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伯的扶貧房
中獎500萬,我隱瞞了所有人 作者:樊一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如我所期待的樣子,迴家後不到一周,我放出的消息就傳開了……有人說我開公司的,有人說我和老板關係好,老板賞識我,還有人說我找了個富婆女朋友,靠女人吃軟飯的,這些都能忍,更有甚者,還有說我在網絡上搞詐騙,遲早都得進去……總之,各種八卦謠言傳得天花亂墜。
農村就是這樣,雖然基礎設施相當落後,但是八卦傳播的消息堪比火箭速度。
特別是像我家這種作為村裏普普通通的人家,家裏的孩子突然逆襲了,難免不會成為人家茶餘飯後消遣話題。
這天一早,吃了早飯,我還是像往常一樣在村裏閑逛,遠遠的就看見大伯拿著鋤頭在他的地裏扒拉著,似乎是在鏟草。
雖然我大伯時常來我們家,幫我奶奶幹地裏的農活,但是他自己也開墾了一塊人家廢棄的荒地,種了一些瓜果蔬菜,小蔥蒜苗之類的,不過他沒有種水稻,因為他跟我奶奶兩個人一共種了三畝多田,每年都能收四千多斤的稻穀,雖然主要的勞動力是他,但是他每次都是把豐收後的稻穀裝進了我們家的穀倉裏。
我奶奶是一個明白事理的人,也曾有意把每年豐收的稻穀、玉米分給我大伯一半,畢竟作為一個母親來講,他們兩母子在家辛苦種的糧食,最後享受成果的卻是我爸和小叔這一大家子人。這對於她的大兒子來說,確實不太公平。
不過,我大伯拒絕了奶奶的好意,說他自己一個人也吃不了多少米,每次他沒米吃的時候就會到奶奶這邊來背上一袋米,就能吃個把月了。再加上他又喜歡吃麵條,所以一年到頭最多吃個一兩百斤大米。這些也是後來聽我奶奶說的。
我正欲走過去和大伯打個招唿,忽然聽到一個尖銳的女聲說道:“撇狗兒,你還種這些菜幹啥子哦,你侄兒都在外麵掙大錢了,有沒有給你拿點錢用啊?”前麵說過,我大伯的小名就叫撇狗兒。
我認識這個婦人,60來歲,好像跟我大伯是鄰居,也是貧困戶,是從山上搬遷下來的,以前去我大伯家見過她幾次。
她也在不遠處的地裏勞作,我和他們之間隔著一個小土坡,所以他們也沒注意到我,於是我決定再偷偷聽聽看我大伯對我的看法,就站在土坡後麵沒出去。
“那是,我那個大侄……大學生,又能幹,那天晚上……一迴家,直接就掏出500塊錢,給我去買煙酒……”我大伯言語間充滿了炫耀之意。不過,我也沒給過他錢啊,大伯啥時候也會吹牛啦?令我吃驚的是,平時在我麵前不苟言笑的大伯,在別人麵前竟然也能一下蹦出這麽多詞兒,雖然說話時偶爾會卡頓,倒也不是結巴,可能隻是他暫時沒想到用什麽詞來表達吧。
緊接著,那位老婦人又調戲般的說道:
“耶,還可以嘛,撇狗兒,那你以後要享福了哦,我看幹脆叫你侄兒幫你再找個婆娘多安逸嘛!”
我大伯麵無表情的迴複道:“都五六十歲的人了,還找啥子婆娘哦,一個人自在得很哩!”
隻聽見老婦人不依不饒的說道:“撇狗兒,還是要找個婆娘,有個自己的娃兒才是真的,現在這世道,別說侄兒,有時候自己的親生兒子都靠不住!等你老了,動不了的時候,你就敢保證你侄兒侄女能照顧你?”
