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按照你這樣說,是不是應該跟老百姓增加賦稅?”朱元璋冷聲問道。


    這……


    戶部尚書郭允道不敢說話了,大臣們都知道朱元璋是什麽樣的人,若是誰敢提出增加老百姓的賦稅,立馬就會被杖斃。


    “怎麽不說話了?郭愛卿身為戶部尚書,就沒辦法讓國庫有錢嗎?”


    郭允道已經嚇得冷汗直冒,連忙說道:“臣以為、想要國庫有錢,必須開源節流。”


    朱元璋示意郭允道繼續說,他很期待郭允道能給他帶來好建議。


    郭允道繼續說道:“因為陛下不願增加百姓的賦稅,開源就行不通。”


    “所以、隻能節流,目前除了賑災,國庫消耗最大的就是兵部和工部。”


    “臣以為,如今韃子已經被趕出了關外,都是一些殘餘勢力,九邊無需那麽多大軍鎮守,可以撤銷一部分兵卒,以減少國庫開支……”


    此時朱元璋都臉色已經黑了,還不等他開口,兵部尚書唐鐸任就打斷道:“蒙元韃子雖然被趕出了關外,但他們依然虎視眈眈。”


    “若是九邊裁軍,韃子突然襲擊咋辦?到時候韃子進入關內,戰火燃燒,有無數百姓會被屠戮。”


    徐達也鐵青著臉說道:“真當是忘了當初蒙元的殘暴,如今他們依然在騷擾漠北地區,隻要我們稍有鬆懈,他們的鐵騎立馬就會攻打邊鎮。”


    “即便他們沒有實力侵占我大明疆域,但他們一路燒殺擄掠,無數百姓被殺田地被毀,到時候又需要多少年才能恢複元氣?”


    郭允道哭喪著臉說道:“不能增加百姓田稅,又不能裁撤兵卒,難道縮減俸祿嗎?”


    我尼瑪!


    朝堂上所有人,都用吃人的目光凝視著郭允道。


    大明的俸祿已經夠低的了,他們這些大臣還好,基本不指望俸祿生活。


    但下麵的官員呢?


    若是那些官員被削減俸祿,他們這些上司就該頭疼了。


    龍椅上的朱元璋眼前一亮,感覺郭允道這句話很中聽,今天若不是還有正事,他真想試試。


    “郭愛卿所言也不無道理,但蒙元的威脅依然在,九邊不能裁撤兵卒。”


    朱元璋先安撫了郭允道,又安撫了武將們,若是裁撤兵卒,就是在削減武將們的權利。


    更何況蒙元確實還有很強的實力。


    他說著頓了頓,這才繼續說道:“朕翻閱了曆朝曆代的典籍,曆朝曆代的國庫收入,鹽稅占了很大的比例。”


    “就拿宋朝來說,當時北宋或者南宋,鹽產量與我們大明差不多,人口數量也差不多,而鹽稅收入有1800多萬兩。”


    “而我們大明呢?去年鹽稅收益才兩百五十萬兩吧?”


    聽到這個數據,所有人都露出了震驚之色,這等於少了1500萬兩銀子不見了。


    信國公湯和開口說道:“陛下、是不是宋朝鹽價高,收的鹽稅也高?”


    朱元璋笑著搖搖頭,目光看向郭允道:“這個問題,讓咱們的戶部尚書來跟你說,前朝蒙元的鹽稅收入都比咱大明多的多呢。”


    郭允道擦了擦額頭的冷汗,開口說道:“宋朝窩本加上鹽稅以一引鹽六貫錢賣給商人,折算下來一斤鹽二十文錢。”


    “而宋朝商人售鹽的價格,每斤鹽從三十文到三百文不等,主要是看路程遠近運輸成本和品質。”


    聽到這裏,湯和似乎知道了朱元璋想幹嘛了,難怪昨晚李景隆會上門找他。


    湯和或許不知道別的地區鹽價,但應天城的鹽價還是知道的。


    下等鹽六十文,中等鹽七十文,上等鹽八十文。


    要知道應天城距離兩淮鹽池不遠,還有漕運,運輸成本不高,鹽價應該便宜才對。


    朱元璋開口說道:“你繼續,別停啊。”


    戶部尚書郭允道繼續說道:“我們大明一引鹽的窩本是銀六錢,另稅銀三兩,公使銀三兩,每引鹽應得銀六兩六錢。”


    “按照每年三百萬引作價,應得1980萬兩白銀。”


    好家夥!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如今得到的鹽稅收益隻有250萬兩百銀,直接少了1730萬兩百銀,是大明兩年的國庫收入了。


    “好呀!看來你們戶部的人太無法無天了,居然敢貪墨如此多的銀錢。”


    “沒錯沒錯,沒想到戶部的人這麽貪,應該拉去剝皮萱草,女眷送去教坊司。”


    “這些蛀蟲,就應該誅九族。”


    一時間、朝堂上全是謾罵指責聲,不是他們有多正義有多忠誠,而是他們沒有分到一杯羹。


    郭允道急得直冒冷汗,跪倒在地哀求道:“誤會!都是誤會,陛下你一定要相信臣啊,臣絕對沒有貪汙鹽稅。”


    朱元璋示意大家安靜,這才開口問道:“你說誤會,咱現在就給你一個解釋的機會,有什麽話你就說吧。”


    郭允道如同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樣,連忙解釋道:“陛下、我們大明為了九邊的糧食問題,施行的是開中法。”


    “為了讓糧商把糧食運到九邊,如在太原倉繳納一石糧,商人可去鹽池領鹽一引,等於是鹽商用糧食和運輸成本,換了鹽和鹽稅。”


    聽到這裏,大家都在心裏默算起來,看看糧換鹽的差價有多少。


    大家很快就得出結論,正常行情下一石糧食五錢銀,而鹽池那邊原價一引鹽是銀六兩六錢。


    好家夥!


    運送糧食到九邊需要這麽多費用嗎?


    比如從山東府運糧到太原府,貨量大的話,折合下來一石糧食的運輸費用不過五百文(人工加馬料)。


    等於是一兩銀就得到了一引鹽(300斤)。


    曹國公李文忠這時大聲嗬斥道:“好你個郭允道,既然知道這麽大的問題,為何不早說?國庫若是多了這麽多錢,將士們還用過得苦哈哈嗎?全軍早都換上新裝備了。”


    工部尚書趙俊也嗬斥道:“如果有那麽多錢,我們工部就能打造更多的農具出來,百姓就能開墾更多的土地。”


    ……


    被千夫所指的郭允道差點就吐血了,他帶著哭腔吼道:“誹謗!你們在誹謗我,老夫今年才剛上任的戶部尚書,跟老夫有什麽關係?”


    “再說了、戶部沒錢,若是不把鹽引給鹽商讓他們運糧的話,九邊就會斷糧,到時候兵變算誰的?”


    徐達他們抬頭看向龍椅上的朱元璋,昨晚他們已經大概知道了一些情況,現在該朱元璋表演了。


    朱元璋看著被千夫所指的郭允道,都有點心疼他了。


    “諸位愛卿,此事確實不關郭愛卿的事。”


    “算起來,根源還在朕這裏,當初是朕定下的決策。”


    頓時間、眾人都一臉不可置信的看向朱元璋,這還是那個殺人不眨眼,霸道的朱元璋嗎?


    聽到他主動承認錯誤,簡直就是開天辟地頭一會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虎下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虎下山並收藏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