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賞錢!臣有異議!
朱由檢:太祖有令!殺! 作者:鹹魚丶不翻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句子並不長。
但朱由檢卻是越讀越有感覺!
仿佛每讀一次就能有更多些體會。
良久,朱由檢才緩緩吐了一口氣。
“太祖...”
“這些都是你寫的?”
“太...太厲害了。”
朱由檢不知道該怎麽去說,隻是覺得這些話非常有道理。
李晨見狀嗬嗬一聲。
“不過是一些個人的體會罷了。”
“你還年輕,很多事看不透。”
“這些句子雖然不多,但沒事的時候多琢磨,應該能幫你少犯錯。”
“眼前這些也並非全部。”
“等迴頭咱再總結出來別的,會填補進去的。”
“等你老了,有了自己的感悟,也可以將其放入留給後世子孫。”
這些話其實都是李晨以前在網上看見的。
雖然很直白但卻剖析了人性。
朱由檢作為帝王,其他的可以不會但唯獨人性這東西他必須要懂。
隻有看穿人性才能不被迷惑和欺騙。
“我?”
“太祖...”
“就我這水平,哪能寫出這些感悟來。”
朱由檢聞言摸了摸頭很是老實地擺著手。
他從這些句子裏就能讀出一個孤寂的,乾坤獨斷的千古帝王。
如此深度豈是他能寫出來的。
“嗬,你倒是會自嘲。”
“行了,沒事就滾蛋吧。”
“咱還得琢磨下明年的事情。”
李晨隻是咧嘴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麽。
朱由檢覺得不行那是他現在還年輕。
等他六七十的時候,除非腦子有問題,否者定然能有自己的總結。
---------------------------------------
次日。
大殿內。
朱由檢端坐與龍椅上,看著下方官員臉色有些肅然。
“各位愛卿,如今已是入冬,馬上便要進入崇禎二年了。”
“雖然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但總得來說大明朝是越來越好。”
“朕相信,在我等君臣的努力之下,這倭寇和韃子必死無疑!”
“所以朕決定對今年勤懇工作的官員發放獎勵。”
“大伴,宣讀吧。”
一聽朱由檢要發賞錢,下方不少官員都愣了愣很是意外。
還以為這位爺要趁著過年殺幾個人助助興。
結果竟然是發錢?
很快,上方的王承恩就將一折子打開照著宣讀了起來。
“溫體仁,工作積極,每日早出晚歸為國出力,多次辦工到夜深才迴家休息,朕決定賞銀一千兩以作鼓勵!”
“施鳳來,內閣次輔,和溫體仁同出同進,任勞任怨,朕決定賞銀一千兩以作鼓勵!”
“黃錦,六部.....”
整個折子讀下來花了近一刻鍾。
幾乎六部和內閣的主要官員都得到了封賞。
最少也拿到了三百兩的賞錢。
雖然對於很多儒家官員來說這錢多少有點不夠看。
但這畢竟是陛下發的,敢不露個笑臉那就是不給陛下麵子了!
沒瞧見溫體仁激動的都快哭了出來!
裝的真他娘的像。
“謝陛下!”
“老臣叩謝皇恩!”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溫體仁還不知後麵的人在吐槽他不要臉。
等到宣讀完畢他直接帶頭跪下,老臉漲紅極為恭敬的謝了恩。
旁邊,同樣跪著的施鳳來則是有些無語。
講實話,他其實是不想這麽搞的。
奈何這溫體仁不當人,非得往死裏卷。
媽的...
這老貨為了入淩煙閣當真是命都不要了。
一副要累死在崗位上的覺悟!
“陛下,臣有一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而就在這時,馮英站了出來朝著陛下拱拱手,有些欲言又止。
朱由檢瞧見這貨站出立馬有些頭疼...
但又不好讓他站迴去,隻能是點頭道。
“愛卿但說無妨。”
馮英咳嗽了一聲清清喉嚨,這才看向了旁邊的儒家官員。
“陛下,臣認為這儒家官員中有不少人不應該被如此獎賞。”
“臣這刑部就不說了,工部勞苦功高,兵部忙著打仗,戶部籌措天下錢糧那都是很辛苦的。”
“但,禮部某些官員憑什麽能拿獎賞?”
“敢問他們是幹了什麽?”
“除了給大明拖後腿,他們又有何用?”
“臣倒是覺得,他們不光沒資格拿這錢,還得倒貼錢以補償朝廷。”
“畢竟,陛下給了他們這些廢物一個施展拳腳的地方,總該有點表示。”
“反正這些人全都腰纏萬貫,每人給個十萬兩應該沒啥問題。”
馮英這話一出,後邊頓時響起了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你是不是有毛病?