大伯被老婦人問得啞口無言,臉上的自豪感逐漸轉變為擔憂之色。
“我不僅要管他!還要給他養老送終!”我緩緩走過去擲地有聲的說道。
我當著外人公開的向大伯表明我的孝心,也是為了讓大伯安心。不過哥好歹也是有500萬存款的人,每年隨便取一點利息也能養得起一個老人吧。
那位婦人也認識我,可能覺得自己剛才的話難免有挑撥離間的嫌疑,所以就衝我訕笑了一下,沒再說話,繼續埋頭幹活了。
我也沒跟她一般見識,畢竟她說的也不無道理,現在沒有良好的經濟條件,別說養叔伯,就是養自己的親爹親媽都費勁。
我來到大伯的身邊說道:“你這是在幹嘛呢,大伯?”
“哦,我把地裏的草除一下。”
“你一個人種這麽多菜吃得完嘛?”我看著這將近小半畝的菜地問道。
大伯略顯得意的說道:“吃不完,哪裏吃得完哦。”
我又好奇問道:“那你吃不完的菜怎麽辦呢?豈不是爛在地裏了。”
“不會不會,我還要拿到集市上去賣呢!”
在我的印象裏,大伯小時候幾乎就沒怎麽上學,而且人也比較笨,居然還會賣菜?
於是我又好奇問道:“大伯,你還會賣菜?你會算賬嗎?”
大伯說道:“簡單的我會一點點,複雜的就搞不懂了,我去賣菜都是按份來賣,比如一份兩塊錢,就不用稱來稱去,在家裏的時候讓大軍幫忙稱好,然後我直接背上街去賣就行了。”
大伯說的大軍我知道,年紀不大,50來歲,也是貧困戶,挺熱心腸的一個人,和妻子是二婚,晚來得子,小孩在上初中。
大軍以前好像也在外麵打工,前年為了照顧80多歲的老父親迴老家了,一家4口也住在扶貧房。大軍有一門燒電焊的手藝,所以養活一家人沒啥問題。
我對大軍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有一次,他家的狗生病了,好幾天都不吃飯。左鄰右舍都建議他把狗扔了算了,畢竟狗在很多農村人的眼裏,和雞鴨等家禽無異,也沒啥感情。
但是大軍並沒有照做,而且找到我,讓我網上看看縣城裏有沒有什麽寵物診所之類的,我當時在地圖上搜了一下,發現還真有一家。於是大軍帶著他的狗子就去了,記得他說醫藥費和車費一共花了兩百多吧,村裏其他人都覺得他為了一隻狗不值得,隻有我明白,這個人重感情,值得深交。
我接著又問道大伯:“大軍平時對你怎麽樣?”
“挺好啊,我每次要去賣菜的時候,他們兩口子一起來幫我把每一份稱好,用袋子裝好,還會根據市場價給我的菜訂好價格,比如空心菜一把賣2塊,萵筍一把賣2塊,蘿卜一袋賣5塊等等……我就不用再稱來稱去,算幾斤幾兩了,很方便的。不過我平時也經常幫他們的忙,像他們家搭建廚房,我也一起幫著他幹活,也沒算工錢,但也給了我好幾包煙。反正左鄰右舍都這樣,互相幫忙嘛,人家對我好,我肯定也要對他好!”大伯的言語間透露著善良、樸實。
於是我又招唿著大伯:“走,大伯,去你們那的扶貧房轉轉。”
大伯扛著鋤頭就跟我一起朝著他家走去。
迴家這麽多天,因為大伯每天都會來奶奶這邊看看,所以我還沒來過大伯這邊呢。
不一會,就來到了扶貧房,相信很多四川的朋友都見過,一排排低矮的瓦房,牆麵塗滿了白色,周圍都土地都硬化成了水泥地,房屋前麵還有一係列的健身器材,包括乒乓球台。看著眼前的場景,不得不說,政府在這一塊還是做得不錯的。雖然我本人也是一個十足的憤青。
大伯帶著我進到他的屋裏,屋子不大,隻有25個平方,因為這是按照規定,每人25個平方修建的,如果你家裏兩口人,那麽就是50個平方。
大伯的屋子非常簡陋,一張從我家拿過去的古老的方桌,還有幾個紅色的膠凳子。一張老式的木床也是我們家拿過去的,一台電視掛在牆上,也是政府統一安裝的。還有就是廚房裏的電磁爐。除此之外也就沒什麽其他家具或者電器了。
我看著眼前的場景,一股心酸之情升到腦子裏,眼角泛起了淚花,不過很快我就恢複過來,問道:
“大伯,你現在一個月低保多少錢啊?”
