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百官覺得詫異。


    連上麵的朱由檢都愣了兩秒很是疑惑。


    這是儒家?


    我去,這黃錦不會是被掉包了吧。


    按照他對這些腐儒的理解,此時不是應該讓朕放了這些倭寇以彰顯大國的仁慈。


    他都已經想好了,隻要這黃錦敢說這話,直接就把他丟出去!


    結果現在,他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畢竟這法子聽起來也沒啥問題。


    苦役這東西若真做個十年八年那當真是比死了都難受。


    “陛下,臣認為可行。”


    “倒不是臣同情這些倭寇,主要是這免費勞力殺了確實可惜。”


    “就這六萬人,保底換幾條路出來肯定是沒問題的。”


    “現在大明開銷很大,能省就省點吧。”


    就在朱由檢琢磨著要如何開口時,徐光啟站了出來拱手說道。


    他可沒有給儒家站台的意思,隻是眼饞這六萬勞力。


    當今陛下愛民如子,那些大明百姓參與修路的待遇可是杠杠的。


    不能餓著也不能累著,否則一旦被錦衣衛查到那就得掉腦袋。


    但這些倭寇不同啊,往死裏用也沒人敢說啥!


    “臣附議!”


    同樣站出來的還有郭允厚。


    他也是聽見省錢二字有些坐不住了。


    陛下口袋的那些錢他早就當成了戶部的銀子。


    能省就盡量省吧。


    現在的大明朝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


    “嗯...”


    “你們的意思朕懂。”


    “但這些倭寇不殺朕實在難消怒火。”


    “哎...罷了。”


    “今日就先這樣,容朕再好好想想。”


    朱由檢見徐光啟和郭允厚都站了出來,知道這事有些難辦了。


    既如此,那就先暫議。


    等他去問問太祖的意見再說。


    若是太祖覺得該殺,那就算孔子從地裏爬了出來也別想保住這些混賬!


    等到散會,朱由檢急衝衝去了偏殿。


    而在大門口,不少儒家官員則圍在了黃錦旁邊,神情很是糾結。


    “黃老,你這是為何?”


    “儒家以仁義為先,豈能提出這勞役之法。”


    “這不是和儒家思想背道而馳。”


    一名官員憋了半天最終沒忍住開口說道。


    他原本以為黃錦站出來是要聲討陛下。


    結果搞半天就這?


    “背道而馳?”


    “你們也都這麽想的?”


    黃錦聽完皺著眉看向了其餘人。


    見都不說話,頓時在心裏暗罵一聲。


    草!


    當真是一幫傻逼...


    “各位...”


    “我之前就說了,儒家想要存活就不能老去反駁皇權。”


    “朝堂上有法家那些杠精就夠了,我們要做的是成為道德的枷鎖。”


    “法家無情,兵家殘暴。”


    “他們雖然都是輔佐帝王的好手但卻過於極端,儒家要做的就是用仁這個字來限製他們的所作所為。”


    “包括帝王!”


    “話雖如此但你們也要記住,施仁也要分時候和方法。”


    “程朱理學已經是廢紙,若是按照公羊學說老夫今日應該直接提議殺了然後挫骨揚灰才對。”


    “但若是這樣我們儒家就無法和其他幾家區分開來,所以老夫選擇稍微緩和一些的辦法。”


    “苦役怎麽了?你就說有沒有保住這些倭寇的腦袋吧。”


    “至於會不會被累死...與老夫何幹?”


    “保住他們腦袋就不錯了,你們還真想給這些倭寇開脫不成?”


    “都清醒些!我們儒家今後的仁隻能是針對大明的百姓,而不是外族的那些蠻夷。”


    “對付蠻夷我們就要推崇王道而非霸道。”


    “既然推崇王道,那保住他們的腦袋就已經可以了,劫掠福州那麽多年也該讓這些小矮子知道什麽叫後果。”


    “可能聽懂?”


    黃錦站在原地語氣極為嚴肅的提醒著。


    還當現在是以前?


    儒家想要改變首先要做的就是將那迂腐的仁慈給丟掉!


    要以大明百姓為核心,輔佐陛下走向王道。


    就像今日,陛下想要殺俘那就是霸道的做法,那他自然要阻止。


    但阻止並不是否定,更不是開脫!


    黃錦說完沒有再給這些人嗶嗶的機會。


    一拂袖離直接離開。


    這些同僚到現在都還沒有轉變過來心態,當真是讓他著急。


    希望他的做法能夠點醒一部分人吧。


    聽聞那墨家後代已經入京,留給他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陛下現在有錢,而錢這個東西可以通鬼神!


    以當今陛下的手段,儒家的根基可並非牢不可破。


    時間不等人啊!


    ---------------------------------


    “太祖,事就是這麽迴事。”


    “福州那邊大捷,倭寇算是廢了一半。”


    “隻是這俘虜的事情,我和百官之間有異議。”


    偏殿內。


    朱由檢先是將福州那邊的好消息告訴了太祖,隨後這才將朝堂上的事說了出來。


    李晨默默聽完後,臉色也輕鬆了不少。


    福州大捷,大明南部的壓力直接清零。


    接下來就可以安安心心對付皇太極這個狗東西了。


    至於俘虜...


    李晨思索片刻後笑了笑。


    “其實殺與不殺都可。”


    “但既然百官都這麽說那就賣黃錦一個麵子。”


    “比起這六萬人,咱更在乎的是儒家終於開始改變了。”


    “看來黃錦還是聰明的,知道該從什麽方向入手。”


    “這是個好兆頭,是得支持一下。”


    對於這些倭寇李晨其實也傾向於殺掉。


    大明內部又不缺人,等到迴頭土地改革完成就更不缺人了。


    黑戶的問題李晨遲早是要解決的。


    再者,讓百姓修路本就是為了將錢財還與百姓。


    雖然修路是個大工程,但崗位其實也就那麽多,塞六萬人進去那就要少六萬個工位。


    不過既然儒家已經有了變革的跡象,那李晨覺得還是要支持一下。


    還是那句話,儒家一時半會是清理不掉的。


    他們早已和漢族文化融為一體,就算他是個穿越人士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儒家徹底根除。


    再者,儒家的學問也並非毫無用處,至少在教人品行這塊還是很好用的。


    隻不過是儒家頭部那些人走歪了而已。


    既然短時間內滅不掉,那就隻能用壓力逼他們做出改變。


    眼下不就已經有效果了。


    “這樣啊...”


    “倒也是。”


    “那我這次就不殺了,留著他們修路吧。”


    “把最危險的活都交給這些小矮子。”


    朱由檢聽完也點了點頭。


    是啊,黃錦今天的話當真是讓他吃了一驚。


    若是儒家能恢複過來,那可真是好事。


    “嗯,那就這樣吧。”


    “比起這些小矮子咱還是更關心朝鮮那邊。”


    “也不知道打的如何了。”


    “倭寇終究隻是小患,韃子才是大敵!”


    李晨聳聳肩也沒在這事上多糾結。


    區區倭寇而已,早死晚死的區別罷了。


    倒是這皇太極...


    一日不除,大明就就別想安穩過日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由檢:太祖有令!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鹹魚丶不翻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鹹魚丶不翻身並收藏朱由檢:太祖有令!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