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迴京!
朱由檢:太祖有令!殺! 作者:鹹魚丶不翻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太極走了,一路向北沒有迴頭。
穿甲而睡的馬祥麟看著第二日的太陽忍不住又輕歎了一聲。
到底是白忙活了...
罷了罷了,搞定沈陽城後趕緊撤走迴朝吧。
陛下可還在等他們。
整整兩日!
沈陽城內的火就沒有停過。
劉興祚帶著京營將已經變為空城的沈陽再次化為灰燼。
這次可比上一次做的更加徹底!
不光徹底推平了皇太極的寢宮。
連帶著將四周城牆全給拆出了幾十米長的漏洞。
外圍的護城河也已被填平。
整個城內可以說是找不出一根立著的柱子,完整的瓦片。
就以這情況來說,韃子若是想要恢複沈陽城的城防起碼需要半年時間。
第三日,北上的軍團這才開始撤出沈陽。
盧象升率領騎兵重新走蒙古地界返迴大同。
孫國楨帶領遼東鐵騎沿著錦江防線撤迴山海關。
而京營與白杆軍則是按照陛下所說占領了廣寧西平二城。
兩城互為犄角,背後還有遼東防線作為支援。
以目前後金韃子的狀況,短時間內連一點心思都動不了。
而等到他們忙活完手中的事情,返迴京城時已經是半個月後了。
----------------------
“太祖!”
“這狗日的倭寇竟然敢乘機襲擊我沿海城鎮。”
“當真是囂張至極!”
偏殿中。
這幾日心情極好的朱由檢,此時卻是臉色陰沉的不行。
雖然兩路大軍在北邊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但在沿海地段,倭寇又tm來了!
就在大明主力去找皇太極的麻煩時。
倭寇一萬餘人乘船襲擊了福建等沿海城市。
搶完就跑,就突出一個惡心!
等到周邊守軍趕到時,隻看見漫天的火焰還有百姓的屍體。
朱由檢接到情報後氣的直接掀了桌子。
這還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光如此,北方陝西地界隨著時間進入三月,已經有了大旱的征兆。
錦衣衛上報,不出意外今年陝西是要顆粒無收了。
瞬間,朱由檢的壓力再次被拉滿。
“開始了啊...”
一旁坐著的李晨聽見朱由檢說的後不由搖了搖頭。
從元年開始,接下來的十七年整個大明朝都將不得安生。
年年有災可不是開玩笑的。
隻是讓李晨有些奇怪的是這倭寇為何來了。
如果沒記錯的話,倭寇經過嘉靖,隆慶二朝已經被剿的差不多。
曆史上有關明朝倭寇的記載也基本止於天啟年間。
沒聽說過崇禎年鬧倭寇的...
難道是因為曆史走向變了所引發的蝴蝶效應嗎?
“大明朝最大的敵人總算是來了。”
“天災已起,做好準備吧。”
“接下來的十七年會非常難熬。”
“至於倭寇....”
“先搞清楚他們是怎麽來的。”
“如果咱沒記錯,此時的倭國內部已經趨於穩定,應該不會有這種形成規模的倭寇出現。”
“這裏麵怕是有問題。”
倭寇的出現一直和倭國內部有關。
而且這一來就是上萬人怎麽看都不對勁。
“是太祖。”
“要派兵鎮守海邊嗎?”
朱由檢臉色難看,揉著腦門問道。
倭寇這鬼東西他隻在書上看過。
但也清楚這些玩意有多難纏。
和牛皮癬一樣,打了就跑你還拿他沒啥辦法。
“鎮守無用。”
“大明邊疆過於遼闊,哪能看得過來。”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倭國給滅了。”
“解決不了麻煩,那就解決搞出這個麻煩的人。”
防備倭寇?
怎麽防?
邊關這麽長哪能都照看過來。
就算能那得耗費多少錢。
“可是我們暫時沒法攻打倭國。”
“總不能放任他們繼續在邊關搗亂吧。”
“那死的可都是大明百姓。”
朱由檢眉頭微皺有些不解。
太祖應該清楚大明朝現在是無力攻打倭國的。
“簡單。”
“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
“想要阻止倭寇,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他們還沒登陸之前就將其攔住。”
“聽聞福建周遭有個海盜頭子叫鄭芝龍。”
“此人倒是可以一用。”
“不過這事讓咱再琢磨琢磨。”
“你先去招待好那幾位大將軍,倭寇的事不用慌。”
李晨擺擺手示意朱由檢不用著急。
撐過這一兩年,有的是辦法弄死他們。
當然了,肯定也不能讓他們如此輕易的劫掠。
得找個人來給他們添堵。
海賊王鄭芝龍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隻是此人有些複雜,李晨得琢磨下要如何用他。
“好,那我先去看看那幾位將軍。”
“就不打擾太祖您了。”
鄭芝龍?