大喜的日子,你非要拆台是吧?
直說儒家不配就行了,何必擱這拐彎抹角的罵人!
“放屁!”
“馮英!你別太過分了!”
“我等禮部主要是負責製定和執行禮儀製度,掌禮樂、學校、衣冠、符印、表疏、圖書、冊命、祥瑞、鋪設及百官、宮人喪葬贈賻之數!”
“要做的事可多了去了,怎麽就成了吃白飯的!”
當即就有禮部官員站出來嗬罵道。
禮部在之前可是六部之首!
其容你在這嘰嘰歪歪!
“哦~”
“選拔了一批貪官汙吏。”
“搞了一批以程朱理學為主的學府。”
“還有霍亂軍隊的也是你們選出的人吧。”
“不知兵卻想掌兵,打壓武將地位導致大明戰鬥力一年不如一年。”
“對了,今年還出了個北宗叛逃,攜巨款投靠皇太極。”
“嘖,就這你們禮部的人還好意思接陛下的賞錢?”
“你們這臉皮當真是比城牆拐角還厚實。”
馮英則是不慌不忙,掰著手指頭慢慢清算了起來。
“這大明朝若不是被儒家的敗類折騰成這樣,就皇太極那點戰鬥力怕是早死了。”
“如此玩意,憑什麽和我等拿一樣的賞錢?”
“我們法家可沒出過爾等這些敗類!”
“還請陛下三思,別將我等和儒家混為一談。”
馮英的話直把一眾儒家官員氣的頭頂冒煙!
他們懂了,這馮英就是他娘的有毛病!
“陛下,馮大人說的有道理。”
“這禮部官員確實不應該受賞。”
“這一年半載的就數這儒家的人天天被砍頭。”
“他們這屁股都不幹淨,憑啥和我們一樣拿賞。”
“還請陛下三思。”
就在朱由檢剛想要再說點什麽時,張維賢突然站了出來。
一拱手表示支持馮英說的!
說完還不忘給馮英遞了個眼神!
自古法家和兵家的關係都非常不錯。
既然馮英要按著儒家錘,那他兵部肯定得幫幫場子!
而且他也從心底裏覺得這禮部確實不配拿錢!
(明天恢複!)
(讓家裏人請保姆,我迴家寫。)
(草,醫院現在擠得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我買了筆記本都隻能站著打字!草!還不如用手機!)
但朱由檢卻是越讀越有感覺!
仿佛每讀一次就能有更多些體會。
良久,朱由檢才緩緩吐了一口氣。
“太祖...”
“這些都是你寫的?”
“太...太厲害了。”
朱由檢不知道該怎麽去說,隻是覺得這些話非常有道理。
李晨見狀嗬嗬一聲。
“不過是一些個人的體會罷了。”
“你還年輕,很多事看不透。”
“這些句子雖然不多,但沒事的時候多琢磨,應該能幫你少犯錯。”
“眼前這些也並非全部。”
“等迴頭咱再總結出來別的,會填補進去的。”
“等你老了,有了自己的感悟,也可以將其放入留給後世子孫。”
這些話其實都是李晨以前在網上看見的。
雖然很直白但卻剖析了人性。
朱由檢作為帝王,其他的可以不會但唯獨人性這東西他必須要懂。
隻有看穿人性才能不被迷惑和欺騙。
“我?”
“太祖...”
“就我這水平,哪能寫出這些感悟來。”
朱由檢聞言摸了摸頭很是老實地擺著手。
他從這些句子裏就能讀出一個孤寂的,乾坤獨斷的千古帝王。
如此深度豈是他能寫出來的。
“嗬,你倒是會自嘲。”
“行了,沒事就滾蛋吧。”
“咱還得琢磨下明年的事情。”
李晨隻是咧嘴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麽。
朱由檢覺得不行那是他現在還年輕。
等他六七十的時候,除非腦子有問題,否者定然能有自己的總結。
---------------------------------------
次日。
大殿內。
朱由檢端坐與龍椅上,看著下方官員臉色有些肅然。
“各位愛卿,如今已是入冬,馬上便要進入崇禎二年了。”
“雖然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但總得來說大明朝是越來越好。”
“朕相信,在我等君臣的努力之下,這倭寇和韃子必死無疑!”
“所以朕決定對今年勤懇工作的官員發放獎勵。”
“大伴,宣讀吧。”
一聽朱由檢要發賞錢,下方不少官員都愣了愣很是意外。
還以為這位爺要趁著過年殺幾個人助助興。
結果竟然是發錢?
