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明又領著二人來到寺廟的後院,卻見他在草坪上摸索一番,很快拽起一個把手。
覺明用手一提,竟將一塊蓋板掀開,這寺廟的地坪之上卻有個暗門。
老和尚點燃火把,當先引路。
二人則順著蓋板下方的樓梯,一路來到地下。
覺明道:“江三俠,我無塵寺在江湖上的名聲雖遠不及霜虹,但其實曆史也有近三百年。這地宮之中,便是寺裏的另一個隱秘所在。”
江葉舟笑道:“大師,您總不是打算告訴我這條密道連著皇宮地下吧,前朝皇帝當初就是通過這條密道逃得性命躲開了叛軍的追殺,最後在寺裏隱姓埋名,出家為僧。”
覺明道:“江三俠說笑了,不過老衲帶二位看得東西的確和霜虹有些淵源。”
台階到了盡頭,三人來到了地道的底部,地道裏並沒有其他光亮,借著火把的微光,江嶽二人依稀看到前方是一條不算寬的甬道,甬道的兩側牆壁上,大約肩膀高度的位置整齊的排列著一些凹槽,像是陳列著什麽東西。
覺明當先走了幾步,在一個凹槽處停下自言自語道:“嗯,應該就是這個了。”
說完,他將火把往牆上一照開口道:“二位請看。”
饒是江嶽二人經曆過不少大風大浪,但還是被眼前的情形嚇了一跳。
卻見牆上赫然是一張人臉,好像有一個人從牆內窺看牆外,緊緊地盯著三人。
待到驚魂甫定,江葉舟才發現這並非真正的人臉,而是石膏所製。
可那人臉栩栩如生,簡直和真人一模一樣,黑暗之中乍看過去委實難以分辨。
“這是……人臉麵具?”嶽雁謠奇道:“何來的能工巧匠竟能做得這般栩栩如生?”
覺明不無得意道:“天下當然沒有任何一個工匠能把石膏做得如同真正的人臉一般,除了天地造化。”
江葉舟疑惑道:“你這是什麽意思?”
覺明道:“我的意思是二位看到的這張人臉麵具就是其本人的樣貌,也隻有天地造化才能將人臉做得這般活靈活現。”
“兩位是否聽過一種東西,叫作死亡麵具?”
二人都搖了搖頭。
覺明解釋道:“所謂死亡麵具,便是在人死之後將石膏均勻塗抹在屍體的臉上。待到石膏完全硬化之後,再將其取下。”
“把人臉當作模具製作麵具,自然栩栩如生。”
江葉舟盯著麵具看了兩圈:“哦……難怪連神態都惟妙惟肖。”
覺明展示給二人的這張石膏麵具是個青年男子,看去死前似乎遭受了極大的痛苦,但奇怪的是眉眼之間卻緩和而安詳。
似乎在肉體毀滅之時,精神處在極為滿足的狀態。大概是完成了某種心願之後才去世的吧,江葉舟這般想著。
“不過到底是什麽人願意把自己的臉做成死亡麵具呢?”嶽雁謠問道。
覺明道:“有時候也未必是死者自己的意願,也可能是與死者有關係的人希望能永遠保存他的音容相貌,才會這麽做,比如咱們眼前的這張麵具便是這種情況。”
嶽雁謠對這種說法不敢苟同,盯著這麵具她隻覺得瘮得慌。若是自己死後,江葉舟要把自己做成麵具,她是萬萬接受不了的。
江葉舟卻似並不在意:“大師,說來說去,這究竟是誰的麵具?”
覺明隻淡淡地說了兩個字:“羅石。”
江葉舟皺了皺眉頭:“羅石?這個名字好生耳熟。”
嶽雁謠思忖片刻提醒道:“他不是你們霜虹弟子嗎?”
江葉舟恍然大悟:“是了,昔年護送宣宗皇帝還朝的四名霜虹劍客之一,焱麟劍的使用者。我記得年紀最輕的那位劍客便叫作羅石!”
“大師,這就是那位羅石?”
