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隨著兩位大臣同時請罪。


    一雙雙眼睛又快速落到了朱由檢的身上。


    此時,朱由檢還處於微微發愣的狀態。


    看著溫體仁的眼神略微有些詫異!


    仿佛第一次認識這位當朝閣老。


    這就解決了?


    就這麽簡單?


    臥槽!


    你們這樣顯得我很呆啊!


    “太祖,你看這...”


    “看啥看,還有啥好看的。”


    “溫體仁不都已經把問題給你解決了。”


    “快過年了,你還真想繼續聊下去,然後殺兩個六部老大外加一個國公助助興?”


    朱由檢本來是準備問問太祖的看法。


    結果這話還沒說完就被懟了迴來。


    無奈,隻能略帶尷尬的咳嗽了一聲...


    “額...”


    “行,那就依溫愛卿說的。”


    “三位的獎賞作罷,算是懲戒。”


    “以後不可再如此躁動!”


    “都是大明朝的肱股之臣,朕也不想將你們給叉出去。”


    “好了,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吧。”


    朱由檢不敢對太祖有意見,隻能是朝著下麵三人語氣不善的警告道。


    好好一喜事,活活被你們給玩沒了。


    或許是察覺到朱由檢語氣有些不太好,下方眾人都不敢再多說什麽。


    朱由檢見狀直接揮手宣布下朝。


    不多時,大殿外。


    黃錦四周擠滿了儒家的官員。


    今日這事雖然沒鬧大,但確實是把他們給惡心到了。


    狗日的法家,明擺著就是要搞事情!


    這些混賬不怕當孤臣,但儒家不行啊。


    “黃大人,這馮英是越來越過分了。”


    “今天陛下發錢本來是好事,活生生讓他給攪了。”


    “這老小子,若不是打不過他,老夫非得讓他好看!”


    一名官員怒氣衝衝地揮了揮拳頭。


    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玩法,也就法家這些瘋子敢搞。


    簡直惡心!


    “法家以法立足,噴的越厲害陛下就越不會疏遠他們。”


    “孤臣什麽的本就是皇帝最喜歡的臣子。”


    “罷了,不用和他一般見識,反正儒家的生死不是法家說了算。”


    “隻要陛下那邊沒事,我等皆可無憂。”


    黃錦輕歎了口氣,搖了搖頭安慰道。


    也就是惡心人,大家忍著就行。


    誰叫儒家內部出了這麽多的事情。


    “我看可以多聯係下溫首輔。”


    “若是有他相助,以後朝堂上也能多幾分助力。”


    旁邊,又有一人開口提議道。


    這溫體仁現在位居高位,要是能爭取過來定能緩解不少壓力。


    但這話剛說完,就遭到了黃錦的反對。


    “別想了。”


    “溫體仁就是個騎牆的,根本不在乎儒家的生死。”


    “若是儒家的死能換來一個淩煙閣的位置。”


    “他絕對會拿起鏟子給儒家刨好墳坑。”


    “你指望他出手幫儒家,還不如指望母豬會上樹。”


    找溫體仁?


    這老混賬現在一門心思要名留青史,壓根不想參合儒家的事情。


    他不搗亂就不錯了。


    “這...”


    “哎,倒也是...”


    “這貨好歹也是儒家教出來的,當真是讓我等同門寒心。”


    黃錦的解釋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


    確實,指望溫體仁多少是有些不靠譜。


    不由得有人出聲感慨道。


    “行了,他現在已經是首輔,外加左柱國。”


    “儒家早已沒法再幫他往上爬。”


    “這個想法就此打住,現在的重點還是趕緊轉換儒家的思想。”


    “公羊學說必須要快速推廣起來,就從你們開始!”


    “記住了,現在陛下的想法是要徹底弄死皇太極還有倭國。”


    “既如此那我們儒家就是最堅定的主戰派,也隻能是主戰派!”


    “任何懦弱之言不可再出現於大殿之上!”


    黃錦擺擺手,語氣嚴肅的提醒了兩句。


    打鐵還需自身硬,儒家若是想度過此劫就必須要先改變自身。


    否者,之前陛下壓著沒有清算的那些事隨時都能炸的他們九族同聚!


    而就在黃錦警告周圍同門抓緊時間時。


    偏殿內,朱由檢正一臉笑意的喝著茶水。


    “之前我還真沒看出來這溫體仁有這等口才。”


    “三言兩語就把這事給糊弄過去了。”


    “不枉我封他一個左柱國。”


    “倒是這朝堂上,三派之間的爭鬥是越發激烈。”


    “太祖,你說這算不算是黨爭。”


    這問題讓李晨愣了兩秒。


    半響才搖著頭說道。


    “黨爭這東西是避免不了的。”


    “若是沒有爭鬥,不管是什麽派係都會停滯不前,最後變的腐爛不堪。”


    “咱們能做的就是讓這黨爭限製在一個小小的範圍內。”


    “就像現在,法家為了爭鬥一直在完善法律並極度強調清廉守法。”


    “兵家為了獲得軍功,對外的手段也是越發的暴躁和狠辣。”


    “至於那儒家,為了生存不也是在更新自己的學說。”


    “這一切的種種雖然讓朝堂有些熱鬧,但對於百姓來說卻都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如此便足夠了。”


    “隻要是對百姓有利,他們就算打的頭破血流又如何。”


    “你作為帝王最先要保證的就是百姓的利益,不管是什麽學說的弟子,總歸都是從百姓中來。”


    “照顧好了百姓,自然也就掌控住了這些派係。”


    “百姓向著帝王則皇權永固!”


    黨爭這東西壓根就沒辦法消除。


    甚至在李晨看來,有爭鬥才是好事。


    儒家學說變成今天這個樣子,說白了就是這一千多年過的太舒坦。


    沒有外部的監督那自然就會去壓榨百姓獲取利益。


    “太祖說的是。”


    “隻是苦了後世君王,以後都要麵對這諸多派係的平衡問題了。”


    “他們可沒有太祖相助,能不能控製住朝堂就隻能看天賦。”


    朱由檢聽得是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但同樣也說出了他的擔憂。


    引入多個派係可是間接加大了帝王的就業要求。


    若是撞見平庸君王,怕不是要出現群臣壓君的事情。


    “所以你就要加油了。”


    “後世子孫我們沒法管,但卻可以將整個世界都打下來讓天下成為老朱家的一言堂。”


    “既如此,就算出了平庸君王,四海之內也都是老朱家的王爺。”


    “不管再出現這蠻夷入侵的問題。”


    “哪怕是內鬥,不管最後誰當了皇帝,那都姓朱!”


    “假設我們分封一百個王爺出去,那總不能這一百個王爺的後代都是蠢貨吧?”


    “總歸是有人能站出來扛起大旗的。”


    李晨笑了笑,輕擺了下手。


    後麵的事誰也說不準,但卻可以先把鍋造好。


    隻要天下盡歸老朱家那誰當皇帝還重要嗎?


    難不成還有人敢不認祖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由檢:太祖有令!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鹹魚丶不翻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鹹魚丶不翻身並收藏朱由檢:太祖有令!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