很快,上方的王承恩就將一折子打開照著宣讀了起來。
“溫體仁,工作積極,每日早出晚歸為國出力,多次辦工到夜深才迴家休息,朕決定賞銀一千兩以作鼓勵!”
“施鳳來,內閣次輔,和溫體仁同出同進,任勞任怨,朕決定賞銀一千兩以作鼓勵!”
“黃錦,六部.....”
整個折子讀下來花了近一刻鍾。
幾乎六部和內閣的主要官員都得到了封賞。
最少也拿到了三百兩的賞錢。
雖然對於很多儒家官員來說這錢多少有點不夠看。
但這畢竟是陛下發的,敢不露個笑臉那就是不給陛下麵子了!
沒瞧見溫體仁激動的都快哭了出來!
裝的真他娘的像。
“謝陛下!”
“老臣叩謝皇恩!”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溫體仁還不知後麵的人在吐槽他不要臉。
等到宣讀完畢他直接帶頭跪下,老臉漲紅極為恭敬的謝了恩。
旁邊,同樣跪著的施鳳來則是有些無語。
講實話,他其實是不想這麽搞的。
奈何這溫體仁不當人,非得往死裏卷。
媽的...
這老貨為了入淩煙閣當真是命都不要了。
一副要累死在崗位上的覺悟!
“陛下,臣有一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而就在這時,馮英站了出來朝著陛下拱拱手,有些欲言又止。
朱由檢瞧見這貨站出立馬有些頭疼...
但又不好讓他站迴去,隻能是點頭道。
“愛卿但說無妨。”
馮英咳嗽了一聲清清喉嚨,這才看向了旁邊的儒家官員。
“陛下,臣認為這儒家官員中有不少人不應該被如此獎賞。”
“臣這刑部就不說了,工部勞苦功高,兵部忙著打仗,戶部籌措天下錢糧那都是很辛苦的。”
“但,禮部某些官員憑什麽能拿獎賞?”
“敢問他們是幹了什麽?”
“除了給大明拖後腿,他們又有何用?”
“臣倒是覺得,他們不光沒資格拿這錢,還得倒貼錢以補償朝廷。”
“畢竟,陛下給了他們這些廢物一個施展拳腳的地方,總該有點表示。”
“反正這些人全都腰纏萬貫,每人給個十萬兩應該沒啥問題。”
馮英這話一出,後邊頓時響起了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你是不是有毛病?
大喜的日子,你非要拆台是吧?
直說儒家不配就行了,何必擱這拐彎抹角的罵人!
“放屁!”
“馮英!你別太過分了!”
“我等禮部主要是負責製定和執行禮儀製度,掌禮樂、學校、衣冠、符印、表疏、圖書、冊命、祥瑞、鋪設及百官、宮人喪葬贈賻之數!”
“要做的事可多了去了,怎麽就成了吃白飯的!”
當即就有禮部官員站出來嗬罵道。
禮部在之前可是六部之首!
其容你在這嘰嘰歪歪!
“哦~”
“選拔了一批貪官汙吏。”
“搞了一批以程朱理學為主的學府。”
“還有霍亂軍隊的也是你們選出的人吧。”
“不知兵卻想掌兵,打壓武將地位導致大明戰鬥力一年不如一年。”
“對了,今年還出了個北宗叛逃,攜巨款投靠皇太極。”
“嘖,就這你們禮部的人還好意思接陛下的賞錢?”
“你們這臉皮當真是比城牆拐角還厚實。”
馮英則是不慌不忙,掰著手指頭慢慢清算了起來。
“這大明朝若不是被儒家的敗類折騰成這樣,就皇太極那點戰鬥力怕是早死了。”
“如此玩意,憑什麽和我等拿一樣的賞錢?”
“我們法家可沒出過爾等這些敗類!”
“還請陛下三思,別將我等和儒家混為一談。”
馮英的話直把一眾儒家官員氣的頭頂冒煙!
他們懂了,這馮英就是他娘的有毛病!
“陛下,馮大人說的有道理。”
“這禮部官員確實不應該受賞。”
“這一年半載的就數這儒家的人天天被砍頭。”
“他們這屁股都不幹淨,憑啥和我們一樣拿賞。”
“還請陛下三思。”
就在朱由檢剛想要再說點什麽時,張維賢突然站了出來。
一拱手表示支持馮英說的!
說完還不忘給馮英遞了個眼神!
自古法家和兵家的關係都非常不錯。
既然馮英要按著儒家錘,那他兵部肯定得幫幫場子!
而且他也從心底裏覺得這禮部確實不配拿錢!
(明天恢複!)
(讓家裏人請保姆,我迴家寫。)
(草,醫院現在擠得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我買了筆記本都隻能站著打字!草!還不如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