大伯笑著迴答:“還不錯,有350多塊呢!”
我好奇問道:“那夠你平時的打雜開銷嗎?”
大伯立馬迴答道:“我一個月打15斤酒,吃3條煙,也就兩百多塊錢,剩下的有時就買點肉,至於米和菜這些自己有,也不需要買。加上過年的時候你姑你爸、你幺叔、你姐他們給我拿一點,日常開銷也沒多大問題。”
這個倒也是,每逢過年,我爸和我小叔都會給大伯拿一點錢,畢竟我爺爺走後,他一個人在家裏照顧著老人,做兄弟的總得有點表示,雖然不多,一人也就拿五六百塊,畢竟都有自己的一家一口,生活壓力也大。
我姐也會拿五六百塊錢,畢竟她從小也算是大伯帶大的吧。
但是我二姑拿得多一點,因為她家的條件相對好一些,每次過年我記得基本都是給的大伯1000塊錢,而且這幾年我二姑迴老家帶孫子後,每逢家裏的稻穀豐收了,我奶奶都會帶著大伯,背上一大口袋新米以及應季的蔬菜給二姑送去,這種情況下,二姑也會拿個兩三百塊錢給大伯。
我又問道:“家裏怎麽連個冰箱也沒有?”肉這些怎麽辦?
大伯迴答道:“我一個人在家,也沒什麽東西要凍,偶爾買點肉,我就放在你奶奶那邊,吃點拿點。”
我心疼的說道:“這也太不方便了吧,跑來跑去的,而且你的剩飯剩菜總得放冰箱吧,不然容易變質,吃了對身體也不啊!”
大伯嗬嗬笑著說道:“沒事兒。”
於是我當即決定給大伯買一台冰箱,對了,還要買個熱水器,現在已是寒冬臘月,大伯洗澡還在用熱得快燒水,簡直太不方便了……
農村就是這樣,雖然基礎設施相當落後,但是八卦傳播的消息堪比火箭速度。
特別是像我家這種作為村裏普普通通的人家,家裏的孩子突然逆襲了,難免不會成為人家茶餘飯後消遣話題。
這天一早,吃了早飯,我還是像往常一樣在村裏閑逛,遠遠的就看見大伯拿著鋤頭在他的地裏扒拉著,似乎是在鏟草。
雖然我大伯時常來我們家,幫我奶奶幹地裏的農活,但是他自己也開墾了一塊人家廢棄的荒地,種了一些瓜果蔬菜,小蔥蒜苗之類的,不過他沒有種水稻,因為他跟我奶奶兩個人一共種了三畝多田,每年都能收四千多斤的稻穀,雖然主要的勞動力是他,但是他每次都是把豐收後的稻穀裝進了我們家的穀倉裏。
我奶奶是一個明白事理的人,也曾有意把每年豐收的稻穀、玉米分給我大伯一半,畢竟作為一個母親來講,他們兩母子在家辛苦種的糧食,最後享受成果的卻是我爸和小叔這一大家子人。這對於她的大兒子來說,確實不太公平。
不過,我大伯拒絕了奶奶的好意,說他自己一個人也吃不了多少米,每次他沒米吃的時候就會到奶奶這邊來背上一袋米,就能吃個把月了。再加上他又喜歡吃麵條,所以一年到頭最多吃個一兩百斤大米。這些也是後來聽我奶奶說的。
我正欲走過去和大伯打個招唿,忽然聽到一個尖銳的女聲說道:“撇狗兒,你還種這些菜幹啥子哦,你侄兒都在外麵掙大錢了,有沒有給你拿點錢用啊?”前麵說過,我大伯的小名就叫撇狗兒。
我認識這個婦人,60來歲,好像跟我大伯是鄰居,也是貧困戶,是從山上搬遷下來的,以前去我大伯家見過她幾次。
她也在不遠處的地裏勞作,我和他們之間隔著一個小土坡,所以他們也沒注意到我,於是我決定再偷偷聽聽看我大伯對我的看法,就站在土坡後麵沒出去。
“那是,我那個大侄……大學生,又能幹,那天晚上……一迴家,直接就掏出500塊錢,給我去買煙酒……”我大伯言語間充滿了炫耀之意。不過,我也沒給過他錢啊,大伯啥時候也會吹牛啦?令我吃驚的是,平時在我麵前不苟言笑的大伯,在別人麵前竟然也能一下蹦出這麽多詞兒,雖然說話時偶爾會卡頓,倒也不是結巴,可能隻是他暫時沒想到用什麽詞來表達吧。
緊接著,那位老婦人又調戲般的說道:
“耶,還可以嘛,撇狗兒,那你以後要享福了哦,我看幹脆叫你侄兒幫你再找個婆娘多安逸嘛!”
