、最近你爺爺心情不好,你要多去陪陪你爺爺。”
“以前你不是很羨慕朱雄英能得到爺爺的寵愛嗎,現在朱雄英死了,隻要你在爺爺麵前乖巧懂事,你爺爺就會寵你,知道了嗎?”
朱允炆連連點頭,以前他可羨慕朱雄英了,爺爺給朱雄英騎大馬,什麽好吃的好玩的,全都給朱雄英。
到了他這裏連抱都不抱一下。
“娘、奶奶哪裏也要去嗎?”
呂氏臉色一變:“不能去、你奶奶得了重病,萬一傳染給你咋辦,記住以後都不許去坤寧宮。”
朱允炆被嚇得一哆嗦,他可不想生病,朱雄英就是生病死的。
乾清宮禦書房內,書案前坐著一個身材肥胖的男子,此人正是監國太子朱標,今年也就二十六歲,在幫朱元璋批閱奏折。
麵容憔悴的朱標批閱著堆成小山的奏本,朱雄英的死對他打擊太大了,他想用工作麻痹自己,讓自己不要去想最疼愛的兒子。
不知不覺間,堆成小山一樣的奏本都被批閱完了,沒了工作分心的朱標,腦海中不由得想起了朱雄英。
他神情恍惚的看向窗外,淚水從眼角滑落而下。
“雄英、爹想你了,你在下麵冷不冷?孤不孤獨?”
“雄英、記得去找你娘親,要好好孝順你娘親,爹想你們了。”
……
楊家村那邊,朱元璋已經收到了錦衣衛傳來的消息。
“哈哈……妹子,咱大孫果然是天縱奇才,就連工部營繕清吏司的主事,都向咱大孫悉心請教。”朱元璋樂得嘴都合不攏了。
在藤椅上休息的馬皇後好奇道:“大孫怎麽了,快跟我說說。”
朱元璋傲嬌的說道:“咱大孫可了不得,他改動了水力風箱的齒輪,按照錢主事的說法,這樣的改動,能讓水力轉化出更大的力量,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數倍。”
朱元璋擔心馬皇後聽不懂,又解釋道:“也就是說,以前隻能把水磨坊或者是煉鐵坊,修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
“如此就限製了區域,隻有少數地方能修建。”
“但經過咱大孫的改動,即便水流不夠湍急也能修建水磨坊,煉鐵坊。”
“這就意味著,咱大明能修建更多的水磨坊,為百姓省下了很多人力,也能惠及更多的百姓。”
“特別是煉鐵坊,增加了煉鐵坊就能冶煉更多的銅鐵,以後可以用更多的鐵生產軍器,用更多的鐵生產農具。”
馬皇後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其實她一開始就聽懂了,好歹當初舉兵的時候,她也是管理後勤的,怎麽可能不知道大孫的改動,能增加生產效率,也能擴大生產規模。
但她就喜歡聽朱元璋說出來,誇自己乖孫的話,越多越好。
“小少爺、你跑慢點,等等奴婢。”
朱軒帶著海棠嬉鬧著迴來了,朱軒跑在前麵,後麵追來的海棠腳步很是不自然。
馬皇後和朱元璋看著大孫開心的樣子,二老臉上都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他們已經當今是權利最大的人,但這份溫情,這種樸實的家人感情,是二老特別渴望的。
朱軒這時注意到海棠的異樣,隻見海棠黛眉微蹙,臉上露出疼痛之色。
“海棠、你這是怎麽了,是不是崴到腳了?”朱軒關心道。
海棠強擠出笑容:“謝少爺關心,海棠沒事,隻是剛才跑的太快,腳有點疼。”
“跑這麽點距離就腳疼?你把鞋子了脫下來看看。”朱軒皺眉說道。
海棠扭扭捏捏的看著朱軒,沒有要脫鞋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