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經濟戰的好處就是可以催生境內的富豪,同時在這些富豪成長以後也能使得境內的一批中上層人士歸心。


    另外還有一個用處便是能將益州境內的矛盾激化,階級矛盾一激化,益州不生亂子也難。


    劉毅已經在益州下了一步棋,那便是蜀錦。


    這是蜀地漢人最為重要的收入之一,也是益州當地官府的財政收入大戶。


    但是要在蜀錦上做文章太慢了,畢竟這需要嫻熟的技術不說,還需要種植桑葉,養蠶,非短時間內能完成。


    但是這步棋是釜底抽薪之計,劉毅暫時不會動用,也無法動用。


    劉毅想要進行的便是抬高物價,在物價抬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走私相同的物品,致使物價暴跌。


    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


    這事情還得劉毅親自操刀,這會兒和其他人解釋什麽哄抬物價,通貨膨脹之類的經濟名詞,根本是對牛彈琴。


    因為戰亂盛行,官府鑄造的五銖錢並不怎麽好使,大部分地區流行以糧食、黃金和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


    這裏麵又以糧食為硬通貨,所以劉毅去益州便準備了糧食、黃金和大批的海貨。


    因為屯田製,劉毅這會兒手頭也有充足的糧食可供他來打這一場經濟戰,同時劉毅也用鹽和酒去塞外換來了一些牛羊肉等異域物品。


    而且這一次劉毅本人不出麵,全程暗中操縱,由幽州本地商人組成商隊進入益州。


    在臨行前,所有商人一致推選從中山來的商人蘇雙為此行的商會會長,張世平為副會長。


    而劉毅的身份則是商隊顧問,許褚也跟隨左右,另外還有一小隊精銳化整為零的編入商隊的護衛當中。


    大型的商隊出行,官府也給了推介信,所以一路上也是暢行無阻,畢竟這時代打仗歸打仗,生意歸生意。


    各地諸侯間還是有經濟往來,不過這一次劉毅組建的商隊規模較大罷了。


    商隊大有大的好處,沿路過去,一邊趕路一邊做生意,一些容易腐敗的海貨在路上就銷售一空。


    而且還順便進貨,采購一些經過地區的地方特色。


    沿路過來,劉毅也算是悠哉,他帶著甄宓一起坐著馬車,吃著火鍋,看著蘇雙他們不停的做生意。


    蘇雙本來是販馬的,後來他資助了劉備戰馬和錢帛以後便歸隱到幽州,做起了糧食生意。


    這一次劉毅提出由官府牽頭的商隊,蘇雙是第一個報名,他在其中看到了機會。


    商人的感覺很敏銳,逐利而生的蘇雙曾經以為劉備是一支可以迅速崛起的藍籌股,可惜的是劉備是走長線,短期不起色。


    於是蘇雙隱退在幽州,繼續經營他的生意,但是不太露頭,不過但凡有人求助於他,蘇雙是有求必應,因此這一次蘇雙也成為了商會會長。


    而張世平則是蘇雙的好友,兩人一直一起做生意,共進退,所以副會長也落在他的頭上。


    這會兒蘇雙和張世平兩人都騎馬而行,因為時不時就需要看看是否有集市可以做生意,坐馬車不方便,所以兩人便將馬車扔給他們的馬夫趕著,騎馬在商隊中行進。


    “蘇兄,這一次劉皇叔的主意行不行?”張世平有些沒底的問道。“倘若照這樣的趨勢走下去,恐怕賺得有限,大老遠跑到益州去有些得不償失呐。”


    蘇雙沉吟一聲道:“在薊城的時候,那一晚劉皇叔宴請我們,他曾說過一個理論,叫做供需關係,我覺得他能帶著我們賺大錢。”


    張世平有些驚訝的看著蘇雙道:“蘇兄弄懂那個什麽‘供需關係’了?”


    “沒有。”蘇雙壓低聲音道。“不過我相信劉皇叔。”


    對此張世平有些惴惴不安,他先前損失了不少,這一次因為蘇雙如此積極,張世平一咬牙把家底都壓上了。


    可以說是背水一戰,這樣一來張世平就有些患得患失,人若是欲望大了,得失心也就重。


    同樣道理,蘇雙家底厚實,欲望不是特別的強,得失心就少了許多。


    當劉毅一行人到達益州,距離他從薊城出發已經一個多月了。


    這期間,劉璋兩父子重新被打敗,圍困在一座城池中脫困不得,戰事也陷入膠著狀態,但是好在益州其他地方都沒有什麽戰事。


    蘇雙進入益州的第一感覺便是這地方的糧食肯定貴,但凡戰亂之地,糧價上漲是毋庸置疑的。


    經過一番明察暗訪,蘇雙也大致了解到益州的糧價。


    這會兒的各地均價應該是一石三十錢,也就是三十五銖錢,但是益州因為剛剛經曆了兩場戰亂,糧價已經攀升到一石三兩黃金。


    這個價格雖然不及王莽時期,但是也抬到普通百姓無法接受的地步。


    按照這時候的普通五口之家一年收入也不過是一百石糧食,但是刨去自家人吃的四十五石,餘下五十五石,但是別忘了這會兒官府要收‘人頭稅’所謂的人頭稅便是按照家裏的人口來收稅,人頭稅是根據年齡大小來收取不同的費用。


    成年人一般為一百二十錢,未成年人大概二十多錢。


    除了人頭稅外,還有‘更賦’等其他稅收,將稅收換算成糧食的話,最終餘下的隻有七石不到的糧食。


    這個算法都是基於收成好,家中沒人生病或者嫁娶、死亡,官府沒有苛捐雜稅的情況下才能餘下七石。


    但是這會兒戰亂如此頻繁,農民的收成能有多好?


    雖說糧價高,可是百姓若是將手中的糧食全部賣了,恐怕等待他們的就隻有守著金子餓死在家裏。


    糧價高隻是讓糧商和一部分掌控糧食的士族大姓賺得盆缽滿地。


    百姓是得不到太多的好處的。


    蘇雙帶著商隊徑直進入蜀郡,安排好眾人的住宿以後,他便將朝廷給他的推介信上交給糜竺。


    同時蘇雙也給糜竺準備了好幾份禮物,一並送了過去。


    正所謂禮多人不怪,糜竺收了蘇雙的禮物,當即就決定和蘇雙見麵。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三國當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煎三文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煎三文魚並收藏迴到三國當國師最新章節