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中原事定,大漠風起
“大梁使臣,郭嘉,見過魏國皇帝!”
鄴城行宮之內,年已不惑的曹操高坐在龍椅之上,階下便是自己的昔時之臣——郭嘉.。。。。。。.
的確是物是人非了,曹操看著郭嘉,較當初已經少了幾分放蕩不羈,多了幾分沉穩剛毅,郭嘉持節不卑不亢,與曹操相視,曹操僅是笑道:
“奉孝此來,可為賀朕耶?”
郭嘉抬起頭,正言道:
“昔嘉不見公為魏王,今公已為魏帝,而嘉卻非公之屬臣,所以過往之事不必多言。
外臣特奉吾主之命願與陛下會獵於即墨,而互為南北正朔,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曹操眉頭微皺,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啊!曹操雖全據河北之境,又得青州三郡
,是為中原一霸,然若為北方正朔將至西秦於何地?北方正朔自然能收買人心,不過卻也是引火燒身,四麵樹敵之計——
曹操搖頭,緩緩道:
“梁皇心意朕自知之,然若當年奉孝於側,必與朕言:‘公不見秦齊互帝之故事乎?’不知今日奉孝如何教我?”
郭嘉歎惜一聲,無奈道:
“今嘉非陛下之臣屬,怎可為陛下獻言?然陛下有一言謬之,若昔時之奉孝於側絕然不雲此言!
秦齊互帝之故事,乃為天下名由周天子,而若當年天下名由漢天子,然今日則不可同年而語矣,天下紛亂,而無一國之尊,如此亂世當取正朔之名,以撫天下之民!
若階上為昔時之曹公定納嘉言,然今日嘉卻不知公有何決斷,不過嘉有一言欲奉於陛下——
曹孟德,汝可是忘了昔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夙願了嗎?!”
曹操不語,郭嘉說得對,當年的奸雄曹操“奉天子以討不臣”憑著中原四戰之地,西破李、郭,南滅袁術,東討陶謙,北擊本初,遂霸於北,那時的曹操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所思所慮不過圖存,何曾如此瞻前顧後?
見曹操沉默,郭嘉拱手道:
“今日之議,還請陛下深思,外臣先告退了。”
郭嘉轉身便走,曹操僅是搖了搖頭,昔時君臣之分,今日算是徹底了斷了.。。。。。。.
郭嘉走的不急不躁,但卻沒有一絲留戀,他明白蕭韻令他為使的目的——
了卻前緣而已,所以郭嘉如今僅是大梁使臣,絕非曹操的故臣,從此以後,他要和以前的自己劃清界限——
反叛?那樣子,他便真的不再是郭嘉了。總歸是要有幾分堅守的.。。。。。。.
正了正衣冠,郭嘉不再多思,迴到了驛站。
“諸君,今日之議,都有何見解?”
郭嘉走後,曹操便站了起來,現在他需要做個決斷,其實是否為北方正朔對於曹操來說並不重要,現在對於他來說,能否穩定局勢是重中之重——
曹操在等,但是卻沒有一個敢發言的,誰也不清楚曹操如今是個什麽樣的想法,若是犯了眾怒也沒法保全自己,決擇是困難的,但曹操沒有耐心繼續等下去了,倚天劍微微出鞘,曹操不急不慢道:
“諸位這是都沒有想法嗎?還是說我大魏上下沒有一個忠誌之士?!”
朝堂又陷入了新一輪的沉默,朝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等著一個“勇士”挑頭,可惜,他們都高詁了對方,程昱看向曹操,但還是忍住了——
無論如何,他這個丞相都不能挑頭。
曹操自然明白程昱的用意,僅是搖了搖頭,誰也想不到會有這種情形,但曹操還在等,環顧左右,忽而聽到殿外傳來一聲大笑,曹操循聲望去——
正是那一襲藍袍,楊修,楊德祖,楊修大手一揮,對著曹操拱手道:
“臣修見過陛下!
今我大魏,連連征伐,士卒疲弊,不可輕啟戰端,所以修以為當和!
我大魏雄據河北,地廣而人稠,泛有青州之地,臨海而有遠圖,北接大漠,西抵李唐,南有宋、梁,東壓三遼,是為四戰之地,兵家之必取矣——
然,唐宋新敗,元氣有傷,自以無為而治之,刀兵之勢必難起也。大漠此時無主,但有自稱天可汗者,陛下予以厚禮,自可與之交好,而後定矣。而觀三遼,有軍師戲忠為之謀,何須慮耶?