覺明點了點頭:“千真萬確,當年羅大俠是霜虹四劍客中最年輕的一位,也是最後一個犧牲的。”
“由於其他三俠都死在了宣宗還朝的路上,屍體全部草草下葬。但羅大俠死後不久,宣宗皇帝即登上皇位。”
“他感念霜虹派的恩情,便將羅大俠的屍體送迴劍吟山安葬。但是宣宗皇帝不願在京城中沒個念想,於是便命人製作了這個人皮麵具,供奉在我寺之中,以不忘其音容樣貌。”
江葉舟不想在這裏忽然見到了派中前輩,當即拜了一拜。而後迴憶道:“我記得派中也有羅前輩的畫像,怎麽和麵具的樣子不大像?”
覺明道:“畫像嘛,多為後人根據想象杜撰,總之這個麵具絕對是最還原羅大俠本人樣貌的東西。”
江葉舟一想,覺明此言也是有理。當時霜虹派的規模極小。見過羅石樣貌的人不算多,畫像肯定是他犧牲之後補的,與本人樣貌相差許多也屬尋常。
“所以這地下甬道之中全都是死亡麵具咯?”嶽雁謠問道。
覺明點了點頭:“不錯。”
三人一路看過去,卻見一排排死亡麵具中有不少曆史上的名人,更多的卻是無名之輩。
隻不知其本人和家人抱著什麽樣的想法製作了這些麵具並委托無塵寺管理。
所謂人死如燈滅,留下自己的容貌供完全不認識的後人瞻仰真的有意義嗎?
“這個甬道不對外人開放吧。”江葉舟詢問道。
覺明點頭道:“不開放,這是本寺隱藏最深的秘密。二位試想一下,其中有不少是曆史上的名人,他們的死亡麵具對某些人來說極有收藏價值。”
“若是就此引起盜賊的覬覦,我寺豈不是有負重托?”
這時,嶽雁謠忽然停下腳步,指著一張麵具問道:“這個小女孩……如此年輕便不幸夭折了?”
覺明道:“哦……這位呀,也是大有來頭。她乃是昔年紫扉寨的聖女汪水涵。”
嶽雁謠反問道:“就是不甘寂寞,帶著化仙壺逃到中原的那位?”
覺明雙手合十:“嶽小姐淵博,就是那位聖女。”
二人之前剛剛看過諸葛幽對於蠱聖一事的布置,知道這位聖女的出逃對南疆影響深遠,蠱聖的傳說也因此重又甚囂塵上。
覺明用手一提,竟將一塊蓋板掀開,這寺廟的地坪之上卻有個暗門。
老和尚點燃火把,當先引路。
二人則順著蓋板下方的樓梯,一路來到地下。
覺明道:“江三俠,我無塵寺在江湖上的名聲雖遠不及霜虹,但其實曆史也有近三百年。這地宮之中,便是寺裏的另一個隱秘所在。”
江葉舟笑道:“大師,您總不是打算告訴我這條密道連著皇宮地下吧,前朝皇帝當初就是通過這條密道逃得性命躲開了叛軍的追殺,最後在寺裏隱姓埋名,出家為僧。”
覺明道:“江三俠說笑了,不過老衲帶二位看得東西的確和霜虹有些淵源。”
台階到了盡頭,三人來到了地道的底部,地道裏並沒有其他光亮,借著火把的微光,江嶽二人依稀看到前方是一條不算寬的甬道,甬道的兩側牆壁上,大約肩膀高度的位置整齊的排列著一些凹槽,像是陳列著什麽東西。
覺明當先走了幾步,在一個凹槽處停下自言自語道:“嗯,應該就是這個了。”
說完,他將火把往牆上一照開口道:“二位請看。”
饒是江嶽二人經曆過不少大風大浪,但還是被眼前的情形嚇了一跳。
卻見牆上赫然是一張人臉,好像有一個人從牆內窺看牆外,緊緊地盯著三人。
待到驚魂甫定,江葉舟才發現這並非真正的人臉,而是石膏所製。
可那人臉栩栩如生,簡直和真人一模一樣,黑暗之中乍看過去委實難以分辨。
“這是……人臉麵具?”嶽雁謠奇道:“何來的能工巧匠竟能做得這般栩栩如生?”
覺明不無得意道:“天下當然沒有任何一個工匠能把石膏做得如同真正的人臉一般,除了天地造化。”
江葉舟疑惑道:“你這是什麽意思?”
覺明道:“我的意思是二位看到的這張人臉麵具就是其本人的樣貌,也隻有天地造化才能將人臉做得這般活靈活現。”
“兩位是否聽過一種東西,叫作死亡麵具?”
