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法家在行動!
朱由檢:太祖有令!殺! 作者:鹹魚丶不翻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想法倒是不錯。”
“把戰線拉長,倭國若是沒法就地補給,那就就隻能依仗本土的供應。”
“而有著鄭芝龍他們騷擾,倭國的物資想要運轉過來可沒那麽容易。”
“拖久了,他們自己就先扛不住了。”
“畢竟這些倭國的人是想來劫掠,並不是跑來吃樹皮。”
祖大壽聽著戚大光的計劃,微眯著眼點了點頭。
這想法確實不錯。
但皇上的意思是要把倭國的人給攔在海上。
“不過得問問陛下的看法。”
“看陛下的意思,是不太想讓倭國人這麽輕易的登陸。”
“若是放進來打肯定還是會對沿海造成損傷。”
聯係陛下嗎?
戚大光歎了口氣沒有拒絕。
他也知道陛下的想法,但倭國船多不可能全部攔住。
總歸是有人偷摸著進來。
若是不提前占據位置,那依山而打的可就是那些倭寇了。
“行,那就發八百裏加急給陛下,看看陛下的意見吧。”
“不過這第一道防線不能停。”
“還是要以最快速度修建好堡壘。”
信可以發,但堡壘的搭建不能停。
不管什麽計劃都需要這些堡壘來牽製倭國的艦船。
“行,那就勞煩戚將軍把計劃寫好。”
“今晚就發!”
----------------------------
京城。
大街上。
這幾日隨著法家弟子的不斷入朝。
連帶著整個京城內的氣氛都變的壓抑了不少。
就在昨日,幾名法家弟子當街將一名欺男霸女的儒家弟子給打斷了腿。
並依法將其告入刑部。
結果一天時間不到,錦衣衛就直接來了個抄家砍頭一條龍!
然而這還沒完。
京城大街上的某個人流密集處。
一名法家弟子此時正站在台上,揮舞著手不斷宣傳著!
“各位,我們法家弟子以法為尊!”
“雖然反貪局的任務是稽查百官解決貪汙問題,但若是有惡霸欺民,爾等亦可前來舉報。”
“我等以性命擔保,隻要證據屬實,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朝廷大員。”
“法家弟子必將與其不死不休!”
“尤其是儒家弟子,貪汙成風腐敗至極。”
“這種依托於朝堂的蛀蟲,我等必將其斬殺殆盡!”
“從即日起,凡是舉報有功者,將按照其功勞反貪局會給與豐厚報酬。”
“比如你舉報的官員或者儒生貪汙受賄了一百兩銀子,那其中就有五兩作為舉報的獎勵。”
“一千兩那就是五十,一萬兩那就是五百,上不封頂!”
“隻要我們法家還在一天,這儒家就休想再禍亂朝綱危害百姓!”
這名法家弟子三句不離儒家,眼神中充斥著決然和狂熱。
作為法家弟子,他們根本就不怕死。
就和先秦時期的儒家一樣。
死?
那是對他們名聲最好的成全!
“好!俺們挺你!”
“這才是名門弟子啊,儒家都是些什麽垃圾。”
“那儒家玩不過了還想換皇帝,當真該死。”
“我要是陛下,這儒家搞出這麽多破事早滅其滿門。”
“噓,小聲點...沒看見旁邊有幾個儒生臉都要氣炸了。”
“嗬...老子怕他?老子是殺豬的,就他們這群癟犢子玩意,我他娘的一刀一個。”
下麵圍觀著的百姓對於這法家弟子的話紛紛表示了讚美和支持。
那些讀書人很多都不是個東西。
仗著有那麽幾分特權,欺男霸女者不在少數。
現在終於有人能夠收拾他們,當真是件好事啊!
瞧著百姓反響熱烈。
那法家的弟子神情更是開心。
都說法家依托於皇權,實際上法家的依仗從來就是個“理”字。
凡事占理則萬事不懼。
剛正不阿自然是不怕魑魅魍魎。
而且,隻要他們依法而行,同樣會獲得百姓的愛戴。
就和包青天,於謙等人一樣。
帝王若是敢亂殺,曆史上就逃不過一個昏君的名頭。
得民心則啥都不怕!
“各位,還有一件事。”
“稷下學宮正在修建中。”
“法家作為陛下欽點的學派之一,將於學宮中廣開法家大門。”
“陛下已經承諾,隻要是法家弟子學成後就會優先分配到各地為官。”
“不過本人在這要提醒一句。”
“法家剛正容不得心懷僥幸之人,若是入了法家之門就要以法為先!”