至於蕭梁,其勢正盛,兵侵齊楚,大有鯨吞天下之誌,而我軍兵疲,恐難與之一戰,況此時我國糧少,更難再起刀兵——
若是烽火重然,恐河北亂矣。
故臣請陛下與之和,稱正朔之名,威服天下,以鎮四海,擁萬民之意,順蒼穹之命,自可使天下麵北而臣之!
臣言如此,請陛下決斷!”
聽了楊修的發言,曹操哈哈大笑,拍手讚道:
“德祖,果為社稷之臣!”
又環顧左右,倚天歸鞘道:
“諸位可還有異議?”
曹操,程昱同時長舒一口氣,程昱這才拱手道:
“臣以為,德祖之言,可也!”
程昱發話,朝中諸臣皆雲:
“臣等皆以為,以和為上!”
曹操重新坐迴龍椅,俯瞰著朝中諸臣,不怒自威,喝道:
“既然如此,朕意已決,與梁皇會獵即墨,劃定邊疆,互為南北正朔,自與相盟,不可相亂,今朝會至此,諸位暫且退去吧!”
程昱立馬起頭道:
“臣等告退!”
次日,曹操又見郭嘉,與梁國互有約定,於是中原事定.。。。。。。.
“哈哈哈哈,張先生,好久不見啊!”
獨孤濟安看著張賓,自然麵展笑顏,昔日之獨孤濟安籍籍無名,如今之獨孤濟安已為漠北之天可汗!
“賓見過天可汗!我代國與天可汗素有來往,今天可汗正當盛時,吾主特遣賓來賀之,以尊天可汗之位!”
張賓不卑不亢,獨孤濟安卻是大笑道:
“代主尊吾為天可汗,吾自取之,先生來賀我,不知有何來意?”
張賓拱手道:
“可汗新定漠北,吾主有混一三遼之誌,特以質子於可汗,以圖可汗兵出榆關,相攻曹氏,以侵中原。”
獨孤濟安聞言卻是搖了搖頭,猙獰的鬼臉內發出幽幽的聲音:
“先生覺得,榆關易得,三遼不易得嗎?”
張賓聞言不禁眉頭一皺,看向獨孤濟安,爭鋒相對.。。。。。。.
“大梁使臣,郭嘉,見過魏國皇帝!”
鄴城行宮之內,年已不惑的曹操高坐在龍椅之上,階下便是自己的昔時之臣——郭嘉.。。。。。。.
的確是物是人非了,曹操看著郭嘉,較當初已經少了幾分放蕩不羈,多了幾分沉穩剛毅,郭嘉持節不卑不亢,與曹操相視,曹操僅是笑道:
“奉孝此來,可為賀朕耶?”
郭嘉抬起頭,正言道:
“昔嘉不見公為魏王,今公已為魏帝,而嘉卻非公之屬臣,所以過往之事不必多言。
外臣特奉吾主之命願與陛下會獵於即墨,而互為南北正朔,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曹操眉頭微皺,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啊!曹操雖全據河北之境,又得青州三郡
,是為中原一霸,然若為北方正朔將至西秦於何地?北方正朔自然能收買人心,不過卻也是引火燒身,四麵樹敵之計——
曹操搖頭,緩緩道:
“梁皇心意朕自知之,然若當年奉孝於側,必與朕言:‘公不見秦齊互帝之故事乎?’不知今日奉孝如何教我?”
郭嘉歎惜一聲,無奈道:
“今嘉非陛下之臣屬,怎可為陛下獻言?然陛下有一言謬之,若昔時之奉孝於側絕然不雲此言!
秦齊互帝之故事,乃為天下名由周天子,而若當年天下名由漢天子,然今日則不可同年而語矣,天下紛亂,而無一國之尊,如此亂世當取正朔之名,以撫天下之民!
若階上為昔時之曹公定納嘉言,然今日嘉卻不知公有何決斷,不過嘉有一言欲奉於陛下——
曹孟德,汝可是忘了昔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夙願了嗎?!”
曹操不語,郭嘉說得對,當年的奸雄曹操“奉天子以討不臣”憑著中原四戰之地,西破李、郭,南滅袁術,東討陶謙,北擊本初,遂霸於北,那時的曹操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所思所慮不過圖存,何曾如此瞻前顧後?
見曹操沉默,郭嘉拱手道:
“今日之議,還請陛下深思,外臣先告退了。”
郭嘉轉身便走,曹操僅是搖了搖頭,昔時君臣之分,今日算是徹底了斷了.。。。。。。.