朱由檢對此人並不怎麽熟悉。
但既然太祖都這麽說了,那他倒也心安了不少。
連後金韃子都被太祖折騰的頭破血流,區區倭寇還真算不了什麽大事。
等太祖安排就行。
離開偏殿,朱由檢大步去了另一處殿門內。
剛進去他便看見劉興祚等人已經此等候著了。
瞧著朱由檢進來紛紛單膝跪地,朝著朱由檢請安。
“見過陛下!”
“起來吧。”
“大伴,賜座。”
朱由檢坐在主位上看了眾人一眼,這才抬手示意王承恩將椅子搬來。
這裏並非大殿倒是不用過於拘束。
等到眾人落座,朱由檢這才笑著說道。
“各位愛卿此次聯手擊潰後金韃子可謂是大功一件。”
“也讓朕徹底相信,所謂的後金八旗不過是吹出來的罷了。”
“在大明將士麵前上不得台麵。”
朱由檢的話讓下方一群人互相看了看。
坐在最邊上的盧象升沉吟片刻後站了出來。
“陛下,隻是擊潰而已,並沒有徹底將後金瓦解。”
“此次出擊暴露了我大明軍隊諸多問題。”
“但請陛下放心,下次我們一定會做的更好!”
雖然朱由檢是在表揚他們,但作為此次大戰的幾大將軍,他們卻並沒有多開心。
大明主力齊出也才隻是逼退了韃子。
實在算不得什麽大勝。
“盧愛卿此話可就錯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再說能奪迴廣寧西平二城便已經將攻守逆轉。”
“韃子至此無法再逼近邊關,更無法劫掠朕的邊疆百姓。”
“長此以往,後金敗退隻是遲早的事情。”
瞧著盧象升還有些謙虛,朱由檢搖著頭幹脆的說著。
此戰太祖已經給他詳細分析過。
不管死傷如何,戰略目的畢竟是達到了。
達到了那就是勝利!
而且太祖還提出了一個讓他有些意外的想法。
那就是用韃子來練兵。
穿甲而睡的馬祥麟看著第二日的太陽忍不住又輕歎了一聲。
到底是白忙活了...
罷了罷了,搞定沈陽城後趕緊撤走迴朝吧。
陛下可還在等他們。
整整兩日!
沈陽城內的火就沒有停過。
劉興祚帶著京營將已經變為空城的沈陽再次化為灰燼。
這次可比上一次做的更加徹底!
不光徹底推平了皇太極的寢宮。
連帶著將四周城牆全給拆出了幾十米長的漏洞。
外圍的護城河也已被填平。
整個城內可以說是找不出一根立著的柱子,完整的瓦片。
就以這情況來說,韃子若是想要恢複沈陽城的城防起碼需要半年時間。
第三日,北上的軍團這才開始撤出沈陽。
盧象升率領騎兵重新走蒙古地界返迴大同。
孫國楨帶領遼東鐵騎沿著錦江防線撤迴山海關。
而京營與白杆軍則是按照陛下所說占領了廣寧西平二城。
兩城互為犄角,背後還有遼東防線作為支援。
以目前後金韃子的狀況,短時間內連一點心思都動不了。
而等到他們忙活完手中的事情,返迴京城時已經是半個月後了。
----------------------
“太祖!”
“這狗日的倭寇竟然敢乘機襲擊我沿海城鎮。”
“當真是囂張至極!”
偏殿中。
這幾日心情極好的朱由檢,此時卻是臉色陰沉的不行。
雖然兩路大軍在北邊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但在沿海地段,倭寇又tm來了!
就在大明主力去找皇太極的麻煩時。
倭寇一萬餘人乘船襲擊了福建等沿海城市。
搶完就跑,就突出一個惡心!
等到周邊守軍趕到時,隻看見漫天的火焰還有百姓的屍體。
朱由檢接到情報後氣的直接掀了桌子。
這還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光如此,北方陝西地界隨著時間進入三月,已經有了大旱的征兆。
錦衣衛上報,不出意外今年陝西是要顆粒無收了。
瞬間,朱由檢的壓力再次被拉滿。
“開始了啊...”