“若是敢以法家之名行那儒家之事,不用陛下動手,我等同門就會先將其拿下為法家清理門戶!”
“想博一個名頭在曆史上留下清官之名的,皆可來我法家。”
“想貪汙受賄苛待百姓的,還請左轉去那儒家最好。”
“我等雖然開了大門,但也不是什麽垃圾都收!”
笑著朝百姓們拱了拱手。
那法家弟子這才又將招收學員的事情告知了所有人。
言語中那絲絲殺氣簡直肉眼可見。
顯然,若是真有人敢在這個時間壞了法家複蘇的機會。
這些法家弟子是真敢抄刀子砍人的!
“那啥,上麵的。”
“能問你個事情嗎?”
就在百姓們聽得連連點頭時。
一名穿著布衣的挑夫忍不住開口喊道。
那法家弟子聞言轉頭看了眼輕點了下頭。
“但說無妨。”
“我等不是儒家那些腐儒,隻要是百姓想說的我們都聽。”
“但凡與法有利,我等都會記錄並討論。”
這話說的當真是漂亮。
那挑夫摸了摸頭,這才指著道路的另一頭。
“之前有一群名家的人也在這開演講。”
“說法家的法並不完善,若是有需要盡可去找他們。”
“說他們能辯實與虛,減輕懲罰。”
“不知是真是假。”
名家?
聽見這個問題,那法家弟子當即有些好笑。
那些名家的人他也聽說了。
打著辯護的名頭想要宣傳名家。
對於這些人法家內部並沒有太多看法。
“法是為了維護秩序而生,並非從土裏長出來的。”
“我等法家弟子的義務就是為了不斷修複法的漏洞,盡可能維護天下的穩定和秩序。”
“名家所行之事,其實對於我們法家來說並無任何衝突。”
“他們是能辯護但卻沒法將黑的說成白的,比如你殺了人該償命還是要償命。”
“他們能做的也就是讓你犯了小錯誤挨鞭子時,能找個借口少挨兩下。”
“當然對於這件事,我們是樂於看見的,畢竟作為製定法的人我們需要有人來監督。”
“他們擅長找漏洞而我們需要知道漏洞然後進行填補。”
“你們若是有需要自然可以去尋他們來為其辯護,在抬杠這一塊他們的確是專業的。”
“還是那句話,隻要不違反法,那就都是我們法家的朋友,我們法家不是儒家,並非容不下其他學派!”
“把戰線拉長,倭國若是沒法就地補給,那就就隻能依仗本土的供應。”
“而有著鄭芝龍他們騷擾,倭國的物資想要運轉過來可沒那麽容易。”
“拖久了,他們自己就先扛不住了。”
“畢竟這些倭國的人是想來劫掠,並不是跑來吃樹皮。”
祖大壽聽著戚大光的計劃,微眯著眼點了點頭。
這想法確實不錯。
但皇上的意思是要把倭國的人給攔在海上。
“不過得問問陛下的看法。”
“看陛下的意思,是不太想讓倭國人這麽輕易的登陸。”
“若是放進來打肯定還是會對沿海造成損傷。”
聯係陛下嗎?
戚大光歎了口氣沒有拒絕。
他也知道陛下的想法,但倭國船多不可能全部攔住。
總歸是有人偷摸著進來。
若是不提前占據位置,那依山而打的可就是那些倭寇了。
“行,那就發八百裏加急給陛下,看看陛下的意見吧。”
“不過這第一道防線不能停。”
“還是要以最快速度修建好堡壘。”
信可以發,但堡壘的搭建不能停。
不管什麽計劃都需要這些堡壘來牽製倭國的艦船。
“行,那就勞煩戚將軍把計劃寫好。”
“今晚就發!”
----------------------------
京城。
大街上。
這幾日隨著法家弟子的不斷入朝。
連帶著整個京城內的氣氛都變的壓抑了不少。
就在昨日,幾名法家弟子當街將一名欺男霸女的儒家弟子給打斷了腿。
並依法將其告入刑部。
結果一天時間不到,錦衣衛就直接來了個抄家砍頭一條龍!
然而這還沒完。
京城大街上的某個人流密集處。
一名法家弟子此時正站在台上,揮舞著手不斷宣傳著!
“各位,我們法家弟子以法為尊!”
“雖然反貪局的任務是稽查百官解決貪汙問題,但若是有惡霸欺民,爾等亦可前來舉報。”
“我等以性命擔保,隻要證據屬實,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朝廷大員。”
“法家弟子必將與其不死不休!”
“尤其是儒家弟子,貪汙成風腐敗至極。”
“這種依托於朝堂的蛀蟲,我等必將其斬殺殆盡!”