二人都搖了搖頭。
覺明解釋道:“所謂死亡麵具,便是在人死之後將石膏均勻塗抹在屍體的臉上。待到石膏完全硬化之後,再將其取下。”
“把人臉當作模具製作麵具,自然栩栩如生。”
江葉舟盯著麵具看了兩圈:“哦……難怪連神態都惟妙惟肖。”
覺明展示給二人的這張石膏麵具是個青年男子,看去死前似乎遭受了極大的痛苦,但奇怪的是眉眼之間卻緩和而安詳。
似乎在肉體毀滅之時,精神處在極為滿足的狀態。大概是完成了某種心願之後才去世的吧,江葉舟這般想著。
“不過到底是什麽人願意把自己的臉做成死亡麵具呢?”嶽雁謠問道。
覺明道:“有時候也未必是死者自己的意願,也可能是與死者有關係的人希望能永遠保存他的音容相貌,才會這麽做,比如咱們眼前的這張麵具便是這種情況。”
嶽雁謠對這種說法不敢苟同,盯著這麵具她隻覺得瘮得慌。若是自己死後,江葉舟要把自己做成麵具,她是萬萬接受不了的。
江葉舟卻似並不在意:“大師,說來說去,這究竟是誰的麵具?”
覺明隻淡淡地說了兩個字:“羅石。”
江葉舟皺了皺眉頭:“羅石?這個名字好生耳熟。”
嶽雁謠思忖片刻提醒道:“他不是你們霜虹弟子嗎?”
江葉舟恍然大悟:“是了,昔年護送宣宗皇帝還朝的四名霜虹劍客之一,焱麟劍的使用者。我記得年紀最輕的那位劍客便叫作羅石!”
“大師,這就是那位羅石?”
覺明點了點頭:“千真萬確,當年羅大俠是霜虹四劍客中最年輕的一位,也是最後一個犧牲的。”
“由於其他三俠都死在了宣宗還朝的路上,屍體全部草草下葬。但羅大俠死後不久,宣宗皇帝即登上皇位。”
“他感念霜虹派的恩情,便將羅大俠的屍體送迴劍吟山安葬。但是宣宗皇帝不願在京城中沒個念想,於是便命人製作了這個人皮麵具,供奉在我寺之中,以不忘其音容樣貌。”
江葉舟不想在這裏忽然見到了派中前輩,當即拜了一拜。而後迴憶道:“我記得派中也有羅前輩的畫像,怎麽和麵具的樣子不大像?”
覺明道:“畫像嘛,多為後人根據想象杜撰,總之這個麵具絕對是最還原羅大俠本人樣貌的東西。”
江葉舟一想,覺明此言也是有理。當時霜虹派的規模極小。見過羅石樣貌的人不算多,畫像肯定是他犧牲之後補的,與本人樣貌相差許多也屬尋常。
“所以這地下甬道之中全都是死亡麵具咯?”嶽雁謠問道。
覺明點了點頭:“不錯。”
三人一路看過去,卻見一排排死亡麵具中有不少曆史上的名人,更多的卻是無名之輩。
隻不知其本人和家人抱著什麽樣的想法製作了這些麵具並委托無塵寺管理。
所謂人死如燈滅,留下自己的容貌供完全不認識的後人瞻仰真的有意義嗎?
“這個甬道不對外人開放吧。”江葉舟詢問道。
覺明點頭道:“不開放,這是本寺隱藏最深的秘密。二位試想一下,其中有不少是曆史上的名人,他們的死亡麵具對某些人來說極有收藏價值。”
“若是就此引起盜賊的覬覦,我寺豈不是有負重托?”
這時,嶽雁謠忽然停下腳步,指著一張麵具問道:“這個小女孩……如此年輕便不幸夭折了?”
覺明道:“哦……這位呀,也是大有來頭。她乃是昔年紫扉寨的聖女汪水涵。”
嶽雁謠反問道:“就是不甘寂寞,帶著化仙壺逃到中原的那位?”
覺明雙手合十:“嶽小姐淵博,就是那位聖女。”
二人之前剛剛看過諸葛幽對於蠱聖一事的布置,知道這位聖女的出逃對南疆影響深遠,蠱聖的傳說也因此重又甚囂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