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認真聽著,等到李晨全部說完這才摸著下巴思索了起來。


    這個法子聽起來是不錯,但細想下工程量可一點不小。


    幾乎是要把全國的私塾全部改一遍。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儒家方麵的抵製。


    他們明麵上肯定不敢說什麽,但暗地裏必然不會上心。


    “太祖,若是儒家的人不配合怎麽辦。”


    “天下私塾大部分都在儒家弟子的手中,想要讓他們乖乖聽話可不是什麽簡單的事。”


    朱由檢覺得這事好歸好,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儒家身上。


    天下私塾那可是儒家的根基,隻要這些私塾還在教授儒家思想,那儒家就不會滅亡。


    “私塾什麽的無所謂。”


    “咱且問你,這天下是讀書人多還是不識字的人多。”


    李晨聞言笑了笑,臉色並無變化。


    他早就已經想好了應對的法子。


    區區儒家擋不住這大勢。


    “當然是不識字的多。”


    “全國所有年輕人中大概隻有三成人識字。”


    朱由檢毫不猶豫的說道。


    他早就了解過大明識字率的比例。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覺得這儒家不太好動。


    雖然隻有三成,但大明朝有近六千萬丁,也就是近一萬萬五千萬人。


    這還沒算上那些沒上戶口的。


    這麽大的基數下,光讀書人就有四千萬眾。


    可見儒家的底蘊有多強了。


    “三成聽起來是不少,實際上也就那樣了。”


    “儒家想要抵製,那我們就繞開他們,重新培養新的讀書人。”


    “現在大明朝最大的優勢就是有錢。”


    “既然有錢那就用錢來解決這個問題。”


    李晨嗬嗬一笑將改革的方向說了出來。


    錢不是萬能的,但卻能解決這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


    儒家這事還不在錢無法解決的範圍之內。


    “額,又要花錢?”


    “多少?”


    一聽要花錢,朱由檢臉上頓時抽了兩下。


    不由得小聲問道。


    他總感覺一會太祖會說出個天文數字。


    事實證明他想的沒錯。


    隻見太祖緩緩伸出三根手指開口道。


    “三千萬,每年。”


    嗯...


    嗯!


    多少?!


    朱由檢聽見這個數瞪著眼瞬間跳了起來。


    “三...三千萬每年?”


    “大明一年軍費也才三四千萬。”


    “太祖,你這是要幹啥得花這麽多錢。”


    倒吸了幾口冷氣,朱由檢趕忙問道。


    這也太嚇人了。


    李晨見這貨心疼的臉都在抽抽,不由的白了眼。


    “頭幾年的支出可能三千萬還打不住。”


    “簡單來說,想要打破儒家的封鎖就必須要培養新的讀書人。”


    “而想要培養新的讀書人,就隻能從那些讀不起書的孩童身上下功夫。”


    “咱的想法很簡單,讓戶部牽頭,在每個縣城建設兩座小學。”


    “每個小學的建設費用大概在五千兩左右。”


    “設立六個年級,每個年級十個班,每個班四十個名額。”


    “當然了考慮到有些縣城人口不足,有些縣城人口眾多,可以適當的進行調整,比如江南杭州這些地方,可能一個縣城就要建設三到四個小學。”


    “光是建設這些小學朝廷就要支出大概一千五百萬兩。”


    “然後有了小學就得有中學,中學每個縣城大概一座,規模要大,每個咱給批款兩萬,得保證能容納所屬縣城所有小學的學員還能有富餘。”


    “而這又是近三千萬的支出。”


    “當然了,這些支出是固定的,一次建設完後隻需要維護就行。”


    “小學六年加初中三年,咱將其稱為九年義務教育。”


    聽著太祖這一筆筆賬算過來,朱由檢的額頭已經開始冒冷汗了。


    他總算知道為何要花費這麽多錢。


    整個大明光縣城就有一千四百多個,全靠朝廷撥款建設這價格自然貴的離譜。


    “太祖...”


    “這光靠收學費怕是沒法迴本吧。”


    “總不能一直靠朝廷養著。”


    抹了把額頭的汗水。


    朱由檢搓著手小心翼翼的說道。


    雖然是固定開支,但後續維護費加一塊可不便宜。


    “誰告訴你咱要收學費了?”


    “懂什麽叫義務教育嗎?那就是朝廷花錢讓孩童來上學。”


    “不光如此,學校還要負責解決孩童的午飯和晚飯。”


    “咱是這麽想的,在吏部下設立一個【教育部】。”


    “其部門機構將分布到所有州府。”


    “縣城所屬的學校,其教師的工資以及學校的維護費用由各州府負責。”


    “他們每年上交的稅收將留下一部分作為學校的維護開支。”


    “孩童每年隻需要繳納三百文的書本費就行,且對於特別貧困的學生不征收任何學費。”


    “三百文按月來交,每月也才二十五文,哪怕是農戶家也能輕鬆承擔。”


    收費?


    李晨詫異的看了朱由檢一眼。


    誰告訴你要收費了。


    懂什麽叫義務教育嗎?


    “啥?”


    “免費?!”


    “太祖,你這是在開玩笑?”


    朱由檢的瞳孔瞪的更大了。


    從沒聽說過上學不要錢的。


    至於那三百文的書本費...


    和免費有啥區別。


    要知道現在的學堂一年就要收取接近五兩的銀子,這還是比較便宜的。


    好的學堂更貴!


    如此一來,全國所有學校的運營壓力可都在朝堂身上了。


    “廢話,現在大明朝還上不起學的孩童你覺得有幾人上的起私塾。”


    “收錢收貴了,建那麽多小學好玩嗎?”


    “若不是想著鬥米恩升米仇,咱連這三百文都不想收。”


    “再說了,這才隻是小學和初中。”


    “等到初中結束,大部分不出眾的學員就要被散到社會中去。”


    “唯有精銳才能進入高中!而高中每個州府設立兩到三座,咱每一座都給十萬兩的銀子。”


    “這些進入高中的學子全都將成為大明朝堂的預備骨幹,在高中他們會接受針對性的培訓,以此來決定未來的就職方向。”


    “而高中裏的精銳才能進入稷下學宮。”


    “總的來說這會是一個非常嚴格的篩選過程,為的就是盡最大努力將人才給收攏到朝堂中來。”


    “除了這些,軍校將單獨設立,從初中學子中以及烈士後代裏優先錄取,差點的填入軍隊基層,厲害的著重培養。”


    “不過軍校這塊是獨立開支,且每一任軍校的大校長都將是皇帝本人。”


    “你朱由檢便是這大明軍校的第一任校長!”


    這就嫌貴了?


    教育哪有不花錢的。


    李晨嘿嘿笑了笑繼續說道。


    既然要改革教育,這軍政也是時候分家過了。


    要從根本上杜絕柔弱文人掌控軍隊這種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由檢:太祖有令!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鹹魚丶不翻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鹹魚丶不翻身並收藏朱由檢:太祖有令!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