“從即日起,凡是舉報有功者,將按照其功勞反貪局會給與豐厚報酬。”
“比如你舉報的官員或者儒生貪汙受賄了一百兩銀子,那其中就有五兩作為舉報的獎勵。”
“一千兩那就是五十,一萬兩那就是五百,上不封頂!”
“隻要我們法家還在一天,這儒家就休想再禍亂朝綱危害百姓!”
這名法家弟子三句不離儒家,眼神中充斥著決然和狂熱。
作為法家弟子,他們根本就不怕死。
就和先秦時期的儒家一樣。
死?
那是對他們名聲最好的成全!
“好!俺們挺你!”
“這才是名門弟子啊,儒家都是些什麽垃圾。”
“那儒家玩不過了還想換皇帝,當真該死。”
“我要是陛下,這儒家搞出這麽多破事早滅其滿門。”
“噓,小聲點...沒看見旁邊有幾個儒生臉都要氣炸了。”
“嗬...老子怕他?老子是殺豬的,就他們這群癟犢子玩意,我他娘的一刀一個。”
下麵圍觀著的百姓對於這法家弟子的話紛紛表示了讚美和支持。
那些讀書人很多都不是個東西。
仗著有那麽幾分特權,欺男霸女者不在少數。
現在終於有人能夠收拾他們,當真是件好事啊!
瞧著百姓反響熱烈。
那法家的弟子神情更是開心。
都說法家依托於皇權,實際上法家的依仗從來就是個“理”字。
凡事占理則萬事不懼。
剛正不阿自然是不怕魑魅魍魎。
而且,隻要他們依法而行,同樣會獲得百姓的愛戴。
就和包青天,於謙等人一樣。
帝王若是敢亂殺,曆史上就逃不過一個昏君的名頭。
得民心則啥都不怕!
“各位,還有一件事。”
“稷下學宮正在修建中。”
“法家作為陛下欽點的學派之一,將於學宮中廣開法家大門。”
“陛下已經承諾,隻要是法家弟子學成後就會優先分配到各地為官。”
“不過本人在這要提醒一句。”
“法家剛正容不得心懷僥幸之人,若是入了法家之門就要以法為先!”
“若是敢以法家之名行那儒家之事,不用陛下動手,我等同門就會先將其拿下為法家清理門戶!”
“想博一個名頭在曆史上留下清官之名的,皆可來我法家。”
“想貪汙受賄苛待百姓的,還請左轉去那儒家最好。”
“我等雖然開了大門,但也不是什麽垃圾都收!”
笑著朝百姓們拱了拱手。
那法家弟子這才又將招收學員的事情告知了所有人。
言語中那絲絲殺氣簡直肉眼可見。
顯然,若是真有人敢在這個時間壞了法家複蘇的機會。
這些法家弟子是真敢抄刀子砍人的!
“那啥,上麵的。”
“能問你個事情嗎?”
就在百姓們聽得連連點頭時。
一名穿著布衣的挑夫忍不住開口喊道。
那法家弟子聞言轉頭看了眼輕點了下頭。
“但說無妨。”
“我等不是儒家那些腐儒,隻要是百姓想說的我們都聽。”
“但凡與法有利,我等都會記錄並討論。”
這話說的當真是漂亮。
那挑夫摸了摸頭,這才指著道路的另一頭。
“之前有一群名家的人也在這開演講。”
“說法家的法並不完善,若是有需要盡可去找他們。”
“說他們能辯實與虛,減輕懲罰。”
“不知是真是假。”
名家?
聽見這個問題,那法家弟子當即有些好笑。
那些名家的人他也聽說了。
打著辯護的名頭想要宣傳名家。
對於這些人法家內部並沒有太多看法。
“法是為了維護秩序而生,並非從土裏長出來的。”
“我等法家弟子的義務就是為了不斷修複法的漏洞,盡可能維護天下的穩定和秩序。”
“名家所行之事,其實對於我們法家來說並無任何衝突。”
“他們是能辯護但卻沒法將黑的說成白的,比如你殺了人該償命還是要償命。”
“他們能做的也就是讓你犯了小錯誤挨鞭子時,能找個借口少挨兩下。”
“當然對於這件事,我們是樂於看見的,畢竟作為製定法的人我們需要有人來監督。”
“他們擅長找漏洞而我們需要知道漏洞然後進行填補。”
“你們若是有需要自然可以去尋他們來為其辯護,在抬杠這一塊他們的確是專業的。”
“還是那句話,隻要不違反法,那就都是我們法家的朋友,我們法家不是儒家,並非容不下其他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