郭嘉走的不急不躁,但卻沒有一絲留戀,他明白蕭韻令他為使的目的——
了卻前緣而已,所以郭嘉如今僅是大梁使臣,絕非曹操的故臣,從此以後,他要和以前的自己劃清界限——
反叛?那樣子,他便真的不再是郭嘉了。總歸是要有幾分堅守的.。。。。。。.
正了正衣冠,郭嘉不再多思,迴到了驛站。
“諸君,今日之議,都有何見解?”
郭嘉走後,曹操便站了起來,現在他需要做個決斷,其實是否為北方正朔對於曹操來說並不重要,現在對於他來說,能否穩定局勢是重中之重——
曹操在等,但是卻沒有一個敢發言的,誰也不清楚曹操如今是個什麽樣的想法,若是犯了眾怒也沒法保全自己,決擇是困難的,但曹操沒有耐心繼續等下去了,倚天劍微微出鞘,曹操不急不慢道:
“諸位這是都沒有想法嗎?還是說我大魏上下沒有一個忠誌之士?!”
朝堂又陷入了新一輪的沉默,朝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等著一個“勇士”挑頭,可惜,他們都高詁了對方,程昱看向曹操,但還是忍住了——
無論如何,他這個丞相都不能挑頭。
曹操自然明白程昱的用意,僅是搖了搖頭,誰也想不到會有這種情形,但曹操還在等,環顧左右,忽而聽到殿外傳來一聲大笑,曹操循聲望去——
正是那一襲藍袍,楊修,楊德祖,楊修大手一揮,對著曹操拱手道:
“臣修見過陛下!
今我大魏,連連征伐,士卒疲弊,不可輕啟戰端,所以修以為當和!
我大魏雄據河北,地廣而人稠,泛有青州之地,臨海而有遠圖,北接大漠,西抵李唐,南有宋、梁,東壓三遼,是為四戰之地,兵家之必取矣——
然,唐宋新敗,元氣有傷,自以無為而治之,刀兵之勢必難起也。大漠此時無主,但有自稱天可汗者,陛下予以厚禮,自可與之交好,而後定矣。而觀三遼,有軍師戲忠為之謀,何須慮耶?
至於蕭梁,其勢正盛,兵侵齊楚,大有鯨吞天下之誌,而我軍兵疲,恐難與之一戰,況此時我國糧少,更難再起刀兵——
若是烽火重然,恐河北亂矣。
故臣請陛下與之和,稱正朔之名,威服天下,以鎮四海,擁萬民之意,順蒼穹之命,自可使天下麵北而臣之!
臣言如此,請陛下決斷!”
聽了楊修的發言,曹操哈哈大笑,拍手讚道:
“德祖,果為社稷之臣!”
又環顧左右,倚天歸鞘道:
“諸位可還有異議?”
曹操,程昱同時長舒一口氣,程昱這才拱手道:
“臣以為,德祖之言,可也!”
程昱發話,朝中諸臣皆雲:
“臣等皆以為,以和為上!”
曹操重新坐迴龍椅,俯瞰著朝中諸臣,不怒自威,喝道:
“既然如此,朕意已決,與梁皇會獵即墨,劃定邊疆,互為南北正朔,自與相盟,不可相亂,今朝會至此,諸位暫且退去吧!”
程昱立馬起頭道:
“臣等告退!”
次日,曹操又見郭嘉,與梁國互有約定,於是中原事定.。。。。。。.
“哈哈哈哈,張先生,好久不見啊!”
獨孤濟安看著張賓,自然麵展笑顏,昔日之獨孤濟安籍籍無名,如今之獨孤濟安已為漠北之天可汗!
“賓見過天可汗!我代國與天可汗素有來往,今天可汗正當盛時,吾主特遣賓來賀之,以尊天可汗之位!”
張賓不卑不亢,獨孤濟安卻是大笑道:
“代主尊吾為天可汗,吾自取之,先生來賀我,不知有何來意?”
張賓拱手道:
“可汗新定漠北,吾主有混一三遼之誌,特以質子於可汗,以圖可汗兵出榆關,相攻曹氏,以侵中原。”
獨孤濟安聞言卻是搖了搖頭,猙獰的鬼臉內發出幽幽的聲音:
“先生覺得,榆關易得,三遼不易得嗎?”
張賓聞言不禁眉頭一皺,看向獨孤濟安,爭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