一旁坐著的李晨聽見朱由檢說的後不由搖了搖頭。
從元年開始,接下來的十七年整個大明朝都將不得安生。
年年有災可不是開玩笑的。
隻是讓李晨有些奇怪的是這倭寇為何來了。
如果沒記錯的話,倭寇經過嘉靖,隆慶二朝已經被剿的差不多。
曆史上有關明朝倭寇的記載也基本止於天啟年間。
沒聽說過崇禎年鬧倭寇的...
難道是因為曆史走向變了所引發的蝴蝶效應嗎?
“大明朝最大的敵人總算是來了。”
“天災已起,做好準備吧。”
“接下來的十七年會非常難熬。”
“至於倭寇....”
“先搞清楚他們是怎麽來的。”
“如果咱沒記錯,此時的倭國內部已經趨於穩定,應該不會有這種形成規模的倭寇出現。”
“這裏麵怕是有問題。”
倭寇的出現一直和倭國內部有關。
而且這一來就是上萬人怎麽看都不對勁。
“是太祖。”
“要派兵鎮守海邊嗎?”
朱由檢臉色難看,揉著腦門問道。
倭寇這鬼東西他隻在書上看過。
但也清楚這些玩意有多難纏。
和牛皮癬一樣,打了就跑你還拿他沒啥辦法。
“鎮守無用。”
“大明邊疆過於遼闊,哪能看得過來。”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倭國給滅了。”
“解決不了麻煩,那就解決搞出這個麻煩的人。”
防備倭寇?
怎麽防?
邊關這麽長哪能都照看過來。
就算能那得耗費多少錢。
“可是我們暫時沒法攻打倭國。”
“總不能放任他們繼續在邊關搗亂吧。”
“那死的可都是大明百姓。”
朱由檢眉頭微皺有些不解。
太祖應該清楚大明朝現在是無力攻打倭國的。
“簡單。”
“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
“想要阻止倭寇,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他們還沒登陸之前就將其攔住。”
“聽聞福建周遭有個海盜頭子叫鄭芝龍。”
“此人倒是可以一用。”
“不過這事讓咱再琢磨琢磨。”
“你先去招待好那幾位大將軍,倭寇的事不用慌。”
李晨擺擺手示意朱由檢不用著急。
撐過這一兩年,有的是辦法弄死他們。
當然了,肯定也不能讓他們如此輕易的劫掠。
得找個人來給他們添堵。
海賊王鄭芝龍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隻是此人有些複雜,李晨得琢磨下要如何用他。
“好,那我先去看看那幾位將軍。”
“就不打擾太祖您了。”
鄭芝龍?
朱由檢對此人並不怎麽熟悉。
但既然太祖都這麽說了,那他倒也心安了不少。
連後金韃子都被太祖折騰的頭破血流,區區倭寇還真算不了什麽大事。
等太祖安排就行。
離開偏殿,朱由檢大步去了另一處殿門內。
剛進去他便看見劉興祚等人已經此等候著了。
瞧著朱由檢進來紛紛單膝跪地,朝著朱由檢請安。
“見過陛下!”
“起來吧。”
“大伴,賜座。”
朱由檢坐在主位上看了眾人一眼,這才抬手示意王承恩將椅子搬來。
這裏並非大殿倒是不用過於拘束。
等到眾人落座,朱由檢這才笑著說道。
“各位愛卿此次聯手擊潰後金韃子可謂是大功一件。”
“也讓朕徹底相信,所謂的後金八旗不過是吹出來的罷了。”
“在大明將士麵前上不得台麵。”
朱由檢的話讓下方一群人互相看了看。
坐在最邊上的盧象升沉吟片刻後站了出來。
“陛下,隻是擊潰而已,並沒有徹底將後金瓦解。”
“此次出擊暴露了我大明軍隊諸多問題。”
“但請陛下放心,下次我們一定會做的更好!”
雖然朱由檢是在表揚他們,但作為此次大戰的幾大將軍,他們卻並沒有多開心。
大明主力齊出也才隻是逼退了韃子。
實在算不得什麽大勝。
“盧愛卿此話可就錯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再說能奪迴廣寧西平二城便已經將攻守逆轉。”
“韃子至此無法再逼近邊關,更無法劫掠朕的邊疆百姓。”
“長此以往,後金敗退隻是遲早的事情。”
瞧著盧象升還有些謙虛,朱由檢搖著頭幹脆的說著。
此戰太祖已經給他詳細分析過。
不管死傷如何,戰略目的畢竟是達到了。
達到了那就是勝利!
而且太祖還提出了一個讓他有些意外的想法。
那就是用韃子來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