我大伯麵無表情的迴複道:“都五六十歲的人了,還找啥子婆娘哦,一個人自在得很哩!”
隻聽見老婦人不依不饒的說道:“撇狗兒,還是要找個婆娘,有個自己的娃兒才是真的,現在這世道,別說侄兒,有時候自己的親生兒子都靠不住!等你老了,動不了的時候,你就敢保證你侄兒侄女能照顧你?”
大伯被老婦人問得啞口無言,臉上的自豪感逐漸轉變為擔憂之色。
“我不僅要管他!還要給他養老送終!”我緩緩走過去擲地有聲的說道。
我當著外人公開的向大伯表明我的孝心,也是為了讓大伯安心。不過哥好歹也是有500萬存款的人,每年隨便取一點利息也能養得起一個老人吧。
那位婦人也認識我,可能覺得自己剛才的話難免有挑撥離間的嫌疑,所以就衝我訕笑了一下,沒再說話,繼續埋頭幹活了。
我也沒跟她一般見識,畢竟她說的也不無道理,現在沒有良好的經濟條件,別說養叔伯,就是養自己的親爹親媽都費勁。
我來到大伯的身邊說道:“你這是在幹嘛呢,大伯?”
“哦,我把地裏的草除一下。”
“你一個人種這麽多菜吃得完嘛?”我看著這將近小半畝的菜地問道。
大伯略顯得意的說道:“吃不完,哪裏吃得完哦。”
我又好奇問道:“那你吃不完的菜怎麽辦呢?豈不是爛在地裏了。”
“不會不會,我還要拿到集市上去賣呢!”
在我的印象裏,大伯小時候幾乎就沒怎麽上學,而且人也比較笨,居然還會賣菜?
於是我又好奇問道:“大伯,你還會賣菜?你會算賬嗎?”
大伯說道:“簡單的我會一點點,複雜的就搞不懂了,我去賣菜都是按份來賣,比如一份兩塊錢,就不用稱來稱去,在家裏的時候讓大軍幫忙稱好,然後我直接背上街去賣就行了。”
大伯說的大軍我知道,年紀不大,50來歲,也是貧困戶,挺熱心腸的一個人,和妻子是二婚,晚來得子,小孩在上初中。
大軍以前好像也在外麵打工,前年為了照顧80多歲的老父親迴老家了,一家4口也住在扶貧房。大軍有一門燒電焊的手藝,所以養活一家人沒啥問題。
我對大軍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有一次,他家的狗生病了,好幾天都不吃飯。左鄰右舍都建議他把狗扔了算了,畢竟狗在很多農村人的眼裏,和雞鴨等家禽無異,也沒啥感情。
但是大軍並沒有照做,而且找到我,讓我網上看看縣城裏有沒有什麽寵物診所之類的,我當時在地圖上搜了一下,發現還真有一家。於是大軍帶著他的狗子就去了,記得他說醫藥費和車費一共花了兩百多吧,村裏其他人都覺得他為了一隻狗不值得,隻有我明白,這個人重感情,值得深交。
我接著又問道大伯:“大軍平時對你怎麽樣?”
