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準陰胯下恥


    斯說信出山


    公元556年是個神奇的年份,在這一年出山的能人異士不可謂不多,當然,這一年有許多帝上年號,但最合適的大體便是南梁——太平序年,亦是天下太平的序章.。。。。。。.


    公元556年,乃秦政登基的第四個年頭,亦是秦國失去漢中的第四個年頭,卻也是漢中迴歸秦國的第一個年頭,一切的變化都源自一個人——韓信.。。。。。。.


    卻說李斯請命為秦政尋武安君,也就是白起。白起無論是能力,還是資力都是攻打漢中主帥的最佳人選,能力自不必說,無論是伊闕之戰還是長平之戰都能體現白起非凡的能力;資力的話,如今秦政所統治的奏國與戰國時期的秦國,人才儲備都大差不差,在白起之前的多為室將,在白起之後的自不必說,所以若白起為大將軍,秦國上下定然皆無怨言,可惜的是白起早已不在.。。。。。。.


    李斯周遊四方,不知不覺到了淮陰,一個年輕在街市被阻,圍觀者數十個,李斯自然是其中之一。


    “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快耳,眾辱之日,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其熟視之俯出胯下,匍匐——市人冒笑之,以為怯.。。。。。。.


    李斯到這一幕後——他保證他沒起哄,他這麽正直的人怎能起哄,不過這場景有那麽一熟悉——李斯覺醒之前,自然也是飽讀詩書,博古通今的人物,思考了一會兒便想了起來,這是《史記》中的情節,而這個情節的主人公便是——淮陰韓信——韓信?!


    對啊;沒有武安君,亦有淮陰侯啊!沒有過多停留,李斯追了上去——


    “不知秦相尋草民何事?”


    “秦相?你識得我?”


    “未曾見過,但從丞相的裝衣打扮不難看出是秦人,再說漢中失利,軍中無將,聽聞丞相主動承擔任務為國尋才,想來如今四處遊曆的秦國貴族便隻有您了,不知丞相尋我何事?”


    “明知故問,自然是為了解決漢中問題。”


    “韓信大體不會是首要人選,如今看來卻是武安君的替身了。”


    “替身?將軍莫要胡言,秦以軍功為先,若將軍軍功極盛,又怎會有替身一說。”


    “韓信向來是個替身——蕭何的替身,張良的替身,劉季的替身.。。。。。。.韓信唯獨不是自己,如今丞相邀信,無非是想讓韓信當武安君的替身,丞相的替身,秦皇的替身罷了.。。。。。。.


    韓信已無意天下之爭,也請丞相迴去吧。”


    “將軍無意天下之爭?那麽將軍為何如此清楚漢中失利,斯為陛下尋人之事?將軍非是無意天下之爭,而是還沒走出來.。。。。。。.


    將軍,如今你不再是淮陰侯,斯也並非當年秦相,陛下與斯一次重生的機會,將軍也未嚐不可,何必迴想當年呢?”


    “始皇到是大度,沒與你清算。”


    “是啊,所以更應當迴報陛下啊。”


    “也許劉季沒錯,或許把劍熔了是最好的選擇。”


    “這是何意?”


    “信與丞相都是劍,是好是壞在於用的人——第一任主人要走,劍就沒有保存的意義.。。。。。。.


    可惜始皇沒熔,卻讓這把劍,成了長枘壞劍,而劉季熔了,了卻了一切——哎,在權謀這一方麵,想必再也沒有人比得上劉季了.。。。。。。.”


    “看來你並不恨他。”


    “不恨嗎?不,我當然恨他,他明明可以和我說的,我明明也能像張良一樣?憑什麽所有的功勞隻換來了這種結局?我不甘心,他明明可以直說的,要我死,也要讓我死不暝目嗎?!我恨,我恨透了他,我恨透了所有和他一樣的人!可惜,我隻是一把劍.。。。。。.


    我能力有限,我開始我漸漸明白——那時的我該死,太平天下不需要我這一類人,不是沒有憂患意識,而是隻需要聽話的人,或許是我自己作出來的吧.。。。。。。.”韓信有些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自己說了些什麽,李斯看了一眼韓信,李斯自嘲地笑了一下,原來陛下是可以殺了自己的——唉,或許把劍熔了,也是劍最好的歸宿了吧——最起碼,不會變成這樣.。。。。。。.


    “將軍,還願意為劍嗎?”“信——願意.。。。。。。.”


    “好,你我一定會是把好劍的。”


    “但願如此.。。。。。。.”


    吾為利劍,銳不可擋,白丁不識我,豈需相爭!莫不是才德盡失,與白丁無異?待價而估,若不得識,藏劍於鞘;若得明主,則鋒芒畢露,一往無前,前方荊棘,何懼有之,蕩盡敵寇.。。。。。。.


    主將死,劍何用?熔劍歸國,不留遺害,為主一任結局終定——死物而已,好壞在主,若主以聖,則以留芳,若主以惡,則終遺臭,信需死,僅此,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破塵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瀟韻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瀟韻語並收藏破塵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