“挺好啊,我每次要去賣菜的時候,他們兩口子一起來幫我把每一份稱好,用袋子裝好,還會根據市場價給我的菜訂好價格,比如空心菜一把賣2塊,萵筍一把賣2塊,蘿卜一袋賣5塊等等……我就不用再稱來稱去,算幾斤幾兩了,很方便的。不過我平時也經常幫他們的忙,像他們家搭建廚房,我也一起幫著他幹活,也沒算工錢,但也給了我好幾包煙。反正左鄰右舍都這樣,互相幫忙嘛,人家對我好,我肯定也要對他好!”大伯的言語間透露著善良、樸實。
於是我又招唿著大伯:“走,大伯,去你們那的扶貧房轉轉。”
大伯扛著鋤頭就跟我一起朝著他家走去。
迴家這麽多天,因為大伯每天都會來奶奶這邊看看,所以我還沒來過大伯這邊呢。
不一會,就來到了扶貧房,相信很多四川的朋友都見過,一排排低矮的瓦房,牆麵塗滿了白色,周圍都土地都硬化成了水泥地,房屋前麵還有一係列的健身器材,包括乒乓球台。看著眼前的場景,不得不說,政府在這一塊還是做得不錯的。雖然我本人也是一個十足的憤青。
大伯帶著我進到他的屋裏,屋子不大,隻有25個平方,因為這是按照規定,每人25個平方修建的,如果你家裏兩口人,那麽就是50個平方。
大伯的屋子非常簡陋,一張從我家拿過去的古老的方桌,還有幾個紅色的膠凳子。一張老式的木床也是我們家拿過去的,一台電視掛在牆上,也是政府統一安裝的。還有就是廚房裏的電磁爐。除此之外也就沒什麽其他家具或者電器了。
我看著眼前的場景,一股心酸之情升到腦子裏,眼角泛起了淚花,不過很快我就恢複過來,問道:
“大伯,你現在一個月低保多少錢啊?”
大伯笑著迴答:“還不錯,有350多塊呢!”
我好奇問道:“那夠你平時的打雜開銷嗎?”
大伯立馬迴答道:“我一個月打15斤酒,吃3條煙,也就兩百多塊錢,剩下的有時就買點肉,至於米和菜這些自己有,也不需要買。加上過年的時候你姑你爸、你幺叔、你姐他們給我拿一點,日常開銷也沒多大問題。”
這個倒也是,每逢過年,我爸和我小叔都會給大伯拿一點錢,畢竟我爺爺走後,他一個人在家裏照顧著老人,做兄弟的總得有點表示,雖然不多,一人也就拿五六百塊,畢竟都有自己的一家一口,生活壓力也大。
我姐也會拿五六百塊錢,畢竟她從小也算是大伯帶大的吧。
但是我二姑拿得多一點,因為她家的條件相對好一些,每次過年我記得基本都是給的大伯1000塊錢,而且這幾年我二姑迴老家帶孫子後,每逢家裏的稻穀豐收了,我奶奶都會帶著大伯,背上一大口袋新米以及應季的蔬菜給二姑送去,這種情況下,二姑也會拿個兩三百塊錢給大伯。
我又問道:“家裏怎麽連個冰箱也沒有?”肉這些怎麽辦?
大伯迴答道:“我一個人在家,也沒什麽東西要凍,偶爾買點肉,我就放在你奶奶那邊,吃點拿點。”
我心疼的說道:“這也太不方便了吧,跑來跑去的,而且你的剩飯剩菜總得放冰箱吧,不然容易變質,吃了對身體也不啊!”
大伯嗬嗬笑著說道:“沒事兒。”
於是我當即決定給大伯買一台冰箱,對了,還要買個熱水器,現在已是寒冬臘月,大伯洗澡還在用熱得快燒水,簡直太不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